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地質學博士的首次巡堤生涯

2020-12-02 武漢晚報

    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大堤上,一根小小的電棒就是全部的光源,走上幾步就會一頭撞進蚊子堆裡,嗡嗡叫的蚊子會拼命往耳朵、鼻子裡鑽,腳下時不時會跳出一隻癩蛤蟆或者鑽出一條蛇。20日晚的夜班是漢陽區永豐街董家店社區主任助理賀立軍上堤值守的最後一班崗。

    賀立軍火線報名,堅持上堤值守,在大堤上處理公司業務,甚至將客戶約到大堤邊談判。在漢江大堤上,武漢琴臺鋼琴博物館館長、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工程博士、曾旅美3年的賀立軍和無數默默無聞的巡堤人一樣,成為這座城市的「守護神」。

    20日晚,記者來到位於漢江大堤田家臺小學下坡處的值守點,見證了這位旅美博士的初心和堅持。

    旅美博士火線報名上堤值守

    「堤上有三多——蚊子多、癩蛤蟆多、蛇多,我很高興我堅持下來了。」44歲的賀立軍一邊打著手電,一邊熟練用竹竿尋找各種隱藏在草叢中的隱患。自7月10日上堤值班開始,他已經值了5個白班和4個夜班。20日的夜班是他這次上堤巡查的最後一班。

    賀立軍近年來屢上報端。因為喜愛古董鋼琴,他在國外陸續收藏了百餘臺古董鋼琴,並運回武漢,建立了國內首屈一指的鋼琴博物館,並與歐美專業公司聯合設立全球古董鋼琴修復技術中心(中國武漢),他也因此被人稱為「琴痴」。

    出生於黃岡的賀立軍,是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工程專業博士畢業生。2000年開始,碩士就讀的賀立軍就和導師一起參與為期3年的三峽庫區地質災害調查及處置項目,「我對大堤並不陌生,但從未親自上堤參與過防汛。」2010年,賀立軍開始旅美生涯,在美國當起了文化經紀人。3年後,他選擇了回國創業,在漢陽創辦了武漢琴臺鋼琴博物館。

    今年5月,漢陽區選派117位優秀統戰成員擔任全區116個社區的主任助理,賀立軍被安排服務於董家店社區,雖然每次來社區要橫穿大半個武漢城區,但賀立軍從未懈怠。

    7月6日,按照全區安排,董家店社區的村集團、武漢世紀董家店經貿有限公司抽調人手上堤值守。7月10日,社區領導按慣例在電話裡給賀立軍做了情況通報,「我要上堤,我一定要上堤一起值守!」還在光谷家中的賀立軍馬上提出要求,最終說服了社區領導,當天就趕到大堤,開始了10天巡堤生涯。

    上堤第一天現場拜師「學藝」

    5名隊員排成一列,在手電光的照射下,藉助竹竿查探水情,雖然是人生首次上堤防汛,但賀立軍一招一式都顯得很老到,而他將「手藝」的煉就歸功於有個好師傅。

    51歲的董家店社區居民劉行勝是村集團公司的董事,也是賀立軍的「師傅」。他曾經當過村委會幹部,對村裡4個村灣的情況了如指掌,從1994年開始幾乎每年都上堤防汛,被當地人尊稱為「活地圖」。

    「賀立軍剛上堤時,值的是白班,當時巡堤的經驗還非常欠缺。」劉行勝說。作為技術指導,他手把手教賀立軍一些巡堤基本常識:巡堤主要在堤的哪一面巡、如何找「三洞一窩」、如何判斷是否有管湧等等。為了讓他分清楚雨水和管湧江水的區別,他在下雨天時拉著賀立軍蹲在水邊,觀察一次就是近半個小時。經過這樣的細緻教學,賀立軍很快從「小白」變成了行家裡手。

    「我很佩服他的執著精神和奉獻精神,」劉行勝這樣評價賀立軍,「他一直是來得最早的那個人,早上7點交班,他6點多就到了。」

    值了5天白班後,賀立軍主動提出要值更艱苦的夜班,「其實他可以從公司安排人巡查,但他堅持親自上堤,我們都非常佩服他。」隊友們都伸出大拇指。

    約客戶堤邊談判

    半小時拿下400萬元大單

    在值守點上,大家最津津樂道的事,就是賀立軍利用休息時間約客戶來到大堤邊談判,最後順利拿下400萬元大單的故事。

    「我報名上堤時手頭其實有不少事。」賀立軍說,花博會有項目要推進、博物館正在籌備開館,千頭萬緒都需要他來決策。為了不耽誤工作,他把筆記本電腦背到了大堤上,空閒時就在現場處理文件,「我跟員工約好,一般的事就電話匯報,非常緊急的文件就送到堤上現場籤批,其他的就放在我辦公桌上,等我下班後去公司加班處理。」

    「傳說」中的故事發生在7月13日,也就是他上堤第4天。一位客戶從上海趕來,要和他談一個合作項目。正在大堤巡堤的賀立軍如實告知自己的情況,並試著發出邀請,請對方到巡堤現場來談一談。「沒有想到對方竟然真的來了,原以為要談上幾輪的合作,短短半個小時就敲定了!」賀立軍說。

    「這個合同價值400萬元,是公司疫情後最大的一個項目,也將實現我多年來打開高端藝術品交易市場的夢想。」賀立軍說能拿下訂單,自己守堤的舉動感動對方是一個重要方面,「一個企業在自己的城市遇到困難時都不願付出,試問有哪個合作夥伴會真的信任?」

    不懼非議,只為自己的使命和責任

    「為了國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成為有用的一生,縱然只能效綿薄之力,我也會熱血沸騰。」果戈理的這句話既是賀立軍家國情懷的寫照,也是促使他不顧非議、親身上堤的動因之一。

    「作為一個文化公司的創始人,我更看重做這件事的意義。」賀立軍有自己的想法。除了腦海中根深蒂固的家國情懷外,他從中發現了自己的使命和責任,「一個文化企業在倡導、輸出一種價值觀時,企業自身首先應該要身體力行,我願意做這個踐行者。」賀立軍說。

    21日凌晨,賀立軍站完了堤上的最後一班崗。交接班後,清晨6時,他準備前往上海商談合作方案。從抗疫到防汛,再到實現事業的突破,這個性格倔強而又喜歡「不走尋常路」的工科博士即將投入新的戰場。

    記者史強 黃華章 方穎

相關焦點

  • 記者現場直擊巡堤
    昨晚8時 長江日報記者兵分四路進入 武漢青山、蔡甸、 江夏、東西湖防汛堤段 與巡堤人員一起值守堤防 青山江灘9日晚上10時30分,在新溝橋街防汛分指揮部,8個值守人員到齊。做完交接,當天帶班領導羅顥開始分配巡堤的位置。「我們站成一排往前進,電筒、竹篙拿好,大家走密一點。」
  • 「火雷兄弟」轉戰護武金堤 每天巡堤走15000步最長行走距離16公裡
    面對日漸嚴峻的汛情,由武漢市各單位組成的防汛搶險突擊隊緊急駐守武金堤,24小時晝夜不休地巡堤排險。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在武金堤徐家灣的守堤隊伍中,有一隻由35人組成的突擊隊,其中10個人都曾參加過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的援建工作。
  • 移民東西湖十年 一心守護新家園 父親喊兒子回家搭檔巡堤
    父子倆攜手巡堤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孫婷婷 張吉晴 通訊員餘藝)昨晚7時30分,淪河東西湖大堤下著大暴雨,22歲的張頂峰穿著雨衣,一手打著手電筒,一手拿著木棍在堤上扒開草坪查看是否有裂縫、滲水等情況。他48歲的父親張友春同樣在大堤上巡防。
  • 每經18點|華春瑩批美駐華使館:一些人沒有下限;鄱陽實行巡堤查險...
    4丨鄱陽實行巡堤查險獎勵 最高2000元一處13日,鄱陽發布關於實行巡堤查險獎勵的通知。通知稱,各鄉(鎮、街道)防汛抗旱指揮部、縣防汛抗旱指揮部成員單位、各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對發現非自己責任段的管湧、渾水漏洞、跌窩、崩岸、滑坡等重大險情,或者經縣防汛指揮部確認的其它重大險情,按照一處2000元的標準予以獎勵,同時,對該重大險情責任段的巡查人員嚴肅追責。
  • 安慶市宜秀區:履職盡責擔使命,戍堤安瀾踐初心
    目前,全鄉在堤黨員共41人,佔總上堤人數的三分之一。為提振士氣、穩定隊伍、樹立信心,臨時黨支部號召全體黨員比作風,強化「汛情就是命令,災情就是責任」的使命擔當,以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己任,奮力奪取長江防汛全面勝利;比擔當,在巡堤查險、應急搶險過程中勇於擔責、敢打硬仗、人在堤在;比奉獻,在以身作則做好江堤防汛工作的同時,關心一線民工、服務一線民工、團結一線民工,讓他們吃得飽、住得下、守得住。
  • 辛辛那堤兒童醫學中心招生物信息博士、博士後和訪問學者
    辛辛那堤兒童醫學中心招生物信息博士、博士後和訪問學者根據US-news-2019 報導,辛辛那堤兒童醫學中心
  • 地質學
    地質學地質學是一門探討地球如何演化的自然哲學,地質學的產生源於人類社會對石油、煤炭、金屬、非金屬等礦產資源的需求,由地質學所指導的地質礦產資源勘探是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的根本源泉。地質學是研究地球的物質組成、內部構造、外部特徵、各層圈之間的相互作用和演變歷史的知識體系。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越來越大,地質環境對人類的制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
  • 博士生涯的17條簡單生存法則!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博士生涯竟然需要這麼多生存法則?讀完博士真的這麼難嗎?別擔心這些只是幫助你完成博士生涯的小貼士下面,讓我們分組來看一看第一組第一:博士五個階段的動力博士期間的工作動力並不是持續不變的,它有點類似於過山車的形狀
  • 愛爾蘭最「神秘」的建築,巨人堤道,巨人堤道有著神秘的傳奇故事
    愛爾蘭最「神秘」的建築,巨人堤道,巨人堤道有著神秘的傳奇故事在遙遠的愛爾蘭,有一個神秘的建築,它就是巨人堤道。堤壩由四萬根六角形的石柱,石柱有序地排列在十幾裡的海岸上,像是從大海裡延伸出來的臺階。關於巨人堤道有著一個浪漫的傳說。
  • 黃河寧夏石嘴山河段今年首次出現流凌
    受近期強冷空氣影響,2020年12月29日,黃河寧夏石嘴山河段今年首次出現流凌,較多年平均流凌日期推遲14天,較去年提前2天。流凌上首位於平羅高仁鎮,長度90公裡,密度30%至10%,標誌著黃河寧夏段進入了2020至2021年度凌汛期。
  • 原來你是這樣的博士 揭秘英國留學讀博生涯_日記感受_中英網www...
    編者按:以往,很多本科和碩士的學生都覺得博士生離自己很遙遠,對博士生的學習生活也並不了解,今天,我們有幸採訪到在利物浦大學就讀的博士生,為我們揭秘讀博的生涯。就讀什麼專業,當時的申請流程是什麼樣的?我現在是讀第三年Geophysics地球物理。
  • 理察森生涯首次當選周最佳 德羅贊獲獎比肩鄧肯
    理察森生涯首次當選周最佳德羅贊獲獎比肩鄧肯這是理察森生涯裡第一次獲此獎項,過去一周他場均22.7分、3.7次助攻和2.3個籃板,幫助76人隊在3場比賽中拿到2場勝利,他們遇到的3支球隊都在季後賽之列。76人隊一周前帶著客場之旅0勝4負的表現回家,在戰勝近來狀態不俗的雷霆隊時,理察森得到23分。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學基地班專業簡介
    地質學基地班  地質學基地班     本-碩統籌培養   六年    理學碩士學位  地質學(理科基地班)以培養具備厚實的數理化基礎和外語基礎、地質學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及相關學科知識,具有崇高職業精神、優秀科學素質、較強創新能力
  • 十九世紀的地質學,有多麼精彩!
    他認為,首要的是把地質學從博物學中分出來,地質學要把地球所呈現的現象與其原因結合起來研究。自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地質知識體系初步形成。一方面地層和生物化石的研究使地質年代和地層系統逐步建立,為其後更全面的歷史地質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隨著當時的新技術被採用,結晶學、礦物巖石學的研究和理論的系統性日臻完善,加深了人們對地殼物質組成的認識。
  • 探索職業生涯 蜀光學子探訪「古生物學家的一天」
    封面新聞記者 鄧丹為了探訪「古生物學家的一天」,11月29日,蜀光中學初中生涯規劃班前往自貢恐龍博物館進行職業體驗。此次職業體驗課程體現出「產、學、研」的融合,主要包含了專業介紹、生涯分享、職業體驗、產業探索四個板塊,旨在通過主題活動幫助學生開拓眼界,認識和探索地質學、古生物學專業,同時充分感受自貢市的恐龍文化。「你的職業偶像是誰?」活動伊始,同學們踴躍發言,現場氣氛活躍。自貢恐龍博物館李飛主任由此給大家介紹了職業生涯規劃的要點,和現代古生物學的內容。
  • 最後一位登月者剛過完85歲生日,他也是唯一一位科學家太空人
    他不僅是唯一一位以專業科學家角色登月的太空人,也是迄今為止最後一位登月者。哈裡森·施密特(Harrison Schmitt)1935年7月3日出生於新墨西哥州聖麗塔,跟阿波羅16登月太空人查爾斯·杜克同歲。
  • 愛爾蘭之「巨人堤道」——巨人的腳印
    愛爾蘭(八)巨人堤道——巨人的腳印在愛爾蘭的翡翠島嶼中,總會有一些令人驚嘆的美景,這些美景,總會在你的眼底留下一幕幕美妙的圖景。這些美景都是經歷過時間的沉澱與歲月的積累。在愛爾蘭的美景中,我知道了原來這裡還有一處神秘的地方,當然,這裡就稱為「巨人堤道」的美景處。一、 巨人傳說關於愛爾蘭的巨人堤有兩個傳說,因為與巨人有關,所以堤壩被命名為巨人堤。這裡的形成原因是為一次交戰而形成的,愛爾蘭的巨人芬·庫爾與蘇格蘭對手芬·蓋爾交戰,巨人芬·庫爾為了抵達蘇格蘭的邊界,便將巖柱一個個移到海裡。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黃大年式教學團隊」地質學教師團隊
    地質學專業基礎課程包括地球科學概論、地層古生物學、結晶學與礦物學、巖石學、構造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及礦床學,這7門課程負責人均為國家級或北京市教學名師,其中4門課程團隊為北京市優秀課程教學團隊。  團隊中教授承擔本(專)科生課程、研究生課程的平均課時量達到了年均201學時,副教授承擔本(專)科生課程、研究生課程的平均課時量為年均235學時,團隊教授全部為本科生、研究生授課,高質充分的課堂教學為學生地學基礎知識的學習提供了保證,團隊培養碩士研究生896名,培養博士研究生321名,多名教師被學生評為學校「我愛我師」十佳教師。
  • 我國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的先驅——袁復禮
    他在地質學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與安特生一起從事過「仰韶文化」的考古研究;在甘肅武威最早發現中國的早石炭世地層;在西北最早發現大批爬行動物化石。他是我國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的先驅。從事地質教育60多年,培育了幾代地質人才。  袁復禮,河北省徐水縣人,祖輩為官宦人家,父親曾中過秀才。祖母彭氏出身於蘇州名門世家,讀過私塾,為供幾個孫子上學,她先後到天津師範學校和奉天師範學校教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