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場上,「孤膽英雄」劉光子的這把槍嚇破敵膽

2021-01-09 中國張掖網

  特別策劃

  抗美援朝戰場上的功勳兵器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陳列著一桿「孤膽英雄」劉光子在雪馬裡戰鬥中使用過的蘇制PPS-43衝鋒鎗。手持這桿槍,劉光子在這場戰鬥中一人俘獲63名俘虜,創下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單兵單次俘虜敵人最多的紀錄。

  那麼,這是一桿什麼樣的槍?為何能在關鍵時刻幫助「孤膽英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這次特殊戰鬥。今天,就讓我們走近這件功勳兵器。

  蘇制PPS-43衝鋒鎗

  志願軍嚇破敵膽的「戰力倍增器」

  -任飛 王政昱

  蘇聯衛國戰爭中走出的名槍

  劉光子所用的這桿槍全稱為PPS-43式7.62mm衝鋒鎗,是蘇聯蘇達列夫工程師設計的PPS-42式衝鋒鎗的改進型,1943年列裝為蘇軍制式衝鋒鎗。

  該槍從1943年開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停產時為止,約生產了100萬支。

  PPS-43式衝鋒鎗誕生於列寧格勒戰役中。

  當時,列寧格勒被納粹德軍包圍,蘇聯守軍急需一種可立即使用的衝鋒鎗。當時在列寧格勒兵工廠的蘇達列夫很快設計出PPS衝鋒鎗,設計重點是儘可能採用工廠可以找到的材料和設備來生產。

  這是一支全金屬製造的衝鋒鎗,只有扳機手柄鑲有木頭,捨棄固定槍託而改用金屬架構成的摺疊槍託;槍管和PPSh-41衝鋒鎗一樣,是把一支莫辛-納甘步槍槍管一分為二;發射託卡列夫手槍彈,採用35發彈匣,槍管套上有一些散熱孔,前段面向後下方傾斜一個角度,射擊時可起到防跳、止退的作用。

  該槍可單發也可連發射擊,採用機械瞄準具,射程裝定為100米和200米。PPS衝鋒鎗生產出來就立即投入戰場,在列寧格勒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二戰後,許多國家都仿製過PPS衝鋒鎗,中國的仿製產品為54式衝鋒鎗。

  隨著抗美援朝戰爭的進行,志願軍武器彈藥消耗越來越大,急需補充。當時,我國從蘇聯進口了大量武器裝備,其中便包括曾在二戰中大量使用的PPS-43衝鋒鎗。PPS-43衝鋒鎗經歷過戰火考驗,子彈容量大,易於在戰鬥中發揮火力優勢。

  抗美援朝戰場上,國產50式衝鋒鎗與PPS-43衝鋒鎗一起構成了志願軍所用衝鋒鎗的主體。

  志願軍戰士手中充分釋放威力

  蘇聯軍隊在衛國戰爭中形成了一套基於PPS-43衝鋒鎗的成熟戰法,那就是主動「擁抱」敵人,即以衝鋒鎗小隊的方式與德軍進行近距離戰鬥,並取得豐碩戰果。

  在朝鮮戰場上,PPS-43衝鋒鎗的近戰優勢使它成為志願軍偵察部隊的稱手武器。在巡邏和伏擊對手時,近戰火力狀況直接影響戰鬥成敗。與美軍的M1半自動步槍和M2/M3卡賓槍相比,PPS-43衝鋒鎗擁有的高密度火力投射能力和較強穩定性彌補了射擊精度上的不足,為總體上裝備水平處於劣勢的志願軍爭得局部對抗優勢。

  1952年,美軍發動「金化攻勢」。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上甘嶺戰役打響。志願軍鏖戰43晝夜,粉碎了敵人的一次次進攻。

  在這場戰役中,志願軍充分利用上甘嶺地形狹小的特點,以坑道作戰方式頑強防禦,成功將戰鬥帶入攻防轉換迅速、火力臨界覆蓋、步兵短距作戰的有利局面。

  PPS-43衝鋒鎗槍體輕、射速高,向上仰攻的美軍一被打行動就陷入遲滯,與後方部隊擠在一起。志願軍戰士則使用衝鋒鎗、手雷、爆破筒等,不斷增強殺傷效果。

  在戰鬥中,使用PPS-43衝鋒鎗的志願軍戰士,遇到戰友就自動組合,碰不上便孤軍作戰,見地堡就炸,遇敵人就掃。在600發/分鐘的射速下,PPS-43衝鋒鎗總能殺傷敵人。

  在英勇頑強的志願軍戰士手裡,PPS-43衝鋒鎗成了嚇破敵膽的「戰力倍增器」。

  單人獨槍創造出戰場奇蹟

  1951年4月,志願軍第63軍第187師561團突破臨津江後,在雪馬裡地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了對敵王牌部隊「格洛斯特營」的包圍,打響了一次特殊戰鬥。

  雪馬裡,位於臨津江南岸4公裡處,北有235、314高地為屏障,南有414和675高地為依託,山勢北低南高,易守難攻,是江南敵防禦前沿的一個強固要點。守敵為「格洛斯特營」配屬英炮兵第45團第7連、哈薩斯騎兵第8連、重型坦克連,共有營屬和配屬火炮42門,縱深還有兩個105榴炮營支援其戰鬥。

  24日拂曉,圍殲雪馬裡守敵的戰鬥打響。擔任主攻任務的志願軍第187師560團第2營及3營9連冒著敵飛機和密集炮火的轟擊,發起突然攻擊,攻佔了雪馬裡東北314高地。與此同時,志願軍560團第1營從雪馬裡側後發起攻擊,而561團1營猛插沙器幕,突然出現在雪馬裡之敵的側後,像一把鋒利的尖刀一舉切斷了雪馬裡「格洛斯特營」的退路,取得擊潰敵人一個營、俘敵130人、斃敵50餘人的戰果。

  雪馬裡地區方圓百裡,地形複雜。當時任戰鬥組組長的2連志願軍戰士劉光子,帶領兩名新兵衝到一個小高地上時,忽然發現山梁下面有「格洛斯特營」的一個炮兵連正準備逃走。劉光子讓兩名缺乏作戰經驗的戰士趴在大石頭後面射擊掩護,自己則手持PPS-43衝鋒鎗衝下山去。

  他悄悄接近了幾個敵人,猛然大聲吶喊,一塊大石頭後面頓時站起來幾十個敵人。幾支槍同時頂住他的胸膛,還有手槍對準他的額頭。劉光子乘敵不備,果斷拉響了手雷的保險,眼前的敵人嚇傻了,就在手雷即將爆炸的瞬間,劉光子向後一縮身,把手雷扔向敵群,順勢滾下山坡。這種在手榴彈上捆有炸藥的「反坦克手雷」威力巨大,一下就炸倒了一堆敵人。借著爆炸產生的濃濃硝煙,他邊掃射邊大喊:「1營向左,2營向右,給我衝!」

  劉光子用戰前學的英語大喊「繳槍不殺」時,那些被打蒙的敵軍官兵不知所措全部舉手投降。1801年,在遠徵埃及的殖民戰爭中,該團因為突破包圍轉敗為勝,受到英王賞賜。從此,該團士兵帽的前後都綴有「皇家陸軍」帽徽。時隔150年後,他們在朝鮮戰場上威風掃地。

  當俘虜們擁擠著站好隊時,才猛地反應過來:原來對方是一個人!接著就有人試圖撿起槍反擊,說時遲那時快,劉光子一梭子子彈就放倒好幾個人,剩下的再也不敢反抗。他單槍匹馬,押著這支長長的隊伍往山上走去,沒想到剛走了一段路,又有一部分人要逃跑,他扔出手雷當時就炸倒了一片。就這樣,這些俘虜徹底被他震懾住了。

  時至今日,仍有很多人在探究,單人獨槍的劉光子那時的勇氣從哪裡來?得到的答案無不包含以下兩點:第一,是PPS-43衝鋒鎗出色而穩定的射擊性能,和劉光子對其他武器裝備得心應手的運用;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他那種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甚至不惜獻出生命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這也正是抗美援朝戰場上敵人所缺乏的「氣」,是志願軍官兵英勇頑強、克敵制勝的精神密碼和強大武器。

  本文刊於11月13日解放軍報09

 

 

編輯: 張玉茹

相關焦點

  • 志願軍嚇破敵膽的「戰力倍增器」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陳列著一桿「孤膽英雄」劉光子在雪馬裡戰鬥中使用過的蘇制PPS-43衝鋒鎗。手持這桿槍,劉光子在這場戰鬥中一人俘獲63名俘虜,創下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單兵單次俘虜敵人最多的紀錄。那麼,這是一桿什麼樣的槍?為何能在關鍵時刻幫助「孤膽英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這次特殊戰鬥。今天,就讓我們走近這件功勳兵器。
  • 英雄兒女,盤點;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戰鬥英雄
    為了紀念抗美援朝七十周年,中朝兩國都以不同的方式悼念,為這場偉大的勝利而奉獻出年輕生命的英雄兒女們。正是他們在戰場上,敢作出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奉獻精神,最終戰勝強敵,將美帝趕出家園。不過,在戰勝強敵過程中,有許多志願軍戰士為此奉獻出年輕的生命。
  • 《金剛川》熱血上映,《上甘嶺》《英雄兒女》等10部抗美援朝電影...
    為了身後的祖國,為了長眠的英雄,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型戰爭題材電影《金剛川》將於2020年10月23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由管虎、郭帆、路陽聯合執導,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等領銜主演,鄧超特別出演。
  • 巡禮抗美援朝英雄部隊:新興裡戰鬥模範連,全殲「北極熊團」
    【編輯/周曉宇 統籌/王梅梅】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聚焦抗美援朝英勇戰鬥事跡。紅船編輯部推出特別策劃:巡禮抗美援朝英雄部隊。追憶崢嶸歲月,用回溯的方式,重溫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輝煌業績。 本期巡禮:新興裡戰鬥模範連。
  • 英雄兒女驅虎豹——致敬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青春方陣
    青春的戰鷹——我們敢於空中拼刺刀,美國人敢嗎  戰場,是戰將的考場,是英雄的舞臺。與強敵對決,淬火了一代戰將,也催生了人民軍隊的一代空戰英雄。  與王海一樣年輕的空戰英雄,在當年的抗美援朝戰場上留下了這樣一串「星星」——趙寶桐:擊落擊傷美機9架;劉玉堤:擊落擊傷敵機8架;孫生祿:擊落擊傷敵機7架;張積慧:擊落擊傷敵機5架,首次擊落敵機……  鋼少氣多——上甘嶺戰役的沙盤,進入了美國西點軍校的課堂  敢戰,善戰,勝戰。
  • 英雄讚歌衝雲霄,萬眾一心向前進!——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
    新華社北京10月23日電題:英雄讚歌衝雲霄,萬眾一心向前進!——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側記新華社記者張曉松、鄒偉、梅世雄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2020年10月23日上午,各界代表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集會,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這是最高規格的紀念——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這是萬眾矚目的時刻——億萬人民共同回望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激蕩奮進新時代的磅礴力量。人民殿堂,燈火輝煌。
  • 從抗美援朝戰爭中汲取敢打必勝的精氣神
    無數志願軍將士血灑戰場、埋骨異國,用鮮血與生命踐行了保家衛國的錚錚誓言,定格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  威震敵膽的英雄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戰場上,時時都有驚心動魄的危機困難,處處都有盪氣迴腸的英雄壯舉。
  • 86歲抗美援朝老兵飆英語,網友:笑著笑著就哭了
    近日86歲抗美援朝老兵飆英語的視頻在網絡上火了網友看過後「哈哈哈哈哈」的彈幕刷屏紛紛致敬老英雄英語地道還有網友推測「聽口音,山東的啊」「是我老家山東淄博嗎?」視頻中老英雄李繼德用輕鬆幽默的語言講述了那段最殘酷、最驚心動魄的朝鮮戰場故事——李繼德回憶在上甘嶺戰役中他用刺刀刺死一位美國兵心裡正高興時另一邊又冒出一個敵人他又是一刺刀上去……而這次他刺得靠下了並沒有一刀把敵人刺死於是他急中生智
  •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從哪裡來
    ■解放軍報記者 汪 娜 通訊員 羅裡威排隊走進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湖北省漢川市人武部幹事陶成龍是為了尋找一個答案:「在那個『最寒冷的冬天』,在陌生的異國戰場,面對武裝到牙齒的敵人,志願軍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從哪裡來?」
  • 抗美援朝系列電影有哪些 《金剛川》等四部影片上映
    《金剛川》、《最可愛的人》已於10月23日攜手公映,《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英雄連》即將陸續上映,四部影片以接力的姿態為祖國和英雄們奉上屬於中國電影的一份致敬。  當年抗美援朝攝影隊攝影助理楊中耀老人現場特別帶來了70年前戰場上使用的茶杯,斑駁與破損的印記都是一線槍林彈雨戰場行進留下的。「我的職責是保護攝影師,如果我的攝影師在戰場上被炸暈了,隨時準備好要候補上場。」《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亦展現了他們拼死帶回的珍貴影像。
  • 他是教科書上的「孤膽英雄」,六口人住12平房子,稱不能麻煩國家
    在戰爭中失去生命的英雄印在每個國人的心中,課本上亦是如此,沒有經歷過戰爭年代的我們,沒有親身體會但能觸動心靈感同身受,如今的幸福生活,不就是他們用生命和鮮血換回來的嗎?    無論是影視還是書籍課本也只能展現給我們那麼一個片段,這個片段只是戰爭中的某一個重點,但這實實在在的重點裡的英雄和重點以外無名的英雄都是讓我們無比敬佩的,他們是民族精神的靈魂。
  • 英雄為什麼多是孤膽英雄!林格曼效應也叫社會性逃逸!
    人越多就越感覺」我只是其中的一分子,結果拉網就沒那麼賣力了」在地鐵或者馬路上,朋友一個有困難的老人, 其實每個人都想去幫助他,但是真正行動起來的人卻很少,這是因為,人一多,責任感就分散了,即使我不去幫助他,也應該有人會出手相助,別人也會有幫忙的想法,這其實是一種依賴別人的想法。所以英雄大多是孤膽英雄,多了反倒是耽誤事情。
  • 從「三八式」到「波波沙」——盤點抗美援朝志願軍的經典武器
    ,我們來看看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使用了哪些主要的武器裝備。這一戰績,放到世界上的任何一場戰爭內,都是一個奇蹟。槍的主人張桃芳,是志願軍一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直到抗美援朝戰場,志願軍仍裝備相當數量的「VZ-24」步槍。 M1卡賓槍 M1卡賓槍是美國陸軍1940年左右要求研製的一種替代制式手槍的自衛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使用最廣泛的步兵武器之一。M1卡賓槍是一種半自動卡賓槍,是槍械歷史上按照公認的卡賓槍定義,第一種專門設計及大量生產的卡賓槍。
  • 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紀錄片《英雄兒女》、電影《金剛川》觀後
    這兩部同為抗美援朝題材的作品,異曲同工,那無畏死亡的戰士的精神,支撐起了全片敘事的脊梁。打光了也不能讓敵人跑掉,血管凍黑了就把腿鋸掉,一個兒子犧牲了就把另一個兒子送上戰場,還有那永遠都炸不斷的人橋……是中國人的血性,是民族的力量,構築起了我們保家衛國的鋼鐵長城。
  • 這群老英雄用歌聲向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致敬
    這群老英雄用歌聲向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致敬 視頻來源:新華社遼寧分社、新華社中國搜索、新華社音視頻部聯合出品(02:58)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引專家熱議
    政治分寸把握得好,敘述平實,很注意從國際背景講抗美援朝何以發生,把中美雙方統帥部的戰略判斷和戰術運用,進行對比參照,來推進戰爭故事,擺清戰場形勢。這樣,就有了史詩方面的追求和特點。在電視化上,創作團隊通過不少難得一見的影視鏡頭,有些還是第一次看到的資料,通過一些當事人的採訪,還原了決策和戰鬥現場。帶入感強,很吸引人。
  • 民族英雄舍斯特倫依舊強勢 泳壇孤膽英雄還有誰
    從2009年羅馬到2015年的喀山,這四屆世錦賽,瑞典隊在遊泳項目上共獲得了6塊金牌,這其中舍斯特倫一人就拿下了4塊。2016年里約奧運會,瑞典隊拿下的3塊遊泳項目的獎牌都是舍斯特倫摘得的。可以說憑藉一己之力,舍斯特倫讓瑞典遊泳在世界泳壇佔有了一席之地。
  • 血與火的洗禮——記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東坡兒女
    而且,這場即將開始的戰爭的對手又是世界頭號強國美國,雙方國力、軍力和經濟實力對比懸殊,根本不在一個數量級上。但唇亡齒寒這個道理告訴國人,這一仗非打不可。我們必須保衛自己的家園並為之贏得和平安全的生存發展環境。眉山響應大戰在即,眉山和全國一樣,積極行動。
  • 86歲抗美援朝老兵飆英文:「Lay down your arms!」
    近日,一條86歲抗美援朝老兵說英文的視頻在B站上火了。視頻中,抗美援朝老兵李繼德爺爺用最輕鬆的語調,講述了那段最殘酷、最驚心動魄的朝鮮戰場故事。(英文在1:00處)視頻:@食貧道網友看過紛紛表示:「流著淚又想笑,笑著笑著又哭了。」
  •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丨老兵永恆——抗美援朝參戰老兵參觀紀念中國...
    老兵永恆——抗美援朝參戰老兵參觀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側記70年前,他們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今天,他們特地來參觀正在這裡舉辦的「銘記偉大勝利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看了這個展覽,我感覺又回到了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