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翻啦!中華白海豚集體「亮相」北部灣海域

2020-12-02 中國天氣

11月11日上午11時47分,在北部灣合浦海域,突然出現幾隻中華白海豚覓食嬉戲,並時不時地躍出水面,翻著跟鬥朝北海方向慢慢遊去。正在北部灣合浦海域水下考古的工作隊隊員用手中的攝像機,記錄下這難得一見的場面。
中華白海豚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對生活水質的要求十分嚴苛,是衡量海域生態環境的活指標。今年以來,隨著合浦縣持續加大對海洋生態環境的整治力度和南流江「河長制」的落實,使轄區海域海水水質明顯改善,為許多像海豚這樣的保護魚類營造了良好的生存環境,好生態終引得白海豚來栖。

▲中華白海豚覓食嬉戲。據悉,中華白海豚對水質的要求非常高,這次中華白海豚的集體「亮相」,也證明合浦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中華白海豚的到來,令這裡的人們感受到環境與自然之美。據了解,近日,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聯合在廣西北部灣合浦海域水下進行考古調查,圍繞合浦漢代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這一課題,對南流江的支流西門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進行調查,有效地發現、保護和利用水下文化遺存,尋找海上絲綢之路貿易證據。(編輯|劉冬妮 實習生柒雷)

相關焦點

  • 百餘頭中華白海豚集體「出遊」啦
    「五一」期間,中華白海豚結伴在硇洲島附近海域嬉戲。鄭銳強 攝「五一」假期,因為休漁,硇洲島等海域一大群可愛的中華白海豚也出來「放風」度假啦!5月3-6日,汕頭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科考隊為此展開了一系列的調查活動,欣喜發現一百多頭中華白海豚在這些海域成群結隊嬉戲。
  • 中華白海豚:海洋生態的活指標
    中華白海豚的在南海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的分布範圍,主要是珠江口和廣西北部灣沿海地區。珠江口海域——北至深圳寶安機場附近,南至東澳島北的整個伶仃洋海域,是中華白海豚最重要的棲息地之一,數量最多,2014年記錄到的中華白海豚有1870頭左右。
  • 北海銀灘近岸海域現中華白海豚,十分可愛
    真羨慕當時能看到的小夥伴,這真的是很罕見,中華白海豚的出現,也說明了附近海域被保護得很好,因為中華白海豚對生存環境要求很高。希望大家一起來保護它們,不要傷害它們。
  • 廣西北部灣中華白海豚數量穩定上升
    廣西欽州市北部灣中華白海豚研究保護與生命教育中心18日披露,在北部灣海域生活的中華白海豚數量正在上升,截至2016年北部灣白海豚種群現有數量已增至約
  • 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為近岸定居性動物,除非遭受自然變故,一般都棲息在同一海域。中華白海豚不喜歡集成大群,常3~5隻在一起,或者單獨活動。除了母親及幼豚,白海豚組群不會有固定的成員。中華白海豚主要生活在河口內灣,鹹淡水交界水域,因為這個區域淡水的注入改變了水體的鹽度,增加了魚類的豐富度,提高了中華白海豚補食的機會。目前中華白海豚廣泛分布於西太平洋和東印度洋的熱帶及溫帶沿岸海域,我國的中華白海豚廣泛分布於中國南方近海,已知有福建廈門種群、臺灣西部種群、珠江口—香港種群、廣西北部灣4個種群。
  • 中華白海豚在三娘灣海域求偶、交配被「偷拍」
    10月31日,北部灣大學和廣西科學院聯合鯨豚研究團隊在三娘灣海域進行例行考察時,研究人員黃祥麟用無人機捕捉到中華白海豚求偶交配的視頻:兩頭中青年海豚追逐嬉戲,情意綿綿,姿勢優美,就像在表演一場水中芭蕾。
  • 中華白海豚,你好呀~
    27日上午,北海銀灘迎來兩位「貴客」,它們就是極少在銀灘近岸海域現身的中華白海豚。上午8點前後,北海市銀灘鎮村民看到不遠處的海面似乎有「大魚」在遊弋。他們駕駛摩託艇出海,結果發現竟是兩頭罕見的成年中華白海豚。
  • 合浦海域發現中華白海豚群躍出海面,最大一群有30頭次!
    合浦海域發現中華白海豚群躍出海面,最大一群有30頭次!據了解:保護區與科研機構近年來連續開展保護區海域鯨豚調查,每年調查15個航次以上。其中2018年發現中華白海豚5次,2019年發現12次,2020年發現7次。通過照相識別技術,2017年識別16頭,2018年識別21頭,2019年識別42頭,2020年識別7頭次,共識別個體80頭。利用模型估算,儒艮保護區中華白海豚數量約106頭,95%置信區間為90-145頭。調查隊拍攝到的中華白海豚↓↓↓
  • 霞浦海域出現中華白海豚
    22日12時許,霞浦縣北壁鄉四門橋支線向四門橋避風港方向海域,兩隻中華白海豚在水中暢遊,逗留時間近半個小時。  「上午我帶隊前往北壁鄉鐵爐村至四門橋海域了解海上養殖綜合整治和海洋漁業轉型升級、禁養區四門橋航道清退情況,在海面上突然看到兩隻中華白海豚時,我們都很激動,也非常有成就感,這是大自然對我們開展海上綜合整治工作的回報。」
  • 中華白海豚頻現廈門海域覓食嬉戲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中華白海豚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素有「海上大熊貓」之稱,是檢驗海洋生態的活指標。最近,隨著中華白海豚繁育期即將到來,在福建廈門附近海域,市民頻頻發現中華白海豚集體覓食、追逐的身影。
  • 中華白海豚求偶的珍貴畫面曝光!
    10月31日,北部灣大學和廣西科學院聯合鯨豚研究團隊在廣西欽州三娘灣海域進行例行考察時,用無人機捕捉到中華白海豚求偶交配的珍貴畫面。對於中華白海豚來說,由於其主要生活的河口、海灣環境,水體能見度一般較低,水下拍攝難度很大,而船上的水平視角要拍攝到清晰、全面的動物行為也比較困難,此次藉助無人機航拍視角拍攝到它們求偶交配的畫面非常難得。
  • [視頻]生態環境改善 廣西出現成群中華白海豚
    進入[新聞30分]>>     CCTV.com消息(新聞30分):從昨天開始,三十多頭世界瀕危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出現在廣西欽州三娘灣海域。這也是近年來我國北部灣地區觀測到的最大一群中華白海豚。    上午九點,風平浪靜,碧藍的海面突然浮現出白色的海豚背鰭,之後不久,三十多頭中華白海豚相繼出現。有的是白色的成年個體,更多的是灰黑色的亞成年海豚。它們時而躍出海面換氣,時而又三兩成群暢遊水中。背上的光澤一閃一閃,正在觀賞海景的遊客,都被這難得一見的景觀深深吸引住了。
  • 圖文:中華白海豚定居北海海域
    中華白海豚  中新社北海十一月二十六日電 廣西北海市近年來加大對海洋環境的保護力度,海洋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海洋珍稀哺乳動物中華白海豚種群近日頻頻出現在北海海域。  據廣西北海市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站長鄧超冰稱,在北海加強對海洋動物保護之後,這兩年來中華白海豚的出現頻率越來越高,已有一定數量的中華白海豚在北海附近海域定居繁殖。
  • 保護「海上大熊貓」中華白海豚
    長期以來,國內外學者普遍認為中華白海豚在我國主要分布在臺灣西海岸、廈門、珠江口、雷州灣和北部灣近岸海域,並認為受瓊州海峽天然深水屏障的潛在影響,海南島周邊海域可能沒有中華白海豚分布。2014年10月至12月,筆者所在研究團隊在海南島西南海域執行了為期13天的海上考察,其間,有6天觀察到中華白海豚群體的身影,群體大小一般在10頭至40頭不等,包括幼體及其他不同年齡段的個體。這一發現將此前已知該物種在我國的地理分布範圍向南推進了近300公裡。駝海豚屬動物作為近岸、淺水海域的旗艦物種,具有無可替代的生態學和保護生物學價值。
  • 廣西北部灣出現白海豚,總帶一個淺淺的微笑,年齡寫在體色上
    據《南國早報》報導,最近,在地處廣西北部灣的欽州市三娘灣大風江口的海面上,2頭罕見「美人魚」——中華白海豚正在求偶,雄性追逐著雌性,互相在水中嬉戲,看上去很像是小年輕談戀愛。今年初,也在這裡,2隻中華白海豚帶著1隻出生不久的小海豚,練習遊泳,小傢伙還有點害怕,緊緊依偎在媽媽身旁。
  • 廣西欽州三娘灣海域成為中華白海豚的樂園
    據欽州中華白海豚研究與保護中心科研人員監測,欽州三娘灣海域的中華白海豚種群數量逐年增長,從最初不到100隻,目前已達到280隻左右,根據種群年齡結構進行判斷,這是一個年輕、健康、有希望的種群。(趙一攝/光明圖片)
  • 「水上大熊貓」中華白海豚再度現身深圳海域
    原標題:「水上大熊貓」再現身深圳海域,如此貴客能否長留就看我們了  東方網12月23日消息:素有「水上大熊貓」的中華白海豚再現深圳海域。12月22日,記者從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了解到,當日上午,中國海監廣東省總隊深圳支隊執法人員駕乘中國海監9017艇在深圳西部海域開展海島巡航執法行動。
  • 中華白海豚連續6天現身廈門海域
    ■周清拍攝到的白海豚。■資料圖。最近,我市小嶝、土嶼、東渡等多個海域出現了白海豚頻繁出沒的美麗情景。昨天,廈門海洋保護區小嶝監測站觀測員許振作說,2月24日至29日,白海豚連續6天出現在小嶝海域。據許振作介紹,小時候,小嶝人經常看到海裡成群的白海豚追魚嬉戲、衝浪跳躍的場景,非常壯觀,老漁民稱作「過龍兵」。9歲那年,他和幾個玩伴相約去釣魚,看到一群白海豚從身邊海域遊過,留下了終生難忘的美好回憶。這也讓他與白海豚結下了特殊緣分。「近期白海豚活動頻繁,說明小嶝海域的海洋生態環境變好了,白海豚喜歡吃的魚類增多了。」
  • 大灣區裡的中華白海豚
    資料顯示,過去從長江口到北部灣可能有比較連續的白海豚分布。目前,野外觀察到的白海豚分布的最北記錄在福建寧德市的三都澳灣,餘下有記錄的種群僅剩廈門、臺灣、汕頭、珠江口、雷州灣、北部灣和海南。這些種群,基本都集中在河口地區。
  • 【海洋科普】中華白海豚現存數量與生存現狀
    至2018年底累計識別中華白海豚數量2381頭,相對2017年新增14頭。至2018年底珠江口水域棲息的白海豚現已累積識別2367頭,新增234頭。據記錄,中華白海豚全世界的總數大約在6000頭左右。中國是全球中華白海豚最重要的棲息地,種群數量大約在4000~5000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