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電波的傳播方式

2020-12-05 電子產品世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56336.htm

無線電波通過多種傳輸方式從發射天線到接收天線。主要有自由空間波,對流層反射波,電離層波和地波。

表面波傳播,就是電波沿著地球表面到達接收點的傳播方式,如下圖中1所示。電波在地球表面上傳播,以繞射方式可以到達視線範圍以外。地面對表面波有吸收作用,吸收的強弱與帶電波的頻率,地面的性質等因素有關。

天波傳播,就是自發射天線發出的電磁波,在高空被電離層反射回來到達接收點的傳播方式。如下圖中2所示。電離層對電磁波除了具有反射作用以外,還有吸收能量與引起信號畸變等作用。其作用強弱與電磁波的頻率和電離層的變化有關。

散射傳播,就是利用大氣層對流層和電離層的不均勻性來散射電波,使電波到達視線以外的地方。如下圖中4所示。對流層在地球上方約10英裡處,是異類介質,反射指數隨著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外層空間傳播,就是無線電在對流層,電離層以外的外層空間中的傳播方式。如下圖中的5所示。這種傳播方式主要用於衛星或以星際為對象的通信中,以及用於空間飛行器的搜索,定位,更蹤等。自由空間波又稱為直達波,沿直線傳播,用於衛星和外部空間的通信,以及陸地上的視距傳播。視線距離通常為50km左右。

無線電波的傳播特性

所謂微波是一種具有極高頻率(通常為300MHz~300GHz),波長很短,通常為1m~1mm的電磁波。在微波頻段,由於頻率很高,電波的繞射能力弱,所以信號的傳輸主要是利用微波在視線距離內的直線傳播,又稱視距傳播。這種傳播方式,雖然與短波相比,具有傳播較穩定,受外界幹擾小等優點,但在電波的傳播過程中,卻難免受到地形,地物及氣候狀況的影響而引起反射,折射,散射和吸收現象,產生傳播衰落和傳播失真。

微波擴頻通信技術特點是利用偽隨機碼對輸入信息進行擴展頻譜編碼處理,然後在某個載頻進行調製以便傳輸。屬於中程寬帶通信方式。微波擴頻通信技術來源於軍事領域,主要開發目的是對抗電子戰幹擾。

微波通信與微波應用簡介#e#

微波通信與微波應用簡介

  微波擴頻通信具有以下特點:

建設無線微波擴頻通信系統目前無需申請、帶寬較高、建設周期短;

一次性投資、建設簡便、組網靈活、易於管理,設備可再次利用 ;

相連單位距離不能太遠,並且兩點直線範圍內不能有阻擋物;

抗噪聲和幹擾能力強,具極強的抗窄帶瞄準式幹擾能力,適應軍事電子對抗;

能與傳統的調製方式共用頻段;

信息傳輸可靠性高;

保密性強,偽隨機噪聲使得信號不易被發現而有利於防止竊聽;

多址復用,可以採用碼分復用實現多址通信;

通信相關文章:通信原理


相關焦點

  • 無線電波的傳播方式是怎樣的
    無線電波的傳播方式對於自由空間,在自由空間中由於沒有阻擋,電波傳播只有直射,不存在其他現象。   而對於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傳播環境,由於地面存在各種各樣的物體,使得電波的傳播有直射、反射、繞射(衍射)等,另外對於室內或列車內的用戶,還有一部分信號來源於無線電波對建築的穿透。
  • 你知道無線電波是怎樣傳播的嗎?
    在通訊上的應用通常,人們使用無線電波來進行遠距離通訊。我們通過無線電廣播、電報、電話、電視等把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傳播到全國各地,傳播到全世界。無線電波是怎樣傳播的呢?大家都知道,當我們往一窪水塘裡扔下一塊石頭時,水面馬上形成一圈圈的連漪,而且以石塊下落點為中心向周圍擴展開去。當水波在前進時遇到池壁或其它障礙,水波就被反射回來,以相反的方向維續前進。
  • 話說無線電波
    無線電波的傳播方式,因波長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傳播特性,分為地波、天波和空間波三種形式。  地波――沿地球表面空間向外傳播的無線電波。中、長波均利用地波方式傳播。  天波――依靠電離層的反射作用傳播的無線電波叫做天波。短波多利用這種方式傳播。  空間波――沿直線傳播的無線電波。它包括由發射點直接到達接收點的直射波和經地面反射到接收點的反射波。
  • 無線電波傳輸技術_無線電波傳輸基本概念
    交變的電磁場不僅可能存在於電荷、電流或導體的周圍,而且能夠脫離其產生的波源向遠處傳播,這種在空間以—定速度傳播的交變電磁場,就稱為電磁波。無線電技術中使用的這一段電磁波稱為無線電波。   無線電波傳輸基本概念   理論分析和實驗都表明無線電波是橫波,即電場和磁場的方向都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而且電場強度與磁場強度的方向也總是相互垂直的。
  • 短波通信原理和傳播方式
    儘管當前新型無線電通信系統不斷湧現,短波這一古老和傳統的通信方式仍然受到全世界普遍重視,不僅沒有被淘汰,還在快速發展。   短波通信原理   無線電波傳播      無線電廣播、無線電通信、衛星、雷達等都依靠無線電波的傳播來實現。
  • 無線電波傳輸的優缺點
    打開APP 無線電波傳輸的優缺點 發表於 2017-10-27 11:29:10   傳播電波長短的優缺點:   按照無線電波的波長人為地把電波分為長波(波長1000米以上),中波(波長100-1000米),短波(波長10-100米),超短波和微波(波長為10米以下)等等。
  • 什麼是無線電波
    天線將信號的電流轉化為無線電波,無線電波在空間中傳播,到達接收天線。接收天線將無線電波重新轉化為電流,供接收機使用。地波是較低頻率的波,它在地表附近,沿地球的曲率傳播。3、Space waves consist of very-high-frequency waves or higher that never bend nor refract. 空間波包括甚高頻或更高頻率的波,它既不會彎曲,也不會折射。
  • 無線電科技基礎常識 電波到底有幾種傳播方式?
    這些媒質的電特性對不同頻段的無線電波的傳播有著不同的影響。根據媒質及不同媒質分界面對電波傳播產生的主要影響,可將電波傳播方式分為下列幾種: 1.地面波傳播:無線電波沿著地球表面的傳播,稱為地面波傳播。其特點是信號比較穩定,但電波頻率愈高,地面波隨距離的增加衰減愈快。因此,這種傳播方式主要適用於長波和中波波段。
  • 科學家們監聽的宇宙電磁波是無線電波嗎?
    本文是基於回答一位網友的問題,原題為:宇宙天體傳來的電磁波會是無線電波嗎?這位朋友似乎沒有弄懂電磁波與無線電的關係,所以問題不準確。電磁波不僅僅是無線電波,電磁波本身就包含無線電波。太陽每天向太空源源不斷的傳播能量,是以電磁輻射的方式進行的。而電磁輻射傳遞的就是電磁波,傳遞電磁波的媒介是光子,因此從廣義來說,電磁波又可以稱為光波。但人們習慣把可見光才稱為「光」,而「光」是有可見光和不可見光的。
  • 無線電波傳輸距離遠的奧秘
    短波通信發射功率小,傳輸距離遠,建站迅速,便於機動,是軍用無線電通信的主要方式之一,被譽為現代戰場的「神行太保」 。原來,最早人們以為無線電波只能沿直線傳播,而地球表面是圓弧形狀的,電波向前傳播時會很快地飛出地球,遠處的電臺就接收不到信號了。後來,科學家們發現了電磁波的地波傳播方式。長波和中波可以沿地表傳播很遠,而短波在沿地表傳播時,卻只能傳播幾十公裡。這是為什麼呢?中學物理課本告訴我們,這是因為當電波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時,如果障礙物尺寸遠遠小於其波長,那麼電波就能夠繞過障礙物而繼續傳播。
  • 無線電波天線能發出可見光嗎?
    是的,無線電天線可以發出可見光,但可能不會以您所想的方式發出。如果您將足夠的能量注入無線電天線,則可以將其加熱直至其發光並通過熱輻射過程發出可見光。但是,常規無線電天線無法發射攜帶信息的可見光,類似於無線電波的工作方式。但是,還有其他設備可以執行此操作。
  • 外星人能截獲地球發出的無線電波嗎?
    另外,人類已經發出的無線電波是否會洩露地球的行蹤呢?這些問題,其實都涉及星際通信,也就是在恆星之間的通信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來估算一下,宇宙之大,到底如何才能接收到人類已經發出的無線電波?外星人能截獲地球發出的無線電波嗎?
  • 無線電波可以傳得很遠的原因
    短波通信發射功率小,傳輸距離遠,建站迅速,便於機動,是軍用無線電通信的主要方式之一,被譽為現代戰場的「神行太保」 。原來,最早人們以為無線電波只能沿直線傳播,而地球表面是圓弧形狀的,電波向前傳播時會很快地飛出地球,遠處的電臺就接收不到信號了。後來,科學家們發現了電磁波的地波傳播方式。長波和中波可以沿地表傳播很遠,而短波在沿地表傳播時,卻只能傳播幾十公裡。這是為什麼呢?中學物理課本告訴我們,這是因為當電波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時,如果障礙物尺寸遠遠小於其波長,那麼電波就能夠繞過障礙物而繼續傳播。
  • 日冕中呈各向異性無線電波散射,太陽射電爆發在湍流介質中產生!
    #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太陽射電爆發是在太陽大氣湍流介質中產生的,其觀察到的性質(源位置、大小、時間剖面、極化等),受到從發射器到觀察者無線電波傳播的顯著影響,無線電波在隨機密度不規則上的散射,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解釋射電源大小的重要過程,位置,方向性以及強度-時間曲線等。
  • 科學家多次接收到重複的無線電波信號,會是外星文明發出的嗎?
    越是強大的文明,無線電技術也越強大,能夠傳播的能量和距離也會越強大,越遙遠。宇宙中存在著大量的各種無線電波信號,其中大部分都是由各類天體發出的,比如脈衝星,中子星等。只有極少數的神秘信號可能是外星文明發出的,如果有外星文明已經非常強大,通過觀測技術發現了地球的存在,可是不確定地球是否有文明存在,就有可能向地球方向發出強烈的無線電波來進行探測。
  • 無線電波頻譜是如何工作的?
    1.無線電波頻譜是如何工作的?      低頻段、中頻段和毫米波都是指電磁波譜的不同部分。這三種物質都在無線電波的範圍內,但光譜中還包括光、伽馬射線、x射線、微波等等。在無線電波的頻譜範圍內,東西是相當擁擠的。雖然無線電頻譜越來越多地用於行動裝置,但它也承載廣播電視、業餘無線電和飛機通信等。無線電頻譜範圍從30赫茲到300GHz, 1 GHz等於10億赫茲。
  • [趣味物理]無線電波
    無線電波(即赫茲波)。赫茲波除微波波段兼用釐米表示它的波長外,一般均用頻率代替波長,其單位為赫(Hz)。頻率範圍約在30千赫(kHz)~30000兆赫(MHz)之間。其波長範圍在10-3~104米之間。  當赫茲發現電磁波以後,首先被用於無線電信之傳遞試驗。最早的無線電訊,借控制火花放電時間,構成電碼訊號。
  • 謎因與外星人的無線電波
    一個理論認為,由於一些很有益處的達爾文主義的原因,兒童的頭腦容易被感染,這與計算機被病毒感染的方式相同。為了能派上用場,一臺計算機需要可編程,服從所有的指令。這自然讓它也容易被計算機病毒感染。計算機病毒程序說:「傳播我,複製我,把我傳下去。」一旦一個病毒程序啟動,就沒有什麼可以停止它。  類似地,自然選擇為兒童的大腦預先編寫了程序,讓大腦服從和相信父母和其他成年人告訴它的話。
  • 無線電波速度是多少_無線電波的傳播距離能有多遠
    線電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與光速相同,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屬於記住的,是3×10 8 m/s   所謂自由空間傳播係指天線周圍為無限大真空時的電波傳播,它是理想傳播條件。電波在自由空間傳播時,其能量既不會被障礙物所吸收,也不會產生反射或散射。   通信距離與發射功率、接收靈敏度和工作頻率有關。   [Lfs](dB)=32.44+20lgd(km)+20lgf(MHz)   式中Lfs為傳輸損耗,   d為傳輸距離,   頻率的單位以MHz計算。
  • 新技術用無線電波為體內植入裝置充電
    新華社華盛頓6月5日電(記者周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日前開發出一種利用無線電波為人體內植入裝置充電的新技術,有望應用於體內給藥、監測身體狀況等領域。  麻省理工學院日前發表新聞公報說,研究人員在動物實驗中使用可安全穿透機體組織的無線電波,在1米距離外給埋在豬皮下10釐米的裝置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