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說|被千億目標綁架,蒙牛7.5億入股妙可藍多不是一筆好買賣

2021-01-10 界面新聞

記者 | 袁穎琪編輯 | 陳菲遐1

今年以來,奶酪第一股妙可藍多(600882.SH)股價漲幅已超過20%,同時也創出了上市九年來的新高。

新高背後,除了市場推波助瀾,更離不開一家巨頭的加持。

1月6日,蒙牛乳業(2319.HK)發布公告稱,其下屬子公司內蒙蒙牛擬以14元/股的價格受讓妙可藍多2046.79萬股,總價款約2.87億元。本次交易完成後,內蒙蒙牛將持有妙可藍多股份升至5%。同時,作為戰略投資者,內蒙蒙牛還將以4.58億元現金認購妙可藍多全資子公司吉林科技的新增註冊資本2.1億元,佔吉林科技增資後註冊資本的42.88%。吉林科技下主要有兩家公司:妙可藍多(天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天津妙可)和上海芝然乳品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芝然)。其中上海芝然是奶酪棒的主要生產工廠,天津妙可則為馬蘇裡拉等餐飲端的主要生產工廠基地,因此蒙牛此次入股的吉林科技,可以說是妙可藍多奶酪業務的生產主體。

被巨頭加持理應繼續持有,但是就在這個好消息出來短短一周之後,妙可藍多的股東就始減持公司股票。1月12日晚間,妙可藍多發布公告稱持股5%以上股東劉木棟,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2,044,950股,佔公司股份總數的0.50%。

劉木棟的減持,更像是高位拋售。這背後的原因,或許是看到了這筆交易存在的問題。

蒙牛戰略入股妙可藍多,意在在奶酪市場取得領先優勢。在傳統液態奶領域增長空間有限的情況下,蒙牛近年來積極尋找業績增長點,並將目光投向了奶酪行業。

但蒙牛的這次收購,有些「病急亂投醫」。自2017年妙可藍多加入奶酪業務以後,他的淨利率還不足1%。截至2019年三季報,妙可藍多只有區區1200萬的淨利潤。對比蒙牛支付的購買吉林科技42.88%股份的4.58億對價來看,市盈率近乎100倍。資產評估公司於2019年12月30日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顯示,吉林科技股東全部權益的評估值為6.10億元,但淨資產帳面價值為2.51億元,增值率為142.71%。

如此高的入股對價,蒙牛還能獲得多少投資收益呢?答案恐怕並不樂觀。

艱難的賽道

首先,奶酪行業對國內企業來說的確是新賽道。但是,這一賽道並非藍海。奶業巨頭們布局奶酪業務已不是新鮮事。蒙牛、妙可藍多這些上市公司在奶酪行業早已有所布局。2018年,蒙牛成立奶酪事業部,加力發展零售、乳品深加工及餐飲奶酪三大業務,並與歐洲最大乳品企業Arla Foods合作,進軍高端餐飲奶酪業務。2019年上半年,雙方又進一步加快合作,成立奶酪合資公司。此外,伊利股份(600887.SH)、光明乳業(600597.SH)、三元股份(600429.SH)等也均在奶酪業有所布局。

不僅是國內企業湧入奶酪賽道,外國企業更是這條賽道上強勁的競爭對手。Euromonitor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奶酪零售市場品牌前五約佔52.6%的市場份額,皆為進口品牌。1997年進入中國市場的百吉福,是國內第一個外商獨資生產的奶酪產品,也是中國奶酪市場當之無愧的領頭羊。百吉福在中國的市佔率達到27.2%。法國貝勒集團旗下的樂芝牛在中國同樣擁有可觀的市場份額。而國內的品牌如蒙牛市佔只有2.9%、妙可藍多市佔2.0%、光明市佔0.8%,國內企業市佔率合計不超過10%,還遠不是外資企業的對手。

圖片來源:Euromonitor、前瞻產業研究院、界面新聞研究部其次,奶酪行業近年來雖然增長較快,但市場規模卻不大。2013年至2018年,奶酪行業年複合增長率為18.5%。到了2018年我國零售奶酪終端上市場規模約為58億元,只佔我國整體乳製品消費的1.5%。整體銷量達到9.25萬噸。根據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最新發布的《2019-2028年中國奶製品市場展望報告》,2028年我國人均奶酪消費量有望達到0.5千克,是目前消費水平的5倍。屆時,我國零售奶酪終端上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300億元。假設那時蒙牛的市場份額可以達到10%的話,奶酪業務可以為蒙牛貢獻約30億的營業收入。30億收入對於蒙牛這樣一個千億營收規模的企業,恐怕也起不了太大作用。

更重要的是,中國企業想要彎道超車,難度不小,在技術、成本上與外資企業相比都沒有優勢。奶酪,是生鮮乳在發酵劑與凝乳酶作用下發生凝固並經成熟而製成的固態乳製品。一般10公升的牛奶能夠生產出1公斤的奶酪和9公升的乳清。如何利用好乳清將直接關係到奶酪生產的成本及的價格。但目前國內廠商在乳清等副產品的處理方面仍存在著一定的技術障礙。我國市場所需要的乳清產品幾乎全部來源於進口。

另外,我國原奶的生產成本比國外原奶的生產成本高得多,奶酪的製作工藝無疑會放大這種劣勢。統計顯示,紐西蘭的奶價成本在1.7-2元/公斤,歐盟的平均成為也在2.4-2.7元/公斤,而國內規模化牧場的原奶成本據現代牧業總裁高麗娜介紹目前在3.7元/公斤。因此我國奶酪生產成本偏高,失去了價格優勢。

妙可藍多淨利率只有不足1%,而百福吉的淨利率據相關人士透露約為20%。以水果口味棒棒奶酪為例,120g百福吉市場售價為19.8元/袋,而100g妙可藍多的市場售價為19.8元/袋。妙可藍多市場零售價更高而淨利率更低。除了渠道銷售費用的因素外,很可能就是生產成本差異造成的。

麻煩纏身的妙可藍多

奶酪業務是妙可藍多的主業,如今不惜出售主業42.55%的股份給蒙牛。足以說明,公司發展遇到了不小的困境。

首要問題就是盈利不佳。

妙可藍多長期增收不增利,收入雖從2016年的5億多增長至2018年的12億多。但2016年至2018年的淨利分別為3221萬、427.86萬、1064.1萬元,非常慘澹。事實上,妙可藍多的利潤主要靠政府補助,扣除政府補助等非經常性損益,妙可藍多僅在2017年實現了盈利。截至2019年三季度妙可藍多奶酪板塊實現收入5.75億元,同比增長114.55%。但奶酪業務近兩年一直未盈利,其在2018年虧損6.1萬元,2019年上半年虧損120.06萬元。

圖片來源:Wind、界面新聞研究部妙可藍多的毛利率和淨利率都不高。截至2019年三季報,妙可藍多的毛利率為29.1%,雖然近年來一直在增長,但是與蒙牛39%的毛利率相比,仍然偏低。說明妙可藍多的奶酪板塊在奶製品行業並沒有毛利率優勢。原因前文已有提及,主要是技術和原奶成本的障礙,短期內難以突破。

相比毛利率,淨利率則更是少得可憐。近三年,淨利率從0.44%提升到1.02%。這背後的原因就是成倍增長的銷售費用。2018年,妙可藍多銷售費用2.05億元,同比增長130%,遠快於營業收入的增長。妙可藍多對於廣告投放可謂不惜血本。2018年,廣告費支出8900萬,接近翻倍。公司不僅在CCTV1綜合頻道黃金時段上線廣告還和分眾傳媒深度合作,已在全國包括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在內的16個主要城市,覆蓋數十萬樓宇,全天侯24小時不間斷播出。

圖片來源:央視網對此,妙可藍多解釋稱大幅增加銷售費用是為了拓展渠道,佔領市場。但問題是,未來一段時間,奶酪仍將處於產品導入期。按照妙可藍多的思路,廣告費恐怕還要繼續投下去,至於何時銷售的投入可以縮減,提升淨利率,目前還看不到時間表。可以想像,妙可藍多這種低淨利率的狀態還將持續。自然,蒙牛的投資回報還遙遙無期。

另一個問題,就是妙可藍多內部治理存在缺陷。

去年12月,妙可藍多對外宣布,公司控股股東柴琇及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公司資金2.4億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19.66%。主要用於為柴琇的女兒償還銀行貸款。為此上交所下發問詢函,妙可藍多解釋稱,兩次劃款是柴琇同意並口頭指示,由妙可藍多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白麗君安排。雖然,目前佔用資金已經全部歸還,並且支付資金佔用費合計990.99萬元。但管中窺豹,還是可以發現妙可藍多內部控制和治理存在嚴重缺陷。

被千億目標綁架的蒙牛

2017年蒙牛總裁提出的「雙千億」計劃,就是銷售額和市值均邁入千億元大關。目標計劃2020年實現。而2018年蒙牛的營業收入只有690億元,不考慮併購,預計2019年蒙牛的營業收入不會超過800億元。而蒙牛在2019年又出售君樂寶,要想實現千億計劃更加難上加難。

想要實現千億計劃,併購是不二的選項。2019年9月,蒙牛發布公告表示將收購澳大利亞奶粉品牌貝拉米;2019年11月,蒙牛再次宣布收購澳大利亞乳品及飲料公司Lion-Dairy & Drinks Pty Ltd。兩起併購總投資接近百億。隨之而來的便是高企的資產負債率。蒙牛的資產負債率已經達到57%,比年初時又上升了3個百分點。

為了追求千億目標,蒙牛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做大規模和戰略布局上,而不執著於盈利水平。這也就解釋了同樣是奶業巨頭的伊利,在毛利率更低的情況下,淨利率要比蒙牛高出3個百分點。歷數蒙牛併購標的,他們的業績貢獻並不令人滿意。之前併購的雅力士虧損1.3億元,現代牧業虧損4.96億元,中國聖牧則虧損22億元。這次的妙可藍多盈利情況也堪憂。

當然,蒙牛入股妙可藍多也並非只為千億目標添磚加瓦,更多是看好渠道和產能方面的合作。

妙可藍多已初步建立起覆蓋全國的網絡渠道,與眾多知名客戶,如達美樂、海底撈、全家Family Mart和永輝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而蒙牛的渠道並沒有全國鋪開。記者走訪幾家位於上海的永輝超市、盒馬鮮生發現,這些超市均有出售妙可藍多奶酪產品,但並沒有蒙牛的奶酪產品。電商渠道,不管是天貓還是京東,在奶酪品類下搜索,排在前列的均不見蒙牛的產品,倒是能發現妙可藍多的身影。這至少可以說明,蒙牛的確在一些地區沒有建立起銷售渠道,和妙可藍多在渠道方面有互補的可能。

其次,是產能合作。妙可藍多是我國奶酪產能最大的企業,在上海、天津、吉林有3家乳酪工廠,總產能約為2.8萬噸。而且,妙可藍多還在繼續投入擴大奶酪產能,未來預計可達到約9萬噸。蒙牛的奶酪產能雖未披露,但是2018年年報顯示,蒙牛隻有和林總部生產基地可以生產奶酪產品。此前,蒙牛也讓妙可藍多代工生產過產品。

總之,雖然在業務上妙可藍多和蒙牛有合作的基礎。但是,蒙牛7.5億元的投資款,無論從行業空間還是企業盈利能力的角度看,恐怕收益都不能讓人滿意。

相關焦點

  • 前瞻乳製品產業全球周報第24期:蒙牛7.4億入股妙可藍多,美國百年乳...
    7.4億入股妙可藍多 「聯姻」布局高速增長的奶酪市場1月6日,妙可藍多(600882.SH)公布,蒙牛通過約2.8億元對價獲得上市公司妙可藍多5%股份,通過約4.6億元對價獲得擁有上市公司幾乎全部產能資產的子公司吉林科技42.9%股份。
  • 妙可藍多上市5年總虧近2億 蒙牛突然分手 股東們爭先跑路
    來源:每日財報作者:呂明俠抱上蒙牛集團這條「大腿」不足一年,蒙牛集團突然「跳船」, 妙可藍多身上的痛點頗多。8月23日,妙可藍多發布公告,終止此前發布的8.9億元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同時,公司計劃向實控人柴琇100%持股的廣訊投資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總額不超過5.75億元,用於乳製品和奶酪加工項目等。
  • 健合、貝因美、蒙牛、伊利發布半年報;火花思維完成1.5億美元融資...
    8月26日晚間,蒙牛公開了截止2020年6月30日止6個月中期業績,上半年,蒙牛實現收入約為人民幣375.335億元,與2019年同期398.572億元相比,減少5.8%左右。且蒙牛指出,終止股份買賣協議對本集團現時之營運、業務或財務狀況並不會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 妙可藍多:上海信公軼禾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關於上海妙可藍多食品...
    妙可藍多:上海信公軼禾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關於上海妙可藍多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股票期權與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授予相關事項之獨立財務顧問報告 時間:2021年01月15日 21:06:24&nbsp中財網 原標題:妙可藍多:上海信公軼禾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關於上海妙可藍多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5.25億國人失眠催生千億市場?這款助眠飲品上市即賣爆
    睡個好覺,成為5億多國人奢侈的願望。這也使得不少精明的商家發現商機,市場上關於「睡眠」、「助眠」的產品迅速多了起來,逐漸形成了一個千億級別的「睡眠市場」。千億級別市場,巨頭熙熙攘攘據有關報導顯示,今年我國睡眠經濟的市場規模將超過4000億,且每年呈高速增長態勢,預計2030年將突破萬億元。巨大的市場引來大批創業者進入,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國際行業巨頭。
  • 伊利蒙牛光明巴氏奶全線促銷 你會pick誰?
    近日,中國商報記者在京東平臺「一小時到家」欄目裡搜索關鍵詞「低溫鮮奶」發現,包括蒙牛鮮牛奶、光明新鮮牧場牛乳、蒙牛每日鮮語鮮牛奶等多產品都在降價促銷。中國商報記者隨後在北京市西城區一家超市走訪時發現,三元極致鮮牛奶也推出了「買一贈一」的促銷活動。
  • 拉麵說&妙可藍多共推芝士拉麵,雀巢上新異域至臻咖啡……|一周熱聞
    ×拉麵說,共推芝士拉麵助力高考3、五穀磨房推閃電料理代餐奶昔,控、阻、燃協同管理4、旺旺推小龍蝦零食全家桶,香辣口味引爆夏日5、王飽飽首推高纖純燕麥,高纖維高飽腹0蔗糖6、好歡螺 x 元氣森林聯手搞出「歡螺元気彈」
  • 妙可藍多聘任謝毅為公司董事會秘書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 7月17日消息,近日妙可藍多(600882)於2020年7月17日召開第十屆董事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聘任董事會秘書的議案》。挖貝網資料顯示,妙可藍多主營業務為以奶酪為核心的特色乳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同時公司也從事以奶粉、黃油為主的乳製品貿易業務。來源連結:http://www.cninfo.com.cn/new/disclosure/detail?
  • 妙可藍多聚焦奶酪產品 堅守初心 推廣普及奶酪文化
    妙可藍多奶酪產品的主要原料是全脂奶粉,從歐洲進口的原滋原味的奶源,製作成奶酪。除了奶酪基本的蛋白質營養之外,還有豐富的鈣和鐵,這是很多奶酪都不具備的一點特色,可以補充微量元素。妙可藍多奶酪的包裝處理也是獨具特色,奶酪棒更是方便食用,即走即吃,產品也是經過高端技術消毒殺菌,吃著更可口放心。妙可藍多嚴選全球優質奶酪原料,嚴格把控每個流程每道工序,從源頭確保產品品質。
  • 國產奶粉衝擊高端,飛鶴、蒙牛、合生元們的牌好不好打?
    高端進口奶粉企業在大城市深耕多年,無論是品牌認可度還是消費者教育都做得非常好。像美素佳兒、惠氏啟賦、雅培菁智、美贊臣藍臻等獲得了大量消費者的認可;達能愛他美、A2等在高端市場也有一大批忠誠的消費者。這也是武漢居民在買不到進口奶粉,選擇投訴社區工作人員的前因後果。其次,消費者信心難重建。
  • 廣汽莊家魅影:無名私募「全面控盤」千億市值藍籌
    一家A股市值過千億的上市公司,今年以來最低單日成交額僅有區區一千多萬元。你不驚訝?一家A股總股本42.22億股的上市公司,其A股股東的戶均持股量竟高達31.6萬股。你還淡定?一家由地方國資絕對控股的上市公司,其六成以上的A股實際可交易籌碼已被一個資本陣營牢牢掌控。你可羨慕?
  • 中糧地產成都總經理孫伊萍任蒙牛總裁
    2007年7月起任中糧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糧地產成都公司總經理楊文俊:自2006年2月開始擔任蒙牛集團總裁,1999年1月-2006年2月,任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液態奶事業本部總經理。現任蒙牛乳業總裁楊文俊昨日正式卸任,總裁職務由中糧地產原成都公司總經理孫伊萍接任。蒙牛乳業在港交所發布的公告證實了上述人事任命。
  • 蒙牛牛奶中的致癌黃麴黴素為什麼會超標?
    2011年聖誕節這天,有媒體報導,蒙牛乳業(眉山)有限公司某批次利樂包裝的牛奶黃麴黴素M1超標——國標限值0.5微克/千克,實測值1.2微克/千克。超標140%[1]。蒙牛隨即承認了這一事實,並進行了道歉[2]。
  • 智能化生產如何保障防疫生產「兩不誤」,「中國透明工廠」走進蒙牛金華工廠
    這三句話一直掛在蒙牛乳業金華工廠最醒目的位置。品質保證和質量安全是蒙牛對產品最為基本的要求,更是其作為乳企必須扛起的責任。同時,這塊屏幕上還展示了蒙牛在全國各地的牧場信息和產銷數據。蒙牛乳業(金華)有限公司總經理田權介紹:「工廠還將在明年啟用新識別技術、優化現有系統、改造數據平臺等,繼續朝著生產精益化、過程自動化、信息數位化、管理透明化的目標努力。」
  • 蒙牛印尼工廠一周年 為全球消費者造一杯好奶
    蒙牛一直將東南亞作為其最重要的海外市場,印尼工廠的建成,是繼紐西蘭蒙牛雅士利工廠後,在海外建成的第二家工廠,也是蒙牛在東南亞建立的首個乳製品生產基地,這將提升蒙牛在整個東南亞市場的競爭力。如今,蒙牛以優秀的成績證明了選擇印尼市場的前瞻性。
  • 香港最神秘的富三代,被家族隱藏了十幾年,未來將繼承5千億家產
    1996年李長根的父親李澤鉅被張子強綁架,給李家留下了一個巨頭的陰影。後來李嘉誠說是自己的疏忽,自己那麼有錢,又從來不帶保鏢。所以從此之後,李嘉誠就給家人配備了22個僱傭軍當保鏢,同時給家裡人配備了防彈寶馬,還把深水灣大宅進行了各種安全改造。李長根出生之後就被李家保護起來。李長根長大之後每次出現也是戴著口罩跟帽子,根本看不出長什麼樣子。
  • 深圳綁架學童案綁人手段效法影片《證人》(圖)
    ,  頻繁更換手機卡索要贖金,  效仿電影躲避警方偵查……  有知情人士昨日聯繫本報透露,深圳發生的幾起綁架學童案,作案人員相互不認識,更非有組織的團夥,多為無業或失業人員,找工作到處碰壁,為了撈一筆「快錢」才鋌而走險開始實施綁架。
  • 可口可樂+蒙牛=可牛了!網友:為啥不帶雪碧玩兒?
    2020-11-05 18:03:10 來源: 包圖網 舉報   據說蒙牛跟可口可樂聯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