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世界上有兩件事情最難,一件是把自己的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另一件是把別人的錢財裝進自己的口袋。
投資人是最精明的,想要贏得他們的青睞,讓他們心甘情願地拿出真金白銀,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最近,青島公布了2019年全市經濟運行情況。在各項數據中,最抓人眼球的莫過於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達驚人的21.6%,比上年提高了13.7%,創近七年新高,榮登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首。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低位徘徊的2019年,實現這一增速,或許連青島自己也沒想到。
更重要的是,這個投資增速的背後很有含金量,海量資本背後都是項目的支撐。2019年,全市新開工項目3101個,是上一年的1.9倍;投資額高、拉動力強的億元以上「大塊頭」項目更是佔到了全市投資的比重為88.8%……
一個大項目就可以帶動一個產業、甚至一個區域的發展。2019年,青島在投資領域頻現「高光時刻」——註冊資本50億元的光大理財來了,讓青島成為全國第四個擁有理財子公司的城市;總投資1000億元的青島海洋活力區項目來了;華為、科大訊飛、正和島、華夏基石、創業黑馬、商湯科技等各類頭部企業也來了,開闢出廣闊的投資空間……
資本天生就是逐利的,但為何對青島這般青睞?其實也很好理解,看看現在的青島,「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上合示範區、自貿試驗區等等,每一個戰略都是如此重大,每一個機遇都讓人充滿想像空間。
「嗅覺敏銳」的企業家們自然不會錯失良機。在正和島創始人劉東華看來:「心安處即是家。青島成為全球企業家、最舒服、最放心、最安心,能夠釋放激情把夢想變成現實的地方,為什麼不來?」
創業黑馬集團董事長牛文文給青島站臺:「哪裡有大發展,哪裡有大未來,我們就到哪裡去。疊加國家戰略重大機遇的青島,一定能成為誕生更多『黑馬』的新戰場。」
去年以來,從全球(青島)創投風投大會到「央企青島行」,從跨國公司領導人峰會到獨角獸企業500強大會,一批又一批企業家慕名而來,成為青島「合伙人」。青島給了他們機遇與舞臺,他們為青島帶來了項目和資本。
就連疫情肆虐的非常時期,都沒能阻擋企業家投資青島的熱情與步伐。
2月7日,青島召開東華軟體項目籤約視頻會議,東華軟體股份公司擬投資30億元,在嶗山區建設東華產業園區;
同一天,青島西海岸新區總投資105億元的12個重點項目集中舉行「網上簽約」籤約。
2月14日,平度市總投資267.2億元的31個產業項目通過「屏對屏」網絡籤約。
2月15日,即墨區總投資305億元的22個重點產業項目通過「屏對屏」方式籤約。
2月17日,膠州市總投資926億元的23個項目通過網絡方式共同籤約。
隔著屏幕,就敢砸下數十億、數百億的真金白銀,如果不是投資人對青島有著十足的信心,這樣的籤約怎麼可能達成?
「投資青島,就是投資國家戰略」,去年以來,這句極具號召力的口號頻頻出現在各大媒體報導和青島的招商引資活動中。
「現象級」的青島,讓央媒不吝褒獎之詞。2019年12月21日,央視《新聞聯播》聚焦青島,播出單條新聞《山東青島:打出組合拳抓項目穩投資》,用足足3分零8秒的時長,展示了青島通過打造高效營商環境,讓各類項目落地快、開工快、投產快,投資呈現由穩趨快良好局面。
當然,青島投資能夠成為全國典型,除了國家戰略的青睞之外,還有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青島的打法和路數很有效。青島走出「青島基數大、難以實現高增長」和「世界經濟波動、投資形勢不好」等認識誤區,不斷優化「打法」,平臺法、點穴法、逆茬刮鱗法、乘數法、強攻山頭法、典型引路法等等,早已令人耳熟能詳。
青島投資已經「炸開了泉眼」「找到了礦脈」。相信疫情散去之後,投資青島的意願與需求將得到補償性釋放,一輪新的投資熱潮已經在路上。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