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電波速度是多少_無線電波的傳播距離能有多遠

2020-11-22 電子發燒友

  線電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與光速相同,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屬於記住的,是3×10 8 m/s

  所謂自由空間傳播係指天線周圍為無限大真空時的電波傳播,它是理想傳播條件。電波在自由空間傳播時,其能量既不會被障礙物所吸收,也不會產生反射或散射。

  通信距離與發射功率、接收靈敏度和工作頻率有關。

  [Lfs](dB)=32.44+20lgd(km)+20lgf(MHz)

  式中Lfs為傳輸損耗,

  d為傳輸距離,

  頻率的單位以MHz計算。

  由上式可見,自由空間中電波傳播損耗(亦稱衰減)只與工作頻率f和傳播距離d有關,當f或d增大一倍時,[Lfs]將分別增加6dB.

  下面的公式說明在自由空間下電波傳播的損耗

  Los = 32.44 + 20lg d(Km) + 20lg f(MHz)

  Los 是傳播損耗,單位為dB

  d是距離,單位是Km

  f是工作頻率,單位是MHz

  下面舉例說明一個工作頻率為433.92MHz,發射功率為+10dBm(10mW),接收靈敏度為-105dBm的系統在自由空間的傳播距離:

  1. 由發射功率+10dBm,接收靈敏度為-105dBm

  Los = 115dB

  2. 由Los、f

  計算得出d =30公裡

  這是理想狀況下的傳輸距離,實際的應用中是會低於該值,這是因為無線通信要受到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如大氣、阻擋物、多徑等造成的損耗,將上述損耗的參考值計入上式中,即可計算出近似通信距離。

  假定大氣、遮擋等造成的損耗為25dB,可以計算得出通信距離為:

  d =1.7公裡

  結論: 無線傳輸損耗每增加6dB, 傳送距離減小一倍。

  無線傳輸路徑分析是無線傳輸網絡設計的重要步驟,通過對傳輸路徑的分析便於網絡設計者根據無線鏈路的裕量大小選擇合適類型的天線(方向,極化,增益等指標),安裝天線高度,選擇合適的饋纜和長度等。下面將簡單介紹一下無線傳輸路徑分析中的自由空間損耗的計算,信號接收強度的計算,鏈路系統裕量的計算幾個主要方面的內容。

  1.自由空間損耗的計算

  自由空間損耗是指電磁波在傳輸路徑中的衰落,計算公式如下: Lbf=32.5+20lgF+20lgD Lbf=自由空間損耗(dB) D=距離(km) F=頻率(MHz)

  2400MHz:Lbf=100+20lgD

  5800MHz:Lbf=108+20lgD

  以上公式是在氣溫25度,1個大氣壓的理想情況的計算公式。 下表列出典型自由空間損耗值

  

  通過查找上表和通過公式計算我們可以得到從發射站到接收站電磁波傳輸的理論衰落。

  2.信號接收強度的計算:

  信號接收強度是指接收站設備接收到的無線信號的強度。 RSS=Pt+Gr+Gt-Lc-Lbf RSS=接收信號強度 Pt=發射功率 Gr=接收天線增益 Gt=發射天線增益 Lc=電纜和纜頭的衰耗

  Lbf=自由空間損耗

  舉例說明,如果發射站與接收站兩站點相距25Km,設備發射功率20dBm,發射天線增益為17dBi,接收天線增益為24dBi,電纜和纜頭損耗3dBi。則接收信號強度 RSS=20+17+24-3-128=-70dB

  3.鏈路系統裕量SFM(Syetem Fade Margin)的計算

  鏈路系統裕量是指接收站設備實際接收到的無線信號與接收站設備允許的最低接收閾值(設備接收靈敏度)相比多的富裕dB數值。

  SFM= RSS-Rs RSS=接收信號強度 Rs=設備接收靈敏度(dB)

  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設備接收靈敏度為-81dBi,則鏈路系統裕量為:

  SFM=RSS-Rs =-70-(-)81=11dB

  上面的例子就是說,使用這種發射功率為20dBm,接收靈敏度為-81dBi的2400MHz的無線網橋,在加裝了17dBi增益的發射天線和24dBi增益的接收天線,電纜和纜頭損耗只有3dBi損耗,在傳輸了25KM後還有11 dB的鏈路系統裕量。

  系統裕量是衡量無線鏈路可用性和穩定性的重要指標。因為無線信道是一個參變信道,幹擾和噪音信號隨時會影響有用信號,有時幹擾和噪音信號的強度瞬間可達成20~30dB,所以在建設無線鏈路時,必須保留一定的系統裕量。雖然系統裕量大於5dB系統可以工作,但通常建議系統裕量大於15-20dB。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無線電波的傳播方式是怎樣的
    無線電波的傳播方式對於自由空間,在自由空間中由於沒有阻擋,電波傳播只有直射,不存在其他現象。   而對於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傳播環境,由於地面存在各種各樣的物體,使得電波的傳播有直射、反射、繞射(衍射)等,另外對於室內或列車內的用戶,還有一部分信號來源於無線電波對建築的穿透。
  • 無線電波傳輸技術_無線電波傳輸基本概念
    交變的電磁場不僅可能存在於電荷、電流或導體的周圍,而且能夠脫離其產生的波源向遠處傳播,這種在空間以—定速度傳播的交變電磁場,就稱為電磁波。無線電技術中使用的這一段電磁波稱為無線電波。   無線電波傳輸基本概念   理論分析和實驗都表明無線電波是橫波,即電場和磁場的方向都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而且電場強度與磁場強度的方向也總是相互垂直的。
  • 話說無線電波
    無線電波的傳播方式,因波長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傳播特性,分為地波、天波和空間波三種形式。  地波――沿地球表面空間向外傳播的無線電波。中、長波均利用地波方式傳播。  天波――依靠電離層的反射作用傳播的無線電波叫做天波。短波多利用這種方式傳播。  空間波――沿直線傳播的無線電波。它包括由發射點直接到達接收點的直射波和經地面反射到接收點的反射波。
  • 你知道無線電波是怎樣傳播的嗎?
    在通訊上的應用通常,人們使用無線電波來進行遠距離通訊。我們通過無線電廣播、電報、電話、電視等把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傳播到全國各地,傳播到全世界。無線電波是怎樣傳播的呢?大家都知道,當我們往一窪水塘裡扔下一塊石頭時,水面馬上形成一圈圈的連漪,而且以石塊下落點為中心向周圍擴展開去。當水波在前進時遇到池壁或其它障礙,水波就被反射回來,以相反的方向維續前進。
  • 無線電波的傳播方式
    主要有自由空間波,對流層反射波,電離層波和地波。表面波傳播,就是電波沿著地球表面到達接收點的傳播方式,如下圖中1所示。電波在地球表面上傳播,以繞射方式可以到達視線範圍以外。地面對表面波有吸收作用,吸收的強弱與帶電波的頻率,地面的性質等因素有關。天波傳播,就是自發射天線發出的電磁波,在高空被電離層反射回來到達接收點的傳播方式。如下圖中2所示。電離層對電磁波除了具有反射作用以外,還有吸收能量與引起信號畸變等作用。其作用強弱與電磁波的頻率和電離層的變化有關。散射傳播,就是利用大氣層對流層和電離層的不均勻性來散射電波,使電波到達視線以外的地方。
  • 外星人能截獲地球發出的無線電波嗎?
    另外,人類已經發出的無線電波是否會洩露地球的行蹤呢?這些問題,其實都涉及星際通信,也就是在恆星之間的通信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來估算一下,宇宙之大,到底如何才能接收到人類已經發出的無線電波?外星人能截獲地球發出的無線電波嗎?
  • 無線電波傳輸距離遠的奧秘
    短波通信發射功率小,傳輸距離遠,建站迅速,便於機動,是軍用無線電通信的主要方式之一,被譽為現代戰場的「神行太保」 。原來,最早人們以為無線電波只能沿直線傳播,而地球表面是圓弧形狀的,電波向前傳播時會很快地飛出地球,遠處的電臺就接收不到信號了。後來,科學家們發現了電磁波的地波傳播方式。長波和中波可以沿地表傳播很遠,而短波在沿地表傳播時,卻只能傳播幾十公裡。這是為什麼呢?中學物理課本告訴我們,這是因為當電波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時,如果障礙物尺寸遠遠小於其波長,那麼電波就能夠繞過障礙物而繼續傳播。
  • 無線電波傳輸的優缺點
    傳播電波長短的優缺點:   按照無線電波的波長人為地把電波分為長波(波長1000米以上),中波(波長100-1000米),短波(波長10-100米),超短波和微波(波長為10米以下)等等。
  • 無線電波天線能發出可見光嗎?
    但是,常規無線電天線無法發射攜帶信息的可見光,類似於無線電波的工作方式。但是,還有其他設備可以執行此操作。如您所知,電磁波以多種不同的頻率出現,從無線電、紅外線、可見光和紫外線到X射線和伽馬射線。螢光棒發出的紅光與Wi-Fi路由器發出的無線電波基本相同。兩者都是電磁波。紅光的頻率比無線電波高得多(該頻率是無線電波每秒完成多少個周期的度量)。
  • [趣味物理]無線電波
    火花放電是一種波長很短的減幅波,它的振幅衰減極快,且幹擾極大,故不能用它做長距離通信。後經改良用電弧放電以獲得長波的等幅波,使通信距離稍增,但其副波幹擾仍不能免,且能量較小不能作遠距離通信。後來俄國人波波夫與義大利業餘無線電家馬可尼同時獨立地發明天地線制,馬可尼且於天線中加接調諧電路,試驗越過大西洋電碼通信獲得成功,至此無線電通信開始進入實用階段。
  • 什麼是無線電波
    天線將信號的電流轉化為無線電波,無線電波在空間中傳播,到達接收天線。接收天線將無線電波重新轉化為電流,供接收機使用。地波是較低頻率的波,它在地表附近,沿地球的曲率傳播。3、Space waves consist of very-high-frequency waves or higher that never bend nor refract. 空間波包括甚高頻或更高頻率的波,它既不會彎曲,也不會折射。
  • 無線電波頻譜是如何工作的?
    1.無線電波頻譜是如何工作的?      低頻段、中頻段和毫米波都是指電磁波譜的不同部分。這三種物質都在無線電波的範圍內,但光譜中還包括光、伽馬射線、x射線、微波等等。在無線電波的頻譜範圍內,東西是相當擁擠的。雖然無線電頻譜越來越多地用於行動裝置,但它也承載廣播電視、業餘無線電和飛機通信等。無線電頻譜範圍從30赫茲到300GHz, 1 GHz等於10億赫茲。
  • 人類發往太空的無線電波能被地外文明接收到嗎?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人類的科技還無法直接派出探測器或宇宙飛船去宇宙深處尋找地外文明,我們只能通過天文望遠鏡等探測設備以及接收無線電波來尋找外星人。任何文明的發展離不開通訊,外星文明自然也是一樣,人類對電磁波的研究已經有百年多歷史,我們能夠通過無線電波通訊,外星文明自然也有可能,於是人類一邊接收宇宙中的各類無線電波,一邊也在向宇宙發出自己的無線電波。
  • 無線電波測量法和三角測量法 如何科學的測量天體的距離?
    無線光波測量法是通過我們發送出的無線電波,碰到目標後會反射回來,被我們再次接收到,計算電波從發射到被目標返回所用的時間,將其除以2(往返時間變成單程時間),再乘以光速,就能知道目標天體的距離了。而三角測量法我們先設置一條「基線」,其精確長度當然是我們可以掌握的,然後在基線的兩端分別測量目標的角度。這樣,兩條不同角度的視線就和基線共同構成了一個三角形。
  • 新技術用無線電波為體內植入裝置充電
    新華社華盛頓6月5日電(記者周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日前開發出一種利用無線電波為人體內植入裝置充電的新技術,有望應用於體內給藥、監測身體狀況等領域。  麻省理工學院日前發表新聞公報說,研究人員在動物實驗中使用可安全穿透機體組織的無線電波,在1米距離外給埋在豬皮下10釐米的裝置充電。
  • 科學家多次接收到重複的無線電波信號,會是外星文明發出的嗎?
    在宇宙尺度面前,光年是基本距離單位,光速是基本速度單位,想要初步實現星際探索,飛船的速度最慢也要達到亞光速才行。而要探索整個銀河系,光速也辦不到,只有超光速才行。越是強大的文明,無線電技術也越強大,能夠傳播的能量和距離也會越強大,越遙遠。宇宙中存在著大量的各種無線電波信號,其中大部分都是由各類天體發出的,比如脈衝星,中子星等。只有極少數的神秘信號可能是外星文明發出的,如果有外星文明已經非常強大,通過觀測技術發現了地球的存在,可是不確定地球是否有文明存在,就有可能向地球方向發出強烈的無線電波來進行探測。
  • 人類發往太空的無線電波,能被地外文明接收到嗎?長知識了
    真的有外星人存在嗎?除了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又是否存在像我們人類一樣的生命呢?他們是否有探索到地球的存在呢?我們的科學家們,為了探索相關問題,也做了很多科學試驗。我們可能不知道,其實從有了無線電以來,這100多年間,我們人類一直在向宇宙進行廣播,希望有像我們一樣的生命接受到這樣的信號,知道我們地球的存在。那麼大家知道我們發送的無線電信號已經走了多遠了嗎?
  • 引力波的傳播速度是多少?會比光速更快嗎?
    在牛頓的引力理論中,引力作用是瞬間產生的,無論多遠的物體都有引力作用,所以引力就成了一種超距作用。但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看來,引力是物體壓彎空間產生的幾何效應,並且引力也不是超距作用,引力在空間中的傳播速度為光速。
  • 無線電波如何幫助我們了解宇宙
    宇宙中無線電波的來源無線電波通常由宇宙中的高能天和活動發射。太陽是地球以外最近的無線電發射源。木星也會發出無線電波,土星也會發出無線電波。太陽系外和銀河系外最強大的無線電發射源之一來自活動星系(Agn)。這些動態天體的核心是超大質量黑洞。此外,這些黑洞將產生巨大的物質噴流,這些物質會隨著無線電發射而發光。在無線電頻率上,它們往往能超過整個星系。
  • 繼續了解「無線電」的科學知識,無線電波的用途都有哪些?
    是誰發現了無線電波嗎無線電波這麼神通廣大可它看不見摸不著的那是誰第一個發現它的呢怎麼發現的呢>電磁波是靠自身的電磁轉換它的電場轉為磁場磁場再轉為電場這樣往復循環不停的轉換下去就傳播到遠方了電和磁的發展過程我們的祖先在公元前兩百多年就發現了能吸引鐵器的一種神奇的石頭,並把它進行加工,製成了可以指明方向的奇異勺子—思南,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對「磁」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