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武漢槍決漢奸時,李克農刑場上大喊:槍下留人,他救了誰?

2021-01-15 子淵談史

在1951年武漢的一場萬人公審大會上,有九名漢奸跪倒在地,等待著懲罰的到來。隨著行刑時間的迫近,看臺下的群眾都逐漸緊張了起來,然而就在即將槍響之時,一輛汽車卻轟鳴著衝進了人群,隨即傳出了一聲「槍下留人」的吼叫。而人們反應過來才發現,喊話的正是李克農將軍。那麼,武漢槍決漢奸,李克農為何趕到刑場大喊「槍下留人」?此人又是誰呢?

其實李克農所要救下的,只是九人的其中之一,而此人的真實身份也並非如此,他還是一位為革命作出了重大貢獻的地下工黨員,名字叫做黃標。黃標在小時候曾與母親走丟被一名道長撿到,而後他一直在山上勤學苦練,直到學成下山後立即找到母親,從此長伴母親膝下,還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大孝子。而且由於黃標急公好義,他很受當地百姓的擁護,還因此被舉薦為海關官員。而且在偶然巧合下,黃標還意外成為了洪幫的幫主,江湖人稱四爺,有著不小的名氣。

隨著日軍開始進行侵華戰爭,黃標也成為了日軍想要拉攏的對象,然而他卻始終不肯和日本人合作,甚至於最後對日本人閉門不見。不過就在這個時候,我黨組織的工作人員卻找上了黃標,希望他能夠答應日軍的請求,成為我軍的臥底。起初黃標對做漢奸一事是絕不答應的,但在我黨申明大義後,他還是決定接下這個艱巨的任務,而且還在黨組織的推薦下加入了我黨。

由於這個任務非常艱險,所以知道黃標身份的人沒有幾個,連他的母親都不知道。也正是如此,得知黃標成為漢奸後,他的母親直接將他逐出家門,而老人也上吊「以死謝罪」。忍著巨大的悲痛,黃標開始為我黨傳送情報,同時為抗日事業做出了不小的貢獻。不過隨著黃標的聯繫人一個個犧牲或失蹤,所以他的身份終究成了一個謎,最終也因漢奸罪而被捕判刑。

不過就在臨行之際,主管情報的李克農將軍還是發現了不對勁,所以他這才急忙奔赴刑場將其救下。然而由於證據不足,黃標最終還是被判處了十年有期徒刑,並在獄中憂憤而死。直到上世紀80年代,黃標的冤屈才被洗刷,而他的烈士身份,也終於得以恢復。

相關焦點

  • 他被當做漢奸,槍決時請求用石頭砸死,原因讓人詫異
    為了現在的和平生活,當初的無數的革命戰士們在戰場上付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就是因為有力他們這些革命的英雄,我們才有了現在的美好生活。可能現在處於和平年代的我們已經很難有當時的那種感受,但是每次從電視劇中看到他們曾經為了人民做出的貢獻,心裡總是覺得很敬佩。
  • 解放軍不殺戰俘,為何卻在1951年槍決了李本一,他犯了什麼罪?
    1949年渡江戰役後,解放軍一路向南推進,陸續解放各省市,反動派的殘餘力量兵敗如山倒。隨著解放軍進攻廣西,駐紮在廣西的新桂系迅速被擊潰,白崇禧的親信、敵第7軍軍長李本一於廣西平南被俘,被關押在武漢。眾所周知,我軍不殺戰俘,但在1951年,李本一卻被槍決,這是為何?
  • 21歲刑場救夫,一直恩愛13年,34歲陪著丈夫再赴刑場,槍決後暴屍三天
    電視劇裡總是那麼巧合,每次到了上刑場問斬時,總是會有人關鍵時刻來一句,刀下留人,然後這個人就會安然的活著下來,可這也僅僅只是出現在電視劇裡面, 現實中稀少的很,然而在民國時期,有這麼一位女子居然來了這麼一出 1911年,郭松齡參加了張榕領導的武裝起義,起義尚未開始,張榕就被殺害,而東三省的總督也下令不停的逮捕革命黨人
  • 人面對死亡的時候是怎樣的感受?
    彼時,武漢中山公園的深處仍是一片荒涼,我開玩笑撒嬌說,覺得好陰森呢。奶奶突然想起來什麼,說哦,這裡以前是槍斃人的地方。我有些不信,奶奶解釋道,「當時武漢剛解放,為了保證開國的順利,我們要在最短時間內清理所有的隱藏特務叛徒,還要消滅周邊的土匪武裝,以及民憤極大的財主土豪。只要查證基本屬實的,都直接槍斃了。」「需要槍決的人太多,公安局摸過槍的都去了。
  • 《保密局的槍聲》老三,《刑場上的婚禮》周文雍,他為何演戲不多
    @長影集團官博介紹道:「他是長影電影《保密局的槍聲》中的老三常亮,他是電影《刑場上的婚禮》中的周文雍,他是電影《殘雪》中的胡培,他就是演員、國家一級導演李啟民……」說起李啟民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但如果說起電影《刑場上的婚禮》中的革命烈士周文雍、陳鐵軍的英雄形象,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一定記憶猶新,即便沒看過這部電影,大多數人也一定知道這兩位烈士。
  • 臺灣一名死刑犯中了6槍,仍然活著還開口說話。法警都崩潰了。
    我國早期死刑採取槍決心臟的方式,刑場非常恐怖,一種陰森森的感覺。新法警要多次訓練才能上場,避免在刑場不敢開槍或者被死刑犯影響留下心理陰影。 法警透露,絕大部分死刑犯在接到死刑執行命令的時候,就已經不會走路了。最後一餐也吃不進去,整個人呆滯,失魂落魄的。
  • 在汶川地震中救下7人的小英雄,12年後卻淪為階下囚,他得罪了誰
    這次我要說的,也是一位走入歧途的少年,而且還是帶著滿身的榮耀,原本他是國內的驕傲,是所有青少年的榜樣,但卻因為一步步踏向了歧途,令人倍感唏噓。他就是雷楚年。還記得當時的汶川地震,掀起了很多人的回憶,在這場地震下,有多少家庭支離破碎,災難讓人悲痛不已,但也出現了一個個勇敢的人,而雷楚年就是其中之一。
  • 1953年貝利亞被捕,而後被槍決,他和幕後主使朱可夫有什麼仇
    1953年6月26日,由馬林科夫主持的團主席會議中,揭露了貝利亞以前存在的嚴重歷史問題,並且指出他要叛黨。當時在場的布爾加寧和米高揚等人,都發表了不同的意見,可他們的話還沒有說完,馬林科夫就命令全副武裝的蘇聯軍官帶走了貝利亞,負責抓捕他的人是蘇聯國防部第一部長朱可夫,1953年12月24日,貝利亞被執行槍決。
  • 臺省,直擊死刑犯終結地「刑場」講述臺灣死刑犯人生最後2小時!
    執行死刑時,法醫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負責麻醉和確認死亡徵象。臺媒體特別向法務部申請,經過層層審核,終於進到臺北市監獄刑場,直擊死刑犯赴死時,最後的2小時。進到臺北看守所後,可以看到許多受刑人有的要去工場工作,有的則去健康檢查,手銬間磨擦的金屬聲不絕於耳。
  • 犯人被槍決前,為什麼保持沉默,不說一句話?原因其實很簡單
    死刑犯們從被捕到審判,最後下死刑通知,這個過程會令他們的心理產生不斷的變化。而不論之前在怎麼鬧,等到了被執行槍決那天,這些人基本都是面無表情,也不說話,目光呆滯。這是為什麼呢?在80年代,嚴打的時候,社會治安不好,為了懲治犯罪,社會上很多罪犯被嚴厲處決,對這些人的死刑,也留下了不少照片。
  • 墨索裡尼1943年被趕下臺囚禁,1945年被槍決後倒吊示眾
    事實上從1943年開始,墨索裡尼的末日便已經逐漸逼近了,英美盟軍發動雪橇犬行動後,墨索裡尼被趕下臺,並被囚禁。德國得知這個消息後,則通過「橡樹行動」救出了墨索裡尼,墨索裡尼此後又建立了聽命於德國納粹的「薩洛共和國政府」。僅僅兩年後,墨索裡尼再度垮臺,出逃途中被義大利遊擊隊所捕,隨後被槍決,而他的屍體則被掛在了洛雷託廣場示眾。
  • 為什麼對死犯人執行槍決時,會把他們的眼睛蒙上?有什麼用?
    導語:為什麼對犯人執行槍決時,會把他們的眼睛蒙上?相信很多人在看電影或者看一些電視劇的時候都有發現一些問題,那麼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關於在處理死刑犯的時候,他們也都是會採用槍斃的這一個方式來處決犯人,然而在對這一個死刑犯進行槍決的時候,我們都會看到犯人的眼睛是會被蒙起來的,這時候很多人就會好奇是什麼原因呢?
  • 此人是第一任臺灣行政長官,被蔣介石下令槍決,死後墓地遭人噴字
    蔣介石親自下令槍決的國軍將領很多,有臨陣脫逃的、有怕死投向日本人的。但要數下蔣介石處決的國軍上將,大家恐怕沒知道幾個,有大家熟知的山東省主席韓復渠,牆頭草的漢奸石友三等。但其中還一個名氣更大的人物,估計很多人沒怎麼聽過,他就是國民黨元老人物、國軍陸軍二級上將、第一任臺灣行政長官陳儀。
  • 蔣介石曾揚言:只要他不死,我黨就不會敗退!這個「他」是誰?
    他被認為是唯一一個能與蔣介石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見面的人物。在戰爭時期,就算在日本本土的東京皇宮裡都有他的特務!外界稱他殺人不眨眼,他也的確在情報界顯露了自己的天賦,不過在抗日勝利後不到一年,1946年3月17日他乘坐的飛機意外撞山,他也隨即身亡!看到這也許大家都知道了這個「他」是誰了!
  • 抗美援朝戰場上,「孤膽英雄」劉光子的這把槍嚇破敵膽
    在朝鮮戰場上,PPS-43衝鋒鎗的近戰優勢使它成為志願軍偵察部隊的稱手武器。在巡邏和伏擊對手時,近戰火力狀況直接影響戰鬥成敗。與美軍的M1半自動步槍和M2/M3卡賓槍相比,PPS-43衝鋒鎗擁有的高密度火力投射能力和較強穩定性彌補了射擊精度上的不足,為總體上裝備水平處於劣勢的志願軍爭得局部對抗優勢。  1952年,美軍發動「金化攻勢」。
  • 在漢奸父親靈堂上,周幼海與上海灘名花成婚!兩人相愛結局卻太苦
    但與此同時,她又無法明白,自己遇到的這個大漢奸兒子,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那個階段是周幼海一生中最黑暗的時刻,所有人都認為他只是大漢奸周佛海的兒子,一個玩世不恭註定可恥的公子哥,少有人知道他十七歲就被漢奸父親送到日本,做了人質。在日本,他並不像許多人想像的那樣,只會紙醉金迷,為了尋找內心的光明,他曾暗中結交革命青年,用心研讀過斯諾的《西行漫記》、毛澤東的《論持久戰》。
  • 武漢封城之後,我們談談誰該感恩誰
    全國人民救武漢,武漢人民看到了希望,就能靜心下來,否則如果他們外援無望,也不會乖乖呆在一城,會擅自跑出去外地求救,也就讓疫情擴散開去。所以,全國人民救武漢,也是一個利人利己的行為。這麼說來,就是兩相抵銷,誰也不欠了麼?那人情太過澆薄了。其實應該換個說法是,你也感謝我,我也感謝你。可是,你有沒有再深入思考一下,為什麼武漢人民就敢於坐以待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