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技倌
圖文原創,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2020年12月下旬,阿里巴巴因「二選一」被調查,市值一夜之間蒸發近6000億元,馬雲的身價單日減少約330億元。
2104年9月19日,註定了阿里巴巴今天的結局。
上市令其改變初衷
2104年9月19日之前,阿里是一家名副其實地科技公司。2010年,阿里巴巴創建阿里雲,進軍雲計算領域,遠早於華為。
2012年,阿里巴巴開發手機作業系統--雲系統,幾乎與華為的鴻蒙作業系統同時起步。
2013年,阿里巴巴以淘寶網為基礎,構造菜鳥網絡,解決快遞配送的最後一公裡。
阿里巴巴的這些嘗試,都是一些高科技創新的嘗試。
然而,2104年9月19日之後,阿里巴巴的發展戰略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2015年4月,支付寶上線花唄、借唄,進軍金融領域。
2015年11月,阿里巴巴因逼迫商家「二選一」引起劉強東的不滿,被京東起訴。
2018年2月,阿里巴巴以95億美元的價格全資收購餓了麼,進軍生活服務領域。
2020年,進軍「社區團購」,與大爺大媽搶飯碗。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到底發生了什麼,讓其會做出這麼大的改變?這一天,是阿里巴巴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日子!
上市之前,阿里巴巴在馬雲的帶領下,按照自己的使命和節奏發展的,上市之後,阿里巴巴不得不為「資本」服務,因為資本都是逐利的。
「上市」對一家企業來說是一把雙刃劍,企業上市成功,可以獲得更多的資金讓企業進入高速發展其,但也很容易讓資本控制企業,讓其淪為資本家賺錢的工具。
任正非非常清楚這一點,在華為極為困難時期,也堅持華為不上市的原因!
「禍從口出」
阿里巴巴今天的這個下場,除了與「上市」有關,還與馬雲的「任性」有關!
眾所周知,馬雲是一個嘴非常能說的人,王健林稱其是一個「大忽悠」,很好地證明了馬雲的口才是多麼的了不得。但是,馬雲也經常愛放炮,有時為了「造勢」,不管對手是誰,只要能換來觀眾們的掌聲,就玩一個「火力覆蓋」,如為螞蟻上市「造勢」!
2020年8月,螞蟻集團正式向上交所、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要求在科創板上市。
大家都知道,螞蟻的主要營收來自於支付寶的花唄、借唄,按理說,螞蟻就是一家金融企業,其不但選擇在科創板上市,馬雲還為了螞蟻在科創板上市成功,炮轟金融體系!
馬雲這一驚人言論剛流傳出來的時候,引來一些不明真相人士的叫好聲,但是,隨著專家不斷地揭露真相,馬雲的口碑瞬間崩碎,跌落神壇。
其實,有不少網友對馬雲的「雞湯」就有點反感,此次輿論翻車的這麼徹底,與網友們的「積怨」也有很大的關係。
與馬雲同一級別的大佬馬化騰為什麼會被網友稱為「老實人」?因為馬化騰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深諳「悶聲發大財」的真諦。
寫在最後
2020年,對阿里巴巴和馬雲來說,是非常不順的一年。筆者希望,馬雲和阿里巴巴能在這些「挫折」中汲取教訓,做出改變,重拾初心,肩負起企業應當肩負的社會責任與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