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香港球場出了一群意識形態二流子

2021-01-10 環球網

10日香港亞洲杯外圍賽賽場看臺上再次出現部分年輕人噓國歌或在奏國歌時背向球場的事件,還有人做出豎中指的手勢,打出「香港獨立」旗幟,拒絕現場保安的勸阻。

香港主流輿論對上述行為發出了嚴厲批評和譴責。眾所周知,《國歌法》已在10月1日正式生效,包括特首林鄭月娥在內的許多人都提出,香港應進行本地立法,讓《國歌法》在香港生效。

噓國歌最近兩年在香港舉行球賽前的國歌演奏中一再發生,這樣做的大部分是小青年,其中不少是學生。在一個通常有萬名甚至更多觀眾的體育場裡,只要有百餘人一起這樣幹,就會很明顯,從而產生惡劣影響,對香港的政治氛圍形成一定紛擾。

噓國歌直接表達了對國家的非認同感,其政治挑釁意味很扎眼,而做起來又很容易,現場制止和事後法律追究在目前的香港又有一定困難,因此被一些懷有政治不滿的人和希望藉機發洩各種情緒的人當成了滋事法寶。

對這種現象必須予以治理。為此,國家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反對態度應當是毫不含糊的,內地和香港主流力量同樣應當旗幟鮮明地予以譴責。隨著《國歌法》生效,香港當地的立法應及時跟上,使處罰噓國歌行為有法可依,這是一國兩制下的基本邏輯。

然而同時要看到,徹底消除噓國歌及其他侮辱國家標識的現象短期內在香港很難做到,對此我們也應保持一份坦然。香港的體制決定了一些極端情緒會千方百計尋找出口,製造影響,它們不以這種形式出現,就會以那種形式出現。與它們作鬥爭註定是一個長期動態過程。

在現代社會裡,一種現象吸引眼球的程度與實際影響力並非都是正相關關係,治理它的難度與社會的強大與否也非一種絕對關係。如今非對稱性比比皆是,比如噓國歌的成本與治理它的成本是完全不成比例的,在同一時間裡管好體育場看臺有困難和治理好國家有困難也是兩回事。

一些人在體育場噓國歌當然反映了社會上的某種情緒,但這種惡劣現象反覆出現絕不代表其背後的那些情緒就是社會的主流情緒。與噓國歌相對應的那部分負能量既不可被忽略,也不應被高估。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實行「一國兩制」的大國,而我們又樹大招風,意識形態上的自成一統不被西方資本主義陣營接受,因此香港回歸後出現一些波折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展望大歷史,一些小青年在體育場噓國歌應不是能夠被記住的事情,它的真實意義就那麼大。

因為它不是香港「可能失控」的信號,也不是中央力量衰弱的徵兆。香港球場「有點亂」對「一國兩制」來說並不是意外的,那裡會有市井的二流子,也會有政治和意識形態上的二流子,他們會對「一國兩制」搞捉迷藏,打擦邊球,甚至會滿地打滾耍無賴。

香港是法治社會,對付各種惡俗現象的最佳手段就是法治。我們相信香港法律早晚會以適當方式制裁那些球場噓國歌的「二流子們」。其實,後者還羞辱了體育秩序和香港這個文明社會,至於香港回歸的那個國家的榮譽,真不是那群二流子想羞辱時就能夠得著的。

相關焦點

  • 香港球迷在東亞杯韓國賽場醜態盡顯!香港網民痛罵:一小堆曱甴
    一批香港球迷在東亞杯韓國賽場上「噓國歌」,香港網民痛罵:一小堆曱甴。北京時間12月11日18時30分,2019東亞杯男足首輪中國香港0-2不敵韓國。而比輸掉比賽更令人汗顏的是,在這場比賽之前,一群香港球迷居然將其醜態展露在了韓國的球場上。
  • 不要用意識形態差異幹擾「一國兩制」
    而這種常態所反映出的是中央對實行「一國兩制」政策的真誠、執著和高度包容。  筆者認定香港社會中呈現出來的所謂紛繁雜亂的表象是「一國兩制」下香港社會的常態,是基於「一國兩制」政策對香港居民生活方式的保護以及香港社會的高度自由特性而得出的一種判斷。在這樣一種自由社會中,居民的言行只要符合法律的規定,都是受到保護的。正因此,對於香港社會出現的一些政治問題往往以是否合法的議題而展開。
  • 社評:歐洲莫押賭疫苗,莫被意識形態左右
    當疫情洶湧且情況不明時,保持嚴格的社交距離被證明是效果最好的辦法,然而西方社會就是很難做到這一點,這成了西方體制和生活方式面對疫情暴露出的嚴重軟肋。遺憾的是西方社會在政治和輿論層面都不願意正視這個軟肋,也缺乏花力氣補上它的積極性。新冠疫情已經折磨了西方社會近一年,但他們抗疫組織能力的提高非常有限。
  • 怎樣看待意識形態問題
    作者: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中心主任 張國祚  近期以來,有一種誤解,以為加強意識形態工作就是要回到「左」的年代。於是,一些人對高校加強意識形態工作不夠理解,甚至產生一些困惑。針對這些困惑,需要回答以下問題:意識形態問題為什麼不能迴避?
  • 意識形態是怎樣產生的
    意識形態是怎樣產生的 ——讀《意識形態·起源和影響》 劉蘇裡     按照本書作者的觀點,意識形態「通常是針對人民大眾的言簡意賅的陳述,是針對一連串獨特的經濟、社會、政治環境所做的響應。」作者「言簡意賅」的表述,既對政治意識形態下了定義,也解釋了它的起源。    作者認為,「意識形態」一詞首次出現的時間是19世紀初,至今也只200年。第一個提出此概念的是法國人特拉西。特拉西認為:思想的產生來自物質的刺激,因此理念的形成是一種物理過程。而意識形態是對理念形成過程的研究,因而也可以稱之為「理念的科學」。
  • 社評:香港極端反對派不知天高地厚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日發表《「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這是香港回歸17年以來的第一次。香港社會的熱議隨之而起,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迅速回應,支持白皮書。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認為中央此舉具有現實意義。但香港泛民派延續了「逢中必反」的姿態,攻擊白皮書關於中央對香港有「全面管治權」、中央授權特區實行高度自治,並對這種高度自治權進行監督的系統性論述。
  • 把握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 奪取意識形態鬥爭新勝利
    時至今日,我們看到,網絡上下,國門內外,意識形態的鬥爭一刻也沒有停止,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徵程中,我們應該如何認識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深刻領會意識形態的內涵,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內在規律,把牢意識形態鬥爭的主動權,凝聚全民族共識,形成最大社會公約數?
  • 意識形態鬥爭並非「中國特色」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中曾著重強調:「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如果在意識形態上出了問題,就會前功盡棄,甚至造成失敗,這是有非常慘痛教訓的。
  • 社評:香港動蕩滿100天,反思正當其時
    但這100天改變了香港。如今香港的周末已經成為動蕩的「篤定時段」,而且出現暴力成為「常態」。法治的權威在這座城市被嚴重動搖,示威者攻擊警察成為司空見慣的事情。香港的現代性受到了衝擊,而且它遭受的不簡單是一點皮毛傷。美國評級公司穆迪16日將香港的信貸評級從「穩定」降至「負面」,之前惠譽已經對香港調低了評級,這些對香港來說都是不祥之兆。
  • 意識形態衝突的未來
    但如今大多數民主國家選民投票率的不斷走低,也意味著這種把意識形態差異概念化的方式可能已經過時了。有人甚至認為在這個日益碎片化的政治圖景中,意識形態和政黨之間的相關性已經越來越弱了。但在目前看來,有一種對立正在不斷凸顯,並可能重新塑造21世紀的左右派區分形式:在政策制定原則中對風險的「預防性」態度與「主動性」態度。
  • 社評:看懂香港局勢,識時務者為俊傑
    在「警告」北京不得出手「鎮壓」香港騷亂的同時,那些美國議員們從未警告香港的暴力示威者,甚至從未對他們有過隻言片語的指責。美眾議長佩洛西星期一還再次肉麻地吹捧了香港的激進示威者,稱他們「向全世界發出一個激動人心的信息」。很明顯,他們在鼓勵香港發生的暴力,他們才不在意暴力導致的失序對香港市民人權造成的損害。
  • 香港輿論盛讚"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發射升空
    新華社香港9月30日電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29日晚成功發射升空,香港各大媒體紛紛跟蹤報導。30日出版的香港各報均在顯著位置刊登了「天宮一號」成功升空的消息,多家報紙還發表社評或社論,盛讚中國航天事業邁出關鍵一步。
  • 將意識形態領域鬥爭 進行到底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第一次把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作為一項根本制度明確提出來,為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堅定了主心骨,把準了定盤星。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是歷史的結論、現實的必然。
  • 矽PU球場材料與丙烯酸球場材料對比
    PU球場材料的基礎上開發研製出來的新一代球場鋪面材料。 2、彈性丙烯酸球場材料——適用於籃球場、網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及其它運動場。 五、對地基的要求 1、矽PU球場材料可以直接在水泥混凝土上鋪設 2、丙烯酸球場材料對地基要求較高,要求地基平整、無裂縫,須做好防水。
  • 牢牢把握意識形態話語權和主動權 確保全市意識形態安全
    黎春秋主持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集體學習瀏陽日報訊(記者黃康)10月14日上午,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以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論述為主題,舉行集體學習和集中研討。長沙市委常委、瀏陽市委書記黎春秋主持學習。
  • 香港中文大學研發出圖片合成動畫系統
    新華社香港11月9日電 無須動物專家和動畫高手,單憑一張攝有一群同一種動物的照片,便可合成動物的連續動作畫面。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研發的「單一圖片合成動物動畫系統」不僅可用於動畫製作,而且在生物研究等領域也將大顯身手。
  • 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
    意識形態工作對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必須堅持和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全面領導,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 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黨的十九大報告把意識形態工作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 港區人大代表香港電影發展局局長談《流浪地球》為何沒有火到香港
    在3月7日舉行的香港代表團開放日上,全國人大代表、香港電影發展局主席馬逢國在發言中做出如上警示。馬逢國在發言中表示,過去一年,國際上出現了一股保守思潮,該思潮主要體現為單邊主義、保守主義,以及發動貿易戰、在高科技領域對別國進行遏制、打擊和限制。「這種遏制,我認為不過是表面的體現,在更深層次上必將出現理論和意識形態方面的較量。」
  • 廣州有哪些空中球場?一個空中球場的造價是多少?
    南浦地鐵站附近的好盞櫃星空球場。廣州有哪些空中球場?一個空中球場的造價是多少?近日,小編走訪了解到,廣州已悄然興起空中球場,目前市內至少有5處。因價格便宜、交通便利等優勢,空中球場得到了球友們的熱捧。  五號空間空中球場  俯瞰樓宇叢林、遙望白雲山……於今年5月份開放的陶莊路創業園「五號空間」空中球場,因其通達的地理位置,成為園區創業者的「心頭好」。五號空間物業負責人盧俊宇告訴記者,該空中球場的建設初衷旨在避免空間浪費。
  • 從四個維度做好網絡意識形態工作
    原標題:從四個維度做好網絡意識形態工作 當前,隨著網絡信息科技的日新月異,意識形態工作呈現出從傳統領域向網絡領域延伸的特點,而網絡意識形態在國際、國家、社會、個人不同場域中所面臨的挑戰及實現的目標指向各異。因此,對網絡意識形態不同場域基本定位的正確認識,既是當前我國加強意識形態建設的現實回應,也是有效應對網際網路風險、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