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觀遺傳學:後基因組時代的領舞者
這正是現在遺傳學中讓我們激動的地方。」 不久前,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利用由「路標計劃」管理的新基金,啟動了表觀基因組學研究計劃,一批表觀遺傳學項目和研究人員將獲得數百萬到上千萬美元的經費支持。幾乎在同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召開了以表觀遺傳學為主題的雙清論壇,組織我國表觀遺傳學領域有代表性的專家進行研討,為自然基金委在表觀遺傳學領域的重大項目投入進行前期準備。
-
表觀遺傳學臨床試驗和標誌物研究一覽
2014年8月11日訊 /生物谷BIOON/--近年來表觀遺傳學的重要性已越來越得到生命科學界的廣泛認同,其相關研究已成為生命科學的前沿領域。表觀遺傳學的理念和技術正呈迅速發展的態勢,預計未來十幾年內,隨著研究力度的不斷加強,在理論創新上將取得一些關鍵性的突破,帶動生命科學的下一輪重大發展。
-
同濟高紹榮教授實驗室《Nature》發文揭示表觀遺傳學研究重大突破
同濟高紹榮教授實驗室《Nature》發文揭示表觀遺傳學研究重大突破 來源: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時間:2016-09-14 瀏覽:
-
基金委表觀遺傳學學術研討會10月召開
表觀遺傳學是當今生命科學研究的熱點領域,其研究將加深對發育、疾病、植物抗逆及雜種優勢等許多重要生命現象的認識。為了研討當今表觀遺傳學研究的現狀和趨勢,了解我國表觀遺傳研究的狀況,探討我國表觀遺傳學研究的發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生命科學部擬定於2007年10月27-29日在山東省煙臺市召開表觀遺傳學學術研討會。
-
表觀遺傳學如何入門?
所謂表觀遺傳,又稱表徵遺傳或擬遺傳、外遺傳以及後遺傳。這門學問主要研究的是在不改變基因序列的前提下,那些引發基因表達(開啟與關閉)或細胞表現型變化的遺傳機制。舉個例子,同卵雙胞胎中,如果其中一人患有精神分裂症,那麼另一個患上此病的可能性會非常高,接近百分之百。可是,為什麼不是完全的100%呢?
-
973重大專項「腫瘤與神經系統疾病的表觀遺傳學」通過驗收
9月25日至26日,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與細胞所主持的973重大專項「腫瘤與神經系統疾病的表觀遺傳學」驗收會議在北京香山飯店舉行。應首席科學家徐國良研究員的邀請,項目跟蹤專家嚴正清教授,楊安鋼教授,項目組專家裴剛院士,孟安明院士,李林研究員,唐宏研究員,朱冰研究員,朱學良研究員和翁傑敏教授參加了會議。
-
醫藥界新寵:表觀遺傳學藥物
作者:葉楓紅表觀遺傳學藥物是近年來醫藥界崛起的一個新領域。表觀遺傳在上世紀50年代由英國發育生物學家Conrad Waddington提出,用於描述在發育過程中,基因與環境間的相互作用,從而調控並決定組織器官的最終命運。表觀遺傳學主要研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發生改變的情況下,基因表達的可遺傳的變化。
-
科學網—表觀遺傳學:承續的魅力
在這篇發表在《神經科學》的文章中,拉裡·費格博士談到,發生在小鼠身上、把對環境的感應遺傳下去的現象,在理論上被稱為「表觀遺傳學」。 「表觀遺傳學是指在基因組序列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決定基因表達與否、並可穩定遺傳下去的調控密碼。」 清華大學醫學院表觀遺傳學與癌症研究所教授孫方霖曾向《中國科學報》如此介紹。
-
《自然》專題:表觀遺傳學
這就是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表觀遺傳學又稱為實驗遺傳學、化學遺傳學、特異性遺傳學、後遺傳學、表遺傳學和基因外調節系統,它是生命科學中一個普遍而又十分重要的新的研究領域。它不僅對基因表達、調控、遺傳有重要作用,而且在腫瘤、免疫等許多疾病的發生和防治中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是生命科學中近年來的一個突出進展,具有十分廣泛深刻研究和應用前景。
-
Nature:表觀遺傳學進展將遺傳學、環境與疾病聯繫了起來!
DNA序列和表觀遺傳學改變之間通常存在著神秘的關聯,這意味著突變常常可能會被忽略或被誤認為是表觀遺傳學變異,從而導致研究者的誤解。 衰老的表觀遺傳學特性 機器學習在高通量DNA甲基化數據中的應用已經能夠幫助研究者確定年齡或生理年齡的指標,有研究就發現,在353個基因組位點上的CpG甲基化的改變能夠產生一個與組織年齡高度相關的分數,對不同年齡分子預測因子的比較表明,表觀遺傳學時鐘與生物年齡的相關性最高;此外,表觀遺傳學年齡也能被較高的
-
表觀遺傳學藥物是繼免疫之後下一屆抗腫瘤藥物之星嗎?
核心提示:2020年1月23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宣布,已加速批准表觀遺傳學藥物Tazemetostat用於治療16歲及以上、不符合完全切除條件的轉移性或局部晚期上皮樣肉瘤(ES)患者。 FDA批准針對上皮樣肉瘤患者的首個治療方案 2020年1月23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宣布,已加速批准表觀遺傳學藥物Tazemetostat用於治療16歲及以上、不符合完全切除條件的轉移性或局部晚期上皮樣肉瘤(ES)患者。
-
年薪≥31萬:深圳大學植物表觀遺傳學課題組2020年誠聘博士後
深圳大學植物表觀遺傳學課題組2020年誠聘博士後 深圳大學生命與海洋科學學院植物表觀遺傳學課題組(莫蓓莘教授、黃騰波教授、劉琳副教授、於宇助理教授、崔潔助理教授),因科研工作需要,面向國內外誠聘5-6名博士後。
-
抵禦環境汙染的表觀遺傳學飲食
近期發表在Clinical Epigenetics的一項綜述研究顯示,來自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表觀遺傳學飲食」有助於防止在子宮內和出生後暴露於環境汙染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原文作者:Dr. Shizhao Li, Dr. Yuanyuan (Rose) Li & Dr.
-
表觀遺傳學與人類疾病
表觀遺傳學的迅速發展,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複雜的遺傳現象,為解開生命奧秘及徵服疾病帶來了希望。根據表觀遺傳的機制,目前人類已經發現部分疾病的發生與表觀遺傳密不可分。癌症是由基因突變和基因的表觀遺傳改變而引起的,在導致癌基因的表達改變而致癌的6種可能機制中,有3種機制與DNA甲基化直接相關。正常的DNA甲基化模式如果被破壞(如基因啟動子區域的甲基化程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導致細胞的癌變。
-
Elife:機器學習與表觀遺傳學藥物發現
近日,Sanford Burnham Prebys醫學發現研究所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機器學習算法,可以從顯微鏡圖像中收集信息,從而可以進行高通量表觀遺傳藥物篩選,從而可以開闢針對癌症,心臟病,精神疾病等的新療法。該研究結果發表在最近的《eLife》雜誌上。文章作者,副教授Alexey Terskikh博士說:「為了識別誘導表觀遺傳學作用的藥物,科學家需要篩選數十萬種潛在化合物。
-
Nature創刊150周年—表觀遺傳學進展將遺傳學、環境與疾病聯繫了...
21世紀,表觀遺傳學的研究得到了快速發展,同時其產生了讓研究人員感興趣和憧憬的東西,當然了,這其中也存在一些大肆宣傳的成分,本文中,我們回顧了表觀遺傳學在過去幾十年裡是如何演變的,同時分析了近年來改變科學家們對生物學理解的一些研究進展;我們討論了表觀遺傳學和DNA序列改變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表觀遺傳學對細胞記憶和可塑性的影響,同時我們還考慮了環境以及代際和跨代表觀遺傳學對生物學
-
浙理工在表觀遺傳學研究領域獲新突破
浙江在線4月1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張吉 通訊員 況弗柔 李晴妍)記者日前從浙江理工大學了解到,該校生命科學學院葉飛老師和她的合作者針對表觀遺傳因子DNMT1及PRMT1研究取得重要進展,連續在美國化學會期刊《ACS Chemistry Biology》及藥物化學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發表了相關研究論文。
-
表觀遺傳學標記與男性同性戀有關
圖片來源:RickLoomis/Los Angeles Times/Getty性取向的生物學機制一直是人類遺傳學中最令人頭疼的問題之一,而且在政治上高度敏感。現在,研究人員首次發現同性戀與受環境影響的DNA標記存在某種聯繫。雙胞胎研究與家譜信息為「性取向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這一觀點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
-
中國科學家幹細胞治癌獲突破
原標題:中國科學家幹細胞治癌獲突破參考消息網11月24日報導港媒稱,中國科學家通過幹細胞編程來「尋找並摧毀」癌症,朝著在癌症治療領域取得突破邁出了重要一步。報導稱,根據上周發表在中國科學期刊《細胞研究》上的一篇論文,研究人員用幹細胞培育出了初期免疫細胞,這些細胞之後會發展成T細胞,T細胞在胸腺中生成,並在人體免疫反應中發揮核心作用。一段時間過後,腫瘤消失了。報告說,由於新的T細胞存在記憶,接受治療的小鼠終生都不會再患上同一類型癌症。研究團隊在中科院網站上發表的聲明中說,這種方法可以帶來癌症治療領域的突破。
-
Nature:華人朱健康教授解析表觀遺傳學
生物谷報導: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植物科學系,植物分子生物學中心,普渡大學園藝及園林系的研究人員發現了組蛋白H2B去泛素化(deubiquitination)在表觀遺傳DNA甲基化和異染色質沉默方面的調控作用,在DNA甲基化修飾與泛素化之間建立了新聯繫,也為DNA甲基化修飾研究提出了新觀點,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6月7日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