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魔再來人間,除了教孩子跑,我們還需要做這幾件事

2021-01-07 百家號

上次被這種傷害兒童的惡劣事件刷屏,是幾個月前的上海徐匯區砍人事件,當時造成2名男童死亡,1名男童和一位家長受傷。

而這次被刷屏,更加令人髮指,據統計受傷幼童共計14名!看完視頻後,身為母親的我氣的渾身發抖,到底是個怎樣的惡魔,能向無辜的稚童下此毒手?

那些此刻本應在做遊戲的小可愛,血浸透衣服後繼續滴滴嗒嗒往下滴到小鞋子上,臉上的巨大傷口觸目驚心的翻開來。他們可能是被嚇懵了,不哭不鬧站在門口乖乖等著,不知所措地看著忙著拍照的人群,跑來跑去的醫護人員,我覺得胸腔難受到幾欲爆炸。

外面這麼危險,除了教會孩子「跑」,我們還能做什麼?

1、建立信任再「跑」,更高效

FBI以前針對美國的槍擊事件提到過 「跑、躲、打」是遭遇恐怖突發事件的三要素,但無反擊能力的幼童,除了「跑、躲」,他們還可以向老師、大人、警察尋求幫助。

首先讓孩子對尋求幫助的人建立起信任。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有意識的灌輸安全知識時,有的孩子就會提出疑問:「我跑不過他啊!他是大人。」或者「要跑去哪裡呢?」

這時家長要堅定地告訴他:

為什麼要先建立信任?因為太小的孩子能做的只有撒開小短腿努力跑,假如平時父母只是告訴他「跑」,那往哪跑?怎麼跑?

真正遇到危險時,連成年人都會出現短暫性大腦空白,小孩傻傻的站著邁不開腿就很正常了,只有先對外界有信心,充滿信任,孩子才可能順利的做出「跑」這個動作。

2、做有效的安全教育

給孩子做安全意識教育時,可以和孩子共同商討制定一份書面應對計劃。比起你做好了講給他聽,讓他參與進來的形式會讓記憶更深刻。

低齡孩子可以用安全繪本,告訴他們如何應對火災、霸凌、警覺陌生人等。

講繪本,最好是家長能當即和孩子模擬幾次,這樣真的遇到危險時,孩子可能會覺得熟悉,更快速的做出反應,不至於過於被動。

3、如果你的孩子受傷了

我明白父母是如何得痛不欲生。但其實父母在傷害事件上表現出來的情緒造成的影響,比孩子親身經歷的身體傷害影響更大。太小的孩子靠父母的反應做判斷,當他們看到父母驚恐、痛哭、傷心絕望,會誤以為是自己做得不對造成的。

《素媛》裡,滿臉是血躺在床上的素媛哭著問 「是我錯了嗎?」的畫面,我們很多人都看過吧。

這種二次傷害是很難治癒的,假如你的孩子就是受害人,無論多麼難,也請努力在孩子面前克制一下。

4、如果你的孩子沒受傷

發生恐怖事件,即使事故發生地在千裡之外,電視報導、報紙、視頻照片等也可能給小孩造成事後精神創傷。如果事故發生在離你們很近的地方,那對孩子來說是非常可怕的,可能會經歷創傷後抑鬱。5歲以下的孩子可能出現的問題表現如下:

睡眠障礙、食欲不振、哭鬧、胡思亂想、脾氣暴躁、異常黏人(離開父母就很不安)、做噩夢(拒絕自己睡)、尿床、胃痛、頭痛。

5、你能做什麼?

不要讓孩子看到恐怖畫面。如果他知道發生了不好的事情來問你,也不要逃避,可以大概講講,但不要用可怕的詞語,更不要給過量的信息,他並不需要。

告訴他世界上是有「壞人」的,但大多數人都是好人,不要輕易改變家庭生活習慣,像這次事故發生在幼兒園,也不要突然就不讓他去上學了,這會讓他更焦慮。

告訴他事情發生在比較遠的地方,他現在很安全,在爸爸媽媽身邊受到保護,不要擔心。

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對事件反應過度。

如果他為受傷的孩子感到難過,可以支持他寫封信或者寄愛心包裹,幫助受害人會使他好受一些。

如果孩子因為這些事件受到了很嚴重的精神創傷,請向兒科精神健康醫生尋求幫助,儘早幹預。

本次事件,犯罪動機官方尚未證實,但網上已經眾說紛紜了,國內關於心理健康指導這方面還很薄弱,並不想去深挖她的經歷,以及為什麼要犯下如此惡劣的行徑,事情已經發生,法律自會裁決。

宏觀的大環境改變不了,註定的犯罪預測不了,但從身邊人做起,關心他人,明白家庭環境和關愛的重要性,也許鄰裡間的一句問候,就能預防一次可能發生的衝動犯罪。

這次沉痛的教訓再次警示了家長,在選擇幼兒園的時候,學校安保永遠是第一位。

為什麼一所幼兒園沒有操場?

為什麼保安是老大爺?

為什麼這種幼兒園竟然能通過每一次年檢?

我們知道還有很多條件更差的學校,在更落後更偏遠的山區,罪惡的源頭雖說是襲擊幼童的惡魔,但是做父母的要時刻謹記「防患於未然」,選擇學校時,離家近、學費便宜都是次要的,安全才是第一位!

事件發生後,大家很憤懣,積極關心事件新進展,這實屬正常,但在視頻裡我卻看到了讓人非常不適的現象——路邊看熱鬧的老阿姨們邊拍視頻邊發出嘖嘖嘖的感嘆,帶著一絲親臨現場拿到了一手資料的驕傲與幸運。已經對救治造成了影響,有的擋住了老師和醫護人員抱著孩子上車的路,卻並沒有趕緊退讓或要幫忙搭把手的意思。

忙著發微博發朋友圈擴大事件,激起憤懣造成恐慌,照片視頻並未打碼做處理。圍觀的人再過幾個月就把這次事件忘了,但這些流傳的無碼高清視頻和照片不會對受害者本人和家人產生長遠的影響嗎?

這個世界問題很多,我希望每個小孩都平安長大,但有時生活很殘忍,萬一真的遇到了這麼殘酷的事,我希望父母都能懂得如何去撫慰孩子的心,而不是用力的聲討喊叫,忽略了他們在陰影裡早已驚恐到淚流滿面。

願傷害不再,願世界和平。

家有兩歲牛寶,擅長用漫畫記錄寶寶的日常和帶娃心得。更多有趣、感人的母嬰漫畫,可以關注我的百家號:echo小茵茵 常來找我玩~

相關焦點

  • 異性關係再好,這幾件事都不能做,切記
    文/首席情感師在日常生活中,男女之間除了親情、愛情,也有友情。有的異性關係比較特殊,像哥們一樣,什麼話都可以說,還可以勾肩搭背,幾乎到了無話不說的地步。不過,為了規避不必要的誤會和尷尬,異性之間關係再好,筆者建議下面的四件事千萬不能做,否則遲早出事。第一件:亂開玩笑一些關係很好的異性朋友,大多數自認為是哥們,一起打球、喝酒、旅遊甚至「混帳」(住一個帳篷)。其中,女性一方多屬男孩子性格,大大咧咧。
  • 幼升小別再學拼音了,這3件事做不好,上學後語文成績就被拉開了
    那麼提前學也沒有錯,只是我們家長往往關注錯了重點,認為提前學拼音、識字就是為一年級的語文學習做準備。往往忽視了這3件事,看似和學習的聯繫不大,但是在入學後,對語文成績的影響卻很大。具體是哪3件事,小島老師想和家長朋友們好好分析一下。
  • 孩子挑食原因多,有不少是家長的錯,這幾件事你還在做嗎?
    而是要找找原因,看看是什麼造成了孩子的挑食,然後再對症下藥,效果就會比較好了。01 造成寶寶挑食的常見原因雖然孩子挑食的情況比較普遍,有的不愛吃菜,有的不愛吃肉,但孩子們挑食的原因卻各有不同。下面給大家總結了幾個常見原因。1、遺傳和家庭因素每個孩子的口味生來就有不同,有的愛吃甜,有的愛吃酸,有的愛吃肉,有的愛吃菜。
  • 雲南女生遭遇校園霸凌,面對惡魔,我們到底能教孩子做點什麼
    視頻中能看出她也試圖走開,可是,幾個男孩不依不饒地跟著,其中一個男生,還用腳踢女孩的頭部。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女孩的疼!評論區,滿是對這些男孩的譴責和批評,希望嚴懲這些校園霸凌者。可是,即使是這些霸凌者被嚴懲,這個女孩身上的傷會痊癒,但她心裡的傷痛,什麼時候能癒合?這幾年,校園霸凌的案件並不少見。它總是悄悄地,在某個不為人知的角落裡發生。
  • 一位英國皇家學會院士父親的忠告:越窮越要教孩子這兩件事
    所以今天就說說這位,英國皇家學會院士父親的忠告:越窮越要教孩子這三件事。01.要有賺錢意識我們中國人總是羞於談錢的,這很奇怪,因為人人都愛錢需要錢,可又裝得恥於談錢,說嚴重點,這是心理扭曲。父親和他做印刷業的哥哥,建議他可以把詩歌出版,於是小富同學就寫了兩首詩,印成一份小報,自己當街叫賣。據《富蘭克林自傳》裡記載,銷量還蠻好的。要知道,那還是18世紀的事,當時我們這邊正重農輕商呢。兩三百年過去了,現在什麼時代?商業時代。
  • 《素媛》:是誰折斷了天使的翅膀,只因地獄空蕩蕩,惡魔在人間
    就在那個12年前的夏天,一個很平常的雨天,一個美麗的小天使,她被惡魔砍斷了雙翼,她的淚水划過雨後的晴天,從此,雨後再沒有了七彩的霓虹。小小的素媛是一個年僅8歲的女孩,她在上學的路上,因為雨天,就好心地給一個男子撐傘,沒有想到,她遇到了來到人間的撒旦,他用罪惡的雙手把天使蹂躪成了碎片。
  • 4件事在吞噬孩子抵抗力,你可能正在做
    4件事在吞噬孩子抵抗力,你可能正在做 出處:科學家庭育兒(kexueyuer2012) 很多孩子「大病不犯,小病不斷!」最近,氣溫驟降,這些孩子也過早地進入了「生病模式」。 不得病的孩子永遠沒有抵抗力 兒童正處於發育階段,特別是不足6歲的孩子,生病的次數比成人要多一些。這並不代表抵抗力出了問題,而是因為兒童的發育還沒有成熟,對病菌的防禦不如成人。
  • 昨天妻子要提前教我們孩子學英語,被我怒斥了
    昨天我妻子突然心血來潮,決定每天抽出半小時時間來教孩子英語,但是被我制止了,並且因為這件事還吵了一架。我妻子在英語培訓機構當老師,現在疫情期間什麼都停了,從過年到現在一直閒在家裡,每天除了做做飯,打掃下衛生,整體就是無所事事。
  • 大學四年時間中,下面這幾件事,你做了幾個?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討論一下,大學的四年時間中,下面這幾件事,你做了幾個?第一件事:沒有過掛科經歷初中和高中,很多學生考的分數會影響年級排名和班級排名,也可能影響爸媽對自己的態度和老師對自己的態度。但是,大學裡每逢期末考試,考生們都會抓緊複習,因為在大學裡,如果你的成績低於60分是不及格的,不及格的話還需要補考,如果補考還是沒有通過的話,可能就需要重修這門課程了!很多大學生都是不想要掛科的,所以每次快到期末考試的時候,圖書館和自習室就會人滿為患,因為掛科是一件很麻煩的事。你們有過掛科經歷嗎?可以在評論裡討論一下的哦!
  • 唱歌這件事,是需要技術的
    但是,要唱好一首歌,處理好一首歌,這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咯。以下內容,學聲樂的童鞋一定都經歷過:在進入課堂的時候,老師教的第一件事是:張嘴。那麼問題來了。在聲樂訓練裡的張嘴叫「抬頭張嘴」,是為了鍛鍊後咽璧的肌肉,幫助建立口腔空間狀態。
  •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所有人都要知道,地獄空蕩蕩,惡魔在人間!
    還記得那個北大女生包麗嗎?她在4月11日上午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在她的事淡出公眾視野的的幾個月後迎來了這個令人痛心惋惜的消息。她的家人也因為疫情原因兩個月沒有見到包麗了,直到11號中午才接到院方的通知。相信如果不是包麗的去世,關於她的事可能早就已經被我們淡忘了。
  • 哈佛大學醫學博士:0-12歲孩子大腦發育期,父母別忽略這8件事
    這8件事,父母可別忽略。以往喜歡做的事,說什麼也不願意去做,這就有可能是出現了心理陰影。 有些心理陰影是在明處的,孩子知道自己在害怕什麼;而有些心理陰影在暗處,孩子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害怕。 我們的大腦存在"安全模式",對於那些令人恐懼、害怕的事,它會啟動安全機制,通過不安等抗拒的情緒,來避免我們再次經歷。
  • 睡前對孩子做這件「小事」,孩子不僅更聰明,專注力一天比一天強
    家長們肯定都經歷過這種情況,孩子上一分鐘還在專心致志的做一件事,下一分鐘就跑去做別的事去了;要么正在玩積木,「一溜煙」的功夫,就去玩拼圖了;孩子在做作業,沒幾分鐘就去吃水果了。為什麼孩子的專注力這麼差?一部分是因為孩子太小,大腦發育的還不算太完全;但是絕大部分是因為家庭教育的還不夠到位,例如:「孩子睡覺前孩子看電視、玩手機;孩子要做什麼事家長就「一股腦」地答應等等。
  • 成功必要做的九件事,永遠不要做的十件事
    換言之,倘若你做錯1件事,你就可能需要做9件事去彌補它,追著錯誤跑你會越錯越遠。如果想要改變自己,就請永遠不要做以下10件事:  1。不要和爛人爛事糾纏    周國平說,人生要有不較勁的智慧。常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和錯的人糾纏,只會把你拖入汙濁的泥淖。
  • 越是層次低的女人,越喜歡做這幾件事,特別令人討厭!
    越是層次低的女人,越喜歡做這幾件事,特別令人討厭!在生活中,在選擇婚姻的時候,很多男人,喜歡選擇一個高層次的女人,與這樣的人生活在一起,會特別放鬆,無論什麼條件,都能成為人生的詩意過程。相反,如果你和一個低層次的女人生活,那麼生活會是另一個場景,讓人無法忍受生活。
  • 在日本印象深刻的幾件事
    雖然沒找到合適的理由,我們還是硬著頭皮去試一試。也許是因為要胡謅理由,我的日語說得結結巴巴的,緊張得直發抖。說了半天,售貨小姐才聽明白,她笑著說:「沒關係,您不用說那麼多理由,只要不滿意,我們就給您退貨。」   我到日本打工有一段時間了,幾件生活瑣事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 費斯汀格法則:永遠不要對自己做這12件事
    所以,費斯汀格法則就是為了告訴我們:當你做錯了1件事後,需要用9件事來彌補,但這9件事必須慎重選擇,否則你會追著錯誤,越跑越遠。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們無法避免的,但我們可以及時止損。不想被「90%事件」牽著鼻子走,那麼這12件事一定不要去做:1.糾爛事,纏爛人周國平說,人生要有不較勁的智慧。生活中有不少爛人爛事,輕易就能挑起你的情緒,把你拖入汙濁的泥淖。最後不僅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還把自己弄的滿身戾氣。
  • 《穿Prada的惡魔》你不知道的 10 件事!
    今天為大家一口氣陳述出關於這部電影你有可能不知道的 10 件事!且看看你是否真粉絲-Let’s Check!(4)Emily Blunt 的角色本來不是英國人,也不需要刻意將對白說成帶有英國口音的。我沒興趣聽你關於你無能的部分這句話最適合用在當 Angel 們的冷朋友又再一次在重要關頭搞冷場子的時候了!就用這句話告訴她:「別再解釋!我沒興趣知道你為何那麼無趣!」
  • 說真的,別再隨便教孩子畫畫了
    看完書,意猶未盡,正好書的附頁有作者創作這套繪本的詳細過程,我就給她講,繪本是怎麼創作出來的——你要先想好一個故事,然後把故事畫下來,再配上文字……當時,聽完,她對「創作一本圖畫書」這件事心生嚮往,說她自己也要做一本!
  • 這件事你是不是經常在做,有可能扼殺孩子的創造力
    原標題:這件事你是不是經常在做,有可能扼殺孩子的創造力 文章來源| 微信公眾號:家庭兒童教育(ID:jiatingertongjiaoyu) 作者介紹:多媽,兒童發展心理學碩士,專注於兒童心理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