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當時的革命前輩用鮮血與汗水戰勝了侵略者,用自己的生命為祖國換來了一片和平。我們作為後輩,應當很慶幸出生在這樣的國家,有著這麼多可歌可泣的人物,敢於為了和平奉獻出自己的生命。但是,也並非每一個中國人都是如此,抗戰期間,中國也出了不少的叛徒。
他們投靠日軍,替日本人辦事,給當時的抗日戰爭的勝利帶來了極大的困難。這些日軍的投靠者,就是令人不齒的「漢奸」。
今天的故事的主人公夏文運就是一個漢奸,但是,他卻有些特殊。
1931年,「九一八」事件發生,日本意圖先從我國東北打開缺口,然後,由東北擴大侵略範圍,實現侵略中國的計劃。日本人的鐵蹄率先踏到了瀋陽,於是,瀋陽一帶首先淪陷,成為日本人的地盤。由於瀋陽完全被日本人佔領,此時,中國人要想在瀋陽生存下去只能和日本人共事。有部分知識分子,對日語較為精通的人,為了生存選擇向日軍妥協。
而夏文運就是其中一個出了名的翻譯官。說起夏文運的經歷,也是命運坎坷。
夏文運,1905年的時候在遼寧大連出生。他從小就認真努力,加上家庭條件不錯,所以,在1925年的時候順利考進旅順師範學院。進入學院之後的夏文運並沒有放棄學習,仍繼續刻苦努力,因此,夏文運取得了非常優秀的學習成績,並且,獲得了去日本繼續深造的機會,在那裡完成了大學四年的學業。
夏文運大學畢業後沒有立刻回國,而是,繼續在日本生活。就是這樣一個從小到大一心向學的人,回國之後,在瀋陽的大學擔任教授。他本該安穩的度過一生,但不巧的是,日軍就是在這一刻邁出了侵略步伐。
夏文運在日本留過學,有過在日本的生活經驗,對日語十分精通。由於夏文運這樣的條件,日本人委派夏文運擔任翻譯官一職。在與中國人溝通交流的過程當中,夏文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夏文運辦事十分得力,所以很受日本人的器重。
日本人為了實現自己的侵略計劃,打算對當時的中國革命軍上將李宗仁進行策反計劃。日本人在一番思考之後,決定派出夏文運去完成這個任務。但是,日本人偷雞不成蝕把米,被派出策反對方的夏文運反被策反,並且,在後來的各種戰役中為我軍提供了諸多幫助。
1935年之後,夏文運受李宗仁委託,混在日本人當中為當時的中國部隊提供情報。臺兒莊戰役當中,就是因為有著準確無誤的情報,這才及時知曉了日軍的動向,最終,我軍才打得日本人猝不及防。臺兒莊戰役的勝利給予了日軍重創,使日軍原本的侵略計劃落空。
就是夏文運一條「南動北不動」的消息,使我軍及時有效的打擊了日軍,取得戰爭的最終勝利。之後,日本就發動了「七七」事變,拉開了全面侵華的帷幕,並出兵印度支那。之後,關於敵軍進攻徐州,突入皖西、豫南,以及圍攻武漢的戰略及兵力分布,我方無不了如指掌……
這些情報實際都是夏文運從和知處獲得後提供的。
那麼,究竟夏文運被策反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當初夏文運在和李宗仁溝通交流的過程當中,他意識到日本人始終是侵略者,最後能夠獲得勝利的一定是中國。而李宗仁在發現了夏文運的內心想法之後,就當前的抗爭形勢與民族大義對夏文運進行了一番思想教育。夏文運替日本人做事情不假,可是,這個人本質上卻並不是壞人。
於是,夏文運幾乎是不加思考的就答應了李宗仁——做臥底,潛伏於日軍參謀部第二課課長和知鷹二身邊,向我軍提供機密情報,並通過地下電臺和專用密碼與自己單線聯繫。
夏文運雖然是漢奸,但是,他卻為中國的抗戰作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在抗戰結束之後,夏文運原本應當是有功之臣,但是,考慮到他之前的身份已經引起了人民群眾很深的誤會。而且,夏文運真正的臥底身份,除了李宗仁,在當時並沒有其他人知道,所以,他很難洗清自己的真實身份。
命運總是捉弄人,再一次的出於無奈,1950年,夏文運前往香港,之後,夏文運選擇前往日本。並且,夏文運在日本娶妻生子,1967年,曾以日文出版《黃麈萬丈》一書,書中隻字不提為李宗仁密送情報一事。
1978年,夏文運病逝於日本東京,終年73歲。
李宗仁在回憶錄中評價夏文運:冒生命危險,為中方搜集情報,全系出於愛國的熱忱。渠始終其事,未受政府任何名義,也未受政府分毫的接濟。這樣的愛國之士,甘作無名英雄,其對抗戰之功實不可沒。其情報的迅速正確,抗戰初期可說是獨一無二。
夏文運替日本人做過事情不假,但是,他的骨子裡卻仍是一個中國人。我們在紀念那些為了戰爭勝利作出卓越貢獻的先輩的時候,也不應該忘記,有這麼一個人,曾經背負著「漢奸」身份,卻默默為祖國的抗戰立下功勞。夏文運雖然已逝世多年,但家鄉人民一直沒有忘記他在抗日戰爭中所做出的特殊貢獻。他的英名已載入《大連人物誌》,其故居也被有關部門列入修復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