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媒報導,臺灣立法機構24日表決通過關於開放進口美國「萊豬」的行政命令和相關「修法」草案。這意味著明年1月1日臺灣將正式開放「萊豬」及30月齡以上美牛進口已成定局。據悉,臺灣立法機構24日決戰萊豬進口議題,民進黨靠人數優勢讓攸關萊豬進口的9道行政命令全部準予備查。即自明年元旦起,島內豬農仍禁止製造、調劑、輸入、輸出、販賣或陳列瘦肉精,不過對於境外進口的牛肉、豬肉如果使用瘦肉精,則不屬於被禁止範圍。
對此,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與黨籍民意代表鞠躬向全民道歉。他稱,從蔡英文8月28日宣布開放萊豬至今近4個月,包括國民黨在內的所有在野黨都力抗對人民健康有疑慮的萊豬進口,但在執政黨大軍壓境下,24日的表決仍沒能廢止允許萊豬進口的行政命令,與食品安全有關的法律修正案幾乎沒有一條通過,「對於表決結果,我感到非常遺憾」,也證明了民進黨把民意當成塑料。他同時表示反萊豬還沒有結束,接下來還有萊豬公投第二階段聯署,聯署通過之後就能在明年8月28日進行公投。
不僅如此,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發文批評蔡英文犯了三大錯誤,包括決策黑箱作業、「雙重標準,推卸責任」以及錯估島內外情勢。他表示拒絕萊豬的決心毫不動搖,要讓違反民意的「萊豬」民意代表在下次選舉中付出代價。據臺當局資料顯示,臺灣從島外進口豬肉以加拿大為大宗,其次為西班牙、美國、丹麥,其中美國進口量為1萬多噸,佔去年進口量的13.1%。換算下來,臺灣民眾平均每年每人吃到0.49公斤美國豬肉。
就在11月22日,臺灣舉行了30年以來最大規模的「秋鬥」遊行,蔡英文當局宣布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踐踏百姓健康,毒害勞工與平民百姓。「反萊豬,反雙標」便成為今年「秋鬥」遊行的主題。針對扼殺新聞自由、開放毒豬進口,現場民眾高喊,要求不顧食安的蔡當局道歉、下臺。對此,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曾明確指出:民進黨當局為了謀取政治私利,勾連外部勢力,執意損害臺灣民眾的健康福祉,已經引起了島內民眾的擔憂和義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