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5 18: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本文原標題:《海拔4200米,含氧量僅為內地的60%!在這裡當騎兵是什麼體驗?》
7月的青海玉樹巴塘草原生機盎然,正在組織訓練的是陸軍第76集團軍某勤務支援旅玉樹獨立騎兵連的官兵們。
這裡平均海拔4200米,空氣稀薄,含氧量僅為內地的60%左右。在這裡一年差不多有9個月在下雪,強紫外線、強風暴雨更是家常便飯,黝黑的臉頰,粗糙的皮膚,在每一名官兵身上都能看得見。
尼都塔生是這個連的連長,是個地道的康巴漢子,作為玉樹藏族自治州「康巴世族」後代中第一個穿上軍裝、跨上戰馬的騎兵,尼都塔生始終牢記著「東壩家族」「必須跟黨走,絕不可三心二意」的家訓。
尼都塔生說:「70年前,當時玉樹還沒有解放,當時的舊軍閥馬步芳要求玉樹各部每年召集上千匹軍馬,牛羊若干,要給他進貢。我的曾祖父跟著當時的囊謙王去西寧「進獻」軍馬,快到西寧的時候才得到消息,西寧已經被我軍解放了。我的曾祖父他們當時就參加了西寧的和平解放這個萬人大會,把千匹駿馬交付給解放軍。這件事還報告給了毛主席,報告給了朱總司令,我的曾祖父就從西寧帶回來了一面五星紅旗,並在玉樹升起這面紅旗,這是在玉樹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
2011年尼都塔生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原昆明陸軍學院步兵指揮專業本科隊,尼都塔生正式成為一名軍校學員,穿上了夢寐以求的軍裝,祖父開創「康巴世族」後代入黨的先河;父親是玉樹地區各族幹部學習的楷模,來到軍校後,入黨,是他此時最大的心願。
2015年尼都塔生以優異的成績從原昆明陸軍學院順利畢業,當他了解到,分配單位中有去玉樹獨立騎兵連的名額,從小喜歡騎兵的尼都塔生主動申請到這個連隊,循著祖輩的足跡,回到了這片廣袤的草原。
尼都塔生一家四代愛國愛黨初心不改,聽黨話跟黨走,在高原藏區立起了一座民族團結的豐碑,在黨和群眾之間架起了一座「連心橋」。
傳遞深沉大愛,守護團結之花。
戳視頻,觀看更多內容
↓↓↓
猜你喜歡
習近平對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災害作出重要指示
好消息!這位「烈士」還活著!我們找到他了
氧氣吃不飽,四季穿棉襖!實拍海拔5千多米無人區官兵生活
聲明:內容來源於中國軍視網,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曲浩元崔茂生曹磊
編輯:劉韶茗
投稿郵箱:js7tvwxwb@163.com
在看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