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齒也稱第三磨牙,是口腔中最晚長出的牙齒,通常在16歲以後才長出來。四顆智齒不一定全部萌出,有的人終生不長,某些人只長1至2顆,這都是正常的。但是很多人自從長了智齒,就麻煩不斷,讓人不得安生。
通常阻生的智齒,即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的智齒,在臨床上可能會導致一系列的危害,其中常見的危害有:
1.反覆發作的冠周炎是最常見的危害。主要是由於智齒牙冠周圍的軟組織與牙齒之間形成 「盲袋」,引起食物和細菌等積存導致的,智齒冠周炎的病人通常會出現局部腫脹、疼痛、溢膿甚至發熱等症狀。
2.造成鄰牙的損害。阻生的智齒,比如前傾生長的智齒,會與鄰牙之間形成一個敞開式的間隙,容易積存食物殘渣,並且不易清理,時間一長可導致鄰牙齲壞,甚至導致牙髓炎。或者因壓迫導致鄰牙牙根或遠中骨吸收。此外,因鄰牙齲壞,臨床上經常出現需要「拔一送一」的病例。
問題來了:長了智齒後到底要不要拔呢?
如果是正位萌出,與鄰牙鄰接關係正常,與對頜牙咬合關係正常,且無症狀的智齒,可以考慮保留。但以下這些智齒不及時拔除的話,可能後患無窮。
齲齒:得了齲齒的智齒很難補,醫生建議拔除,杜絕後患。
造成鄰牙病變:因為智齒萌發的空間不足,和相鄰的恆牙擠著生長,易致相鄰恆牙不易清潔或出現牙齒部分被吸收的現象,造成患者出現牙痛等症狀。通常患者不自知,而由牙醫診斷得知。
空間不足:以萌發的時候能感覺到腫脹、疼痛感為衡量標準,對於此種智齒拔除是最好的選擇。
阻生智齒:阻生智齒通常都埋在牙槽骨裡面,長了這種智齒不一定有感覺,因而非常容易被忽略,但可通過拍牙片診斷。
局部不易清潔:由於空間不足的關係,智齒通常位置不正,形態七歪八扭,又長在最裡邊,因此常造成清潔牙齒的困難,以致發生蛀牙現象。
無對牙咬合的智齒:不是所有的智齒都是成雙成對長的,如果智齒對面沒有相抗衡的智齒來咬合的話,就容易出現智齒過度萌發伸長的情況,從而影響咬合,出現不適感。
資料來源:寶山疾控
【來源:寶山衛生健康】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