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被這種傷害兒童的惡劣事件刷屏,是幾個月前的上海徐匯區砍人事件,當時造成2名男童死亡,1名男童和一位家長受傷。
而這次被刷屏,更加令人髮指,據統計受傷幼童共計14名!看完視頻後,身為母親的我氣的渾身發抖,到底是個怎樣的惡魔,能向無辜的稚童下此毒手?
那些此刻本應在做遊戲的小可愛,血浸透衣服後繼續滴滴嗒嗒往下滴到小鞋子上,臉上的巨大傷口觸目驚心的翻開來。他們可能是被嚇懵了,不哭不鬧站在門口乖乖等著,不知所措地看著忙著拍照的人群,跑來跑去的醫護人員,我覺得胸腔難受到幾欲爆炸。
外面這麼危險,除了教會孩子「跑」,我們還能做什麼?
1、建立信任再「跑」,更高效
FBI以前針對美國的槍擊事件提到過 「跑、躲、打」是遭遇恐怖突發事件的三要素,但無反擊能力的幼童,除了「跑、躲」,他們還可以向老師、大人、警察尋求幫助。
首先讓孩子對尋求幫助的人建立起信任。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有意識的灌輸安全知識時,有的孩子就會提出疑問:「我跑不過他啊!他是大人。」或者「要跑去哪裡呢?」
這時家長要堅定地告訴他:
為什麼要先建立信任?因為太小的孩子能做的只有撒開小短腿努力跑,假如平時父母只是告訴他「跑」,那往哪跑?怎麼跑?
真正遇到危險時,連成年人都會出現短暫性大腦空白,小孩傻傻的站著邁不開腿就很正常了,只有先對外界有信心,充滿信任,孩子才可能順利的做出「跑」這個動作。
2、做有效的安全教育
給孩子做安全意識教育時,可以和孩子共同商討制定一份書面應對計劃。比起你做好了講給他聽,讓他參與進來的形式會讓記憶更深刻。
低齡孩子可以用安全繪本,告訴他們如何應對火災、霸凌、警覺陌生人等。
講繪本,最好是家長能當即和孩子模擬幾次,這樣真的遇到危險時,孩子可能會覺得熟悉,更快速的做出反應,不至於過於被動。
3、如果你的孩子受傷了
我明白父母是如何得痛不欲生。但其實父母在傷害事件上表現出來的情緒造成的影響,比孩子親身經歷的身體傷害影響更大。太小的孩子靠父母的反應做判斷,當他們看到父母驚恐、痛哭、傷心絕望,會誤以為是自己做得不對造成的。
《素媛》裡,滿臉是血躺在床上的素媛哭著問 「是我錯了嗎?」的畫面,我們很多人都看過吧。
這種二次傷害是很難治癒的,假如你的孩子就是受害人,無論多麼難,也請努力在孩子面前克制一下。
4、如果你的孩子沒受傷
發生恐怖事件,即使事故發生地在千裡之外,電視報導、報紙、視頻照片等也可能給小孩造成事後精神創傷。如果事故發生在離你們很近的地方,那對孩子來說是非常可怕的,可能會經歷創傷後抑鬱。5歲以下的孩子可能出現的問題表現如下:
睡眠障礙、食欲不振、哭鬧、胡思亂想、脾氣暴躁、異常黏人(離開父母就很不安)、做噩夢(拒絕自己睡)、尿床、胃痛、頭痛。
5、你能做什麼?
不要讓孩子看到恐怖畫面。如果他知道發生了不好的事情來問你,也不要逃避,可以大概講講,但不要用可怕的詞語,更不要給過量的信息,他並不需要。
告訴他世界上是有「壞人」的,但大多數人都是好人,不要輕易改變家庭生活習慣,像這次事故發生在幼兒園,也不要突然就不讓他去上學了,這會讓他更焦慮。
告訴他事情發生在比較遠的地方,他現在很安全,在爸爸媽媽身邊受到保護,不要擔心。
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對事件反應過度。
如果他為受傷的孩子感到難過,可以支持他寫封信或者寄愛心包裹,幫助受害人會使他好受一些。
如果孩子因為這些事件受到了很嚴重的精神創傷,請向兒科精神健康醫生尋求幫助,儘早幹預。
本次事件,犯罪動機官方尚未證實,但網上已經眾說紛紜了,國內關於心理健康指導這方面還很薄弱,並不想去深挖她的經歷,以及為什麼要犯下如此惡劣的行徑,事情已經發生,法律自會裁決。
宏觀的大環境改變不了,註定的犯罪預測不了,但從身邊人做起,關心他人,明白家庭環境和關愛的重要性,也許鄰裡間的一句問候,就能預防一次可能發生的衝動犯罪。
這次沉痛的教訓再次警示了家長,在選擇幼兒園的時候,學校安保永遠是第一位。
為什麼一所幼兒園沒有操場?
為什麼保安是老大爺?
為什麼這種幼兒園竟然能通過每一次年檢?
我們知道還有很多條件更差的學校,在更落後更偏遠的山區,罪惡的源頭雖說是襲擊幼童的惡魔,但是做父母的要時刻謹記「防患於未然」,選擇學校時,離家近、學費便宜都是次要的,安全才是第一位!
事件發生後,大家很憤懣,積極關心事件新進展,這實屬正常,但在視頻裡我卻看到了讓人非常不適的現象——路邊看熱鬧的老阿姨們邊拍視頻邊發出嘖嘖嘖的感嘆,帶著一絲親臨現場拿到了一手資料的驕傲與幸運。已經對救治造成了影響,有的擋住了老師和醫護人員抱著孩子上車的路,卻並沒有趕緊退讓或要幫忙搭把手的意思。
忙著發微博發朋友圈擴大事件,激起憤懣造成恐慌,照片視頻並未打碼做處理。圍觀的人再過幾個月就把這次事件忘了,但這些流傳的無碼高清視頻和照片不會對受害者本人和家人產生長遠的影響嗎?
這個世界問題很多,我希望每個小孩都平安長大,但有時生活很殘忍,萬一真的遇到了這麼殘酷的事,我希望父母都能懂得如何去撫慰孩子的心,而不是用力的聲討喊叫,忽略了他們在陰影裡早已驚恐到淚流滿面。
願傷害不再,願世界和平。
家有兩歲牛寶,擅長用漫畫記錄寶寶的日常和帶娃心得。更多有趣、感人的母嬰漫畫,可以關注我的百家號:echo小茵茵 常來找我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