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日,完成使命的天宮一號將返回地球,墜入大氣層燒毀。作為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6次交會對接,接待兩撥航天員。圖為2010年11月16日,中國「天宮一號」1:1模型在珠海航展上精彩亮相。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2011年9月20日,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組合體轉運至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區。圖為轉運途中。中新社記者 宿東 攝
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二號F」T1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全新研製的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中新社發 黃增光王輝俊 攝
天宮一號發射全過程示意圖。中新社記者 鍾海之 攝
2011年11月3日凌晨,天宮一號實現與神舟八號飛船的對接任務,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第三個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圖為對接示意圖。
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21秒,神舟九號飛船載著景海鵬、劉旺、劉洋三名航天員,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升空。6月18日14時左右與天宮一號實施自動交會對接,這是中國實施的首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圖為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自動對接時的畫面。
2012年6月18日,太空人景海鵬、劉旺、劉洋第一次打開「天宮」的大門。圖為景海鵬、劉旺進入天宮一號。
2012年6月20日,航天員劉洋騎行「太空自行車」在天宮一號開展空間實驗。啟聞/視覺中國
2012年6月28日,三名航天員在天宮一號擺造型拍攝「全家福」。啟聞/視覺中國
2012年6月28日,景海鵬在6點36分59秒關上天宮一號的艙門,6點37分10秒我國執行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三名航天員完成各項任務,正式撤離天宮一號。
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神舟十號飛船載著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三名航天員發射升空,為天宮一號在軌運營提供人員和物資天地往返運輸任務,為天宮一號在軌運營提供人員和物資天地往返運輸任務;進一步考核交會對接、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功能和性能;進一步考核組合體對航天員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開展太空飛行器在軌維修等實(試)驗和科普教育活動;進一步考核執行飛行任務的功能、性能和系統間協調性,驗證有關改進措施的有效性。
2013年6月23日10時07分,在航天員聶海勝的精準操控和張曉光、王亞平的密切配合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十號飛船成功實現手控交會對接。啟聞/視覺中國
2013年6月23日13時09分,神舟十號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再次成功進駐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並按計劃繼續開展相關科學實驗。啟聞/視覺中國
2013年6月20日上午,我國首次太空授課舉行。天宮一號太空講堂,航天員王亞平的身影映射在水球上。季露/視覺中國
2016年3月2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透露,已在軌工作1630天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完成與三艘神舟飛船交會對接和各項試驗任務後,由於超期服役兩年半時間,其功能已於近日失效,正式終止了數據服務。2018年4月2日,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重回地球,將化身流星雨划過天空,華麗謝幕。圖為天宮一號墜落前畫面。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