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中國孩子每天喝上一盒好奶,他們花20年做這一件事

2020-12-08 騰訊網

從2012年秋天開始,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培智學校的學生們有了一個共同的「小期待」——當值日生,為同學們發牛奶。

在孩子們心中,輪值發牛奶是一件既光榮又充滿責任感的事情,「是一份獎勵,也是一份鼓勵」。

在過去的8年時間裡,齊齊哈爾市培智學校教室每天早上都重複著這樣的場景——孩子們整齊地坐在教室裡等待值日生發牛奶,發放結束後,大家一起在教室暢飲牛奶。

8年來,齊齊哈爾市培智學校孩子們每天飲用的學生奶均來自蒙牛營養普惠計劃的捐贈,它是在家裡喝不著、超市買不到,只有在學校才能喝到的「學生奶」。

(齊齊哈爾市培智學校的孩子們在喝蒙牛學生奶。)

提起8年前與蒙牛營養普惠計劃的結緣,齊齊哈爾市培智學校的校長蔣宗會笑著說,自己一開始並不信任主動前來「贈飲」的蒙牛學生奶。

因為學校很多學生體溫常年偏低、身體素質較差,部分孩子為智力和身體雙重殘疾,從事特殊教育工作30餘年的蔣校長,在給孩子們選擇食物上,極其慎重。

蔣宗會說,她遇到過很多捐贈企業,大部分都不能長久堅持,不過是追求一時的宣傳效應。她擔心蒙牛營養普惠計劃也是「一陣風」,堅持不了幾天。

直到蒙牛學生奶團隊多次登門拜訪,表達出長期支持特殊教育的決心與誠意,反覆講解學生奶科學嚴格的生產、配送流程,蔣校長才打消了顧慮,決定接受蒙牛學生奶的捐贈。

(蔣宗會校長給孩子們上課。)

雙方「約法三章」,為了把營養安全送給孩子,他們一起做了很多準備:培訓老師、設置儲存牛奶的奶屋、開設營養健康課,選定校醫作為奶屋負責人……

等到一切準備工作就緒,一盒盒蒙牛學生奶才被送到學校,分發到孩子手中。

(齊齊哈爾市培智學校的老師正在分發蒙牛學生奶。)

2012年,培智學校第一批喝到蒙牛學生奶的學生才剛剛入學。2020年,當時7、8歲的孩子們已經成長為花季少女、翩翩少年。

蒙牛學生奶團隊整整堅持8年為孩子們贈飲,他們健康成長的每一天都有蒙牛學生奶的陪伴。

蔣校長直言,對於殘疾學生家庭來說,他們的家庭往往伴隨著因病致貧,孩子們在最需要營養的青少年時期,能夠保證每天一盒奶是非常不容易的。

每日飲奶看似平常,對他們的健康成長卻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盒牛奶的特別「旅程」

(學生奶誕生於20年前的「學生飲用奶計劃」,旨在通過課間提供一份優質牛奶,提升我國中小學生營養,並通過長期堅持,培養國民合理膳食習慣。)

學生奶的包裝盒上都標註著一個紅色的「學」字標誌,突出了它的特別之處:飲用者為廣大中小學生,不在市場流通、專供學校。

學生奶飲用群體的特殊性,決定了並非所有的乳製品生產企業都能取得學生飲用奶生產資格。

我國對學生飲用奶的奶源、加工、儲存、配送、飲用每一環節都提出了嚴苛的要求,建立嚴格的質量安全保障機制,被稱為「八個專」:專供牧場、專罐貯奶、專線加工、專區存貯、專車配送、專職人員、專門制度、專用標誌。

蒙牛學生奶東北區域負責人陳雲介紹說,為了確保學生奶的安全、優質,蒙牛2002年獲得國家學生奶生產資格後,一直堅持生產優於國家規定標準的學生奶。

目前,蒙牛在全國共有7個工廠通過了嚴格篩選,獲得了國家學生奶的生產認證。

一盒牛奶要經歷多少道工序,才有機會來到孩子們的手中呢?

(蒙牛從奶源選擇到廢棄牛奶盒的回收,規範程序、環環相扣,以確保學生奶的安全、高品質。)

每一盒普通的蒙牛學生奶都「出生」在蒙牛學生奶的專屬優質牧場,現代化的管理體系、瞬時滅菌工藝,各項舉措只為保證100%牧場奶的高品質。

專倉收奶、專罐儲存、專用設備、專人操作,9道工序,36個監控點,105項指標實現全方面監控,7天保溫測試。

牛奶在穿越過重重關卡,經歷殘酷的篩選、淘汰後,才實現了從原奶到成品的蛻變,並在離開工廠後,經過嚴格的運輸、儲存等規範流程安全地送到學校。

蒙牛學生奶東北區域負責人陳雲說,蒙牛集團是首個打造「學生奶」標準化流程的企業,只為確保每盒蒙牛學生奶安全、營養、高品質。

(齊齊哈爾市培智學校,工作人員在設置奶屋。這是一間物料配備齊全、分區布置合理的,標準化、獨立儲存牛奶的專屋。)

提到蒙牛學生奶的標準化流程,齊齊哈爾市培智學校的校長蔣宗會頗有感觸,她笑著說:「徵訂、配送、儲存、領取、分發、飲用、回收,任何一個環節沒有做到,蒙牛都是不答應的。」

從徵訂牛奶開始,蒙牛就與學校之間建立密切聯繫,分期分批統一配送、專人負責分發。

不僅如此,蒙牛學生奶團隊還將「倉庫」搬入校園,為供奶的每一所學校都建立了專用「奶屋」。

(內蒙古通遼市開發區遼河一小的蒙牛學生奶標準化奶屋。)

蒙牛學生奶通遼項目部客戶負責人黃金龍說,他所在的通遼市,冬季漫長,大部分時間氣溫偏低。牛奶的儲存溫度較低,不適合孩子們直接飲用。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團隊定點採購學生奶加熱設備,以確保通遼地區300多所學校近10萬名學生,一年四季都能喝上溫度適宜的牛奶。

像這樣的牛奶加熱設備,是蒙牛學生奶團隊切實考慮各地區情況,定點專門採購的專業設備,惠及了絕大部分擁有漫長冬天的地區。

一盒溫熱的蒙牛學生奶,在經歷漫長「旅程」後,終於被送到了學生手中。

孩子們都以期待的目光注視著班主任,等待進行每天喝牛奶之前的「儀式」——試飲。

試飲,是蒙牛學生奶被學生飲用之前的最後一個環節。由每一位班級負責老師,使用吸管小口品嘗,辨別口味,以確保牛奶入口之前的絕對安全。

蒙牛學生奶,從草原到教室,歷經重重「關卡」,科學、嚴謹、安全地送到孩子手中。

一盒牛奶經歷如此漫長的「旅程」,也正是為了此刻孩子們臉上流露出的滿足開心的笑臉,助力他們健康快樂成長。

一個堅持了近20年的行動

在獲得國家學生奶生產資格的同時,蒙牛集團開始了一項堅持近20年的公益行動——牛奶助學行動。齊齊哈爾市培智學校裡,200多名學生的每日飲奶,就來自該行動的捐贈。

2017年2月,農業農村部與中國奶業協會發起「中國小康牛奶行動」,蒙牛集團率先響應,將「牛奶助學行動」升級為「營養普惠計劃」。

2020年,蒙牛營養普惠計劃再次升級,攜手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深入了解青少年營養健康需求,將來自同樣經過品牌煥新升級的蒙牛未來星學生奶的營養精準、安全送到孩子身邊。

對於蒙牛通遼項目部客戶負責人黃金龍來說,蒙牛營養普惠計劃是這樣一項把營養送到孩子身邊的行動——精準、快速定位那些急需加強營養的孩子,安全地將學生奶送到他們身邊,讓通遼地區貧困家庭的孩子實現「每天一杯奶」的小目標。

2017至2019年,「蒙牛營養普惠計劃」累計覆蓋全國526所學校,捐贈1608萬盒學生奶,直接受益學生超過11萬人。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蒙牛營養普惠計劃累計執行疫情防護主題捐贈278場,覆蓋市場82個。捐贈學生奶近1000萬包,捐贈消毒液、醫用口罩等物資共計價值超過580萬元。

蒙牛學生奶項目部客戶朱振輝介紹,在湖北孝感等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地區,蒙牛啟動了「無接觸配送」,保證學生在特殊時期的營養供應。

2020年,蒙牛營養普惠計劃將通過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贈480萬盒學生奶,覆蓋全國24個省市區500餘所學校,受益學生人數將超70萬人。

「多維立體」的公益模式

2002年,蒙牛發起牛奶助學行動,到2017年升級為營養普惠計劃,再到2020年攜手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在近20年的時間,蒙牛探索建立了「以學生奶捐贈為基礎+食育教育+環保教育+公益活動」等多方面開展的公益模式,依託於遍布全國的經銷商網絡深入了解受助學生需求、開展公益資助,輻射全國近30個省市區,受益學生逾百萬。

洞察需求與社會倡導

為了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為營養普惠計劃實施精準資助找準方向,蒙牛集團聯合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共同印發了《中國鄉村兒童營養普惠藍皮書》,深入了解中國青少年特別是農村地區青少年營養健康現狀與需求,對中國鄉村孩子的營養問題進行摸底分析,提供政策建議,開展社會倡導。

「食育」教育進課堂

蒙牛營養普惠計劃在為學生送去營養的同時,面向學生、老師、家長,開展形式多樣的營養知識及健康飲食行為宣教活動,提高他們對營養知識、健康飲食的認知水平,促進學校、家庭改善食品安全衛生條件,培養青少年科學的飲食習慣、衛生習慣,幫助他們快樂健康成長。

蒙牛學生奶東北區域負責人陳雲說,蒙牛學生奶推廣的目標,不僅是改善國民膳食習慣,還在幫助受助人提高營養健康知識知曉率、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在蒙牛學生奶項目部客戶朱振輝看來,「針對提高國民健康水平的公益嘗試,蒙牛做在了前面。營養普惠計劃——『食育』教育進課堂就是最好的證明。」

(食育教育進課堂,是蒙牛為提升公眾對於食品安全的認知而制定的公益性營養知識科普活動。截至目前為止,蒙牛營養課堂已經累計培訓老師、家長100多萬人次,投入費用超100萬。)

蒙牛學生奶通遼項目部客戶負責人黃金龍介紹說,開設這樣的「營養課堂」,需要按照「嚴苛」的標準請專家——不僅要具有營養師資格,熟悉當地的飲食結構,最重要的是還要了解青少年身心健康問題,可以有針對性地授課。

蒙牛未來星學生奶將營養知識及健康飲食概念帶給廣大農村學校、家庭

在「食育」課堂上,學校老師們第一次系統的地了解「乳糖不耐受症」,孩子們第一次知道牛奶除了好喝之外還有那麼多的營養,家長們則第一次了解到如何查看牛奶中的蛋白質含量的標準。

幫助學校建立完善嚴謹的「儲存、領取、分發、飲用、回收」流程,也是幫助學校、教師、學生實踐「食育」的過程。

齊齊哈爾市培智學校的校長蔣宗會說,讓學生輪值為同學發放牛奶,孩子覺得很光榮,有責任在肩的意識,同時也是一種激勵,可以引導學生快樂就餐,自發思考飲食的深層意義,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環保教育進課堂

2019年,我國多地陸續出臺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為響應國家政策號召,蒙牛營養普惠計劃開設了「環保小課堂」,對學生開展環保教育,同時也將蒙牛未來星學生奶包裝背面加上了豐富有趣的垃圾分類小知識,通過牛奶包裝回收實踐教學,幫助青少年了解垃圾分類方法,增強環保意識。

20年來,蒙牛未來星學生奶融入 「學生飲用奶計劃」的發展,以堅持積極回應青少年的營養健康需要,陪伴見證青少年的成長。

2020年,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與蒙牛集團攜手啟動全國營養普惠計劃,助力健康中國戰略實施,幫助青少年「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

未來,飽含愛心與營養的蒙牛未來星學生奶將會被送到更多孩子手中,將資源向鄉村匯集,加快鄉村振興的步伐,為脫貧攻堅助力。

蒙牛集團也將會把營養送到中國的各個角落,加快世界消除營養不良、消除飢餓的進程。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

今日以牛奶哺育少年,明日少年定以健康體魄、智慧人生回贈世界。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

相關焦點

  • 萊蕪小學生喝上免費奶 每天200毫升
    原標題:萊蕪小學生喝上免費奶 每天200毫升花園學校小學生喝上免費奶後歡呼「味道非常好,一盒200毫升,感覺還不過癮呢!」
  • AD鈣奶又上熱搜:這幾種奶千萬不要給孩子喝!
    不過隨後娃哈哈公司對同批次產品進行了複查,沒有發現質量問題,給了一些賠償,這事也就解決了。有人調侃說「嚇得我喝瓶AD鈣奶壓壓驚。」 話說回來,AD鈣奶真的是童年回憶,在選題會的時候,咱們內容組的小姐姐都表示小時候喝過不少,酸酸甜甜的口感,也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歡。
  • 《嚮往的生活》張子楓再現瘋狂喝牛奶,孩子一天奶量多少才適量?
    不過妹妹消化系統也真是挺強大,同時沒有乳糖不耐……《英國醫學雜誌》上曾經發表過一項研究,參加實驗的人多達6萬多人,經過了20多年的跟蹤,去掉其他影響因素後,發現每天喝3杯或3杯以上牛奶的人,死亡風險是每天喝1杯或少於1杯牛奶人的1.93倍,每一杯牛奶增加死亡風險15%。
  • 朱朝陽身高反超嚴良,自曝長高秘訣「每天喝1-2升奶」,最好別學
    榮梓杉父母身材中等,醫生曾預測榮梓杉18歲時只能長到172cm,為了讓兒子身高突破183cm,她的媽媽要求他常打籃球,多喝奶,每天牛奶當水喝,一天要喝到1升左右……對於長高這件事,很多人都很執著,尤其是家裡有男孩的家長,會很擔心自己的兒子長不高
  • 背景資料:每天一斤奶 強壯中國人
    早在2003年1月,胡錦濤總書記視察蒙牛時就曾經指出,牛奶本身就是溫飽之後小康來臨時的健康食品,不僅小孩要喝,老人要喝,最重要的是中小學生都要喝上牛奶,以提升整個中華民族的身體素質。2006年4月,溫家寶總理在視察乳業工作時深情留言:「我有一個夢,讓每個中國人,首先是孩子,每天都能喝上一斤奶。」
  • 南非好茶,一塊地6年半出一批!富含類黃酮,喝它不擔心失眠
    在南非,上班族被問每天到辦公室先做什麼事,很多人的回答是「喝一杯加檸檬和蜂蜜的Rooibos!」小紅書的養生達人們也是一致好評~南非博士茶在歐美非常受歡迎!而在東南亞,它則被稱為抗酸茶。2富含類黃酮,不擔心失眠日常生活中,我們喝的飲料、茶飲不是加糖就是帶咖啡鹼(也叫「咖啡因」),喝多了還怕發胖,晚上還容易睡不著。
  • 餵養建議:12-24個月孩子,每天餵多少奶吃什麼輔食,這篇告訴你
    一周歲的寶寶還需要喝奶嗎一般情況下,母乳餵養的寶寶會選擇在15個月左右斷奶,之後有的家庭會選擇餵配方奶,有的家庭會選擇直接給孩子吃輔食,不再喝奶水,哪一種更好?有數據顯示,12-24個月的寶寶,每天應該保證500毫升的奶量攝入,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寶寶成長,除此之外,雞蛋、肉類以及穀物都是不能缺少的食物。至於每天喝奶的時間用不用分為三次,這就不太重要了,只要保證攝入量就好了。
  • 貴州人 想足不出戶喝當日鮮奶 就掃碼上好一多「新鮮訂」
    好一多推出折耳根酸奶……原本只是一個愚人節玩笑,沒想到網友不依不饒,紛紛喊話好一多:「你敢做,我就敢喝!」一看消費者呼聲這麼高,貴州好一多決定:安排!甄選折耳根基地,不斷調試口感,好一多研發團隊經過20多天的努力,最終讓這款酸奶從「異想」變成了「現實」。4月25日,一場由消費者代表參與的「折耳根酸奶品鑑會」在貴州好一多舉行。
  • 媒體調查成都媽媽賣奶:每天富餘200ml奶
    記者雍鈴子 俗話說「金水、銀水,不如媽媽的奶水」,在提倡母乳餵養的今天,幾乎每個媽媽為了讓孩子喝上母乳都拼盡「洪荒之力」。不過,由於工作壓力、生活節奏等原因,導致一些媽媽奶水過少,以至於嬰兒的母乳餵養率偏低。為了保證寶寶的「口糧」,網購母乳悄然盛行。
  • 0~3歲寶寶每天到底應該喝多少奶?你都餵對了嗎?
    餵少了怕寶寶營養跟不上,餵多了怕寶寶腸胃負擔重,好糾結!「奶」作為寶寶1歲半之前的主食,到底餵多少合適呢?是有具體標準還是因人而異的?今天我們就來解決大多數寶媽寶爸們會有的困惑:不同月齡寶寶每天到底應該吃多少奶?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
  • 心肝胃肺腎,都有最害怕的「一件事」,多做一件,離醫院就近一步
    心肝胃肺腎,都有最害怕的「一件事」,多做一件,離醫院就近一步生病上醫院是所有人都不能避免的日常,因為人吃的五穀雜糧,每天呼吸的空氣以及喝的水都沒有絕對的衛生保障,而我們體內有大量的器官,正是它們的兢兢業業才保證身體日復一日的正常運行,而在所有的器官中
  • 保護牙齒這件事,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位牙醫!
    所以這期就好好和大家聊一聊孩子牙齒的問題!一、家長關心且日常容易忽略的問題1、是不是覺得寶寶沒長牙就不用清潔口腔?錯!沒長牙也得清潔,因為母乳和配方奶中都含有乳糖和碳水化合物。每天至少一次用溫水沾溼的棉紗巾擦拭寶寶的牙齒和牙齦,讓寶寶側臥防止吞咽到氣管或是餵奶後讓寶寶喝一口水當作漱口水也能起到清潔作用。
  • 孩子將來英語高考140+?光背單詞可不夠,每天至少要花20分鐘做這件事
    孩子英語140+為的是什麼?為了上好大學,為了找一份好工作,為了讓孩子進入社會後能有好的未來。上大學之後,你的孩子會發現,他面對的除了以前模式化的考卷,還有更實際的問題。比如全英文授課、出國留學、做交換生、畢業之後去外企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好不容易考上的高校,如果因為孩子的聽力口語能力不佳,而和這些機會失之交臂,那多可惜啊。
  • 每天不吃飯只喝牛奶,好不好?女子堅持20年,用親身經歷告訴你
    還記得小的時候,由於家裡訂奶不是很方便,於是會每天到學校門口買牛奶,喝完後再將瓶子退掉,周而復始,以此來補充身體所需的一些營養物質。現在人訂牛奶是比較方便地,訂了之後,每天早晨都會送上門,省去了很多時間。
  • 鍾南山和張文宏建議多喝牛奶,應該每天早上喝嗎?喝什麼牛奶好?
    有朋友問:鍾南山和張文宏建議多喝牛奶,應該每天早上喝嗎?喝什麼牛奶比較好?牛奶是牛的乳汁,營養豐富,食用價值很高。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A、維生素D等。
  • 上班一族每天喝多少量的奶更合適?
    今天有一個朋友問我:我每天都喝奶,因為可以補鈣嘛,但是我不知道每天喝多少更合適?這個問題問的很好,這是一個很注重健康的人,所以吃了某一種健康食物,還想知道吃的量是多少?今天熊苗營養師來分享給大家,畢竟這個看似很小的問題,但是對每一個需要補鈣的人來說都非常希望了解。
  • 牛奶有「假」,買牛奶時,切記留意包裝上這5點,成功躲開飲料奶
    如果你們看過鍾南山院士和張文宏的採訪節目,冬季大家都害怕疫情反撲,其實不用擔心,因為國家和政府針對這件反撲做了很多工作,甚至石家莊在72小時內就做了全民核酸,第2次核酸也結束了,所以我們大家要聽黨和國家的領導安排,戴口罩,保持1.8米間距,戴口罩不會摸嘴巴和鼻子,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
  • 陳佩斯:66歲小品藝術家,一件毛衣穿20年,一場戲要喝好幾次鹽水
    一件毛衣穿20年,卻對藝術創作極為苛刻和較真;他說,「我想站著做人,還把這錢給掙了!」1979年,陳佩斯與父親搭檔合作了電影《瞧這一家子》。為了演好這部處女作,陳佩斯在床頭貼滿了人物分析,白天黑夜都在琢磨著人物的心理特徵。正是因為他這種凡事較真的態度,此片獲得了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後來父子多次珠聯璧合,每一部影片都反響不錯。
  • 北京等20個城市居民乳製品攝入量均不達標 每天到底應喝多少奶
    「中國人奶商指數險些不及格,正確喝奶的知識和行為雙雙未達標」,9月19日在北京舉行的「公眾營養與健康促進論壇」上,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荷蘭皇家菲仕蘭聯合發布了《2018年中國人奶商指數報告》 顯示,被調查的20個城市居民平均每天飲奶量都未達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標準,其中北京人均消費量位居第11
  • 多喝牛奶會讓人早死?跟蹤研究顯示:每天360mL奶,死亡風險最低
    網上流傳的最新研究啊,據說喝牛奶能讓人'早死'」。這句話著實讓熱愛喝奶的我震驚了,是真的嗎?《柳葉刀》不是說奶有種種好處,不能停麼?這網上的流傳到底是怎麼回事,快跟著小編一探究竟吧!原來,這項研究是11月27日發表於英國醫學雜誌The BMJ上的,但全文結果並非如此,是有人歪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