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成功發射 中國建太空站邁出第一步

2020-12-04 鳳凰網

 

核心提示:「天宮一號」在29日晚上9點16分,在酒泉的衛星發射基地,由改進型的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在升空後13分鐘,控制中心正式宣布「天宮一號」發射成功。中國國家領導人,胡錦濤、吳邦國、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周永康等在北京的航天城觀看「天宮一號」整個的發射過程。溫家寶、賀國強等領導人則是在酒泉的衛星發射中心的試驗指揮樓的平臺上觀看了這個升空。

鳳凰衛視9月29日《總編輯時間》,以下為文字實錄:

「天宮一號」成功發射升空 領導人到賀

何亮亮:作為中國空間實驗室雛形的這個「天宮一號」今天晚上成功發射升空了,「天宮一號」在晚上9點16分,在酒泉的衛星發射基地,由改進型的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之後火箭助推器以及整流罩相繼分離,升空後的第585秒,「天宮一號」在兩百裡的高空將跟火箭分離,開始入軌。兩分鐘後,太陽能帆板成功打開,控制中心在升空後13分鐘正式宣布「天宮一號」發射成功。

中國國家領導人,包括胡錦濤、吳邦國、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周永康等在北京的航天城觀看「天宮一號」整個的發射過程。溫家寶、賀國強等領導人則是在酒泉的衛星發射中心的試驗指揮樓的平臺上觀看了這個升空。

備受關注「天宮一號」今晚成功發射升空,根據計劃發射「天宮一號」之後的兩年裡,中國將相繼發射「神舟8號」、「神舟9號」和「神舟10號」飛船,能分別與「天宮一號」完成交匯的對接。其中「神8」是無人對接,中國航天,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表示,這個「神9」將根據「神8」的飛行情況進行評估,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再決定是否載人。

載人交會對接須保證安全

解說:空間交匯對接主要目的就是將航天員從太空飛船送入空間實驗室或空間站。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總設計師周建平表示,神舟飛船增加交匯對接功能是重大的技術狀態改變,而只有在飛行可靠性、安全性都滿足要求的情況下,再決定「神9」是否載人。

周建平(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我們載人第一個原則是要保證安全,所以說從保證人的安全的角度,我們認為應該進行一次飛行試驗以後,按飛行試驗前的情況,包括我們已經完成的地面試驗的情況,綜合評估看我們的技術上的成熟度,我們飛行的可靠性,我們飛行的安全性是不是滿足我們的要求。

中國建太空站邁出第一步

何亮亮:後天十月一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日,今天在甘肅酒泉的發射場「天宮一號」成功的發射了,肯定是對國慶的一個獻禮。我注意到海外的網站用了這樣的詞彙來形容,說作為「秦皇始興地,漢武御酒處」,只有酒泉戈壁的大漠孤煙,朔風凜冽才能磨礪出秦皇漢武蕩平七國、徵伐匈奴的「霸氣」。為什麼要這樣的懷古呢?因為酒泉這個地方當然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一個名字,但是如今它當然,你要到那裡去緬懷漢唐,我們說秦漢的霸氣,那可能只是一部分人的一種浪漫的情懷,但是更重要的是,這個發射基地可以說多年來已經成為國際上關注中國國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窗口。

中國從上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以「兩彈一星」為標誌。在國力,當時的國力還遠遠不如現在的情況下,開始了自己的太空的事業,今天我們看到,國家領導人分別在北京和酒泉或者在航天城,在甘肅酒泉是實地觀看了這次發射,因為這次發射的是中國太空事業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標誌。就是繼美國、蘇聯或者是俄羅斯之後,那麼中國是第三個太空的大國,將要建立自己的太空站,而這個「天宮一號」就是建立太空站的第一步,這一步走的非常成功。

我們看當前世界上的形勢,可以說是整個世界的形勢是相當不安定,特別是美國、歐洲、日本,都陷於經濟衰弱上的某種程度的動蕩和不安,中東地區的局勢也是持續的動蕩,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這種政治和社會的穩定,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通過以這個「天宮一號」發射作為一個標誌的太空事業的巨大進步,它在國際上都會引起非常大的關注。

至於西方一些輿論說的,中國在展示自己的太空肌肉,我想他們先看一看美國和俄羅斯是如何展示自己的太空肌肉的,不要因為中國人發射了這個「天宮一號」就說中國人如何如何。

風暴期間 港海陸空交通受影響

何亮亮:今年第十七號颱風「納沙」29日下午兩點半在海南的文昌縣登錄了,而受「納沙」外圍雨帶的影響,香港的海陸空交通全面受到影響,在風暴吹襲期間,香港多數地方發生了樹木、大廈、篷架倒塌的意外,有多人受傷。氣象臺預測,「納沙」對香港的影響會持續到10月2號。

解說:天文臺在下午四點趕發三號風球,城巴、辛巴、九巴等各條巴士路線還有電車陸續恢復行駛,街上的行人就不多。不過之前在8號風球之下,風大、雨大,但仍然有不少人,不怕風雨在尖沙咀海旁感受颱風的威力。

今天所有的學校停課,大部分打工仔都不用上班,除了他們,運報紙的工人,還有人趁颳風來拍照。

記者:為什麼颳風來拍照?

香港市民:另有一番滋味。

解說:來往港澳的客輪服務暫停,在上環港澳碼頭有幾百名旅客寄留,路閘口坐滿旅客,部分人士跟旅行團原本打算到澳門玩,現在要掃興而回。

內地旅客:八點多鐘吧,有一點點失望。

記者:為什麼呢?

內地旅客:很想到那邊去玩。

記者:旅行社有跟你們說怎麼安排嗎?

內地旅客:還在商量。

解說:在機場,大堂的顯示屏顯示多班航班延誤或取消,國航在櫃檯前用告示板列出航班的最新資料給旅客查詢。機管局表示,至少有245班航班延誤,20班航班取消,22班原定來香港的航班需要轉飛到的其他的地方,包括廣州和廈門。

風暴吹襲期間,各區有篷架倒塌,在新普高一副巨型的篷架倒塌,空調也被吹到街上,一輛的士經過的時候被擊中,司機受傷,天亮之後,工人忙於清理,在中環恒生銀行大廈,有幾塊玻璃在強風之下被吹下來,沒有人受傷。

何亮亮:距離明年臺灣的大選還剩下三個多月的時間,臺灣的選情可以說是越來越緊迫,臺灣領導人馬英九29號下午協同行政院長吳敦義和相關的部會首長召開黃金十年的首場政策說明會,馬英九提出,馬英九強調,他提出這個黃金十年和民進黨十年政綱最大的不同,就是做的到而非空想。

馬英九親自闡述 打造黃金十年拼連任

解說:臺灣大選即將在下星期進入倒數百字,為了拼連任,臺灣領導人馬英九29號下午協同大選副手,行政院院長吳敦義以及相關部會首長,一同召開黃金十年政策綱領的首場記者會,正式提出臺灣未來發展規劃,馬英九強調,黃金十年與對手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提出的十年政綱有極大不同。

馬英九(臺灣領導人):我們過去三年經歷過金融海嘯、經濟衰退、八八水災、H1N1疫情的衝擊,然後讓我們從當中學到經驗,所以我們提出來的構想不但能夠前瞻未來,而且非常務實。換句話說,我們是做的到的,我們不是空想。

解說:馬英九表示,黃金十年並非口號,但民進黨質疑國民黨執政三年多,(部分正減票票)。馬英九也提出反擊,強調臺灣無法避免的受到金融風波影響,但有信心面對難題。

馬英九:我們是一個有經驗的執政團隊,累積了三年的經驗,累積了我們許多應付危難的這種教訓,我覺得我們對自己非常有自信。

解說:黃金十年的首場說明會聚焦在活力經濟,之後將會陸續提出連能政府、和平兩岸等共八項願景。馬英九主打政績牌、願景牌,要以實際政策規劃未來,替自己的選情加分。

何亮亮:兩岸警方28號聯合東南亞七個國家一舉破獲了八個犯罪集團,那麼這八個集團設下的這個一百六十二個犯罪處所,總計有兩千多起的詐騙案件,金額高達2.2億元的人民幣。絕大多數受騙者都是大陸的民眾,遍及了31個省市,警方逮捕的疑犯人數為歷來最多。

兩岸聯合多地 掃蕩跨境詐騙集團

解說:用外套包頭,不發一語,這群被警方押解的男男女女全都是詐騙集團的首腦和手下,大陸公安和臺灣刑事局28號聯手破獲橫跨兩岸和東南亞等九地的詐騙集團,逮捕827名嫌犯為歷來人數最多。

林德華(臺灣刑事局長):針對兩岸及東南亞這些詐騙集團他們的總部,他們的詐騙話務平臺,以及他們的(譏謊),以及他們的洗錢中心全面性的做一個掃蕩。

解說:其將利用已婚婦女撥打詐騙電話,誘使被害男子上鉤,再以急需用錢為由騙取現金,總計超過2000多起案件。得手金額高達2.2億人民幣。另外由於日前曾發生菲律賓政府將臺灣詐欺犯引渡大陸的事件,對於這次是否要求直接將臺籍嫌犯遣送回臺,刑事局也做出說明。

林得華:在他們是否指證情況之下,如果人犯可以遣返的時候,我們再來洽商相關的遣返的作業,這一次,各地分散的比較多,是不是要不要用專機我認為看實際狀況的需要。

解說:臺灣刑事局表示,兩岸自從第三次陳江會籤署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以來,不僅詐期案件大幅降低,也減少民眾損失,而跨境犯罪經已經是未來趨勢,兩岸警方會加強合作,共同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總編輯時間》鳳凰資訊臺播出 [節目專區]   

主持人:呂寧思 何亮亮

首播時間:周一至周五 22:00——22:30

重播時間:周二至周六 03:30——04:00  10:30——11:00

聲明:凡註明「鳳凰網」來源之作品(文字、音頻、視頻),未經鳳凰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鳳凰網」。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我們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香港輿論盛讚"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發射升空
    新華社香港9月30日電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29日晚成功發射升空,香港各大媒體紛紛跟蹤報導。30日出版的香港各報均在顯著位置刊登了「天宮一號」成功升空的消息,多家報紙還發表社評或社論,盛讚中國航天事業邁出關鍵一步。
  • 東方傳來好消息,「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編輯:葉風校對:陳城近日,東方傳來好消息,「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對於中國航空局來說,這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情。中國成功向火星發射了一號探測器,在飛行一段時間之後,這個探測器將會對火星開展一系列的科學檢測工作。這對中國來說,是裡程碑式的一幕。
  • 天宮一號發射成功!
    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03秒07毫秒,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乘著長徵二號FT1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首次自動點火。21時39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常萬全宣布: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成功。
  • 「胖五」成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 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第一步
    中新社文昌7月23日電 題:「胖五」成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 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第一步作者 郭超凱7月23日,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經過2000多秒的飛行後,成功將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長徵五號火箭首次應用性發射,亮點頗多。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邁出我國火星探測第一步
    2020年7月23日12點41分左右,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中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成功。這是我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任務目標是通過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 這樣將邁出我國火星探測的第一步。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我國行星探測邁出第一步
    新華社北京7月24日電(記者郭倩)《經濟參考報》7月24日刊發題為《「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我國行星探測邁出第一步》的報導。文章稱,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行星探測第一步。
  •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聊點科技【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美媒關注中國太空站計劃:2022年前完成天宮三號發射
    美媒稱,在沒有太多宣傳的情況下,中國在2011年將自己的太空站——重達8噸的天宮一號送入軌道,它堅持了兩年,為中國建造和發射8.6噸重的天宮二號提供了實踐經驗。  據美國戰略之頁網站5月30日報導,天宮二號在2016年底發射升空,預計它能堅持更長時間。2017年4月,中國的一艘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實現了自動交會對接。
  • 火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火星探測承載了中國無數天文工作者的夢想,一代一代的航天人為之努力奮鬥,終於在今天邁出了第一步。23日12時41分,地點是海南島東北海岸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裝載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這是歷史性的一刻,也是我國開啟火星探測之旅的第一步!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中國這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美國媒體卻感到前所未有的不安!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我國行星探測邁出第一步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行星探測第一步。作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三個目標,這是其他國家火星探測任務從未有過的。
  • 外媒關注天舟一號發射:太空站建設邁出關鍵一步
    2016年9月中國發射了天宮二號,2017年將發射中國空間站20噸的核心艙。全部完工後這個60噸的空間站將於2022年正式運轉,至少運行10年。據法新社4月20日報導,採用液氧煤油為燃料的長徵七號運載火箭於20日晚7點41分從海南省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將中國的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成功送入太空。從下午起一直在現場等待的幾百名觀眾在看臺上鼓掌歡呼。
  • 再見,天宮一號!
    剛剛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完成最後的「謝幕」再見,天宮一號! 2011年9月29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隨著長徵二號FT1運載火箭騰空而起你飛向了太空,你是否還記得在浩瀚的太空中第一次看見身著中國航天服的景海鵬、劉旺、劉洋那一刻謝謝你,給了中國航天員一個安全的「太空家園」!
  • 軍工行業:天宮一號發射成功 長期看好航天板塊
    」太空實驗室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2F」火箭發射上天,隨後不久,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常萬全宣布: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發射圓滿成功。這次航天飛行任務的順利完成,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技術的進一步突破,拉開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的計劃,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也是發展中國家第一個擁有獨立太空實驗室的國家!  天宮一號的發射是我國載人航天技術進一步突破的標誌性事件,預示著我國以航空航天為代表軍工行業進一步快速發展的廣闊前景,將長期利好我國軍工行業。  短期對具有航天概念的股票形成事件性利好。
  • 27國申請通過18個,天宮空間站邁出第一步,白宮遭拒抱怨心胸狹隘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25日報導,近日已經有27個國家向我國申請加入天宮號空間站,在經過嚴格的評審程序後,同意了18個國家通過申請,獲得入駐天宮號空間站的資格。此事標誌著天宮空間站已經邁出第一步。值得一提的美方也向我們提交了申請,但是直接被拒絕,白宮方面因此抱怨我國心胸狹隘。
  • 科學網—天宮一號團隊:科學家80後
    天宮一號作為載人航天工程的一部分,其研發運作包括航天員、運載火箭、飛船等七大複雜系統,每一次成功後面都凝集著成千上萬航天人的智慧。為了適應天宮一號發射,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就進行了近170項技術狀態更改。朱毅麟說,天宮一號試驗成功很難說是一輩人的成果,而是近二十年來數輩人的努力。 1994年,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就開始研製空間交會連接。
  • 中國成功發射「天問一號」,邁出火星探測第一階段
    此次我們國家再次超越美國,我國在7月23日13時25分,成功發射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的探測器,這是我們國家歷史性的一刻,此次意味著我們國家已經邁出了探測行星的第一步。天問一號發生成功發射天問一號還需選擇最佳時機
  • "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邁出探索火星的第一步
    2008年9月27日太空人翟志剛實現我國首次太空行走,標誌著中國繼美蘇之後第三個獨立掌握空間出艙技術的國家。今天,我國又開始了對火星的探索。全人類向火星發射探測器大概有45次,成功的只有18次,每隔26個月人類才有一次機會向火星發射探測器,如果沒能把握合適的時機,這意味著人類需要在等待
  • 「天宮一號」完成任務告別太空
    任務  超期服役 完成多項突破性工作  天宮一號於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進行6次交會對接,完成了各項既定任務,為中國載人航天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作為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的任務就是為空間站的研製積累經驗。
  • 我國將在2011年發射天宮一號 長徵五號初樣優化
    中國將在2011年發射「天宮一號」    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記者任沁沁、隋笑飛)全國政協委員、空間技術專家戚發軔3日向新華社記者透露,中國將在2011年發射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並在2年時間內逐步實現與神舟八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