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計劃出租北極自然保護區開採石油 動物家園恐遭破壞

2020-12-05 新華報業網

  美國阿拉斯加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同時也是許多動物的家園。近期,美國政府宣布將出租保護區的部分區域,用於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專家擔憂此舉將破壞保護區環境,威脅野生動物生存。

  「60年保護措施被推翻」

  17日,美國內政部部長大衛·伯恩哈特宣布阿拉斯加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以下簡稱北極動物保護區)的租賃計劃,保護區中約有150萬英畝的沿海平原將被出租,用於石油和天然氣開發。

  北極動物保護區佔地約1900萬英畝,位於美國阿拉斯加州北部,1960年成為聯邦保護區。是否開發北極動物保護區的爭議在美國已經持續幾十年,自70年代開始,美國國會議員曾多次提出保護區石油鑽探計劃,均因遭到反對而擱淺。

  2017年,白宮通過減稅與就業法案,這一法案授權美國內政部制定租賃計劃並評估影響。在去年9月發布的評估報告中,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指出石油開採活動可能會威脅到保護區的荒原,這片荒原是許多動物賴以生存的家園。但是在17日,美國內政部依然公布了租賃計劃。

  《經濟學人》雜誌表示「在動物保護區開採石油,不管是經濟上還是生態上都毫無意義」。《紐約時報》報導稱這一舉措「推翻了長達60年的保護措施」,還指出川普一直把增加北極動物保護區的石油鑽探作為他確保美國「能源獨立」的政績。

  荒野保護協會的阿拉斯加州負責人卡林·依恰克發表聲明稱,美國政府的這一舉動「無視科學,在公共程序上走捷徑,不負責任地幫助石油公司獲得沿海平原的開採租約。」

  這些動物都可能受到影響

  在北極動物保護區生活著200多種鳥類,還有北極狐、黑熊、棕熊、馴鹿以及許多其他動物。

  美國生物多樣性中心的克裡斯汀·蒙塞爾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表示,石油鑽探計劃可能導致噪音汙染、棲息地破壞、石油洩漏、氣候變化等一系列問題,野生動物賴以生存的家園可能被摧毀。

  據蒙賽爾介紹,一旦發生石油洩漏,北極熊將深受危害。北極熊的皮毛非常容易吸油,很難清理。油汙會刺激皮膚、損傷皮毛,還有可能影響到內臟器官,最終導致北極熊死亡。

  此外,鑽探活動產生的噪音會對保護區內的動物繁衍造成影響。狼保護中心的執行主任馬吉·豪厄爾指出,沿海平原地區是北美馴鹿的產犢之路,鹿群每年都要向北遷徙到此分娩,鑽探活動將極大地幹擾它們的生活。

  豪厄爾還表示:「如果在動物保護區都不安全,動物們還能去哪裡生活?離開棲息地,哪裡才能滿足它們的生存需求?」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即將離任,川普開放更多北極動物保護區用於開採石油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6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星期一宣布,已經制定了開放阿拉斯加北極地區大片區域用於石油開採的最終計劃。周三,位於北斯洛普的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ANWR)將舉行開採權拍賣。美國土地管理局公布了阿拉斯加國家石油儲備計劃(NPR-A),這是一片2300萬英畝(930萬公頃)的土地。這項計劃於12月21日由內政部長大衛伯恩哈特(david bernhardt)籤署,允許租賃銷售在寬鬆的標準下進行。
  • 推翻60年保護協議 美將在北極野生動物保護區石油鑽探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政府於8月17日敲定了一項計劃,允許在阿拉斯加州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ANWR)進行石油和天然氣開採。 這一決定引發了激烈的法律鬥爭——那裡是北極熊、馴鹿的家園,也是自然財富的「金庫」,這片廣袤之地的命運究竟會何去何從?
  • 川普提出北極鑽探石油計劃,北極熊面臨危機,WWF發出警告
    據《地鐵報》8月21日報導,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出警告稱,美國總統川普在阿拉斯加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鑽探石油的計劃可能會殺死北極熊。950隻北極熊的家園將受到威脅,由於川普政府對阿拉斯加神聖冰凍土地上石油的索取,這些北極熊可能會被趕出自然繁殖地,甚至更糟。
  • 川普提出北極鑽探石油計劃,北極熊面臨危機,世界自然基金會發出...
    據《地鐵報》8月21日報導,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出警告稱,美國總統川普在阿拉斯加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鑽探石油的計劃可能會殺死北極熊。 據報導,北極野生動物保護區60多年來一直未受影響,但近日多達950隻北極熊的家園將受到威脅,由於川普政府對阿拉斯加神聖冰凍土地上石油的索取
  • 美國批准在阿拉斯加北極動物保護區進行石油鑽探
    據法新社報導,本周一,美國內政部批准了在阿拉斯加原始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ANWR)進行石油和天然氣鑽探。美國內政部長伯恩哈特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說,鑽探租約可能在今年年底前被拍賣。環保組織誓言要反擊允許在阿拉斯加東北部偏遠地區鑽探石油的舉動,那裡是北極熊、北美馴鹿和其他動物的家園。阿拉斯加荒野聯盟執行董事亞當科爾頓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的氣候正處於危機之中,油價暴跌,各大銀行紛紛退出對北極地區的融資。
  • 美國在下沉:執政四年來,川普是如何一步步賣掉北極?
    也是北極熊的洞穴,豪豬馴鹿的產犢地,以及成千上萬候鳥的家園。文明並沒有完全侵蝕這片1900萬英畝土地,除北邊有一些土著村莊外,大部分地方沒有道路,只有獵人和背包客偶爾光臨,人跡罕至。這是美國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Arctic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簡稱北極保護區)。它位於阿拉斯加北坡地區,也是美國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
  • 美政府放行阿拉斯加州國家北極野生生物保護區油氣開採遭批評
    美國政府17日批准將阿拉斯加州國家北極野生生物保護區沿海平原用於租賃開採石油和天然氣,招致批評。美國阿拉斯加州的迪納利國家公園美國內政部長戴維·伯恩哈特當天籤署文件,將大約6313平方公裡、佔國家北極野生生物保護區總面積8%的整個沿海平原地塊劃為油氣租賃開採及潛在資源開發區域。伯恩哈特告訴媒體記者,至少有兩處面積最少1619平方公裡的地塊可供競租。第一個地塊將在2021年12月22日之前招租,第二個期限在2024年12月22日。
  • 財經觀察:川普政府擴大海洋油氣開採計劃惹爭議
    新華社休斯敦1月21日電財經觀察:川普政府擴大海洋油氣開採計劃惹爭議  新華社記者高路 劉立偉  美國內政部本月初公布2019年至2024年外大陸架油氣發展計劃,建議向油氣開採行業開放美國超過90%的外大陸架區域。這份計劃一經公布便在美國國內引發爭議。
  • 美國加州政府反對美擴大海洋油氣開採計劃
    新華社洛杉磯1月4日電(記者黃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政府官員4日紛紛公開表態,堅決反對當天由美內政部公布的2019年至2024年外大陸架油氣發展計劃。「在遼闊而美麗的太平洋岸邊開採石油和天然氣,這一政治性決定,數十年來,一直遭到華盛頓州、俄勒岡州和加利福尼亞州兩黨人士的反對,」加州州長傑裡·布朗當天發布聲明說,「我們三個州的海岸水域已經獲保護超過30年,我們還將竭盡全力阻止這種不負責任和短視的行為。」
  • 俄美將合採北極石油
    據新華社電 俄羅斯石油公司和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8月30日宣布,雙方達成協議聯合勘探和開採俄羅斯北極大陸架的石油和天然氣。這是美俄關係「重啟」以來,雙方達成的最重要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投資32億美元於北極喀拉海和黑海地區的勘探項目,計劃投資4.5億美元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建立研究中心。作為回報,埃克森美孚將送給俄石油低比例股份,涉及美國墨西哥灣和德克薩斯州等地的油氣開採項目。謝欽說,埃克森美孚和俄石油的協議意味今後10年間的直接投資將達2000億美元至3000億美元。「一個防冰平臺至少要花費150億美元。」
  • 石油不斷被開採,會不會破壞地球的內部結構,導致塌陷碎裂?
    根據研究報告指出,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萬年的時間,在現今已發現的油藏中,時間最老的達5億年之久,而它的出現是在地球不斷演變的過程之中,在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動物死亡後,構成其身體的有機物質不斷分解,與泥沙或碳酸質沉澱物等物質混合組成沉積層。
  • 歐冠贊助商開發北極引爭議 抗議者「從天而降」
    這是綠色和平組織為抗議歐冠贊助商之一、俄羅斯天然氣巨擘GazProm 開發北極而策劃的一次行動。  新聞背景  俄羅斯起訴綠色和平組織成員  9月18日,綠色和平組織積極分子搭乘一艘破冰船,試圖在伯朝拉海登上俄羅斯天然氣工業石油大陸架公司(Gazprom Neft Shelf)的「普裡拉茲洛姆納亞」鑽井平臺,以抗議該公司在北極開採石油。
  • 北極海冰面積創新低 多國巨頭備戰北極能源開採
    海冰的減少已經在改變北極地區的天氣模式,而且可能影響範圍更廣。它還對北極地區的生態系統造成了壓力;由於暴露於更大的海浪之下,海岸線的侵蝕速度也很迅速。  北極變暖帶來能源開採新機遇  不過,融冰還是有一些潛在的好處,包括新的貨運航線,以及更容易獲得石油和其他一些礦藏。圈地和探礦的風潮已經在北冰洋上展開。
  • 石油價格戰打響!俄羅斯開採成本2美元/桶,沙特2.8美元,美國呢
    因為國際油價一向由供應和需求決定的,而美國頁巖油產量激增,勢必就破壞了沙特等石油大國此前維持的市場平衡,由於供應過多,國際油價持續下降,這才有了近幾年沙特持續推動歐佩克和歐佩克+減產來維持油價的情況。然而,在沙特等國減產的過程中,美國頁巖油卻沒有跟著減產,反而由於油價上漲而更有利可圖,因此頻頻增產。
  • 中國石油產量全球第六,也算是石油開採大國了,那印度、美國呢?
    近年來,雖然經常報導中國發現了很多油田,中國石油儲量在全球也不算低,但中國的石油進口量遠高於開採量,而且進口增速也比自身的開採量增速更高,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穩步攀升,整體來看我們仍屬於「貧油國」。全球有200多個國家,中國的石油開採量穩居全球第六,這應該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而且中國的頁巖油儲量也很大,相關開採技術正在「攻關」,部分地區已經正在試開採——展望未來,中國的石油產量還有再度擴張的空間。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在全球也算是開採大國了。
  • 美國擬開放九成外大陸架供油氣開採,多州聯合抵制保護海岸線
    2010年英國石油公司(BP)墨西哥灣漏油事故曾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環境災難之一,這一事故在2016年的電影《深海浩劫》中被重新演繹。令許多美國地方政府和環境組織擔憂的是,川普政府正計劃開放美國幾乎所有的外大陸架進行石油鑽探,同時考慮開放出租佛羅裡達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等地的油田,這也是數十年來的首次。
  • 川普政府擬擴大海洋油氣開採
    新華社華盛頓1月4日電(記者江宇娟 高攀)美國內政部4日公布2019年至2024年外大陸架油氣發展計劃,建議向油氣開採行業開放美國超過90%的外大陸架區域。  根據新計劃,美國將出租阿拉斯加沿岸、墨西哥灣、太平洋、大西洋等水域的47處潛在油氣區域。這也是美國政府此類計劃中提出的最大租賃規模。
  • 俄羅斯石油巨頭宣布啟動大型北極項目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能源世界網11月26日莫斯科報導,俄羅斯石油巨頭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周三宣布,其位於北極的沃斯託克(Vostok)大型石油項目開始運營。該項目是俄羅斯戰略能源計劃的一部分。
  • 美國科學家發現地震波助開採石油
    據新華社洛杉磯6月28日電  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成果顯示,地震波可能增加巖層的滲透性,有助於地下埋藏的石油流出。科學家認為,在石油產區用某些設備模擬地震波「振蕩」巖層,可望增加石油產量。科學家認為,這一現象可用於油田增產。油田的產量不僅和原油儲量有關,也取決於巖層的滲透性。
  • 美頁巖油開採地震頻發!中東石油開採百年,會迎來超級地震嗎?
    一直以來人類對於地震都有著無比的恐懼,不只是因為它破壞力太強,還有因為它突如其來,全球歷史上僅有一次地震被預報,而其它所有地震,不是在工作中襲來,就是睡夢中驚醒,而且留給人逃生的時間極短!據說美國因為開採頁巖油引發的地震次數,是以前的數十倍,而且美國頁巖油開採還僅僅只持續幾十年,這中東石油開採了一個世紀,這要是發生了大地震,還不讓中東大陸沉入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