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省,直擊死刑犯終結地「刑場」講述臺灣死刑犯人生最後2小時!

2020-12-09 多遠生活百態

目前在中國的臺灣省仍有43名死刑犯,仍在等待伏法。執行死刑時,法醫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負責麻醉和確認死亡徵象。臺媒體特別向法務部申請,經過層層審核,終於進到臺北市監獄刑場,直擊死刑犯赴死時,最後的2小時。

臺北監獄刑場

要進去看守所,記者得先經過金屬探測門,登錄身分拿到訪客證後,規定只能帶攝錄器材,手機一律禁止。進到臺北看守所後,可以看到許多受刑人有的要去工場工作,有的則去健康檢查,手銬間磨擦的金屬聲不絕於耳。

看守所裡的中央臺

經過三道鐵門後就是中央臺,算是連接看守所各牢房的中心,受刑人要去哪幾乎都會經過這裡,把關相當嚴格。執行死刑時第一步,就是將死刑犯帶到中央臺「驗明正身」,接著辦理出所等手續。

臺北監獄刑場內部

待相關手續完成後,會有一輛小巴士載著死刑犯到隔壁刑場,中間路程只有約150公尺,沿途風景大概是蛇籠、附近住戶大樓,還有一尊觀音像。一下車右邊,也就是刑場正門口,放著一尊地藏王菩薩,引領亡靈到西方世界,也祈求執行過程順利平安。

吃最後一餐的地方就在刑場內

死刑犯下車後先開臨時庭,現場將有典獄長、高檢署檢察官、臺北看守所所長、書記官,就跟一般開庭一樣,詢問是否有遺言要交待,大部分死刑犯都說自己是冤枉的,但當然沒有用,說完就到隔壁刑場吃最後一餐。

獄方為死囚準備便當、高粱、香菸

大部分死刑犯通常都吃不下,大概都是喝杯酒、抽根煙,就直接上刑場。刑場是一個長方形空間,在最裡面掛著一張佛像,法醫先替死刑犯麻醉,待確認昏迷後,由法警先鋪墊子(避免滲血),再將死刑犯拖至刑場中央沙丘上,以面向佛像的趴姿執行,由法醫在背後對應心臟處畫紅圈,再由法警執行槍決。

相關焦點

  • 臺灣一名死刑犯中了6槍,仍然活著還開口說話。法警都崩潰了。
    我國早期死刑採取槍決心臟的方式,刑場非常恐怖,一種陰森森的感覺。新法警要多次訓練才能上場,避免在刑場不敢開槍或者被死刑犯影響留下心理陰影。 法警透露,絕大部分死刑犯在接到死刑執行命令的時候,就已經不會走路了。最後一餐也吃不進去,整個人呆滯,失魂落魄的。
  • 敘詭筆記|「身首異處」的死刑犯,怎麼還能逃出生天?
    一般來說,在執行死刑前,允許家屬和犯人做最後的訣別,這個時候監斬官必須仔細觀察,以便發現有沒有殺錯人。《通考》記載,南宋紹興十八年這一年,就通過這種方法及時制止了兩次錯殺。一次發生在撫州,本來應該殺的是陳四,結果押上刑場的是陳四閒;還有一件發生在泉州,本來應該殺的是陳翁進,結果押上刑場的是陳進哥,都是在提出犯人時,因為名字差了一個字搞錯了,多虧親屬和犯人訣別時提前發現,才在鬼門關的門口把人給拉了回來。也正因為監斬官是監督犯人由陽世步入陰間的最後一關,所以如果犯人想逃過一死,只能在這「最後一關」上做文章。
  • 【影評/我的兒子是死刑犯】紀錄片透露死刑犯與家屬的真實心聲
    電影從犯人A的家屬開始,作為第一個字母的「A」既是電影裡的第一個案例,也是作為結尾的「Answer」,與大部分死刑犯家屬不同,犯人A的母親並沒有在其犯罪後不敢或者在時間一長後捨棄他,而是持續多年的對其探望,她一直希望兒子可以告訴她一個「Answer」,關於他擄人勒贖然後撕票的真相,因為如同許多犯人的家屬一樣,她想不透為什麼兒子會這樣做。
  • 犯人被槍決前,為什麼保持沉默,不說一句話?原因其實很簡單
    在我國,罪大惡極的犯人會被判處死刑。死刑犯們從被捕到審判,最後下死刑通知,這個過程會令他們的心理產生不斷的變化。
  • 美國死刑犯,為什麼總是死不了?這裡面藏著涉及國家GDP的大買賣
    美國死刑犯,可能是這個世界上命最長的人。如果一個人被判處死刑,意味著法律上,他的生命必須終結;但是在美國,罪犯宣判死刑之後,往往還能活很久,甚至壽終正寢……上世紀70年代,佛羅裡達州連環殺手加裡·阿爾沃德被捕,檢察官指控他殺害了3名無辜女性。
  • 《為什麼要廢除死刑》:一位推動法國終結死刑的律師心聲
    羅貝爾•巴丹德——一位在法國終結死刑的鬥士羅貝爾•巴丹德是一位才華橫溢、聲名遠揚的法國律師,在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他卻致力於為眾多死刑犯辯護,其中不乏那些最邪惡、最無恥的壞蛋然而羅貝爾·巴丹德卻冒天下之大不韙,為了保存他們的性命而千方百計地說服法官和陪審員。即使法庭被憤怒的民眾包圍,他每次只能從後門離開;即使受害者的家屬向他撲來,指著鼻子罵他;即使他的小兒子都不解地問:「你喜歡那些殺害小孩的兇手嗎?」羅貝爾·巴丹德,一位為了廢除死刑不懈鬥爭的戰士,他的個人經歷忠實記錄了法國廢除死刑的歷史。
  • 什麼死刑最人道?氮氣窒息是目前最理想、最人道的死刑方式
    這種場面太血腥殘忍,也給犯人帶來巨大痛苦。當時一位議員吉約坦,建議改進死刑,給予犯人最後的人道主義處決。他同時也是一位醫生,著手設計並改進了一種無差別、迅速砍頭的機器。他的努力得到了議會和國王的支持,甚至國王還親自參與設計,最後以這位醫生的名字命名——斷頭臺在英文裡就是吉約坦一詞。
  • 日本首例未成年死刑犯,判決已有12年,為何死刑至今還未執行
    在我們的鄰國日本,就很少使用死刑,就連1995年造成13人死亡,5500人受傷的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的元兇麻原彰晃,直到2018年才被執行死刑,可見日本法庭對於死刑判決和執行的效率之慢。但就在這樣一個對死刑判決極其慎重的國家,卻有一個名叫福田孝行的未成年人,由於其罪行令人髮指毫無人性,最終被判處死刑。
  • 死刑犯槍斃後家屬不能領遺體,為何直接拉到火葬場?
    現在的我們身處於一個法治社會,法律也變得比較人道了,我國在對死刑的判定時,向來採取的是嚴格限制的態度.堅持少殺.嚴防錯殺,可殺可不殺的堅決不殺,是我國一貫的死刑政策.我們都知道「法不容情」,法律是鐵面無私的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可是卻還是會有很多人知法犯法,那麼最後等待著他們的就只會是冰冷的手銬法律的嚴懲
  • 注射藥物越來越難獲取,俄克拉荷馬州將使用氮氣執行死刑
    當氮氣逐漸取代大腦中的氧氣,犯人首先會感到「一陣狂喜」,然後迅速失去意識,最終完全無痛地死去。受此啟發,俄克拉荷馬州政府 2015 年將氮氣列入注射行刑法之外的「備選方案」。注射法是目前主流的行刑方式。圖片來源:PragerU / Youtube俄克拉荷馬州政府的聲明暗示,該州停止執行死刑並不是因為「不想」,而是因為「不能」。
  • 執行安樂死時,如果犯人因種種原因沒死怎麼辦?下場依舊悽慘
    我們看多很多的電影和電視劇,在這些影視情節中總缺不了犯過罪的人執行死刑。在影視片中,一位犯人因為態度好,被執行安樂死。安樂死這個詞近年來不斷的活躍在大眾的眼中,一些重症患者為了免遭痛苦,而會選擇安樂死。那如果犯人在進行安樂死的時候,因為各種原因沒能死掉,後果會怎樣?
  • 大連民間流傳死刑犯所獻秘方 稱治好萬人可獲釋
    死刑犯獻秘方 救人1萬可釋放?  近日,一個治療糖尿病的「祖傳秘方」在瓦房店市地區秘密流傳。「秘方」上稱,此藥方是一名死刑犯獻出,治好10000人後就能釋放,現已治好5176人,並要求病人治好病後給北京寶山人民法院5780信箱去信。
  • 為什麼對死犯人執行槍決時,會把他們的眼睛蒙上?有什麼用?
    導語:為什麼對犯人執行槍決時,會把他們的眼睛蒙上?相信很多人在看電影或者看一些電視劇的時候都有發現一些問題,那麼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關於在處理死刑犯的時候,他們也都是會採用槍斃的這一個方式來處決犯人,然而在對這一個死刑犯進行槍決的時候,我們都會看到犯人的眼睛是會被蒙起來的,這時候很多人就會好奇是什麼原因呢?
  • 監獄的死刑犯要是得了絕症,還能去看醫生嗎?說出來你都不一定信
    導語:監獄的死刑犯要是得了絕症,還能去看醫生嗎?說出來你都不一定相信關於監獄,很多人都是接觸很少的,所以難免會有點好奇,好奇裡面的環境如何啊,警察是怎麼管理他們的啊,還有犯人要是生病了監獄給醫不,還有會不會像段子裡面說的監獄是老年人養老的地方?
  • 一個犯人從被宣判斬首總共需幾步?看完清朝流程你就知道什麼是恐懼
    一個犯人從被宣判斬首總共需幾步?看完清朝流程你就知道什麼是恐懼在中國現代,歷代皇帝為了保護自己的控制,通常都會擬定很多嚴重的懲罰,小到鞭懲杖責,大到放逐斬首,而斬首無疑是最為嚴重的懲罰之一,直接宣判了監犯的死刑。
  • 美國歷史上的電椅刑罰,300伏電壓通電15秒,犯人腦炭化而亡
    這是美國進入20年代以來創立的一種新的死刑執行方式,其目的是為了代替被視為不人道的絞刑架。然而在後來的應用中,人們發現受電椅致死的犯人往往要承受更大的痛苦,達不到預期的「文明」範疇。電椅而當時的電椅因為電壓不夠,根本不能按照預想達到迅速終結生命的效果。大發明家愛迪生也曾經加入到電椅的研究中。通過對小白鼠進行電擊實驗,他得出結論,電椅使用300伏電壓通電15秒便可殺死犯人。
  • 年僅20歲的「最美」女死刑犯,為何到死都不願說出真相?
    但你知不知道,你所攜帶的高純度海洛因有200克,被判幾次死刑都不為過。」「當然,你也不要怕,如果你和我們合作,交代出上家的名字和躲藏的地點,就可以視作立功表現,獲得寬大處理,也能免於一死。你才20歲,在監獄裡好好服刑,三十出頭就能出來,還可以結婚生孩子,一樣有大好人生。」女警官的話字字懇切,但不知怎地,陶靜身子漸漸不抖了,反而平靜了下來。再之後,無論女警官如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都沒能令陶靜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