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對孩子做這件「小事」,孩子不僅更聰明,專注力一天比一天強

2020-12-04 小青育兒世界

家長們肯定都經歷過這種情況,孩子上一分鐘還在專心致志的做一件事,下一分鐘就跑去做別的事去了;

要么正在玩積木,「一溜煙」的功夫,就去玩拼圖了;孩子在做作業,沒幾分鐘就去吃水果了。

為什麼孩子的專注力這麼差?

一部分是因為孩子太小,大腦發育的還不算太完全;但是絕大部分是因為家庭教育的還不夠到位,例如:「孩子睡覺前孩子看電視、玩手機;孩子要做什麼事家長就「一股腦」地答應等等。

據大腦發育的教育分析,人的大腦中有兩種波,一種是與催眠有關的阿法波;另一種是與專注和思考的貝塔波。孩子在看電視、玩手機時,大腦中的阿法波處於活躍狀態;長時間看電視,孩子大腦中的阿法波就會比貝塔波活躍,導致孩子的專注力和思考力下降

想要提升孩子的專注力,要抓住3-6歲這段提升專注力的最佳時間。孩子3-6歲是接受事物最快的時候,在這個時候,每天陪伴孩子進行睡前閱讀,這件「小事」,很多家長都做不到!

為什麼親子閱讀會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有日本兒童學家研究結果得出,親子閱讀能夠刺激孩子大腦中的前額葉,這樣就可以使孩子有超出同齡孩子的專注力。同時,他們會比同齡孩子讀的書多,懂得知識就多,這種知識積累效應,在未來學習時會有更高的效率。

很多家長在陪孩子做睡前閱讀的時候,抱著敷衍的心態對孩子做閱讀,只會按照故事書上的內容按部就班,這樣孩子對書中的東西了解的片面,不能引起孩子的思考。你想想,你跟孩子講的東西孩子都不懂,孩子以後好會想跟你一起閱讀嗎?

肯定是不會的,孩子甚至還會討厭親子閱讀。

怎麼才能讓親子閱讀變得更高效?

高效的親子閱讀不是你給孩子讀了多少本書,也不是你們閱讀的書有多麼生動,而是你在給孩子讀書的時候,孩子是否有所思考?

關鍵就在於此,親子閱讀就是鍛鍊孩子的思考力,就是鍛鍊孩子大腦中的貝塔波

給孩子做親子閱讀的時候經常對孩子提問,例如:「故事講到結尾了,讓孩子嘗試的說出她想像的結尾是什麼樣的?」對孩子提問也可以讓孩子加強跟父母互動,也可以提升親子關係,也會讓孩子遇見什麼事情第一時間跟父母溝通。

在講故事的事的時候最好要有表情的,對於孩子來說是「壞人」的做出可怕的表情,「好人」的語言溫和,表情溫柔,如果再配上肢體語言就更好了,效果更佳。

故事內容越豐富,孩子就會越投入,孩子的專注力長時間得到這樣的鍛鍊,就會提升。

相關焦點

  • 睡前常對孩子做這件「小事」,娃不僅專注力強,還一天比一天聰明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是否有這樣的煩惱,孩子無法專注做好一件事,常常只有3分鐘熱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入學之後,父母會越來越關注「專注力」這件事情,但專注力問題,早在學齡之前就已經埋下了伏筆!所以培養好孩子專注力就變得至關重要。
  • 睡前常對娃做這件「小事」,孩子專注力一天比一天好,聽課更認真
    大腦皮層變薄意味著相應的能力也會下降,這對孩子的大腦發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家長們都會發現孩子長時間看電視後再做其他事情,大多時候是坐不住的,這種情況被稱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孩子經常看的動畫片一秒切換了24個畫面,大腦只能被動接受電視傳輸的信息,當孩子轉換到靜止的畫面時就會出現注意力難以集中,坐不住的情況。
  • 每天睡前為孩子做1件事,幫助開發右腦,提高記憶力
    每天睡前為孩子做1件事,幫助開發右腦,孩子一天比一天聰明!那就是給孩子講睡前故事!1、聽故事可以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著名的作家巴金曾經說過:「孩子成功的教育是從培養好習慣開始」。2、聽故事可以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正常來說,孩子由於年紀小專注力不太集中,他們很難長時間去做某一件事情的,家長剛開始可能會認為孩子「坐不住,聽不進去」,所以很多父母就放棄講故事了,但這樣是不對的,貴在堅持,家長們每天堅持下去多講幾次,孩子慢慢就會產生興趣的,可以說
  • 想要增強孩子記憶力,家長只需在睡前做3件事,促進大腦發育
    但孩子無論在身體的生長和大腦的發育等方面都是離不開家長的,比如有的孩子老是背不下來課文,在學校也經常因此被老師批評,其實除了本身的理解問題以外,還與父母沒有注意培養孩子的記憶力有很大關係。對此,長期深耕於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領域的李玫瑾教授提議,想要增強孩子記憶力,家長只需在睡前做3件事,不僅可以促進大腦發育、提升孩子的記憶力,還有利於孩子的情商發展。
  • 開發「右腦」能讓孩子更聰明!這4種方法,3歲之前要教給孩子
    每個家長都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更聰明,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家長就可以給孩子補充營養、吃健腦的食物、報早教班等等,其實想要孩子變得更聰明,右腦的開發很重要。  日常的生活中,家長可以讓給孩子經常用左手去吃飯、刷牙、玩玩具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右腦就會得到鍛鍊,堅持下去孩子會一天比一天聰明的。
  • 孩子專注力不高怎麼辦?借用「心流狀態」,幫孩子提高專注力
    文字/梅媽編輯/梅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經常可以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孩子做作業還沒幾分鐘就跑去看電視堆積木了,導致孩子的作業也沒完成。其實這樣的現象就是孩子專注力不高的表現。但有些父母在孩子小時候選擇了錯誤的陪伴方式,導致孩子的專注力有所破壞,因此孩子就變得專注力不高。很多時候孩子正在專心畫畫的時候,父母突然的互動提問都會讓孩子感覺到疑惑,讓孩子的專注力被打斷,等到孩子想要再進入專注世界就很難了。
  • 家長經常對孩子做4件事,孩子記憶力好更聰明,而且情商還高
    比如小孩,如果他們的記憶力不過關就會影響到學習,會嚴重地產生學習不斷下降的後果,那不僅會讓孩子感到絕望,還會對孩子的未來產生負面的影響。所以家長在對孩子的記憶力方面也需要下一番苦心去進行培養,當孩子的記憶力提升後,他們的學習成績也會趕上來了,記憶力地強化,對他們的大腦發育也會越來越好。
  • 1-6歲是右腦開發關鍵期,常做這4件事,孩子越來越聰明
    這也說明想要讓孩子更聰明,要從開發孩子大腦入手,美國神經心理學家斯佩裡曾提出過這樣一個理論: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兩邊,胝體讓兩邊大腦連接在一起,左腦負責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記憶、感官問題。右腦主要負責想像力、創造力、智力、靈感等。如何開發孩子的左右腦呢?
  • 0-3歲是寶寶右腦開發的黃金期,睡前做好這3件事,孩子會更聰明
    根據研究表明,大部分智商高的孩子右腦都很活躍,而且擅於思考和總結,所以,家長想讓孩子變得更聰明,我們就要從開發孩子的右腦開始。不過,有很多家長不知道如何開發,從而錯過了0-3歲開發大腦的機會,家長只要睡前做好這3件事,孩子會更聰明。
  • 每天睡前做這3件事,幫助孩子開發右腦,孩子每天聰明一點
    右腦不僅有「創造型思維」,而且對於孩子的記憶力會有很大提升,類似於照相機式的「過目不忘」。一個好的故事也許就是一個可以影響孩子一生的道理。故事決定著孩子理解世界的程度和方式,聽了很多故事的孩子就擁有更大的故事庫來理解這個世界,故事對孩子邏輯思維智力開發情感的感染都是舉足輕重的地位。
  • 娃專注力不好找到原因是關鍵,3個方法堅持訓練專注力一天天提升
    文丨飯飯媽孩子是一個家庭的重心,他們一出生就能得到全家人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愛。但有時候家長句句充滿愛意的話語,可能會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對孩子來說甚至是一種負擔,而家長卻還沾沾自喜認為這就是愛孩子的表達方式。
  • 孩子專注力不好怎麼辦?沒關係,用這3個方法立竿見影
    今天在網上看見一個視頻,講述的是如何解決孩子專注力不好的問題,那位家長去諮詢了育兒專家,專家就用了一個方法來測試孩子,孩子的專注力一下就集中了,讓家長很是意外。所以對於孩子注意力不好的問題,家長也是有責任的,所以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好好訓練孩子。如果你的孩子專注力不好,沒有關係,用這3個方法立竿見影!1、拍手法第一個方法就是拍手法,準備的工具有秒表、書、圖畫紙。
  • 6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記憶力會越來越強,大腦更聰明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一個的記憶力好與壞跟日常生活中的習慣是分不開的,比如你吃的好、睡眠充足、平時多運動,這都能提高記憶力,特別是對於小孩子來說,平時家長多帶孩子做益智遊戲,對開發智力是有很大好處的。
  • 如何讓孩子擁有超強記憶力?3個方法,你家娃也能「過目不忘」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不僅擁有著超強大腦,還有著很強的記憶力,但記憶力除了遺傳因素之外,最重要是後天的培養。3-6歲是孩子記憶力的黃金期,因為孩子6歲前的記憶被稱為無意識的機械記憶,這段時間孩子的記憶力是很強的,對於大人說的話,他們可以完整的記住。
  • 80%的孩子不是輸在智商,而是專注力!(附提高專注力的3種方法)
    過分幹擾「孩子看書很專注,父母常來噓寒問暖,餓不餓,渴不渴,吃點東西等,都在無形中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訓斥、嘮叨「孩子淘氣、做錯事後父母會對孩子大聲訓斥、指責等都會打擊孩子自信心,內心無法保持鎮定,做事難以集中精神」。
  • 孩子專注力差怎麼辦?通過這4個方法,可以快速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其實,很多的家長都有相似的困擾,中國的相關專家早就做過調查,結果顯示:在600多的城市中,有60%的孩子都出現了專注力差的問題。家長都是擔心孩子三分鐘熱度、做事不專心,希望能提高專注力,殊不知,專注力並不是天生的,我們是可以通過後天來培養的,接下來,小編教你3個小方法,可以快速的提高孩子專注力。
  • 睡前帶孩子做2件事,幫助開發右腦,不僅聰明情商也高,但難堅持
    我們如何幫助孩子更好地開發右腦呢?睡前帶孩子做2件事,幫助開發右腦,不僅聰明情商也高,要堅持!那我們在音樂的選擇上,也不是隨便挑的,不能說給襁褓中孩子來個搖滾音樂,孩子0-6歲,是可以聽各種類型的音樂,但是推薦以「古典音樂」為主。音樂會對孩子的感知力、聽力的發展有很大的好處,當然家長也可以根據孩子自己喜好、性格,選擇他們自己所喜歡的音樂。
  • 孩子專注力差怎麼辦?教你幾個方法,快速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寫作業時總想去做其他事;這些都是孩子專注力不足的表現,一旦任其發展就會出現孩子對學習感到無趣,嚴重時發生厭學等現象。專注力是什麼?專注力是認知活動的動力功能。注意力也是人進行活動的心理狀態,是先天就有的。專注力不是天生的,需要後天培養,是一種持續且堅持的狀態。
  • 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很聰明
    >1.喜歡問問題 三四歲的孩子就像一個「小話癆」,一天當中除了睡覺,基本是一刻不停地說話。因為這種看起來像多動症的孩子,但孩子在玩的過程中不僅身體發育好,孩子的大腦也會受到相應的刺激。這個觀點腦科學家洪蘭就曾證實過,孩子在運動時,會刺激多巴胺、血清張素、正腎上腺素的神經傳導物質分泌,這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很大好處。所以,如果你家孩子平時精力特別旺盛,家長別過多阻止,這樣的孩子未來會很聰明。
  • 家長不要親手毀了孩子的專注力
    「專注力」和「注意力」的微妙差異   首先要解釋一下你的專業,何為 「兒童職能治療師」?   所謂的「職能」,指的是職業能力,但「職業」並不是我們認為的以賺錢為目的的工作,而是我們一天當中在不同環境所扮演的不同「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