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印尼工廠一周年 為全球消費者造一杯好奶

2020-12-05 同花順財經

2019年11月底,是蒙牛在印度尼西亞西爪哇省勿加西縣投資建立的乳製品工廠正式運營一周年的日子。這一年來,工廠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將一條「海外奶源-海外加工-海外銷售」的完整鏈條深深紮根海外市場。而蒙牛的國際化也藉此不斷實踐「以我為主」的全球資源配置,打造出一條Global for China的全球乳業價值鏈,為中國乳業振興發展探索了國際化道路。

立足印尼輻射東南亞

一年前,在印尼工廠建成的儀式上,蒙牛總裁盧敏放曾表示,印尼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和人口第一大國,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和極強的區域輻射力,也是最早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之一。蒙牛一直將東南亞作為其最重要的海外市場,印尼工廠的建成,是繼紐西蘭蒙牛雅士利工廠後,在海外建成的第二家工廠,也是蒙牛在東南亞建立的首個乳製品生產基地,這將提升蒙牛在整個東南亞市場的競爭力。

如今,蒙牛以優秀的成績證明了選擇印尼市場的前瞻性。工廠投產後一個月,YoyiC產品就在當地上市,並根據當地消費者需求陸續推出新品,快速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酸奶、乳酸菌飲料產品矩陣。投產僅8個月後,蒙牛YoyiC產品已經進入印尼全國35000多個銷售終端,受到經銷商和消費者廣泛歡迎。印尼市場的表現也帶動了蒙牛品牌在整個東南亞的美譽度。特別是在新加坡,蒙牛YoyiC已經連續2年蟬聯「Singapore Superbrand」,並成為當地品牌力提升最快的消費品品牌。

在蒙牛的計劃中,酸奶產品不僅要成為東南亞的領導品牌,而且還要更加融入當地,通過一系列人才團隊的搭建工程,讓蒙牛實實在在推動當地乳業的融合發展。目前蒙牛已經通過當地校企合作的模式,打通印尼本地人才輸送鏈條,以1+1+1的人才培養模式,利用學校進行「yoyic人才訂單式」培養,拓寬人才招聘渠道、前置人才培養計劃、縮短人才培養周期,推動東南亞人才培養。

明年是中國和印尼建交70周年,兩國將在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上更加行穩致遠,而蒙牛也將在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布局五大洲形成全球價值鏈

在蒙牛整個宏大的國際化戰略中,印尼工廠只是其中一環。至今,蒙牛國際化戰略已經在全球五大洲落地,彰顯出蒙牛國際化路徑趨於成熟。

從奶源建設看,蒙牛在大洋洲、亞洲、歐洲、南美洲形成了穩定的奶源供應鏈;從技術引進看,蒙牛通過其戰略投資者布局歐洲、北美的頂尖研發與加工技術;從市場開拓看,蒙牛在東南亞、大洋洲、北美洲、亞洲落地了供、產、研、銷的價值鏈。

事實上,蒙牛的國際化路徑濃縮代表了中國乳業國際化新時期的轉變特徵——以全球為藍圖,實現戰略梯度與戰略縱深雙推進,既聚焦中國市場,又主導全球價值鏈在幅員更加遼闊的「大周邊」形成循環,以國際資源支持國內市場,以國內市場均衡國際化戰略。

以蒙牛近期對澳大利亞乳品有機品牌貝拉米的收購舉例來看,作為中國乳企巨頭,蒙牛的產品線涵蓋液態奶、冰淇淋、奶粉、奶酪、高端UHT奶、低溫酸奶等,市場份額領先。而貝拉米多年來在澳洲以及全球範圍內,積累了大量穩定的有機原料採購資源。收購貝拉米後,使蒙牛得以將高端有機產品加入產品矩陣,並進而掌握了全球優質有機奶源、果蔬的頂尖資源。而貝拉米也獲得在中國市場更大的發展機遇。

籍此蒙牛全球乳業價值鏈的意義開始凸顯,通過專注乳業,深度挖掘乳業上下遊價值,按照發展既定戰略,橫向布局國際資源與市場,縱向主導全球價值鏈「Global for China」的流動,進而擴大整體發展的戰略自由度,實現了國際化戰略下各環節的利益互補。

以中國道路推動全球乳業共同體

蒙牛國際化之道,是在「全球乳業共同體」倡議下成型及落地的。

今年進博會上,盧敏放深度詮釋了蒙牛的「全球乳業共同體」實踐,通過推動建立更加開放、更加自由、更加公平、更加便利的全球乳業貿易體系,促進全球乳業共生、共享、共治和可持續發展。而中國乳企,在過程中要堅持「以我為主」全球配置乳業資源的思維,用全球化理念推動中國乳業做優做強,用高品質「新國貨」為全球消費者提供健康和快樂。

「從某種程度上說,生產一杯牛奶,與建造一架飛機一樣,需要進行充分的全球協作」。如盧敏放所言,「以我為主」的全球乳業資源配置思維,不僅僅是簡單的擴大進口,而是要在持續動態的產業鏈上謀求主導地位,同時拉動本國乳業發展,兼顧產業鏈上遊利益。

蒙牛倡導的「全球乳業共同體」建設,正在越來越多的出現中國元素,匯集越來越多的中國智慧。不久前,盧敏放被國際乳品聯合會(IDF)推選為首位中國董事,使蒙牛代表中國乳企可以更深入地參與到國際乳業治理體系中,積極推動乳業技術革命和供應鏈、價值鏈重塑。而蒙牛率先發起成立的「中國乳業產業園」,也為「全球乳業共同體」搭建了有形平臺。

所有這些,反應出中國乳業正面臨著進入新的歷史機遇時期。國內龐大的市場需求和規模,足以支撐中國乳企不斷進行技術迭代和規模發展,而這將推動中國乳業改變全球乳業在資源供應鏈上的各種布局。中國乳業也可以第一次在全球整個乳業價值鏈上發揮自己的價值,推動全球乳業前行。

對蒙牛而言,這就意味著在機遇期,將逐步進入對全球乳業資源進行整合以完善全球戰略布局,為全球消費者帶來一杯好奶的黃金時代。

來源: 魯網

相關焦點

  • 蒙牛印尼工廠運營一周年全球乳業價值鏈布局成效凸顯
    來源:人民日報2019年11月29日,蒙牛將迎來在印度尼西亞西爪哇省勿加西縣投資建立的乳製品工廠正式運營一周年。這一年來,工廠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將一條「海外奶源—海外加工—海外銷售」的完整鏈條深深紮根於海外市場。
  • 全程冷鏈才能呵護一杯好奶
    觀察一杯溫熱的巴氏鮮奶,其均勻水潤的乳白色會讓人情不自禁地產生飽飲之欲。另外,適度加熱的巴氏牛奶不僅口感純正香甜,而且更適合中國人偏好溫熱的胃口。 2 完善冷鏈 確保產品安全 寧波牛奶集團作為老牌浙產乳製品生產企業,這兩年在冷鏈建設方面的投入,市民有目共睹,「全程冷鏈才能呵護一杯好奶。」
  • 智能化生產如何保障防疫生產「兩不誤」,「中國透明工廠」走進蒙牛金華工廠
    「民以食為天,食以奶為先,奶以安為要。」這三句話一直掛在蒙牛乳業金華工廠最醒目的位置。品質保證和質量安全是蒙牛對產品最為基本的要求,更是其作為乳企必須扛起的責任。「打開」工廠的大門,讓消費者能夠切實感受到蒙牛追求品質安全的信心與實力。
  • 一滴牛奶背後的「超級力量」
    這套體系在牧場得到了有效的落實和應用,對原奶品質提升起到了巨大作用。」    在奶牛養殖技術管理創新方面,蒙牛成立了集奶牛研究、技術培訓、生產示範、科普展示、休閒觀光、消費者體驗為一體的「奶牛研究院」,可為奶業發展提供科學實驗基地和成果轉化平臺,加快推進技術成果的落地。
  • 常溫奶失寵,蒙牛伊利光明血拼鮮奶,一升5塊錢,水比奶都貴了?
    5元錢可以在超市買到兩瓶500毫升裝的純淨水,可謂是水比奶貴。 這是光明「新鮮牧場」在近日促銷時給出的價格,同時出現低價的還有北京三元的72℃鮮牛奶、光明「優倍」、蒙牛每日鮮語以及君樂寶的悅鮮活牛奶。 這些商家和廠家的促銷力度不相上下,買一送一、買一送二、買二送二等等。這樣的價格大戰,與前兩年的咖啡補貼戰,有過之而無不及。
  • 當一杯奶進入「烏鎮時刻」 無乳糖開啟全球營養健康
    一、乳業新趨勢:科技在賦能舒化無乳糖牛奶能夠成為 「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官方指定用奶」,除了自身品質外,更多源自於舒化自身科技創新的基因,這與當下科技賦能產業的趨勢一脈相承。縱觀全球,各行各業都面臨著前所未有之變局,新技術和新業態不斷地衝擊傳統行業的固有模式,大多數企業都在通過科技創新來抓住變化中的機遇,尋求新的增長點。
  • 伊利蒙牛光明巴氏奶全線促銷 你會pick誰?
    近日,中國商報記者在京東平臺「一小時到家」欄目裡搜索關鍵詞「低溫鮮奶」發現,包括蒙牛鮮牛奶、光明新鮮牧場牛乳、蒙牛每日鮮語鮮牛奶等多產品都在降價促銷。中國商報記者隨後在北京市西城區一家超市走訪時發現,三元極致鮮牛奶也推出了「買一贈一」的促銷活動。
  • 「新發展格局下的乳業新經濟」蒙牛總裁盧敏放出席央視財經香港論壇
    以「新發展格局下的新經濟」為主題,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大公報、大公網共同主辦的第十一屆央視財經香港論壇,近日在深圳舉行。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受邀出席論壇並致辭。以消費者為核心 精準把握需求在新發展格局下,盧敏放表示,「新經濟時代,企業要及時洞察變化,與消費者共創消費新時代。」他挑選出「營養健康」作為乳業的關鍵詞。在他看來,新經濟帶來新消費,企業的一切戰略要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以消費者為核心進行決策。
  • 指紋圖譜如何成為蒙牛品質管控的「國際神探」
    蒙牛提出「以消費者為中心,成為創新引領的百年營養健康食品公司」這樣的願景,就是把安全和創新作為發展的雙引擎,並且與國際上的知名乳業研究機構、乃至IT科技巨頭共同努力,用諸多不為人知的「酷科技」建立起品控安全防線。要為人們提供高品質、健康安全的好牛奶,嚴格把控牛奶奶源是首要環節。
  • 蒙牛總裁盧敏放亮相央視財經香港論壇,探討國內乳業現狀
    盧敏放認為,當前,中國乳業已經真正成為了全球乳品技術的創新、應用前沿,也正在催生新的產業鏈組織模式、新的商業模式。在新經濟格局下,面對日趨完善的國內產業鏈以及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中國乳業在堅守初心不變的同時,更要主動求變走高質量發展道路,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
  • 蒙牛盧敏放榮獲「2020年十大中國經濟新聞人物」 以責任擔當打造...
    作為中國乳業領軍人之一,盧敏放帶領蒙牛集團以「點滴營養,綻放每個生命」為使命,按照「草原牛,世界牛,全球至愛,營養二十億消費者」的願景,匯聚全球優質乳業資源,以高品質乳品服務消費者,推動中國乳業邁向高質量發展,助力在全球價值鏈上放大中國乳業的聲量。
  • 蒙牛、伊利不敢喝了,那該怎麼挑牛奶?
    近日,一篇名為《深扒蒙牛、伊利6大罪狀,媒體不敢說,那就我來說》的文章,將蒙牛、伊利推上風口浪尖,一時間引起廣泛關注。確實是謠言,三聚氰胺是奶農加的,蒙牛和伊利毫不知情,太無辜了。目前市場上有少量「生鮮奶」以散裝形式出售,消費者購買後一般煮沸飲用。而市售的盒裝、袋裝等預包裝的純奶,則是將「生鮮奶」經過冷卻、原料奶檢驗、除雜等工藝製成的,是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要求的產品。研究表明「生鮮奶」與經過巴氏殺菌的純奶其實在營養及人體健康功能方面並沒有顯著性差異。
  • 可口可樂和蒙牛合資成立了家公司叫「可牛了」,生產低溫奶
    天眼查信息顯示,可牛了乳製品有限公司由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可口可樂(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持股,註冊資本6885.94萬美元,成立日期10月28日,註冊地址位於安徽蚌埠市五河經濟開發區興潼路20號產業加速中心三號樓805室。董事長為VENKATA VAMSI MOHAN THATI, 總經理為羅彥。
  • 蒙牛盧敏放榮獲「2020年十大中國經濟新聞人物」
    盧敏放因其「引領全球行業數位化轉型升級」的世界發展眼光及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而榮獲該榮譽。提升國際事務話語權 放大中國乳業全球聲量作為中國乳業領軍人之一,盧敏放帶領蒙牛集團以「點滴營養,綻放每個生命」為使命,按照「草原牛,世界牛,全球至愛,營養二十億消費者」的願景,匯聚全球優質乳業資源,以高品質乳品服務消費者,推動中國乳業邁向高質量發展,引領中國乳業不斷深入全球價值鏈。
  • 蒙牛總裁盧敏放出席央視財經香港論壇 探討新經濟時代乳業的「變與...
    這背後蘊含的意義是,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蒙牛以消費者為核心,以營養健康為出發點,加大力度推進乳業「新基建」,對奶源、生產、物流、銷售等產業鏈各環節進行數位化、智能化建設,有力提升了產品與服務品質、降低全流程成本。
  • 為了讓中國孩子每天喝上一盒好奶,他們花20年做這一件事
    提起8年前與蒙牛營養普惠計劃的結緣,齊齊哈爾市培智學校的校長蔣宗會笑著說,自己一開始並不信任主動前來「贈飲」的蒙牛學生奶。 因為學校很多學生體溫常年偏低、身體素質較差,部分孩子為智力和身體雙重殘疾,從事特殊教育工作30餘年的蔣校長,在給孩子們選擇食物上,極其慎重。
  • 蒙牛牛奶中的致癌黃麴黴素為什麼會超標?
    2011年聖誕節這天,有媒體報導,蒙牛乳業(眉山)有限公司某批次利樂包裝的牛奶黃麴黴素M1超標——國標限值0.5微克/千克,實測值1.2微克/千克。超標140%[1]。蒙牛隨即承認了這一事實,並進行了道歉[2]。
  • 國產奶粉衝擊高端,飛鶴、蒙牛、合生元們的牌好不好打?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已經過去了12年,但消費者的信任還沒有完全建立。只認進口品牌,成為了很多媽媽們購買奶粉的唯一標準。那國產奶粉未來的路在哪裡呢?一、下沉三四線,國產奶粉的無奈之舉事實上,自三聚氰胺事件後,中國的媽媽們普遍更願意花高價買進口奶粉,為安全付出更高的溢價。進口奶粉企業趁機提價、佔領市場,海外代購掃蕩國外超市貨架。
  • C22 咖啡兩周年時光穿梭派對,咖啡再來一杯!
    (原標題:C22 咖啡兩周年時光穿梭派對,咖啡再來一杯!)2019-2020年度『金馬獎』——廣州最受消費者推薦的咖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