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nm工藝製程成為市場焦點 中芯國際(00981)續漲逾5%創近15年新高

2020-11-24 中金在線

14nm工藝製程成為市場焦點 中芯國際(00981)續漲逾5%創近15年新高

2020-01-16 14:52:03 來源:智通財經網 作者:佚名
關注中金在線:
  • 掃描二維碼

    關注√

    中金在線微信

在線諮詢:
  • 掃描或點擊關注中金在線客服

  原標題:港股異動 | 14nm工藝製程成為市場焦點 中芯國際(00981)續漲逾5%創近15年新高

  中芯國際(00981)已經成功實現第一代14納米FinFET工藝量產,目前良品率已經達到95%,12nm工藝已開始客戶導入。此外,據報導,中芯國際開始承接華為海思14nm訂單。14nm工藝製程成為近期市場焦點,中芯國際盤中高見15.12港元,創近15年新高。截至發稿,漲4.72%,報15.08港元,成交額14.54億港元。

熱門搜索

為您推薦

相關焦點

  • 中芯國際首季營收創歷史新高 14nm製程業務收入佔比提升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吳科任中國內地純晶圓代工龍頭廠商中芯國際(港股00981)5月13日晚發布的一季報顯示,公司單季實現營業收入9.05億美元,環比增長7.8%,同比增長35.3%,創季度營收歷史新高
  • 中芯國際量產14nm,相比先進工藝仍差兩三代
    Hello,大家好,我是老孫因為華為事件影響,中芯國際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其實是國內最先進的晶片代工廠商,沒有之一。根據中芯國際發布第三季度財務報告顯示,晶片代工業務迎來一定增長,主要原因是產能利用率達到97.8%,先進工業佔比快速提升,14nm、28nm工藝製程達到14.6%,相比去年同期增長4.3%。
  • 從國家戰略角度看半導體製造 中芯國際(00981)和華虹半導體(01347...
    從中國大陸市場看,半導體產業國產化率較低,落後於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步伐,是戰略性產業。戰略性產業就要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去看國內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特別是重資產的半導體製造環節,一定是做大做強才有出路。中芯國際(00981)和華虹半導體(01347)是國內最大的兩家半導體代工廠,在國家意志的頂層引導下,兩家公司必定會發展到國際準一線半導體代工水平,將來至少可以承接國內所有晶片設計公司的代工需求。
  • 2019年全球晶圓代工企業動向:中芯國際(00981)12nm工藝開發進入...
    要聞 2019年全球晶圓代工企業動向:中芯國際(00981)12nm工藝開發進入客戶導入階段 2020年1月20日 10:15:40 智通財經網本文來自 「晶片思想」。一、工藝製程篇1、中芯國際(00981)2019年第一季度,12nm工藝開發進入客戶導入階段,第二代FinFET N+1研發取得突破,進度超過預期。第二季度14納米FinFET製程進入客戶風險量產階段,2019年第四季實現小批量生產。第二代FinFET N+1技術平臺已開始進入客戶導入。
  • 從0.35微米到28納米 中芯國際未來都有哪些布局?
    西南財經發布有關中芯國際(00981)的研究報告,報告認為中芯國際(00981)是中國大陸晶圓代工龍頭,產能利用率高企。
  • 中芯國際14nm工藝良率達標後,對我國晶片產業有什麼影響?
    近日,中芯公布了自己的第三季度財報,並且宣布自己的14nm工藝進展順利,良率已經達到業界平均水平。對此,不少網友好奇,相比當前7nm、5nm等先進工藝落後巨大的14nm製程,到底對我國半導體產業能產生多大的正面影響呢?
  • 3天即交卷,中芯國際回復科創板首輪問詢:14nm製程在手訂單充足
    在業務方面,中芯國際主要為客戶提供0.35微米至14納米多種技術節點、不同工藝平臺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及配套服務,目前28nm、14nm產品收入佔比不高。上交所要求中芯國際說明:「報告期內14nm及28nm製程產品的收入金額及佔比持續下降的原因。」
  • 大手筆收購樂此不疲,中芯國際去年淨賺11.6億美元
    3月29日,國內晶圓代工龍頭企業中芯國際發布了2018年年報。數據顯示,公司全年合計營收創歷史新高,約33.6億美元,同比增長8.3%;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11.6億美元,同比增長約4.2%。
  • 中芯國際:去年Q4第一代FinFET 14nm貢獻1%營收
    2月14日消息,中芯國際昨日披露,去年第四季度,第一代FinFET 14nm貢獻1%營收。中芯國際昨日披露了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在財報中,中芯國際聯合執行長,趙海軍和梁孟松披露,第一代FinFET 14nm順利量產,貢獻當季度1%營收。FinFET全稱F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中文名叫鰭式場效應電晶體,是一種新的互補式金氧半導體電晶體。FinFET命名根據電晶體的形狀與魚鰭的相似性。
  • 傳中芯國際獲美國成熟工藝許可,梁孟松仍任聯合CEO
    12月15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公告宣布,委任蔣尚義為中芯國際董事會副董事長、第二類執行董事及戰略委員會成員,其任期自2020年12月15日起至2021年股東周年大會為止。與此同時,梁孟松被曝在董事會上提出了辭職。中芯國際12月16日午間發布公告,稱正積極與梁孟松核實辭職意願。目前來看,梁孟松的職位並未發生變化。
  • 一批牛股直奔新高,「一言難盡」的企鵝市值逼近五萬億港元
    南向資金也乘機大幅抄底港股通,早盤淨流入逾43.4億港元,一批牛股創出歷史新高。一批港股龍頭創歷史新高今日,和A股一道,港股不少公司也創出歷史新高。騰訊、美團、港交所、中信建投、中芯國際等均漲勢如虹,攀升至歷史新高。騰訊這兩天可謂是「一言難盡」,公司因被不法人員冒充該老乾媽名義籤訂合作協議被騙一事鬧得沸沸揚揚,「逗鵝冤」一詞橫空出世,刷屏網絡。
  • 中芯國際14納米工藝升級!對中國晶片產業有什麼影響?
    作為中國自主半導體產業的領頭羊,中芯國際14nm工藝的進展可以說是引人關注,早在2019年底,中芯國際就實現了14nm工藝的量產,但是在良品率和產能方面仍然不盡人意,而在最近召開的中芯國際投資者會議中,中芯國際CEO表示其14nm工藝獲得了重大進展,產能逐步提升,不僅良品率達到了業界標準
  • 中芯國際3天「閃電」回復上交所問詢,涉及6大類29個問題
    此前招股書披露,中芯國際在2019年剛剛實現14nm量產,聯華電子則在2017年就實現了這一技術突破;2018年,臺積電實現7nm量產,目前正在推動第二代的5nm工藝在今年四季度量產;同一年,格羅方德實現12nm量產。可以看出,中芯國際與臺積電、格羅方德、聯華電子分別還有2年到4年的技術差距,尤其是對比臺積電的技術,更是相差甚大。
  • 傳中芯成熟製程「解禁」有望,8吋產能吃緊有解?
    傳中芯國際成熟製程將獲許可1月4日消息,據科創板日報報導稱,中芯國際的成熟工藝關鍵供應將獲通過,獲得許可證的包括EDA、設備和材料等。bTZesmc稍早之前,有市場傳言稱,中芯國際已獲得美國成熟製程許可證。且美國針對成熟製程的許可是分批次按量發放。
  • 臺積電:1nm都不是問題,中芯:14nm剛量產,差距在哪?
    近期,在2020年世界半導體大會上,臺積電稱:3nm晶片工藝製程將在明年上市,在後年將大規模量產,並且2nm、1nm製程根本不是問題。
  • 國產最先進晶圓廠中芯國際擬申請國內上市 加速14nm工藝
    5月5日晚,中芯國際突然宣布將在國內科創板申請上市,發行16.86億股份,募集大約234億資金,主要用於12英寸晶圓廠及先進工藝研發。中芯國際SMIC是國內最大、也是最先進的半導體晶圓廠,去年底正式量產了14nm工藝。
  • 美國給中芯國際發放成熟製程許可證,是好消息但也是個很壞的消息
    美國給中芯國際發放所謂成熟製程許可證,既是好消息,也是個壞消息。 網上廣傳中芯國際(SMIC)取得美國成熟製程許可證,中芯A股也跟著大漲。據推測美國成熟製程許可能會分批發放,或一次性發放4-5萬片產能所用的設備。當然該消息還未得到正式確認,我們可以繼續關注後續進展。
  • 港股異動︱擬科創板IPO募資用於12英寸晶片SN1項目 中芯國際(00981...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中芯國際(00981)昨日(5月5日)發布公告,擬於科創板發行不超過16.86億股股份,募資用於12英寸晶片SN1項目。該股早盤跳空高開,截至9時22分,漲5.9%,報價16.16港元,成交額1.52億。
  • 中興7nm晶片商用之際,中芯國際7nm製程"取得突破"
    雖然中芯國際從未證實,但外界一直猜測「N+1」就是該公司的7nm工藝。今年2月,中芯國際聯合CEO梁孟松在財報會議上首次披露,在功率和穩定性方面,N+1和7nm工藝非常相似,唯一區別在於性能方面,N+1工藝提升較小。
  • 具備量產5nm工藝製程的臺積電,未來或將成為華為最大的隱患!
    臺積電CEO兼副董事長魏哲家近期談到5nm工藝製程的問題,5nm工藝製程進展順利,預計將在今年上半年量產,這將會給臺積電帶來額外將近一層的利潤。當前移動端處理器以及5G基帶晶片主要是基於7nm工藝製程,5nm工藝製程將會帶來一次較大的性能跨越,電晶體的密度將會提升80%,速度提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