農村老人的生活怎麼樣,徹底告別,饑荒的年代了嗎?

2021-01-08 阿力閒談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阿力閒談!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

鄉下六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每天過著怎樣的生活?您知道嗎?鄉下六七十歲的老人,只要身體好,基本上都能自己養活自己。她們不願給孩子們帶來麻煩,不願給組織或社會帶來麻煩。她們沒有過高的生活奢求,很容易滿足,只要能過就滿足。他們是勤勞質樸善良的一群,他們最擔心的是一旦自己動不了怎麼辦。

家鄉親戚很多人還都住在鄉下,特別是五十歲以上的親戚,在鄉下種地養魚的人更多,五十歲以下的,除了剛會走路的孩子,基本上除了在鄉下上學,有能力幹家務的人都去打工了,有些人上大學也都留在大城市,至於他們有了孩子以後,我想,大部分也是把孩子們叫到家裡,帶回家,而不是把老人留在眼前的孩子照看一下,順便帶上孩子。當然,如果老人在這個時候還能健健康康地帶幾年孩子,那也不算不太好,只是怕孩子在這個時候還小,而老人本身還不那麼堅強。

就像我家的兩個遠房親戚一樣,首先說的是老一輩的老祖宗,他的兒子就是我的叔叔,老一輩的兒子就是我的叔叔,老一輩的思想特別進步,雖然叔叔是在鄉下出生的,他也絕對沒有再多生半個孩子,而且他也強調要好好培養這個獨生子,就這樣一個大背景下長大的叔叔,還是上初中後跟同學談起了戀愛,上高中後跟著我的姑爺到北京幹了一段時間,話雖不大,技術也不算太好,但善解人意,很快就在一群勤勞能幹的人中間,受到了領導的重視。

二表哥快70歲了,兒子兒媳在外地打工,在縣城買了房子,表哥夫婦從老家來到縣城,管著三個孫子的吃吃喝喝,接孩子上學,非常累。可是表哥對此並不滿意,每到周末他都會讓表哥照顧好三個孫兒,自己趕往老家料理那幾畝果樹和甜薯玉米田。這樣子既沒有荒廢責任田,也有可觀的收入,基本上不用兒子、兒媳來負擔生活費用。

有一句話叫做「農夫如生,閒坐家中腳脹」,農民養成了每天勞作的習慣,不管天晴雨熱冷,都要找點事做,閒著沒事,坐家裡腳脹肚子。

就是這樣,農民群眾只要身體健康,不管年齡多大,都不會閒著在家睡大覺。然而,他們卻最看不慣那些懶惰和懶惰的人。

現在,對於一些幼年嬌生慣養、吃不飽穿不暖的年輕人,他們更是看不慣。對於不願下地勞動,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玩撲克牌的男女來說,更是令人憎恨的事情。

本期的內容就到這了,你有什麼想法?評論區一起討論下吧!記得關注我哦!

本文由百家號作者阿力閒談首發,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大饑荒年代中發生的科學無法解釋的真實事件
    1959-1961年,由於蘇聯對中國的態度發生轉變,蜜月期結束,以及連續三年的自然災害,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大饑荒。此時,中國面臨著嚴重的災害,人們食不果腹。那種景象是生活在目前幸福生活的我們無法想像的。
  • 我國1960年代大饑荒慘烈真實
    但我始終相信,這個民族是有希望的  本刊記者 馬金瑜 發自天津  作家楊顯惠採訪到甘肅定西的一個老人,這位1960年春天參加過搶救人命的幹部告訴他一個慘絕人寰的「人相食」的故事。還有一個當年的孤兒也告訴過楊顯惠人吃人的故事。  這樣的細節,後來都被楊顯惠寫進了有關大饑荒時期的紀實小說《定西孤兒院紀事》。
  • 她自爆重生在饑荒年代,握異能帶空間,鮑魚海鮮吃到吐的空間文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她自爆重生在饑荒年代,握異能帶空間,鮑魚海鮮吃到吐的空間文末世女在六零簡介:袁如蕊末世一木系七級的異能者,因為一顆統領級的晶核,遭到背叛和追殺,自爆卻穿越到六十年代,變成了趙家的趙三妮,帶著空間,手握木系異能,饑荒的年代還能夠難倒她嗎?
  • 女主重生饑荒年,隨身空間有百座倉庫,衣食樣樣齊全,年代文
    因為女主金手指的特殊性,所以女主是可以穿回現代的,想知道劇情是怎麼發展的嗎?那就去看看吧!天生自帶錦鯉的富家女宋恩禮,在一次爆炸事故中,帶著整個倉儲基地意外穿到物資匱乏的六十年代北方農村。雖然不能回到現代,但要在這個年代好好生存下去沒有任何問題,因為這個隨身空間裡什麼都有,而且數量驚人!有上百座大型專用倉庫和通用倉庫。裡面有食糖、果品、糧食、藥材、禽畜肉等容易變質的商品。
  • 軍嫂重生,末世異能者來到饑荒年代,被惡毒兄嫂趕出門,凍死草堆
    叮咚~百寶箱被你打開咯,今天給大家安利超精彩的軍婚重生小說,小編強烈建議你們去看看第2本《重回六零年:嬌妻的奮鬥生涯》,小說中的女主是末世異能者,來到饑荒年代,被惡毒兄嫂趕出門,凍死草堆。直接點擊書籤就能開始閱讀,喜歡的就點擊書籤加入書架閱讀吧。
  • 重生饑荒年代,隨身超市塞滿精米糧食,被全家人當祖宗寵!空間文
    重生饑荒年代,隨身超市塞滿精米糧食,被全家人當祖宗寵!空間文哈嘍~大家好!小編這個萬年老書蟲又來推書了,這次給大家推薦幾本空間文,重生饑荒年代,隨身超市塞滿精米糧食,被全家人當祖宗寵!口碑爆棚,保質保量,絕對能讓各位放心入坑,那麼一起來看看吧!
  • 愛爾蘭馬鈴薯饑荒——還會再次發生嗎?
    一棵感染的馬鈴薯植株在短短幾天內可感染數千株,導致了歷史上的愛爾蘭馬鈴薯饑荒!      如今,通過間種、輪作、增加作物多樣性等做法,這類饑荒應該不會重演。編譯/陳能場(廣東省生態環境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協環境生態領域首席傳播專家), 林大松( 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博士,副研究員)原題:The Irish Potato Famine –could it happen again?
  • 擁有豪宅就幸福嗎?在福建農村,光鮮亮麗的豪宅背後,是留守老人的...
    說到農村豪宅,當屬福建沿海地區首屈一指。 福建人素來以敢拼、肯拼的特點而聞名於海內外,那首閩南歌曲《愛拼才會贏》,就是福建人最真切的寫照。 福建農村一座座光鮮亮麗的豪宅,並不是從天而降的,而是福建人用「拼」換取來的,而在「拼」的背後,卻有著同樣的辛酸故事。
  • 老人言:「蠍子的尾巴」後面一句怎麼說?農村這些俗語有道理嗎?
    不過畢竟秋收季還沒來臨,傍晚時分,村裡的老人們還是依然帶著孫子們在村頭的樹下拉家常,這裡兩天每當有人提及網上的「後媽案」,老人們都會傷感的說這麼一句話「蠍子尾後針,最毒負心人,無解的後媽心」,「假不了!」。對此不知你是怎麼看的呢?在農村人的生活中,老人們經常會告訴孩子們,農村有「四大」不輕易惹,即:「娘娘蔥,獨頭蒜,仰頭女,低頭漢」;也有人說是於四大「最毒」。
  • 軍婚文:重生跨過六零饑荒年,她嫁給軍界大佬,在軍區大院弄潮!
    軍婚文:重生跨過六零饑荒年,她嫁給軍界大佬,在軍區大院弄潮!在小說已經成為當代大多數人所消遣時間的興趣愛好,小說的類型豐富多彩,小編最近看了軍婚文,覺得非常不錯,想給各位強烈安利一波和排雷。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哦!重生跨過六零饑荒年,她嫁給軍界大佬,在軍區大院弄潮!
  • 重生饑荒年,被極品爹100塊賣給首長,連生三崽被寵上天!年代文
    重生饑荒年,被極品爹100塊賣給首長,連生三崽被寵上天!年代文現在小說已經成為當代大多數人所消遣時間的興趣愛好,小說的類型豐富多彩,小編最近看了年代文,覺得非常不錯,想給各位強烈安利一波和排雷。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哦!
  • 中國家庭變遷三十年:小皇帝、農村婦女、老人
    他主持建立了中國首座「自殺資料庫」,也研究過農村留守老人的情緒和自殺狀況,如今正在研究互助養老的形式。  因此,正午採訪了景軍教授,請他回顧中國人口結構和家庭結構的變化,希望社會學家人類學家能夠幫我們理解,中國家庭形態在過去三十年中經歷了怎樣劇烈的變遷。  在八九十年代,我國自殺格局與其他國家顯著不同。農村比例畸高,尤其農村女性。
  • 農村老人去世,為啥要把老人生前所有衣物燒掉?能留下嗎?
    隨著現代進程的不斷加快,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質財富增加了,可我們離鄉村生活環境越來越遠,離鄉村人淳樸之情越來越遠,鄉村生活對我們文明的現代人來說,只是我們的另一種鄉村生活。隨著這邊兩年國家加大對農民的扶持你,農民的生活日益提升,隨著年齡的增長,生老病死誰都避免不了,人生在世都有一些私人用品,房子、財產,這些都好說,唯獨一些衣服私人物品,處理起來會有一些顧慮。農村老人去世,為啥要把老人生前所有衣物燒掉?能留下嗎?一些比較貴的衣服,或者成色比較好的,扔了可惜,留在又比較忌諱,對於這些情況要怎麼處理了?每個地方都會有不同的習俗。
  • 山西農村67歲老人花2萬元把百年窯洞變「豪宅」,看他生活成啥樣
    圖片上這位老人家姓董,今年67歲,老人家是山西省萬榮縣漢池村人。看看老人家身後的住宅你能看出這是用當地的土窯洞改造而成的嗎?我們看看這平地上的百年窯洞裡冬天的生活是啥樣子。董大爺說當地農村人在上個世紀80年代前的建築形式都是在平地上用磚頭建窯洞,自己的這個土窯洞是爺爺那輩子就住的,算起時間來也在100多年了,窯洞裡大家都知道是冬暖夏涼,隨著這些年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把舊窯洞進行了現代裝潢。圖為老人的窯洞臥室。
  • 告別的年代
    這一年,太多人離開了我們,醫生、球星、學者,他們都以一種極不正常的形式與我們告別,不正常得像一場玩笑。但是現實追求不是玩笑,只能努力地去接受與面對。接受病毒的存在、面對一個新舊秩序的更替。這是2020年的最後一期節目,我們以此告別一位知名中國問題學者——傅高義。他的去世就像一個象徵與隱喻:老關係不會有了,一切都將是新問題。
  • 農村老人說榆樹皮可以磨麵吃,是不是真的呢?樹皮還能磨麵嗎?
    薩米人是北歐的土著民族,生活在挪威、瑞典、芬蘭和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州內的科拉半島北部地區。薩米人非常喜歡吃北歐樟子松的松樹皮。第一次世界大戰,由於糧食匱乏,法國和德國往麵粉裡面添加樺樹皮磨成的粉。斯堪地那維亞人傳統上用松樹皮和黑麥混合做成麵粉,烤制「樹皮麵包」。更狠一點,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的軍用口糧黑列巴,直接添加鋸木粉。
  • 在農村,老人經常說的一些習俗,你知道背後的寓意嗎?
    在農村自古以來就流傳很多習俗。直到廢除封建迷信的今天,老一輩的人們還一直叮囑著我們。其實拋開這些習俗的真偽不說。我覺得,也只能是代表農村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農村文化的組成。在這些口耳相傳,流傳至今的風俗禁忌,你們都聽說過嗎?1、關於別人掉在地上的錢老人說過,掉在地上的錢,要麼不撿,撿了就要馬上花掉。
  • 農村老人常說,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農村了許多老人農民沒有上過幾年學,但在日常勞動中卻總結了許多書上沒有的學問,像是我們在在對話中經常聽見的一些俗語,就是他們在田地裡,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典,希望子孫後代們能夠少走彎路。下面我就簡單的介紹幾句,來體會一下鄉下農村人的智慧吧。
  • 七八十年代,農村裡沒有空調和風扇,在大夏天是如何度過的?
    摘要:「我們的命都是空調給的」,過去農村沒電的年代,夏天如何度過?文/農夫也瘋狂老話常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就是三九天,而最熱的時候就是三伏天了。在三伏又數中伏是最熱的。那在過去農村裡沒有電的年代,夏天如何度過的呢?農夫是70後,也經歷過沒有電的時代。在我們村裡是在90年代的時候才開始通電的。然後就開始有人購買電器產品了,當時都是小型的黑白電視機,條件稍微好一點的才會捨得購買電扇。其中有些是吊在屋頂的,有些是坐式的搖頭風扇。但多數都是捨不得用的,只有在熱的實在受不了的時候才會用一會兒,因為在當時的電費是比較貴的。
  • 健力寶徹底告別國資
    財經(13版)健力寶徹底告別國資  葉紅漢接手最後國有股權  本報訊(記者李永紅)曾經是中國第一飲料品牌的廣東健力寶,昨天正式告別了最後一縷國有資產的痕跡。記者昨日從珠海產權交易中心獲悉,健力寶集團最後8.87%的國有股權已完成轉讓,受讓方為健力寶現任董事長葉紅漢掌控的廣州亦揚貿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