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如何進入航空供應鏈

2020-08-28 南山林雪萍

全世界目前除了屈指可數的幾家OEM之外,大部分的航空製造企業都是圍繞OEM進行協作或者配套生產。協作的規模和程度不同,但基本都可以分為核心夥伴和供應商兩個層次,核心夥伴不僅參與了OEM產品的研發,還承擔了一些大部件的製造及供應鏈延伸管理;供應商則是在OEM和核心夥伴的主導下,承擔部分零部件製造和供應鏈保障任務,業內稱之為轉包生產。航空轉包生產不是簡單的代工製造,它包括了對OEM技術和質量標準的執行、新飛機零部件的製造和裝配、供應鏈的維護和管理,同時還需要跟蹤和貫徹OEM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等方面不斷改進的要求,轉包生產是目前全世界航空產業發展的主流形式。


日本成為佼佼者,而韓國則後來追趕迅速。


日本起步四十年


日本最初是在八十年代初開始參加波音767的轉包生產,製造767飛機的機體結構及其零部件,工作量大約佔767飛機機體製造15%的份額。進入九十年代初,波音發展777的時候,日本承擔了整個777全部機身的製造,而且是唯一供應商,可以說波音要交付777飛機,沒有日本的貢獻,一架都飛不出去。進入21世紀,日本航空製造業以核心夥伴的地位全面參與了波音787飛機的研發,承擔了飛機機體結構中最為複雜的機翼製造,技術層級明顯提升了一大截,進入世界最先進行業,在787飛機整個機體製造中佔比超過三分之一。同一個時期,日本還參與了空客380飛機的研發,主要參與該型飛機的系統結構電子設備等製造,技術含量和產業重要性不言而喻。從以上幾個項目的軌跡可以看出,日本的航空工業在民機產業鏈當中涵蓋了機身、機翼及各類系統件、電子設備等,在高端碳纖維及預浸布、電源、娛樂系統、環控系統等技術含量更高的領域,日本的製造業都已經具備了完整的研發和製造能力。


日本處於歐美同一陣營


毫不誇張地說,日本的航空製造能力是與歐美處在同一個陣營裡面,除了整機OEM之外,日本航空工業展現了完整的技術實力和上佳表現,屬於國際上首選的核心夥伴和頂級供應商。日本與波音和空客的合作從波音767、777到最新的787、350、380等飛機,從簡單的轉包生產到後來的風險合作,技術能力和供應鏈保障能力有了質的飛躍。典型的產品如787飛機的復材機翼,這是整個機身結構中技術含量最高、製造難度最大的部件,包括中機身及主起落架機輪艙,向世人證明了日本航空製造業的真正實力。如果不考慮機型和波音、空客的區別,日本幾乎已經將一整架民用飛機的各個部件,從裡到外、從頭到腳,全部都能生產了。


而且,日本工具機工業的水平也是世界領先的,半導體元器件的技術水平也是世界最優秀的,787與350飛機所用的電池都是日本生產的,後期雖然在運營當中出了一點問題,但並不影響彰顯日本先進技術的實力。曾擔任日本公司總裁的原波音民機公司副總裁喬治·墨菲先生說,波音在其他國家的產品是Made in,但在日本卻是Made with,這一字之差不僅說明了日本航空製造業的能力和水平,同時也標明了日本航空業在世界產業鏈的重要地位。


日本政府支持航空製造企業


日本的工業企業大部分都是私人企業,彼此之間在很多產業都存在激烈的競爭,但是在與世界航空產業連結軌方面卻聯手合作,依靠日本國家力量的支持,包括法律、財政、稅務安排等,依託有效的協會組織,共同參與國際競爭,從原材料、元器件到最頂層系統集成都具備了完整的製造能力。


比如,三菱、川崎、富士等大企業參與機體大部件的集成製造,新明和、東芝等次級供應商參與配套。航空發動機方面,日本的企業與GE和羅羅等OEM公司合作,已經成為某些重要部件或單元體的綜合提供商。東麗公司是全世界高端碳纖維複合材料最主要的生產商,排名第一,我們稱謂複合材料的強度用T700、T800等術語名稱,其中的T都是東麗公司的代稱(TORAY)。在鈦合金、特種鋼、鋁合金等方面,日本的製造基礎都非常完善,稱得上是世界級的製造商。


韓國民用航空製造業後來居上


從國際合作的角度來看,韓國的航空製造起步比中國晚了十到二十年,其整個航空工業的基礎比中國薄弱。然而近十年來,韓國在民用航空零部件的國際轉包生產方面進步神速,發展非常快,現在和我們基本處於一個陣營,一個水平,而在效率和競爭力等方面已經超越我們了。


韓國的進步是從降低成本入手的,雖然國際轉包並非全憑低價取勝,但是持續改進,不斷降低成本確是這個產業的主調。韓國的企業在發展產業鏈,專業化協作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通過核心企業與核心供應商之間的專業化協同,降低了整個價值鏈的成本,從而取得一定的競爭優勢。比如,同樣是波音737的垂尾、平尾,中國目前佔世界份額的60-70%,而韓國是剩餘的30-40%,中國起步是1995年,而韓國則是2006年。但韓國進步更快,同樣的項目人家只需要我們的一半時間就取得了同樣的成就。我們從項目開始到每月交付10架份的產量用了將近10年時間,而韓國僅僅用了5年就達到了這個產量,而且人家的產品價格也變得越來越有競爭力,波音公司在分配兩家市場份額方面變得更加傾向於韓國,甚至我們在許多零件、組件的生產成本還高於對方的出廠價格,使得中國各企業在與客戶的合同續約談判中處於非常尷尬的地步。


KAI利用供應鏈提高效率


韓國與日本的產業相似,同樣是私人企業,背後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不幹預企業的經營,而是鼓勵私人投資,支持企業分工協作,發展專業化參與整個產業鏈。KAI是由國家投資成分在內的私營企業,承擔了韓國本國航空工業的主要任務,取得了人才集聚和國家財政扶持的優勢,成為國際OEM和核心夥伴認可的重要供應商。KAI鼓勵專業化的中、小供應商加入航空產業鏈,形成以KAI為核心的集團軍參與國際競爭。KAI自身擁有的優秀的工程技術人員價位為每小時120美金,而包括波音、空客等向外轉移工作量時最高的價位也只有每小時50美金,所以無論如何,僅僅憑藉KAI的資源去競標國際轉包生產項目是難以獲勝的。於是KAI就把自己的工程技術人員派出去培育和扶持中小供應商,發展它們的專業化優勢,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最終綜合費率達到每小時35美元,就有可能贏得合同,項目越來越多,規模不斷擴大,供應鏈愈加成熟。另外,KAI還把自己與中小供應商的命運捆綁在一起,共同面對客戶,爭取更多任務,在國際業務低迷時,就把國內項目的工作量擴散到這些專業化小廠,讓它們能夠生存下來,機會來臨就會越來越強。


核心企業和產業園對中小企業的扶持


韓國的民機製造起步雖晚於中國但卻在不斷地超越,剛開始的時候,他們很多的配套件都是從中國這裡採購,成本自然也不低,但是讓韓國的企業明白了專業化的重要性。逐漸地,韓國企業趕了上來,不僅滿足了自己的需求,也還能為我們的生產線提供零件,而且價格很有競爭力,銷售價比我們企業內部的生產成本還低,甚至如果我們從韓國那裡買來然後轉頭賣出去的話,什麼都不用幹,還有錢賺。但是,我們也就因此失去了價值,客戶怎麼還會採購價格高的中國產品呢?因為中國的競爭優勢不復存在了。


韓國的慶尚南道一個小小的產業園就聚集了幾十家中小航空製造企業,有的供應商也就只完成一個工序,把這一道工序做到極致,質量上乘、成本合適、服務滿意,使得像KAI這樣的核心企業能夠依託這些高效率的供應商,滿足客戶持續改進降低成本的要求,從而成為客戶優選的供應商。韓國的KAI曾經連續多年都是波音和空客的優秀供應商,還數次成為他們的年度標杆供應商。KAI成功的另一個秘訣就是,核心企業必須考慮中小供應商企業的生存問題,與其形成命運共同體,這樣才能上下一心,共同面對國際市場的嚴峻挑戰。


比如,KAI派工程師到中、小企業進行技術支援,從技術、工藝、質量等多方面幫助中小企業進步,這些工程師的費用只收成本的80%,其餘的20%由KAI通過整個項目的收益,或者是通過申請政府方面的一些資源來補齊,這樣中小企業可以用低價獲得高質量的技術服務。另外在財政支持方面,在中小企業設施不足或者基礎能力薄弱的情況下,需要投資升級換代,KAI還可以出面擔保或者幫助申請國家的貼息貸款,使得中小企業得到資助。另外在開拓市場方面,KAI也與中小企業聯合起來,鼓勵他們與OEM直接聯繫提高專業化的服務水平,這開放和包容的精神是我們中國企業所欠缺的,我們有些大企業總害怕中、小供應商離心離德,便有意阻撓其與OEM接觸,切斷他們的聯繫,而KAI開放、寬容的態度,卻能增強中小企業與核心企業彼此之間的信任和凝聚力,命運栓在一起,逐漸發揮供應鏈的集聚效應。慶尚南道的供應鏈是多樣的,專業化齊全,不僅有裝配、機加、鈑金生產、複合材料,還有工裝、編程、檢測、特種工藝等服務商,核心企業幾乎都有很穩定的專業化配套供應商。


小記


航空供應鏈是一個昂貴的俱樂部,只有製造精英才能玩得起。然而這又是一個巨大的練兵戰場,對製造技術的提高至關重要。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場之一,進入國際航空工業體系時間並不算短,但在航空產業供應鏈的優勢並不明顯。當前需要加緊優化產業布局,否則前面離日本越差越大,後面又被韓國氣喘籲籲地追趕上,反而起了大早、落了後手。


作 者

楊春生:中航國際原轉包生產部總經理、高級專務

編 審

林雪萍:南山工業書院發起人,北京聯訊動力諮詢公司總經理,微博@南山林雪萍

更多精彩原創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知識自動化」

相關焦點

  • 航空供應鏈管理體系的理念和模型
    中國航空報訊:航空製造的複雜度在小批量行業中屬於頂級,複雜的航空供應鏈管理必須要運用先進的理念和工具。把握航空現代供應鏈管理體系的構建之「道」,才能降低管理的複雜性和難度,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提及供應鏈管理,就不能不 說SCOR(Supply-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 model,SCOR)模型。要建立世界一流的航空供應鏈管理體系,可以以供應鏈運作參考模型作為借鑑,構建航空現代供應鏈管理體系。SCOR模型SCOR模型最為人熟知的便是下圖的五大流程。
  • 23億人的大市場澳洲奶粉日韓護膚品東南亞水果更便宜
    又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經濟與生活?全球最大自貿區出爐影響力將達歐盟關稅同盟級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英文: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即由東協10國發起,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共同參加,旨在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
  • 日韓互懟,三星躺槍臺積電受益!
    由於,日本在這三項半導體原料的供應幾乎呈現壟斷,外界擔憂此將不利韓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甚至蔓延到全球供應鏈。究竟這對韓國半導體產業衝擊為何?以晶圓代工來看,一位業內專家分析,雖然三項原料缺一不可,但從時效性的影響來看,以管制光刻膠的衝擊最大。
  • 全球性數字產業鏈轉型:日韓相恨相殺 中國現磁吸效應
    來源:中外管理日韓相恨相殺,中國如何發揮「磁吸效應」?日韓是亞洲科技競爭高地,這個高地的構築也基於日韓兩國的長期互相協同,而日韓政治交惡撕裂了兩國在諸多領域的產業鏈協同,也將通過產業鏈,把負效應傳導給整個東亞地區乃至全球相關領域。
  • 供應鏈危機,低成本時代終結?戳視頻聽專家解讀→
    疫情衝擊下,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都受到什麼程度的影響?中國作為全球供應鏈體系較為完備的國家,又如何鞏固和提升自己的水平和地位?世界經濟經過本輪疫情的衝擊,產業鏈、價值鏈又將如何重塑?4月8日,央視財經雲直播邀請到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老師,一起解讀。
  • 新能源汽車時代,學術界、tier 1、車廠如何看待供應鏈重塑?
    發動機時代生產能力主要集中在美國、歐洲、日韓,電動時代新的供應鏈張版圖一定會重構。現在中國已經成為新供應鏈當中電池主要的供應地之一。針對這些變化,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在全球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發展白皮書中提出了幾點建議。首先,整個汽車產業需要把供應鏈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去推動,尤其是一些不太起眼的供應鏈玩家,在這些小的領域,反而容易誕生出隱形冠軍。
  • 6代LTPS面板遍地開花,國產高階屏幕挑戰日韓
    據了解,LTPS(低溫多晶矽)是蘋果、華為等公司高端機型搭載的主要面板,目前日韓企業市場份額在80%以上。TCL、天馬等國內企業紛紛進入第6代LTPS領域,拉開了國產LTPS搶食日韓企業市場份額的序幕。   據CINNO Research統計,2015年,國內手機品牌全球出貨中採用LTPS(含AMOLED顯示技術)面板的滲透率達到37.3%。
  • 日韓貿易摩擦一周年:矛盾難解,雙方企業很受傷
    而這只是日韓間去年7月開始「鬥氣」的一個縮影。當時,日本宣布對出口韓國的三種半導體原材料加強管控,並將韓國移出出口「白色清單」。隨即,日韓雙方在貿易領域陷入「報復」與「反報復」的怪圈。其實在去年12月,日韓貿易領域的負責人還一度重回談判桌,試圖為出口管制問題帶來的消極影響降溫。儘管在12月16日當天,日韓貿易管理部門局長級對話進行了10小時,但對話無果而終,雙方間的緊張態勢依舊沒有得到有效緩和。
  • 日月光已進入索尼汽車CMOS圖像傳感器後端供應鏈
    打開APP 日月光已進入索尼汽車CMOS圖像傳感器後端供應鏈 TechWeb 發表於 2020-11-17 15:22:08
  • 「日韓疫情」概念股? 多氟多:氫氟酸價格上行 日韓疫情影響有待觀察
    近期,疫情在日韓地區日漸發展,友邦是否也會選擇停工、停產受到市場關注。此前多氟多(002407,股吧)曾因日韓半導體之爭產品價格上漲,擴大韓國出口,關於此次影響,多氟多回應稱,最近國內氫氟酸供應收縮、需求穩定,已出現漲價趨勢,日韓疫情影響現階段還不好判斷,韓國客戶一直在考慮布局日本之外的產品供應。
  • SAMT 已進入臺積電供應鏈,向後者供應濺射靶材
    6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已有40多年歷史的太陽能應用材料技術公司(SAMT),已進入了晶片代工商臺積電的供應鏈,向後者供應濺射靶材。SAMT進入臺積電供應鏈的消息,是由產業鏈方面的消息人士透露的。消息人士表示,SAMT已開始向臺積電供應濺射靶材,進行前端薄膜加工。
  • 8月日韓回國航班大增
    日韓回國航班增至每周各15班 回國多條路?根據航空公司航班公告,8月中日、中韓航班增至每周各15班。中日中韓航班有序增加,歐美回國乘客可經由日韓中轉回國,但票價仍居高不下,日韓回國航班一直爆滿,機票維持在超兩萬元的高位。
  • 旺季背後 我國航空貨運市場仍面臨轉型等挑戰
    受我國政策大力支持,我國航空貨運迎來發展機遇在疫情期間,確保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的航空物流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我國政府各相關部門從優環境、補短板、調結構、強供給幾個方面密集出臺多項民航貨運發展支持政策。另外今年6月,圓通集團、秀洲區和嘉服集團三方籤訂「圓通嘉興全球性航空物流樞紐項目投資協議」,標誌著嘉興機場和航空物流樞紐項目建設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此外,我國傳統的航空貨運公司僅僅扮演「搬運工」的市場定位角色,出於自身發展利益考慮,往往在機型租賃及購置、航線時刻選擇、航服資源配置等方面更傾向於客運業務,以上綜合因素決定了在航空貨物運輸上所獲得的收益有限。
  • RCEP深化亞洲區域供應鏈協作
    粵港澳大灣區該如何抓住RCEP帶來的機遇?帶著這些問題,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鄭思禎。她表示,RCEP有望形成良好的閉環,涵蓋低成本生產基地、人口紅利市場和高端製造中心,有助於深化亞洲區域供應鏈的協作。中國增長帶動亞洲復甦南方日報:星展銀行對2021年全球經濟的復甦前景預測如何?
  • 美日韓全部「失守」,新冠變異病毒進入中國,鍾南山作出重要判斷
    全球疫情更為嚴峻,英國出現變異病毒 自進入秋冬季節以後,歐洲等地的新冠疫情出現了嚴重的反彈,第二波疫情來勢洶洶,甚至有超越第一波的跡象。在疫情影響下,各國均被籠罩上了一層陰霾。
  • 禾望電氣:收購歐伏電氣30%股份,有望進入金風供應鏈
    而歐伏電氣為金風科技(002202,股吧)變流器供應鏈公司。公司目前是明陽智能(601615,股吧)、運達股份(300772,股吧)、中國海裝等風電主機廠的主要供應商,此次公司收購歐伏電氣,公司有望作為主要供應商進入到金風科技的風電變流器供應鏈。按照市場份額統計數據,金風科技在國內風電市場佔有率在 30~35%左右,並有進一步提升的趨勢。
  • 日韓千年恩怨史,比喪屍劇精彩多了
    坊間有云:「中日友好靠韓國,中韓友好靠日本,日韓友好靠中國」。雖為戲言,卻形象地表現出了東亞三國間紛繁複雜的國家關係。若從歷史視角追溯日本列島與朝鮮半島「剪不斷、理還亂」的恩怨情仇,似乎更有助於我們理解日韓關係的內核。
  • 派克新材:通過勞斯萊斯供應鏈認證 國內少數航天軍工設備商
    公司航空鍛件產品主要應用於航空發動機機匣、燃燒室、密封環、支撐環、承力環等重要部位,覆蓋在役及在研階段的多個型號航空發動機。其中機匣作為航空發動機的基座及主要承力部件,具有外形結構複雜,工藝標準高等特點,是航空發動機的重要零部件之一。
  • 又是日韓!氫燃料電池「狼也來了」
    通過上述的布局,不難看出日韓企業對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的覬覦之心。實際上,日韓的布局比這要更早。早在2017年,豐田就在中國江蘇常熟的研發中心建設了一個加氫站並進行試驗。此後的2019年豐田又表示將與清華大學共同成立「清華大學-豐田聯合研究院」,並將開展為期5年的共同研究。
  • 打破美日韓壟斷!中企強勢「突圍」,晶片月產擬翻倍至10萬片
    如上述目標能夠實現,那麼將極大對推動我國建立完整的半導體供應鏈。NAND快閃記憶體是所有計算設備(從智慧型手機和PC到伺服器和互聯汽車)中使用的內存和存儲的關鍵組件,但是目前全球大多數產能仍由少數供應商壟斷。 當下,三星是全球最大的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製造商,晶圓月產能達48萬片;而美國最大的存儲晶片製造商美光(Micron)每月可生產約18萬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