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大桌子,是小兒子出生後不久擺在這兒的。那時候,孩子們的媽媽,也就是現在的兔奶奶,經常在這張桌子上燙衣服、做蛋糕、剝豆子、補襯衫。孩子們在桌子上寫作業、看圖畫書、下棋。有時躲在桌子底下玩捉迷藏,過家家。隨著孩子們的長大,小椅子一把接一把地改成了大椅子。等所有的椅子都一樣大了,孩子們卻開始一個接一個地離開,最後,六個都離開了家……
歡迎來到騎士教育——解構繪本欄目
第十八期為大家帶來經典繪本
《幸福的大桌子》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作者簡介
文作者:
森山京(MORIYAMA, Miyako),1929年生於日本東京都,作為文案活躍在廣告界,後來開始兒童文學創作,其作品在低幼讀物領域受到非常高的評價。平易優美的語言和充滿溫情的風格在日本廣泛受歡迎。她曾以《小狐狸系列》獲路旁石幼兒文學獎,二十多年一直深受小讀者的歡迎;作品《明天又是好日子》獲小學館文學獎,《模仿貓旅行記》獲野間兒童文藝獎,《麵包坊的小熊》獲廣介童話獎。
圖作者:
廣瀨弦:1968年出生於東京。《什麼都想做河馬》獲產經兒童文化獎推薦與森山京共同創作了《收到了有回音的信》、《小熊麵包師傅》、《戴著面具的男孩》、《愛吹牛的小兔子》。除了《隨便的小熊》、《哈密瓜時間》、《與天空相連的神話》等兒童作品,還出版了《討厭那個,喜歡這個》、《喜歡自己》等書。以深具個性的筆觸,活躍於各領域。
譯者:
蒲蒲蘭,北京蒲蒲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是由日本規模最大的兒童專業出版社:白楊社(Poplar Publishing Co.,Ltd.)於2004年7月在北京成立的中國子公司。
繪本解本
內涵解讀
《幸福的大桌子》的作者借著一張伴隨六個孩子的成長、小有歷史的大桌子,淡淡陳述著一個家庭的發展,同時也呈現生命成長的過程和生活發展的軌跡。大桌子陪伴了小兔子們的成長,見證了兔子一家從完整到分離,最後一家人又重新團聚在大桌子旁的幸福。當讀到小兔子們長大後紛紛離開家,最後只剩下兔奶奶在家裡守著大桌子,回憶著孩子們的成長曆程,懷念著過往家裡的熱鬧,不免有一種淡淡的憂傷。但這是現代很多家庭的發展過程寫照,孩子總會長大離家,父母難免漸漸變老,如何陪伴父母的晚年,如何讓獨居的老人感到幸福,這是我們作為大人家長思考的一個問題。而作為小讀者的孩子們,能夠讀取故事中媽媽對兒女的愛意,作為子女又如何能夠更好地表達和傳達愛意給父母呢?哪怕只是一個擁抱或者一聲問候,其實與父母的已經足矣。大桌子見證了這個大家庭的每一個幸福的時刻。繪本用溫暖的色調,細膩的筆觸,帶讀者們感受著兔子一家溫馨和美好的時光。
親子閱讀
閱讀這本繪本的時候,不妨帶著孩子一起來了解一個家庭成員的結構,包括祖輩、父輩和同輩等組成。父母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以及父母自己是如何表達對祖輩的關懷和愛意。如果無法與祖輩同住在一個城市的話,每年會在一些特別的日子,例如春節或者祖輩生日等探望老人家或者致電老人家的方式表達愛意。為何要每年有時間就回老家看望老人?作為父母的內心想法是怎樣的?等等這些真實的想法不妨分享給孩子們,讓他們也懂得父母也是祖輩的孩子是如何表達愛意和維繫家庭關係的。
孩子會慢慢長大,長大後會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也許會離開父母,最後會過自己獨立的生活。在閱讀和理解兔奶奶對孩子們的愛和思念,也理解思念也是一種幸福,因為彼此都保持著關係和愛意。如果是與祖輩同住的話,也可以跟孩子討論我們能做哪些事情可以讓老人更快樂,或者鼓勵和幫助老人家能夠有自己的生活。
家庭親子遊戲
父母不妨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和孩子們一起來畫一張家族成員的圖譜。當這張圖譜製作出來之後,我們還可以帶著孩子一起來對家族中的親人做一些採訪的活動,例如:職業、生活的城市、新的家庭成員構成等等。甚至,我們還可以邀請家中的祖輩來講講家中成員小時候有趣的事情。
我們還可以邀請孩子一起製作一張聚餐的邀請卡,把想要表達的話語用繪畫或者文字的方式,寫在邀請卡上寄送給家族的成員,邀請他們一起聚餐聚會,時間可以選擇在家族常聚會的日期,例如:祖輩生日或傳統的節假日等。
教育戲劇課堂
在戲劇課堂中,老師們可以從讓學生體會父母對兒女的愛意並學習向家人表達愛意的方式作為切人點來開展教學的工作。
首先,老師可以帶著孩子用身體扮演的方式演繹家庭大合照的定格畫面,由此作為暖身的活動進入主題內容。在主題教學中,學生通過採訪老師入戲的兔媽媽,進而了解作為父母內心的真實想法,體會作為父母既希望孩子好,又希望與孩子相聚的心情,從而幫助學生體會父母對兒女的愛。
利用專家外衣的戲劇範式,老師可以讓學生運用各種方式與家人相互之間保持聯繫並傳達家人之間的愛意。藉助音樂想像和聆聽來自兔媽媽的信件,鼓勵學生要主動地向媽媽表達愛意。
註:以上內容節選自《教育戲劇精讀課程》繪本解讀部分,僅供讀者學習討論之用,請勿用作其他任何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