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機進入交付高峰期,風電整機企業前三季度營收大增

2021-01-13 界面新聞

記者 | 席菁華1

受搶裝潮影響,風電整機企業開工率持續攀升,帶來了營收增長。

截至目前,金風科技(002202.SZ/02208.HK)、明陽智能(601615.SH)、上海電氣(601727.SH)、東方電氣(600875.SH)等風電整機設備製造企業均公布了三季度經營業績。

金風科技披露數據顯示,在國內風電搶裝背景下,前三季度國內風電設備公開招標量達49.9GW,同比增長108.5%,超過2018全年水平。其中,三季度招標17.6GW,同比增長144%。

各大風機整機企業開始進入風機交付高峰期,出貨量維持高位。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風電新增裝機規模13.08GW,同比增長47%。

前三季度,金風科技實現營收247.35億元,同比增長38.84%;淨利潤15.91億元,同比下降34.24%。

金風科技公告表示,營收上漲主要因風機製造和風電服務營業收入增加所致。據其披露的銷售數據,1-9月,金風科技風機對外銷售容量達5.25GW,佔2018年全年銷量的89%。

華泰證券研報分析稱,金風科技淨利潤下滑,主要受前期籤訂的低價機組交付影響。

2017年上半年至2018年三季度,國內風機產品降價。風電機組訂單存在一年的交付周期。去年獲得的低價訂單在今年業績上得以體現,這讓金風科技今年的毛利率出現下滑。

信達證券報告認為,隨著行業景氣向上推動風機銷量快速增長,招標價格觸底回升,金風科技將出現盈利拐點。

明陽智能前三季度實現營收72.10億元,同比增長58.87%;淨利潤5.14億元,同比增長98.59%。

中信建投研報分析稱,明陽智能業績的增長是風機在手訂單增長,以及二季度出售風場產生投資收益所致。

此外,因客戶的交貨需求增加,風機銷售回款加速,明陽智能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得以改善。前三季度,該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達9.29億元,同比增長1222%。

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財務報告顯示,另一風機巨頭遠景能源上半年風機銷售達60億元,風機交付量增長40%,利潤增長45%。

該公司預計全年風機交付將超過6.3GW,同比增長47%;全年銷售額達230億元,同比增長42%。

另據界面新聞記者梳理,前三季度,上海電氣新增風電設備訂單135.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0.5%。東方電氣風機產量225套,容量共計50.05萬千瓦,較上年同期增長49.05%。

受風電整機需求旺盛刺激,風機價格自2018年8月觸底以來,招標價格持續上漲。

金風科技公告顯示,截至9月,其2.5MW級別機組投標均價3898元/kW,相比去年8月最低點價格回升17.06%;3MW機組投標均價從今年6月的3603元/kW上漲至3900元/kW,漲幅超過8%。

從各家三季度公告中可見,陸上風電機組大型化趨勢明顯。

金風科技公告顯示,其陸上風機正由2S平臺向2.5S以及3S平臺過度。截至9月底,外部在手訂單中,2S平臺機組訂單下降至5.8GW,佔比從66%降至26%。

金風科技2.5S平臺機組訂單容量達9.7GW,同比增長142%,訂單佔比42%,提升20個百分點,成為最主要的平臺機型。

其3S平臺機組訂單容量為5.8GW,同比增長315%,訂單佔比26%,較去年同期提升18個百分點;6S機組訂單容量為1.1GW,同比增長125%。

明陽智能公告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其在手訂單中3.0MW及以上平臺機組容量佔比達86%以上。

新增訂單中,明陽智能陸上2.5MW及以上大風機訂單3.5GW,佔整體訂單59%;單機功率3.0MW及以上大風機訂單容量佔比逾95%。

中信建投證券認為,明陽智能產品結構中大兆瓦機組佔比較高,受前期價格戰影響較小,這使其三季度毛利率水平維持在20%以上,略高於同行水平。

相關焦點

  • 全球風電整機商Top15排名出爐!中國風電企業佔八席!
    全球風電整機商Top15排名出爐!中國風電企業佔八席!  在2019年排名前十五的風機製造商中,有十家企業實現了海上風機的安裝,他們幾乎貢獻了2019年全球海上風電的全部新增裝機(6.4 GW)。另外,只專注於海上風電的三菱維斯塔斯(MHI Vestas)首次躋身全球風機製造商前十五強,這也說明海上風電在全球風電市場發展中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 多重「紅利」加身,超六成風電零部件企業利潤翻番
    來源:中國能源報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核心閱讀持續「搶裝」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使得我國風電產業原有的產業鏈「吃緊」問題進一步凸顯,核心部件產能變成搶手的「香餑餑」。這也進一步推動了國內主要零部件龍頭企業上半年利潤大增。連日來,主要風電上市企業陸續發布今年上半年業績預告。
  • 中國風電整機商裝機排名
    2019年,中國風電有新增裝機的整機製造企業共17家,新增裝機容量2678.5萬千瓦。其中,金風科技新增裝機容量達到801.4萬千瓦,市場份額達到30%;其後依次為遠景能源、明陽智能、運達股份和東方電氣,前五家市場份額合計達到73.4%。  截至2019年底,中國風電有裝機的整機製造企業近70家,累計裝機容量達2.36億千瓦。
  • 2019年全球風電整機商前十五強榜單公布!(8家中國整機商入榜)
    在2019年排名前十五的風機製造商中,有十家企業實現了海上風機的安裝,他們幾乎貢獻了2019年全球海上風電的全部新增裝機(6.4 GW)。另外,只專注於海上風電的三菱維斯塔斯(MHI Vestas)首次躋身全球風機製造商前十五強,這也說明海上風電在全球風電市場發展中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 風電行業「搶裝潮」進入了衝刺階段
    距離2020年結束還有1個多月時間,對風電行業來說,去年啟動的「搶裝潮」也進入了衝刺階段,近期,多家風機設備廠商的產品供不應求,風機吊裝設備租金也開始出現大漲。
  • 海上風電項目造價成本暴漲
    海上搶裝,風機交付高峰期來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的一紙紅頭文件拉開了海上風電搶裝序幕,文件明確從2022年開始,中央財政不再對新建海上風電項目進行補貼。
  • 工業之美|風電母港長什麼樣?來看這個輸出歐洲八成海上風機的昔日...
    埃斯比約港形成了完整的海上風電產業鏈,為周邊上千公里海域的海上風電項目提供安裝運輸、運維服務支持,使當地製造的海上風電設備能夠輻射全球市場。在綿延15公裡的埃斯比約港,各大風電企業的機艙、葉片和塔筒等大宗部件整齊地擺放著,等待發往英國、德國,以及北海的各大風電場。
  • 風機改造為風電變流器帶來契機
    風電裝機容量快速擴張,事故不斷引發變流器改造需求。根據中國風能協會的統計,截止2010 年,我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已達44.73GW,相對於技術可開發量的297GW,開發率已達到15.1%。根據規劃,2015年我國風電規模將超過90GW,到2020 年將達到150GW 以上。
  • 華銳風電5兆瓦風機8月正式安裝
    第一財訊 華銳風電(601558.SH)有關人士6月16日在「上海國際海上風電及風電產業鏈大會」上透露,華銳風電今年5月出產6兆瓦風機之後,將在今年8月正式於東海大橋安裝我國首臺5兆瓦風機;同時,上海電氣、湘電風能及中船重工旗下企業等三家風機整機公司有望在今年下線5兆瓦風機。
  • 我國分散式風電進入大規模開發期
    ,我國分散式風電將進入大規模建設和開發階段,這對分散式風電相關設備性能和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遭遇數位化、智能化考驗  過去,我國低風速風機成本高,技術不成熟。高昂的風機價格及較高的土建成本使得分散式風電的收益率較集中式項目大為遜色。此外,分散式風電項目呈現多樣化,對機組的適應性提出了個性化要求,整機商對市場研究不足,尤其是在定製化風機和小型風電標準方面比較欠缺。
  • 風機價格創歷史新低!
    據CWEA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17家風電整機商投產使用風電總裝基地共69個,設計風機年產能超3萬套,約90GW,但由於上遊部件及原材料制約,實際產能在32GW左右,但2019年全年陸上風電實際招標量超60GW,顯然無法滿足供應需求。 如下圖,2020年初是風機價格的高峰期,最高報價達4500元/kW,隨著風電搶裝潮的即將結束,價格開始呈現下降趨勢。
  • 風電併網檢測:風機質量不過關 參數設置不當
    風電併網檢測:風機質量不過關 參數設置不當 來源: 中電新聞網      日期:13.09.12      中國電科院新能源研究所副所長劉純在9月6日召開的風電併網檢測發布會上表示。在劉純看來,風機「體檢」合格率如此之低背後的原因首先是風機本身的質量不過關,控制策略存在缺陷,參數設置不當。  而正在運行的風機出現問題則還與施工質量、維護不當等有關。
  • 全球前十大風電整機製造商中國佔四席,國內風電市場回暖
    2018年全球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下滑3%,雖然已經連續三年下滑,但2019年全球陸上風電市場有望實現強勁反彈。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發布的2018年全球風電整機製造市場報告,去年全球陸上風電裝機容量達45GW,上一年同期為47GW。
  • 中國風電行業將維持較高景氣 六股布局良機
    金風科技:經營性業績環比改善,大機型佔比提升金風科技 002202研究機構:東吳證券 分析師:曾朵紅,陳瑤 撰寫日期:2020-10-2920Q1-3公司業績20.69億元,同比增長30.07%:20Q1-3公司實現營收370.31億元,同增49.71%;實現歸母淨利20.69億元,同增30.07%,對應EPS為0.49元。
  • 光啟技術:前三季度超材料業務營收同比增長93.8%
    證券時報e公司訊,光啟技術(002625)10月29日晚披露三季報,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3.24億元,同比增長16.15%;實現淨利1.02億元,同比增長32.31%。報告期,公司超材料業務實現營收1.8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3.8%,佔合併營收的比例從33.68%同比大增至56.2%。
  • 預見2021:《2021年中國風電行業產業鏈全景圖》(附發展現狀、競爭...
    發展現狀:風電已累計裝機容量2.23億千瓦——2020年前三季度累計裝機容量2.23億千瓦2019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達到了21005萬千瓦,在全球累計風電裝機容量的佔比大致為32.29%,較上年上升約1個百分點。在2020年前三季度,風電三季度裝機增速加快,海上風電裝機增速放緩。
  • 未來五年陸上風機風輪直徑將超200米!風電葉片「大」時代已至
    由此可見,國家已把超長風電葉片列為風電技術創新重點研發的目標。「機組大型化已成為風電行業發展趨勢,未來五年,陸上風機的風輪直徑將超過200米。」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風能研究院副院長李軍向日前在「風電葉片大型化技術論壇」上預測,風電葉片大型化、輕量化、低成本是發展趨勢。▍葉片大型化面臨諸多制約「葉片終究是妥協的產物,妥協其實就是平衡。」
  • 營收淨利10年增5倍,這家風電開發商再募資!
    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發電量達51.35億千瓦時。積極布局的風電項目也給節能風電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2015年,公司四個實體募投項目三個超出預期。2020年前三季度,節能風電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簡稱淨利潤)為5.36億元,同比增長26.22%。
  • 風電搶裝潮震撼來襲 風電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據最新消息顯示,全球單體最大的陸上風電項目正式開工了。有分析表示,隨著風電搶裝潮震撼來襲,相關上市公司有望受益。那麼,2019年風電上市公司有哪些呢?下面隨小編來簡單的了解一些風電上市公司吧。風電概念股龍頭自5月發改委發布風電上網新補貼政策以來,風機搶裝預期強烈。
  • 風電行業「搶裝潮」:中低風速領域成「主戰場」
    一位風電行業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今年下半年應該還會保持這樣的節奏,不過從明年開始,裝機量很有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中國陸上風機市場的「搶裝潮」讓一大批風電企業迎來了訂單暴漲周期。長期未能進入中國風機市場前十的整機廠商——GE,於今年實現了入華以來裝機量最多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