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頻繁對火星探索的背後,會不會跟地球磁場不斷在衰弱有關?

2020-12-06 牛歡喜

地球這顆蔚藍色的星球孕育了無數的生命,生命離不開地球的大氣層,淡水,以及宜居的溫度。但還有一樣東西也是不能缺失的,那就是磁場。

假設地球上的磁場消失了,指南針便會失靈、鳥兒將無法遷徙、極光會發生變化、世界將大範圍停電、衛星也會遭受太陽風的影響而損壞。僅此而已嗎?實際上如果地球上沒有了磁場,地球就無法留住大氣層,這就意味著,地球上將沒有生物可以存活。如果這還不夠,宇宙高能射線和太陽發出的高能粒子會繼續補刀。(不過也有一種可能,宇宙射線導致DNA鹼基對破損,使其基因突變,形成了可以抵抗宇宙射線的變異生物。)

地球上能有生命,對於地球和太陽,地球和月球,地球自身,一切的一切都是剛剛好。在我個人看來,完美到一切都好像被精心設計和安排出來的。就像下圖所示的一樣,宇宙的高能射線在接近地球時,會受到磁場的影響導致偏離方向。從對流層至電離層,任何一層的存在對生物的存活都是有意義的,它們的位置不能置換,厚度度也不能改變,否則將會帶來巨大的影響。

電離層和中間層之間還有熱層

但地球的磁場並非是永恆不變的,.美國的科學家稱,地球磁場在過去的150年裡減弱了約10%。哈佛大學教授傑裡米·布洛克漢姆指出,如果地球磁場以目前的速度減弱,那麼,地球磁場可能在1500到2000年間徹底消失,那個時候,如果科技無法實現星際移民或重新生成磁場,那將面臨著被終結。

面對地球磁場的減弱,目前的人類是束手無策的,如果我們希望解決這個問題去改變磁場的強弱,首先要明白磁場是如何生成的。現在我們依然不了解磁場是如何生成的,是通過什麼生成的,以及它的觸發機制在哪裡。不過我個人猜測,磁場應該跟地球的內核有關聯。

地球磁場的衰弱,並不是所有地區都是一致的,部分地區磁場的衰弱相比更加顯著。而這些衰弱顯著以及經常出現磁異常的地區,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這些地區都是資源開採區,比如礦物質、天然氣、石油等,這些資源又全部來自於地球內部,難道是它們對磁場的強弱有著直接的影響嗎?

不僅僅是磁場在衰弱,美國宇航局於去年7月15日宣布,地球的一個上層大氣層最近以出人意料的規模發生「塌陷」,規模之大令科學家百思不得其解。這個氣層被稱為「熱層」,現在又再度反彈。這種塌陷並不罕見,但規模之大還是讓科學家震驚不已。

美國在登月後,在太陽系內唯獨對火星的探索情有獨鍾。有人說是因為火星上有很多資源可以開發,這個觀點是不實際的,因為月球上的資源就非常豐富了,況且還有著很多稀有的資源,足夠人類去開發了,遺憾在目前的航天技術無法運回大批量的資源,更不能長期停留在月球上。也有人說對火星的探索是為了未來資源枯竭以後移民去火星,或許有一天能實現,但會非常遙遠。

先不談星際運輸問題,那只是最後一步。首先要做的是如何改變火星的溫度,然後讓火星重啟或生成磁場,最後還要生成和地球一樣的大氣層,而且各種氣體間還要達到一個完美的比例。難道美國已經為1000年後要做的事情開始提前籌劃了?如果不是,那他們又在尋找什麼呢?

我認為當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護好地球的環境,合理的利用和開發有限而寶貴的資源。

相關焦點

  • 火星到底經歷了什麼,會變成現在這樣?答案可能跟磁場的消失有關
    地球是一顆生命星球,而地球生命的誕生跟水有密切的關係,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可能來源於海洋,現在陸地上的生物都是由海洋生物不斷進化而來。人類在數百萬年前誕生,而人類的誕生也讓地球這顆生命星球升級為文明星球,而人類能夠誕生其實也是離不開水的,沒有水就不會有人類的誕生。
  • 探索火星磁場消失之謎:火星的水使得火星的磁場停止
    簡單的來說,火星其實應該是有磁場的,不過我們現在並沒有看到它的磁場出現,正是由於一些特殊的東西直接關閉了這種對流,那麼我們就觀測不到磁場的存在了。關於星球的磁場應該是位於它的中心融化的鐵心不斷的攪動,從而出現的,至於說這種對流,主要還是依賴於密度比較大的一些物質不斷的沉入,較輕的物質不斷的上升,在這種對流的過程中就會產生磁場。
  • 火星探索,未來火星上的孩子們如何展望地球
    人類自從發明了航空航天技術以來,就一直沒有放棄對宇宙中其它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進行探索。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有自己的繞行軌跡,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候約有5500萬公裡。從1962年起,地球上的人們開始對火星進行了探索,逐漸揭開了火星什麼的面紗。
  • 火星上曾經存在生命,為何會變成現在這樣?專家:跟磁場消失有關
    可以說人們對於火星是十分熟知的,對於火星的探索也是一直沒有停止,火星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一顆類地行星了。人們對於火星的探索也是經歷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人們熱衷於探索火星的主要原因就是由於火星距離地球是十分近的火星與地球的距離大概是0.55億千米。
  • 地球磁場倒轉頻繁,如果磁場消失?會發生什麼?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關於磁場,首先要說明的是,即使磁場在減弱,它也不會消失,這是由地球磁場的來源決定的。地球磁場由基本磁場、外源磁場和磁異常組成,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基本磁場,約佔地球磁場的99%以上,它是一種內源磁場,主要由地幔和地核內部的結構影響,地核主要由鐵和鎳等高密度金屬元素組成。所以只要地球不爆炸,這種磁場結構就會一直存在。
  • 為什麼火星磁場消失40億年了,而地球的磁場還完好無損?
    當然,在碰撞過程中,除了部分離子因為流動而形成的電流在火星上傳播以外,那些從母恆星太陽所噴射出的超強紫外線和X射線輻射,也因為在不停撞擊高層火星大氣的時候被不斷電離,這個過程也會讓部分高層大氣產生能夠導電的帶電粒子或電子。
  • 地球磁場為何會倒轉?(宇宙探索)
    美國的好萊塢似乎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推出一部科幻災難影片,其中有些鏡頭讓科學家認為確實言之有理。比如,有一部災難片就假想地球磁場崩潰後的場景。而真實的地球歷史上,確實多次出現磁場減弱甚至磁場發生倒轉的現象。但地球磁場為什麼會倒轉呢?
  • 人類為什麼會出現?很可能跟多年之前,火星同地球的碰撞有關!
    文/行走天涯人類為什麼會出現?很可能跟多年之前,火星同地球的碰撞有關!人類究竟為什麼會出現在地球上,可以說是一個未解之謎了,其實目前為止已經有很多種說法了,比如達爾文揭示的生物進化論,說咱們人類是從猿猴一步步進化來的,但其實現在動物園裡面關的猿猴還是蠻多的,為什麼這次猿猴沒有再繼續進化成人類了呢?而且據悉,人類進化成猿猴的最關鍵一直都沒有從地球上找到,這也是這種說法越來越被人質疑的原因之一!
  • 缺乏磁場保護,火星大氣層被太陽風「吹跑」,地球會不會也這樣?
    除了一些必備的因素,其實地球上誕生生命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地方,那就是磁場的問題,在太陽系中,擁有磁場的行星也有不少,但是能夠形成對本身星球有一定保護的磁場,則除了地球以外沒有別星球能夠和他的磁場一樣形成一層有效的保護膜,包裹著地球,使地球能夠維持住有效的大氣層,供給人生存的希望,而幾乎與地球相同的火星就沒有那麼好的宿命。
  • 如果地球失去磁場,地球會發生什麼?科學家:或成為下一個火星
    我們知道,太陽會釋放出大大量的光和熱,但是除了這些以外,從太陽的日冕層中還會噴射出大量的高溫高速的低密度粒子流,這些粒子流就是我們所說的太陽風。太陽風是一種等離子體,它本身就能形成磁場,當它的磁場碰到地球的磁場市,就會產生一種相互作用。這樣一來,太陽風就會被地球的磁場阻擋,繞過地球繼續前進,因此形成了一個被太陽風包圍的地球磁層。
  • 地球磁場正在消失?沒了磁場人類還能生存嗎?
    此外,地球內部的磁極也不斷地發生著變化,比如南部的磁極就不斷移動著,科學家需要持續地對它進行追蹤。北極光地球磁場看似是隱形的,無法用肉眼觀察到,但事實上,我們熟知的北極光的產生就和磁場有著巨大的聯繫。若是沒有它,我們是見不到北極光的。
  • 火星已經開始冷卻,大氣層在不斷流失,地球或將迎來同樣結局
    其實在幾十億年前的遠古時期,火星是一個氣候宜人的適合生物生存的星球,但是因為火星上的磁場的削弱,最後導致火星的大氣層不斷逃離火星,火星的大氣層變得異常稀薄,進而導致了火星上的大氣僅僅剩下一點點,最後火星上的氣壓就只剩下了不到地球的大氣壓的百分之一。失去了大氣層以及空氣,大氣壓也急劇下降,最後導致火星上的生物無法適應並最終滅亡。
  • 地球磁場異常減弱,或與全球變暖有關,地球會變得不安全嗎?
    人們很早就知道,地球的頂端存在兩個極點,地理極點和地磁極點。地球自轉軸與地球南北兩面相交的地方就是地理南北極。人們假想的地球磁軸與地球表面相交的兩點,即地磁的北極和南極。關於地球磁場的問題,多年以來人們都非常關注。而地球磁場發生的變化,科學家們也很早就注意到了。它們發現地磁的強度不僅在不斷減弱,而且地磁北極正不規律地從加拿大向西伯利亞移動。
  • 假設地球來到火星軌道,會發生哪些變化?地球一年將變成687天
    如果地球來到火星位置,地球上會發生怎樣變化,是否也會變得像現在火星那樣貧瘠荒蕪,所有空氣被超強太陽風帶走,所有海洋被蒸發一空?當地球真來到火星軌道,地球氣候的確會發生劇變,但地球生命不至於全部被毀滅。地球上光線略微變暗由於地球與太陽距離變遠了,那麼我們看到太陽就會變小,白天光線會略微變暗,來自美國好奇號火星車拍攝照片顯示,不論是朝陽還是夕陽,太陽看起來要小得多。
  • 地球磁場轉換時會發生什麼
    所以,如果,磁場徹底翻轉過來,或者坍塌到一起,我們會面對什麼?    磁氣圈基礎  由於地球深處產生的電流一直處於動態變化中,所以,磁氣圈是一種流體力,它的強度和方向,會不停的改變。  地心  地球的核心是一個主要由鐵組成的實心,大小約等同於月球。
  • 地球為什麼會存在磁場?如果地球停止自轉,磁場還會存在嗎?
    在宇宙中並不是所有的行星都擁有磁場。比如地球的鄰居火星就沒有磁場的存在,這也是火星無法成為一顆宜居星球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有科學家認為很久以前的火星是存在磁場的,只是後來不知因為什麼,導致了火星磁場的消失。
  • 火星與地球那麼像,未來地球會不會成為第二個火星?很有可能
    但是經過科學家多年的探索,並沒有在火星上發現任何生命的痕跡,我們所看到的火星是一顆乾旱缺水的沙漠行星,表面上布滿了碎石,時常還會有塵暴出現,而且火星沒有磁場,大氣層非常稀薄不過科學家對火星的探索並沒有放棄,有科學家表示遠古時期的火星是存在生命的,在2000年,科學家在南極洲發現了一塊火星隕石,內部存在鏈狀排列的磁晶體,這樣的排列形狀只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才會形成,因此科學家推測火星是存在生命的。
  • 火星超「火」太空專家破解火星影劇背後的科學
    作者:黃少偉自古以來,人類就對火星充滿嚮往和好奇。2020年是火星年,三國先後發射火星探測器,探索這顆紅色星球;Netflix也趁勢推出一部跟火星探險有關的劇集《遠漂》。《聯合早報》記者針對《遠漂》,以及提名2016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火星任務》的情節,訪問三名太空科技專家,了解這些火星科幻作品背後的科學。火星最近真「火」。三國在今年7月先後發射火星探測器,阿聯搶先在20日發射「希望號」,中國接著在23日發射「天問一號」,美國最後在30日發射「毅力號」。
  • 金星比火星距離地球更近,為什麼火星成人類探索的主要目標?
    「天問一號」火星很多地方和地球相似,如果地球毀滅的話,火星就是地球的備胎。它將會是我們移民的首選。我們都知道,星球的質量越大,那麼引力也就越大,在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但是,如果你站在金星上的話,那麼是不會感覺到有什麼明顯差別的。火星呢,就不行了,火星的半徑只有地球半徑的一半。這是半徑,如果換成體積的話,那麼火星只有地球的15%。
  • 地球上的水會不會一天天在減少?每個水分子都存在了50億年嗎?
    在某問答平臺上,有一位童鞋提了一個問題:地球上的水會不會一天天在減少?這是一個有意義的問題,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確實有理由擔心這個問題,如果嚴肅地來說,地球的水並沒有一天天減少,但這只是一個暫時的情況。地球如何保衛自己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