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不斷被開採,會不會破壞地球的內部結構,導致塌陷碎裂?

2020-11-24 騰訊網

作者:文/虞子期

大家經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那就是「石油就如人的血液」,所以很多人覺得將石油開採了,最終會導致石油稀缺或者徹底消失,所以如今全球也在呼籲減少石油的開發,但是呼籲似乎並沒有什麼效果,很多國家都是以石油為主產業,所以避免不了未來對石油使用或者說用盡。

但是話說回來,大多數科學研究表明,認為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但是也有人認為石油是可再生資源。

從這個情況來看,石油的形成似乎如今都沒有一個確定性的結論,我們就來從石油的生成逐步說明,然後再到開發,對地球的影響情況。

石油是如何形成的?

石油的生成原因主要有兩種理論,第一就是生物成油理論,第二就是非生物成油理論,所以綜合情況來說,石油的生成原因或者說形成原因都沒有一個固定的說法,生物成油理論是公告對石油的研究給予的說明。

根據研究報告指出,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萬年的時間,在現今已發現的油藏中,時間最老的達5億年之久,而它的出現是在地球不斷演變的過程之中,在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動物死亡後,構成其身體的有機物質不斷分解,與泥沙或碳酸質沉澱物等物質混合組成沉積層。

過後在地球的下表出現高溫和高壓,形成臘狀的油頁巖,後來退化成液態和氣態的碳氫化合物,這些碳氫化合物在通過滲透的模式,聚集在一起,最終形成了石油。地質學家將這個過程的溫度範圍變化稱為「油窗」,溫度太低石油無法形成,溫度太高則會形成天然氣。所以我們往往看到石油的時候,也看到了天然氣的存在,這就是生物成油理論。

而非生物成油理論就稍微簡單了,這是科學家託馬斯·戈爾德在俄羅斯石油地質學家尼古萊·庫德裡亞夫切夫(Nikolai Kudryavtsev)的理論基礎上發展出來的,這個理論認為石油是來自地殼內已經有許多碳,但是也是屬於碳氫化合物。

不過這個理論科學家認為石油中的生物標誌物是由居住在巖石中的、喜熱的微生物導致的,與石油本身無關,所以支持這個理論的人很少,這就是大概的情況。從這兩種情況來看,確實形成的方式沒有確定,也很難確定出再生不再生,只不過趨向於不再生的情況較大。

石油不斷開採,會破壞地球內部結構嗎?地球會塌陷碎裂嗎?

當作石油的開採不是建立在再生的問題上,對於地球內部的破壞,我們只能從開採的過程來進行說明。在如今的石油開採過程之中,我們開採的時候是通過注水井向油層注水補充能量,保持油層壓力,是在依靠天然能量進行採油之後,或油田開發早期為了提高採收率和採油速度而廣泛採用的一項重要的開發技術。而我國大部分油田採用的方式也是早期注水開發。

注水過程中確保注水水質合格,減少注水過程中的油層損害及降低注水的能耗等是實現有效注水的重要工作。同時在注水的過程之中,也保持了抽出石油之後的平衡,所以水就相當於將石油抽出部分進行了「填補」,那麼地球的結構肯定就不會被破壞了。

同時塌陷碎裂的情況也就不會出現了,所以這相當於是一個循環過程,就如人體的一個血液循環一樣,將抽出的部分填補起來,繼續循環到其他區域,這項就全部置換出來了,肯定就不會出現大家擔心的情況,當然偶然性可能會出現一小點問題,但是這都不太大。

所以綜合情況來說,如今人類採用的這種石油採集方法還是比較完善,很多人擔心的問題其實也沒有必要,石油開採這麼多年了,也很少聽到關於石油抽取之後對地球產生了多大的影響,只不過站在資源的角度來講,確實有點惋惜,人類開採太強了。

石油開採過程會不會帶來其他影響?

從石油的本身開採過程來說沒有多大影響,但是石油的提煉時刻對地球的破壞是無法預估的,大家都知道,石油抽取出來之後還要進行分層提煉,而在這個過程之後,石油所釋放的汙染物是人類難以現象的。

如今地球的持續變暖,也跟石油的提煉存在一定的關係,所以站在環境的角度上來講,石油的影響還是挺大的,同時在石油提煉過後再次被使用的時候,還會繼續汙染。

例如我們說的汽車,輪船,飛機等等,是在石油提煉出有價值的東西後,在近些這些價值東西再次燃燒的時候,同樣會對地球帶來汙染,所以石油歸根結底還是對地球氣候帶來了一定的影響。所以我們在使用石油的時候,也儘量採用節約的方式實施,能夠綠色出行的就選擇綠色出行,這算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那就是石油的開採如今已經有了好的技術,並不會出現石油被從地下源源不斷地開採,長此以往會破壞地球的內部結構,地球會塌陷碎裂的情況,偶然我們聽到這樣的消息也是極其罕見的。

相關焦點

  • 每年挖掉1200萬噸石油,地下都採空了,不會破壞地球結構嗎?
    到現在為止,石油仍然是現代工業不可或缺的「血液」,據媒體公開資料,2019年全球石油開採總量約為900億桶,按全球一桶石油平均137千克計算,大約為1200萬噸,看起來這個不是個小數字,那麼從地殼中抽出了那麼多石油,地球結構會被破壞嗎?
  • 人類每天都會從地下抽走大量石油,地球會不會因此而塌陷嗎?
    從人類誕生到現在,人類在地球上存在的時間相對於地球來說,只不過是彈指一瞬,微不足道的。但是,人類對地球所產生的影響,應該是所有地球上生物中最大的了。人類不僅會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將其他生物趕出它們賴以生存的棲息地。人類的社會的發展需要非常多的燃料來提供支持,所以,地球上能夠提供能量的東西,基本上都被人類拿來用了。最開始是地球上的樹木,然後是煤炭,天然氣,頁巖氣等等等等。
  • 石油開採,採空地底卻不會引起地底塌陷,這是什麼原因?
    眾所周知,中東地區可以說是一個石油寶庫,因為全世界現在一半以上的石油全都是來自於中東地區。中東地區的石油對於人類的發展至關重。但是每年的這麼多量的石油從地下層開採出來,相當於挖空地底。但是為什麼中東地區很少發生塌陷。因為在開採石油早期的技術不發達時,開採石油後,地下的水流層在受到壓強的作用下,會自動的回流到被開採的石油空間,平衡了地底壓力,從而減少了塌陷事故。
  • 人類每日都會從地下抽取大量石油,地球會因此而塌陷嗎?
    從古至今,人類對地球生物的迫害都在不斷地加劇。不僅如此,人類內部為了爭奪權力和資源也在不斷地鬥爭著。對於人類的發展來說,各種自然能源肯定是不能缺少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石油。這些年來為了爭奪石油資源,人類世界不斷有戰爭發生。從二戰時期美國掐斷日本石油來源而爆發的珍珠港事件,到近年來中東地區不斷燃起的戰火,很多戰爭的導火索就是因為被稱為「黑色黃金」的石油資源。
  • 人類每天都抽取大量的石油,地球會崩塌嗎?
    在所有的自然資源中,石油應該是最重要的一種了。石油大量儲存在如今的中東地區,其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意義,是每個國家都渴望得到的戰略資源。隨著人類對石油的開採越來越深入,我們心中也不由得會出現一個疑問,人類每天都從地下抽走這麼多石油,地球會不會因此崩塌呢?
  • 最具風險的石油開採:不會出現採空區,卻在地下醞釀超級地震!
    如果土地在採空區,地面下陷,地下水位下降,無法耕種了;如果房屋在採空區,那麼就危險了,可能會開裂坍塌,造成人身財產損失,更有的採空區塌陷還可能造成塌陷型地震!所以採空區是非常危險的。中東石油採空區到底有多大?一旦塌陷整個中東會崩潰嗎?
  • 中東的石油開採了那麼久,地下都挖空了,未來會出現大地震嗎?
    中東地區是世界的油桶,儲量佔世界石油儲量一半以上,產量則佔到了30%以上,出口份額佔到全世界45%。1932年巴林石油公司在賈拜爾杜漢沙漠地區發現了中東第一口油井「埃米爾一號」以來,已經開採了將近90年!挖出了那麼多石油,中東地下都已經挖空了,會不會未來產生大地震呢?
  • 這麼多石油被開採,未來地面會塌陷嗎?
    每個月都有成千上萬噸的石油開採出來,被人們用在交通、農業、工業等諸多方面。那麼,可能就會有人提出疑問,這麼多石油每天被從地下抽出,地下是不是就會空了?會不會發生地陷,地球是不是會因此折壽呢?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地球。地球是由內核、外核、地幔和地殼組成的,地球的直徑約有6300多公裡。人類在鑽井開採石油的時候,大都是只挖了幾公裡深。
  • 人類從地下大量抽取石油,大地震會不會讓上面的大陸沉沒?
    美國的頁巖油開採不過區區十幾年而已,中東的油田可是開採了接近上百每年了,而且聽說現代石油開採都注水,油田越大注水也越多,這中東除了早期油田開採以外,後期都注水,這半個世紀的注水,中東地下斷裂帶到處都充滿了水,一旦錯動,難道會真的會發生當年亞特蘭蒂斯一夜之間沉入海底的悲劇?
  • 每年挖掉1200萬噸石油,地下都採空了,地球不會裂了嗎?
    來源:搜狐網原作者: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到現在為止,石油仍然是現代工業不可或缺的「血液」,據媒體公開資料,2019年全球石油開採總量約為900億桶,按全球一桶石油平均137千克計算,大約為1200萬噸,看起來這個不是個小數字,那麼從地殼中抽出了那麼多石油,地球結構會被破壞嗎?
  • 破壞地質結構,開採頁巖氣真的會誘發地震嗎?
    此消息一出,不少重慶網友紛紛表示:求求你們放過孩子吧開採頁巖氣究竟會怎樣呢?是否會像網友所說的那樣,破壞地質結構、引發地震等一系列自然問題?頁巖氣好比人體的肌肉,天然氣就像肌肉中的血液,開發常規天然氣像在動靜脈血管中採血,而開採頁巖氣就如同直接從毛細血管中採血。
  • 開採了這麼多年的石油,是如何形成的,會不會被全部開採完呢?
    開採了這麼多年的石油,是如何形成的,會不會被全部開採完呢?石油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其實這個問題許多網友都表是很好奇,但是迄今為止依然沒有一個人可以給出明確的答案,只有一些猜測。再然後這些化石與地底下的泥沙一起,慢慢經過沉降,最後形成了一種沉積巖,這就是早期的石油了。許多人肯定會奇怪,畢竟石油是液體並不是固體,但是這些巖石其實最後會慢慢變成液體。因為地球底層之下存在著許多生物的屍體,在慢慢經過地底高溫高壓的磨練後,石油會沉積在巖石當中。這些石油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叫作海上石油。
  • 石油採空地層,會不會誘發超級地震?
    人類的工業社會,賴以為生的基礎就是以煤炭,石油等為代表的化石能源。這些能源源源不斷從地層深處被開採出來,滿足著人類社會的需要。煤礦附近發生塌陷,這在煤炭產地已經屢見不鮮。煤炭開採本身就會掏空地層,一旦遇到暴雨天氣,導致地面鬆軟,地層就很可能發生塌陷。
  • 我們常用的石油是怎麼形成的?會不會有被開採完的一天?
    我們常用的石油是怎麼形成的?會不會有被開採完的一天?我們經常用到的石油是怎樣形成的呢?相信這個問題,很多網友都會感到很好奇,但是迄今為止沒有一個人能夠給出正確的答案,有的只是一些猜測而已。許多人肯定會感到奇怪,畢竟石油是液體而並不是固體,這些巖石其實最後會慢慢變成液體,因為地球地層存在著許多生物的屍體,在經過慢慢的高溫和高壓的磨練以後,實用也就會沉寂在巖石之中了,其實這也是有,還有另一個名字叫做海上石油,這是因為海洋中的生物是可以降解沉積巖的,室友也就這樣生成了。
  • 地球石油儲量有限,人類每天消耗大量石油資源,地球會不會變輕?
    眾所周知,石油通過燃燒來產生能量驅動機械運轉,而其本身又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那麼隨著人類的不斷開採和使用,石油又燃燒成為了氣體,那麼地球的重量會不會越來越輕呢?地球上石油不斷消耗,地球的重量是否越來越輕按照全世界近些年來探測結果得知,地球上的石油資源共有1.35萬億噸,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不過按照科技的不斷推進,各種大型機械的研發問世,再加上人類目前的消耗情況來看,地球上的石油資源最終也會消耗殆盡,由於這種物質本身也是不可再生資源,那麼人類如果不能開發其他能源,將會來到無「油
  • 石油到底會不會用完?
    在很多年以前想必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個說法,石油將在XX年後就開採完了之後就沒有石油用了。美國曾經在50年代提出石油枯竭說石油會在在70-80年代產量達到頂峰,之後進入產量下滑。但我們都知道似乎在這之後隔段時間就會有新的說法石油枯竭又會往後延長。
  • 長遠來看,地球上的石油會被開採完嗎?
    20世紀末,專家們根據消耗量增速,將「石油末日」暫定在2030年,也就是說如果專家預測對了,10年時間過後,地球人類就將面臨「無油可用」的尷尬場面。但2019年新的數據報告顯示,目前全球已知的石油儲量,足夠人類再用半個世紀,如果考慮到清潔能源的話,最起碼本世紀內,「石油末日」不會到來。那麼地球上究竟還有多少石油?它們又能被人類開採多久?
  • 美國頻繁對火星探索的背後,會不會跟地球磁場不斷在衰弱有關?
    假設地球上的磁場消失了,指南針便會失靈、鳥兒將無法遷徙、極光會發生變化、世界將大範圍停電、衛星也會遭受太陽風的影響而損壞。僅此而已嗎?實際上如果地球上沒有了磁場,地球就無法留住大氣層,這就意味著,地球上將沒有生物可以存活。如果這還不夠,宇宙高能射線和太陽發出的高能粒子會繼續補刀。
  • 石油真的會被全部使用完嗎?為什麼石油這些年反而越開採越多?
    石油在許多能源中的地位是無可撼動的,但是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石油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或許真的會有一天石油會徹底的枯竭,但是也有人認為石油不會枯竭,那麼石油到底會不會被人類全部使用完呢?,這位科學家根據自己的研究,推理出來了一套曲線理論,石油的產量和時間成反比,隨著人類的開採石油會越來越少,而根據這個科學家估計,石油會在1966年到1972年達到歷史以來儲量最高,在那之後石油的產量就會不斷的減少,如果這個科學家說的例子有不對的地方的話,那麼石油枯竭就不至於被人們所認可。
  • 地球上石油可供人類開採多少年?中石油發布數據,網友:出乎意料
    地球上石油可供人類開採多少年?中石油發布權威數據,網友:出乎意料!石油和天然氣的出現給許多冷冰冰機器帶來了動力的活力和進步,石油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的方式,然而我們都知道石油的形成需要很長時間,總會有人擔心有一天油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