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牙齒這件事,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位牙醫!

2021-01-08 人民資訊

上周六帶核桃去體驗了一場小小牙醫的活動,結果現場的小朋友們多多少少都出現了牙齒的健康問題!

這裡的健康問題可遠不止我們簡單認識的蛀牙問題,牙齒外翻、地包天、下顎肌肉外凸…… 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臉部肌肉不對稱,影響顏值可是伴隨一生的!

所以這期就好好和大家聊一聊孩子牙齒的問題!

一、家長關心且日常容易忽略的問題

1、是不是覺得寶寶沒長牙就不用清潔口腔?

錯!沒長牙也得清潔,因為母乳和配方奶中都含有乳糖和碳水化合物。

每天至少一次用溫水沾溼的棉紗巾擦拭寶寶的牙齒和牙齦,讓寶寶側臥防止吞咽到氣管或是餵奶後讓寶寶喝一口水當作漱口水也能起到清潔作用。

推薦兩款我們小時候用過的:

01、MDB嬰兒紗布手指套牙刷

採用的是脫脂紗布,不存在棉絮的煩惱,而且還有個套環的設計,家長戴起來操作更方便,一盒6隻裝。

02、MDB紗布棉棒牙刷

這個是獨立包裝的清潔紗布棒,一盒40支;波浪刷頭,清潔力更強,而且很好刷舌苔。

(個人不太推薦矽膠的,也用過總覺得容易滋生細菌,所以更傾向這種一次性紗布的,更衛生)

2、別太晚戒夜奶,更不要躺著喝奶喝水!

當孩子「奶睡」的時候,最後一口奶實際並沒有吞咽,整個口腔浸泡在牛奶中長達一夜的時間,牙面被腐蝕,易造成奶瓶齲。

再來,孩子躺著很容易造成咬合關係的異常,使得奶瓶更貼近鼻子,而寶寶則習慣性向下頜前伸,從而造成所謂的「兜齒」「地包天」的問題。

核桃就在這次活動中檢查出了這個問題,好在情況輕微,在乳牙期可以進行矯治, 若沒能及時矯正,之後孩子的頜骨發育就會受影響。

3、減少安撫奶嘴的使用時間!

嬰兒長期習慣安撫奶嘴造成喜歡吃手指、咬吸管、咬筆桿的問題同樣容易形成兜齒、地包天。

因為在咬的時候將物體放在上下牙弓之間,牙受壓力而呈局部圓形小開頜畸形,作吸吮動作時,兩頰收縮而使牙弓狹窄,上前牙前突及開唇露齒。

4、吃的太精細惹的禍!

還有就是食物太過精細對孩子的頜骨及牙齒發育也不好,缺少咀嚼會減少牙齒的自潔,而且導致乳牙根難以吸收,形成滯留,影響順利脫落。

所以有些寶寶到了換牙期會有雙排牙,或新出的恆牙長出來歪七扭八也的原因。

孩子乳牙期最好是有一定的牙縫隙,因為恆牙的體積和數量要比乳牙大,乳牙期留有一定縫隙到了恆牙期才會更加整齊,所以建議平時可以給娃多啃啃硬的東西,鍛鍊咀嚼能力的同時改善頜骨發育,有助於換牙。

5、等寶寶換牙後再護理?

大錯特錯,那時候就太遲了!我們每個人一生中,都會出現兩副牙齒,乳牙和恆牙——恆牙全部出齊共 32 個,上下頜各 16 個;6 歲以下兒童的牙齒叫做乳牙,20 顆。

乳牙雖然要換,但是它卻非常重要!作為第一副牙齒,咀嚼吸收的關鍵都在它,若因蛀牙或其他病等因素,造成喪失部分或全部的咀嚼功能,必會使得營養吸收功能受阻,影響生長發育。

其次,每顆乳牙下方,都有一顆正在發育的恆牙,在乳牙脫落之後,恆牙便能萌出,取代原來的乳牙,因此可以說乳牙是恆牙萌出前的空間維持器,乳牙期的問題會直接影響到恆牙健康。

二、不同年齡段寶寶怎麼刷牙

很多家長會覺得,學會刷牙是鍛鍊孩子自理能力重要的一步,但建議這之後還是要幫孩子再刷一遍。

美國兒童牙醫協會(AAPD)推薦家長協助孩子刷牙直到孩子6歲左右;所以核桃媽看來至少在4歲之前,每天保證一次由家長來幫忙刷牙。

具體我們可以這麼做:

1~6歲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建議可以躺著或讓寶寶坐著抬頭在能看清每一顆乳牙的情況下協助刷牙,至少每天一次。

刷牙的方法推薦圓弧刷牙法,就是用劃大圈圈的方式進行牙齒清潔。

三、寶寶牙膏牙刷怎麼選?

當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選擇牙刷時,一般會注意兩點:一是刷毛要軟硬適中,太硬會弄疼寶寶,太軟刷不乾淨;二是刷頭儘量選擇長形的,可以一次覆蓋兩顆牙齒,快速有效進行清潔,有些圓形刷頭太小會影響清潔效率,畢竟給孩子刷牙還是要講究效率(速度)的。

不過對牙刷的選擇也不用過於放大,基本市面上叫得上名的兒童牙具都是很用心設計過的,主要還是看孩子的喜歡程度,我一般會讓核桃自己挑,自己喜歡的牙刷才更願意好好刷牙嘛!

防坑小貼士:不要去依賴所謂的刷牙神器U型牙刷,介紹的天花亂墜,什麼帶燈光、帶音樂……價格都要幾百塊。

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它的使用效果絕對不會比自己手動刷牙要好,更過分的是有些品質不好的U型牙刷實際只是刷頭在震而刷毛完全不動,你的錢買的不是牙刷,是一個牙刷外殼的玩具!

相對比較重要的是牙膏的選擇,當孩子學會吐水的時候建議就開始使用含氟牙膏!要知道牙膏不含氟,就等於完全沒有防蛀效果,起不到多大的護牙作用。

研究表明,每千克體重每天攝入氟元素超過 5 mg 才是可能中毒劑量。我國對含氟牙膏中氟離子濃度的標準是:成人牙膏含氟量須在0.05%-0.15%,兒童牙膏含氟量須在0.05%-0.11%(具體的氟含量都會在牙膏包裝上標註,買的時候可以注意一下)

也就是說,一個 20 kg 左右的 6 歲兒童,要吞下 200 g 以上的牙膏才可能出現氟中毒。

所以寶媽們大可不必「談氟色變」,只要嚴格按照推薦量操作使用,氟對寶寶是不會有什麼危害的。

含氟牙膏推薦:

01、Elmex(均價:18/支)

這隻德國的牌子是之前塗氟牙醫推薦的,白色膏體,低泡,有點淡淡的奶香和薄荷香,用完口氣很清新,含氟量500PM,吞咽安全。

02、Tom's(均價:79/支)

這是公司同事送的一隻,傳說是美國的國民品牌,INS上很帶風,也是低氟,有淡淡的水果香,孩子用後非常喜歡,除了有點貴都挺好。

四、孩子也需要天天用牙線!

最後就是當寶寶在1—2歲出現牙齒密集萌出後即可使用兒童牙線清潔牙縫。

寶寶的乳牙,相比成人牙釉質更薄、牙縫更大,食物殘渣也更易留在牙縫,不注意清理的話,牙菌斑會在牙縫中慢慢滋生,最終形成鄰面齲齒。

每次去塗敷檢查,牙醫都會囑咐我們每天堅持使用牙線,它會把牙縫中連牙刷都無法清潔掉的汙垢清理掉。

很多媽媽們會擔心牙線棒會不會把牙縫變大,在這裡要好好澄清一下,完全不會!

牙線棒的結構是由很多纖細的線絲並排組成的,在通過牙縫的時候排列成扁平狀,來適應牙縫的大小和形狀。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牙線的挑選,為了方便孩子自己使用,所以手柄一定不能過軟,否則在使用的時候稍微一使勁就會變形,手感不好,讓孩子誤以為用起來很費力!

其次是安全性,成人的牙線棒通常尾部是尖頭的可作牙籤,孩子的牙線尾部則是圓潤的,所以一定要給孩子使用兒童專用牙線。

再來牙線棒的線體一定要既不鬆散也不緊繃,太鬆散了很難插進牙縫裡,拉扯的力度也不夠,太緊繃的話緩衝力小容易傷到孩子,所以買之前可以用手指撥一撥試試彈性度。

在這些精細活上,我首當還是推薦日本的產品,齒美屋和Flossy都很不錯!柔軟的束絲遇到唾液等水分物質時會膨脹,觸感更溫和。

核桃現在用的是FLossy的牙線棒,因為顏色好看有帶有淡淡的水果味,所以孩子更喜歡,一盒裝60支,單支獨立包裝出門攜帶更加方便。

相關焦點

  • 孩子換牙齒,新牙卻長歪了怎麼辦?兒科牙醫:這個年齡前不要緊
    一口整齊的牙齒會提升一個人的面貌形象,對於這個認知讓大部分家長都很緊張自己孩子的換牙期。萌萌媽自己小時候牙齒沒有換好,導致現在都不敢開懷大笑,沒想到萌萌換牙的時候,牙齒長出來也是歪的,萌萌媽非常鬱悶,特意諮詢了醫生,一起來看下醫生是怎麼說的吧。
  • 各位父母注意:留好孩子這一樣東西,未來三十年內或許能救娃一命
    執筆:邵菲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張女士家的兒子今年7歲了,一天他突然捂著嘴說牙疼,張女士一看,原來是乳牙掉了,正當她準備按照習俗將牙齒丟到屋頂的時候,鄰居阻止了她,說孩子的乳牙留著,關鍵時刻可以救孩子命,這一說法可把張女士給說懵了。
  • 哈佛大學醫學博士:0-12歲孩子大腦發育期,父母別忽略這8件事
    這8件事,父母可別忽略。以往喜歡做的事,說什麼也不願意去做,這就有可能是出現了心理陰影。 有些心理陰影是在明處的,孩子知道自己在害怕什麼;而有些心理陰影在暗處,孩子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害怕。 我們的大腦存在"安全模式",對於那些令人恐懼、害怕的事,它會啟動安全機制,通過不安等抗拒的情緒,來避免我們再次經歷。
  • 睡前故事 |《小鱷魚的糖果牙齒》告訴孩子,不刷牙就會發生一件超可怕的事!
    很多家長對孩子刷牙這件事特別焦慮,每次都要催好多遍,孩子才會慢吞吞的去做,如果家長偶爾忘記提醒,他們就直接不刷,所以導致越來越多的孩子老早就出現蛀牙的情況,那麼究竟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愉快地接受刷牙呢? 今天一米就給大家講一個關於刷牙的故事《小鱷魚的糖果牙齒》,藉故事中小鱷魚的例子說給小朋友聽。
  • 孩子長了滿口的「鯊魚牙」,父母無知坑了娃,急壞網友
    1.恆牙提前長出孩子的換牙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就是孩子先是乳牙長出來,然後再是恆牙,要是他們不遵循規律,就是在乳牙還沒有推掉的時候就長出來恆牙,就會導致孩子的牙齒變成鯊魚牙,當然這也是跟父母平時給孩子的飲食習慣也有一定關係,準備的食物不能太過精細,乳牙沒有機會咀嚼,這樣乳牙就遲遲不讓位,所以家長最好還是要注意一下,要是孩子出現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
  • 新技術可加速牙齒自然修復 牙醫或告別用鑽的日子
    中新網8月28日電 據美國媒體27日報導,很多人害怕看牙醫,因為他們害怕牙醫的電鑽。現在不必擔心了!由一家英國公司開發出一種新技術,有望通過加速牙齒的自然修復過程,取代機械清洗牙腔。  一百多年以來,牙醫修復蛀牙都是通過鑽孔清除病壞的牙組織,然後用金屬或塑料填充物補牙。
  • 法國舉行拯救牙齒公開日活動 牙醫年薪引關注
    中國網4月14日報導 據法國媒體4月12日報導,上周日,法國全國舉辦了「拯救我們的牙齒」的公開日活動,牙科醫生們就牙醫這個行業以及各種治療項目的定價問題向外界做了解釋。法國牙科醫生及護士退休金管理局(CARCDSF)的統計數據指出,在法國牙醫的年平均收入為92,567歐元,其中有16.5%低於38,040歐元,10,3%高於190,200歐元。而且這一差距有逐漸增大的趨勢。法國調查、研究、評估與統計局(DREES)的一項研究表示,北部地區的牙科醫生平均年收入高於其它地區。
  • 父母該如何保護孩子?
    作為父母,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孩子?為了孩子,我們該何去何從? 1、告訴孩子,父母永遠是他們最值得信賴和依靠的人。 無論孩子年齡有多大,在父母心中都是需要照顧的。同樣,父母也是孩子最值得信任和依靠的人。 但是,實際情況往往並不是這樣的。
  • 蒙特梭利:「三歲決定一生」,提前做好這2件事,父母日後更省心
    孩子在2歲之前,這個「小天使」讓人時刻想保護。但是到了2歲之後,仿佛變身一顆「小炸彈」,總是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說爆炸就爆炸。撒潑打滾、大哭大鬧,面對此時的孩子,用「可怕」形容一點都不過分!這位偉大的教育家,還是義大利的第一位女醫生,義大利的第一位女醫學博士!瑪利亞·蒙特梭利出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裡,受過良好的教育,所以自小性格就很自律、很獨立、最重要的是樂於幫助別人。
  • 河馬牙醫的蟲牙大作戰
    原來河馬牙醫的工作太忙碌,雖然他總是幫別人解決牙齒的問題,輪到自己,卻一點時間也沒有!我們一起翻到下一頁,看看河馬牙醫對他的牙齒做了什麼事情吧?▲ 冷敷實驗:冰的東西可以降溫,沒準也可以抑制疼痛?沒有辦法,河馬牙醫只好暫時停業,走去隔壁村的鱷魚牙醫那裡求助。沒想到才走到門口,看見一群動物在竊竊私語,原來鱷魚醫生也板著一張可怕的臉,大家牙齒痛卻又害怕看到鱷魚醫生。氣場強大的鱷魚醫生
  • 德國牙醫拔出「史上人類最長牙齒」
    來自網友的first sight(圖片來自網絡)實際上,它是一顆人類牙齒。德國奧芬巴赫市的一名牙醫2018年為患者拔下一顆「長的令人難以置信」的牙齒。當地時間2019年10月29日,這名醫生被頒發「拔下歷史上人類最長牙齒」的金氏世界紀錄證書。
  • 暑期到了,適合父母陪孩子一起看的動畫電影,《海底總動員》
    評價一個孩子的智力,一個最重要的評價標準就是想像力,它決定了孩子是不是有創造性。而動畫電影,就是可以擴展孩子的想像力。所以,今天為大家推薦一部,非常適合父母陪孩子看的。《海底總動員》現在的孩子「嬌貴」的很,父母不讓做這,不讓做那,但是你知道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是否有益呢?過度保護真的好嗎?小丑魚爸爸莫林就是這樣一位家長,時刻保護在兒子尼莫的身旁,擔心他受到哪怕一點的傷害。這樣做,最終讓尼莫對他產生了抗拒心理。
  • 冬季是發育黃金期,父母在這2件事上不馬虎,孩子或長高8釐米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在春天和秋天長得快,所以對冬天就不那麼重視,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其實冬天也是一個孩子生長發育的一個關鍵時期,家長要是能利用好了這一段時間,也能讓孩子在冬天個頭躥一躥。
  • 孩子的乳牙別扔,關鍵時刻能救命?牙醫:需滿足這些條件
    很多小孩子在小的時候都特別害怕拔牙,每次掉牙後經歷了劇烈的疼痛,把乳牙拔下來後,都會特別珍惜這隻乳牙。有的人會把乳牙保存到長大留作紀念,有的家長會把乳牙扔到床底寄予了孩子能長出一口好牙的希望。但是最近很多家長都聽說過一句話:孩子的乳牙別扔,關鍵時刻能救命。
  • 牙齒鬆動還疼痛,齲齒或牙周炎難逃,口腔醫生:三點建議可遠離
    如果說起牙醫,可能不少人對於他們的印象就是收入高,也因此,不少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名牙醫,而牙醫收入高也應證著另一個事實——那就是普通人看牙非常的貴。看牙貴,已經是很多人心中的固化印象,也因此很多人對於看牙這件事儘量逃避。牙疼就騙自己說是上火,牙掉了就騙自己說是年紀大了,反正能拖就拖,堅決不去看牙。表面上說著自己對牙齒不在意,實際上牙齒不好所帶來的痛只有自己清楚。
  • 牙齒脫落怎麼辦?「牙套娃」該怎麼清潔?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孩子心裡會覺得「牙醫是想拔掉我牙齒的惡魔」,許多孩子對牙醫的心理陰影就是這樣開始的。被這樣恐嚇過的孩子,還能指望真正去看牙的時候乖乖張開嘴巴嗎?另一種情況是為了讓寶寶消除恐懼,父母想盡辦法,比如檢查前鼓勵孩子「要勇敢」,許諾檢查完就可獲得獎勵等,其實效果很可能適得其反。
  • 華西口腔專家:孩子1歲之前就要看兒童牙醫 脫落的乳牙別忙扔
    「孩子1歲之前,長出第一顆牙的時候就要去看兒童牙醫,」4月18日下午,四川省幹細胞庫舉辦的「父母學堂」系列在線科教講座上,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兒童口腔科張瓊副教授為家長們帶來了 《兒童口腔健康管理》 知識,同時科普了乳牙牙髓幹細胞未來的應用價值。
  • 牙齒健康 笑容才完美
    「露齒一笑,牙齒又白又整齊,那才叫美!」然而,也有一些患者是在牙齒出現問題後才去找醫生進行治療。其實,如果日常做好正確的自我保健,完全可以消除口腔疾病隱患。  專家指出,想要牙齒健康,笑容完美,上好自我口腔保健這一課非常重要:一是做好日常的清潔工作,確保清潔到位;二是養成良好的用牙護牙習慣;三是及時糾正一些日常認知誤區。
  • 惡魔再來人間,除了教孩子跑,我們還需要做這幾件事
    真正遇到危險時,連成年人都會出現短暫性大腦空白,小孩傻傻的站著邁不開腿就很正常了,只有先對外界有信心,充滿信任,孩子才可能順利的做出「跑」這個動作。2、做有效的安全教育給孩子做安全意識教育時,可以和孩子共同商討制定一份書面應對計劃。比起你做好了講給他聽,讓他參與進來的形式會讓記憶更深刻。
  • 牙齒再生將取代齲洞填補,成為更多牙醫的選擇
    對於牙醫來說,蛀牙是一個難題——為了挽救牙齒,他們必須進一步破壞牙齒。科學家們表示,如果這種療法最終成為牙醫標準工具包的一部分,這將很可能是50年來該領域最重要的進展之一。我們的牙齒總是被損壞。很大原因來自於日常的磨損及口腔微生物的代謝活動的破壞。這些微生物覆蓋在牙齒表面,並以食物殘渣為食。食物被分解時,及微生物分泌的副產物中含有酸。這些酸會使牙齒表面牙釉質的硬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