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輿論盛讚"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發射升空

2020-12-03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香港9月30日電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29日晚成功發射升空,香港各大媒體紛紛跟蹤報導。30日出版的香港各報均在顯著位置刊登了「天宮一號」成功升空的消息,多家報紙還發表社評或社論,盛讚中國航天事業邁出關鍵一步。

    《文匯報》社評指出,中國「天宮一號」成功發射,並即將實施與飛船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是中國航天發展史上又一具裡程碑意義的事件,標誌著中國在雄厚的經濟基礎支持下,突破西方技術封鎖,自主開發航天科技進步迅速,再向航天強國邁出一大步。中國有條件也有責任再接再厲,大力發展航天技術,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同時積極推動航天領域的國際合作,為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類作出更大貢獻。

    社評說,中國目前在太空科技和經驗方面仍與美俄存在明顯差距,但是中國擁有長遠的發展計劃和堅實的財政支持,應該加速航天產業發展,帶動高科技、軍事以及經濟等方面的協同發展,佔據科技發展的制高點,為提升國家的綜合實力發揮助推作用,更好地維護、保障國家的長遠和根本利益。

    《大公報》社評說,中國神話小說《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大鬧天宮」是讀者耳熟能詳的一段,三歲小孩也會想像天空上有一座神奇瑰麗的天宮,但天宮究竟在何處?人們怎樣才可以進入天宮?千百年來沒有人可以提供答案。今天,隨著「天宮一號」的成功發射,中國人不但已經打開了登上天宮的大門,而且,到2020年,中國將會建成第一座永久載人的國際空間站,從此,蒼穹之上將會有一座真正的「天宮」,一座屬於中國人的「天宮」! 「天宮一號」的發射成功,在中國航天事業上具有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戰略意義。

    社評說,在六十二周年國慶前夕,「天宮」上天,港人祝賀、感動之餘,更希望港人社會加強愛國愛港大團結,為建設強大祖國作出應有的貢獻。

    《星島日報》社論認為,太空實驗室「天宮一號」成功發射,待11月與太空船「神舟八號」對接成功,將為中國設立長期太空工作站締造條件,標誌中國太空科研計劃再度登上新臺階,向世界顯示急起直追的「中國速度」。

    社論說,在太空科技方面,比起歐美各國現時受到經濟和政治等多方面因素掣肘,中國在人才、物力和管理制度上多方面配合,有機會成為後起之秀。

    《新報》社論說,「天宮一號」的升空,標誌了中國航天科技一項裡程碑。的確,中國的航天科技比其他先進國家遲了很多起步,但是「遲來早上岸」,經過了這20年的急速衝刺,現在中國的航天科技已居於世界前列。

    社論認為,航天科技除了展示軟實力之外,還是凝聚國民向心力的一種有效方法,其作用甚至超越競技體育。試想想,全國人民一起在看火箭升空,大家同時關心太空站內的活動情況,在這一刻,十三億人同時感到自己是中國人,這是何等開心的場面。

相關焦點

  • 天宮一號發射成功!
    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03秒07毫秒,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乘著長徵二號FT1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首次自動點火。21時39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常萬全宣布: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成功。
  • 日媒:中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近期或重返大氣層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NHK電視臺3月29日報導稱,被認為已經失去地面控制的中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預計將在3月31日至4月初重返大氣層,其殘骸可能會墜落到地面。世界各地的宇宙機構和團體正在持續對其進行觀測。報導稱,「天宮一號」全長約10米、重8.5噸,於2011年發射升空。
  • 天宮一號即將燒毀是為何 天宮一號是什麼時候發射升空的
    記者今天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官方網站了解到,我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即將「謝幕」,將再入大氣層燒毀。  經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和專業機構分析,預計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的時間在今年3月31日~4月4日之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官方網站後續將每日發布有關監測預報信息。
  • 「天宮一號」成功發射 中國建太空站邁出第一步
    核心提示:「天宮一號」在29日晚上9點16分,在酒泉的衛星發射基地,由改進型的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在升空後13分鐘,控制中心正式宣布「天宮一號」發射成功。鳳凰衛視9月29日《總編輯時間》,以下為文字實錄:「天宮一號」成功發射升空 領導人到賀何亮亮:作為中國空間實驗室雛形的這個「天宮一號」今天晚上成功發射升空了,「天宮一號」在晚上9點16分,在酒泉的衛星發射基地,由改進型的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之後火箭助推器以及整流罩相繼分離
  • 【科普秀】天宮一號絢爛謝幕 關於天宮一號的精彩瞬間
    千龍網綜合報導 剛剛,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完成最後的「謝幕」再見,天宮一號!2011年9月29日,我國自主研製的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天宮一號」設計壽命為兩年,實際在軌工作四年半,超期服役並開展了一系列科學實驗及多項拓展技術試驗,取得豐碩成果,為我國空間站建設和運營管理積累了寶貴經驗,奠定了堅實基礎,是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名副其實的「大功臣」。圓滿完成使命的「天宮一號」這幾天就將返回地球懷抱。在它「謝幕」之際,讓我們一起回顧它所走過的輝煌。
  • 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飛船成功實現手控交會對接
    新華社北京6月23日電(趙薇 宗兆盾)23日10時07分,在航天員聶海勝的精準操控和張曉光、王亞平的密切配合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十號飛船成功實現手控交會對接。這是3位航天員手拉手慶祝成功(攝自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大屏幕)。新華社發(張曉祺 攝)     8時26分,航天員手動控制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實施分離,神十飛船撤離至與天宮一號相對一定距離處。
  • 天宮一號,難說再見!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2日發布的消息稱,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  這將是天宮一號最後的謝幕。  天宮一號是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也是中國在浩瀚宇宙中的「第一個家」。
  • 「天宮一號」的太空之旅
    重達八噸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被長徵二號FT1火箭託舉升空。它的發射標誌著中國擁有了自己的空間實驗室,也在浩瀚宇宙中安下了第一個「中國之家」。2011年11月1日5時58分,承載著首次交會對接使命的「神舟八號」飛船按計劃準時起飛,追逐「天宮一號」。「天宮一號」在剛升空不到3個月,就迎來了它的第一次挑戰。
  • 新中國的第一:第一個空間實驗室平臺「天宮一號」
    「天宮一號」作為一個全新的載人太空飛行器,既要作為交會對接的目標飛行器,又要實現從單一太空飛行器飛行,到多太空飛行器在軌對接、組合體飛行的跨越,還要具備空間實驗室平臺能力,確保航天員駐留安全,保障空間科學與技術實驗。
  • 天宮一號:完美謝幕 輝煌永駐
    從升空到銷毀的2378天裡,天宮一號見證和親歷了中國航天事業的許多輝煌時刻: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上天;中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中國首次太空授課……    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上天  2011年9月29日19時,在甘肅酒泉,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
  • 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
    當日13時18分,搭載著3名航天員的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新華社記者 王永卓攝    新華社北京6月13日電(記者 趙薇)搭載著3名航天員的神舟十號飛船13日13時18分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這是天宮一號自2011年9月發射入軌以來,第5次與神舟飛船成功實現交會對接。
  • 「天宮一號」完成任務告別太空
    4月2日,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從天外回歸,結束了長達7年的太空之旅。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
  • 「新中國的第一」第一個空間實驗室平臺「天宮一號」
    「天宮一號」作為一個全新的載人太空飛行器,既要作為交會對接的目標飛行器,又要實現從單一太空飛行器飛行,到多太空飛行器在軌對接、組合體飛行的跨越,還要具備空間實驗室平臺能力,確保航天員駐留安全,保障空間科學與技術實驗。
  • 軍工行業:天宮一號發射成功 長期看好航天板塊
    」太空實驗室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2F」火箭發射上天,隨後不久,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常萬全宣布: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發射圓滿成功。  天宮一號的發射是我國載人航天技術進一步突破的標誌性事件,預示著我國以航空航天為代表軍工行業進一步快速發展的廣闊前景,將長期利好我國軍工行業。  短期對具有航天概念的股票形成事件性利好。需迴避利好兌現後的調整。  天空一號的發射成功拉開了我國首次無人交會對接試驗的序幕。
  • 天宮一號完美謝幕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再入大氣層示意圖  未發現對地面造成損害  4月2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多位記者提問天宮一號有關問題。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中方始終高度重視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一直按照國際公約和國際慣例,本著高度負責的精神處理此事。目前未發現對地面造成損害。」  從3月14日開始,中國載人航天官方網站已把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軌道狀態由每周公告改為每日發布。
  • 鄭文浩:從「天宮一號」看中國航天的「費效比」(組圖)
    9月29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發射升空。
  • 副總指揮解析天宮一號:開啟中國空間站之夢(圖)
    核心提示  天宮一號主要承擔什麼任務?有何特點?由何種火箭發射?神舟八號何時發射?  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發射前夕,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總裝備部副部長牛紅光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接受本報記者採訪,詳細解析天宮一號/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的有關情況。
  • 天宮一號接待兩撥航天員:劉洋踩單車 王亞平做水球實驗
    2018年4月2日,完成使命的天宮一號將返回地球,墜入大氣層燒毀。作為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6次交會對接,接待兩撥航天員。圖為2010年11月16日,中國「天宮一號」1:1模型在珠海航展上精彩亮相。
  • 「天宮一號」答小記者問
    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成功發射升空。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實施以來的第8次發射。隨後,「天宮一號」接受了眾多小記者的視頻採訪。 以下,是文字實錄。
  • 天宮一號,歡迎回家!
    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03秒,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超期服役的天宮一號不僅完成了既定任務,還額外開展了多項拓展技術試驗,也就是說,咱們的天宮一號除了「必答題」,還搞定了很多「超綱加分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