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平
2013年8月19日,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第一次把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作為一項根本制度明確提出來,為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堅定了主心骨,把準了定盤星。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是歷史的結論、現實的必然。中國共產黨是由馬克思主義孕育催生和武裝錘鍊出來的政黨,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鄭重地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成為一代代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精神支柱和鮮明的身份標識。回顧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曆程,正是由於有馬克思主義這個共同的思想基礎,才凝聚起全國人民的意志和力量,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各種艱難險阻,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透過歷史的長河,我們不難發現,國家動蕩、政權更迭往往始於思想領域的混亂、指導思想的迷茫。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以及發生在一些國家的「顏色革命」都警示我們,政治上的堅定源於理論上的清醒,只有毫不動搖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堅定「四個自信」,才能保證道路不偏、方向不改。當前中國共產黨人正胸懷和面臨「兩個大局」,一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全局、一個是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既贏來了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團結力量、堅定信心的任務尤為凸顯。當今時代,社會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日趨活躍,各種社會思潮多元複雜,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紛紜激蕩,特別是中美經貿摩擦、香港修例風波等事件所帶來的非主流意識形態衝擊更是不容小覷。與此同時,隨著網際網路快速發展,新媒體從業人員、網絡「意見領袖」等網絡人士大量湧現,官方信息的主流地位和傳統媒體傳播的權威性被大大削弱,給人們的政治認知帶來諸多困惑。新的時代條件下,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就是要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保持思想定力、政治定力,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覺,夯實共同的思想基礎,維繫共同的精神紐帶,促進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更好匯聚起克難攻堅、奮力前行的強大力量。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決定》指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健全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工作體系,完善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等各層級學習制度,建設和用好網絡學習平臺」,指明了理論學習、理論研究、理論傳播的方向和要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必須建構強大的主流意識形態,理論上正本清源,輿論上有效引導,推動全黨全社會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人們深刻理解和領會這一思想的精神實質、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實踐要求。突出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黨員幹部帶動普通群眾,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把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同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聯繫起來,準確把握這一思想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發揮「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的聚合和引領作用,豐富學習內容、創新學習形式,既推動線上學習,又開展線下打卡,發動「兩新」組織人群、黨外人士、青年學生等通過「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學習新思想,了解新成就,用重要思想、主流聲音佔領網際網路主陣地。整合資源、創新載體,集中優勢力量進行理論研究,開展結對共建「馬克思主義學院」活動,遴選黨校、高校老師與地方宣傳部門共建設立「理論名師工作室」,通過基地化研究、制度化培訓、示範化宣講,用理論闡釋實踐、用實踐發展理論,增強理論解釋力、話語說服力,使之成為各地開展理論工作的策源地、思想庫、參謀站、孵化器。健全精準傳播、有效覆蓋工作機制,持續推進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大眾化,立足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開展「文明實踐、理論當先」宣講基層行,更好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全社會合力辦好大中小學思政課,對學生進行思想引領和價值塑造,幫助學生校正好聽黨話、跟黨走的人生坐標,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要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2019年9月3日,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秋季學期中青年幹部培訓班上,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廣大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經受嚴格的思想淬鍊、政治歷練、實踐鍛鍊,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頑強奮鬥。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一方面要壓緊壓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政治責任、領導責任,堅持黨管宣傳、黨管媒體,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牢牢掌握在黨的手中,增強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權、話語權。另一方面要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理直氣壯批駁挑戰政治底線的不當言論,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維護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識形態安全。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任務和各種風險挑戰,各級領導幹部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克服精神萎靡、得過且過的消極心態,在推進新時代偉大社會革命的實踐中,把黨的自我革命引向深入。當前,我們遇到的鬥爭是多方面的,凡是危害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則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各種風險挑戰,只要來了,我們就必須進行堅決鬥爭,而且必須取得鬥爭勝利。不僅要強化鬥爭意識,增強迎難而上的鬥爭勇氣,而且要掌握鬥爭規律和藝術,在鬥爭中磨礪和淬鍊本領。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夯實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思想根基,增強鬥爭的底氣和力量。落實好主管主辦、屬地管理原則,杜絕各種法外之地、輿論飛地,健全聯席會議、分析研判、定期檢查、情況通報、有關活動審批報備等制度,對鬥爭面臨的客觀形勢和未來走勢做出全面、準確的分析和判斷,形成正確的鬥爭策略和方法,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敢於「發聲」,在矛盾衝突面前敢於「亮劍」,將意識形態領域鬥爭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