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最先進晶圓廠中芯國際擬申請國內上市 加速14nm工藝

2020-12-04 快科技

5月5日晚,中芯國際突然宣布將在國內科創板申請上市,發行16.86億股份,募集大約234億資金,主要用於12英寸晶圓廠及先進工藝研發。

中芯國際SMIC是國內最大、也是最先進的半導體晶圓廠,去年底正式量產了14nm工藝。雖然是國內公司,但中芯國際是在香港上市的,當前股價15.26港元,總市值約為781億港幣。

中芯國際之前在美國也以ADR的方式上市了,不過2019年5月份中芯國際宣布從美國股市退出。

早前一直傳聞中芯國際會在國內上市,現在官方正式宣布董事會通過決議案批准建議進行人民幣股份發行、授出特別授權及相關事宜,但需取決並受限於市況、股東於股東特別大會批准以及必要的監管批准。

根據中芯國際的報告,公司將向上海證交所申請人民幣股份發行。上海證交所於形成審核意見後,將向中證監申請人民幣股份發行的註冊。

於人民幣股份發行經中證監同意註冊及完成股份公開發售後,公司將向上海證交所另行申請批准人民幣股份於科創板上市及交易。

人民幣股份將不會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這次上市建議將予發行的人民幣股份的初始數目不超過16.86億股股份,佔不超過2019年12月31日已發行股份總數及本次將予發行的人民幣股份數目之和的25%。

就不超過該初始發行的人民幣股份數目15%的超額配股權可被授出。人民幣股份將全為新股份,並不涉及現有股份的轉換。

人民幣股價與港股相同,按照當前股價來算,這次募集的資金大約有234億人民幣,扣除發行費用後,有關募集資金擬按照以下方式用作下列項目所需總投資:約40%用於投資於12英寸晶片SN1項目;約20%用作為公司先進及成熟工藝研發項目的儲備資金;及約40%用作為補充流動資金。

中芯國際SN1項目就是之前耗資102億美元建設的上海兩大晶圓廠之一,也是中芯國際14nm及未來先進工藝的主要產地,與SN2項目的產能都是3.5萬片晶圓/月,以後也會是國內處理器最先進工藝的生產基地。

相關焦點

  • 中芯國際擬科創板上市 四成募資用於12英寸晶片SN1項目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中芯國際擬科創板上市 四成募資用於12英寸晶片SN1項目5月5日晚間,國內晶片製造龍頭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公司計劃在科創板申請上市。2004年3月中芯國際已在港股上市,5月6日上午,截至記者發稿,中芯國際股價為16.38港元,上漲7.34%,總市值約為844億港元。此前,中芯國際在美國以ADR的方式上市,但是2019年5月份宣布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出。如今,中芯國際將要回歸A股。
  • 中芯國際量產14nm,相比先進工藝仍差兩三代
    Hello,大家好,我是老孫因為華為事件影響,中芯國際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其實是國內最先進的晶片代工廠商,沒有之一。根據中芯國際發布第三季度財務報告顯示,晶片代工業務迎來一定增長,主要原因是產能利用率達到97.8%,先進工業佔比快速提升,14nm、28nm工藝製程達到14.6%,相比去年同期增長4.3%。
  • 中芯國際14nm工藝良率達標後,對我國晶片產業有什麼影響?
    近日,中芯公布了自己的第三季度財報,並且宣布自己的14nm工藝進展順利,良率已經達到業界平均水平。對此,不少網友好奇,相比當前7nm、5nm等先進工藝落後巨大的14nm製程,到底對我國半導體產業能產生多大的正面影響呢?
  • 中芯國際產業鏈機會深度剖析:SMIC生態圈,重構「芯」陣列
    一、中芯國際上市,材料設備鏈國產替代加速 中芯國際回歸 A 股,國產晶圓製造崛起。中芯國際公布將於科創板上市,擬發行 16.86億股募集 200 億,國產晶圓製造龍頭強勢回歸 A 股,募集資金主要投資於:(1)40%用於投資 12 英寸 SN1 項目(中芯南方一期);(2)20%用於公司現金及成熟工藝研發項目的儲備資金;(3)40%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 芯動科技:全球首發基於中芯國際 FinFET N+1 先進工藝晶片
    中國一站式 IP 和定製晶片企業芯動科技(INNOSILICON)今天發布:已完成全球首個基於中芯國際 FinFET  N+1 先進工藝的晶片流片和測試,所有 IP 全自主國產,功能一次測試通過。
  • 42億元 中芯國際採購美國泛林半導體裝備:加速14nm量產
    國內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18日宣布,公司在2019年3月12日至2020年2月17日的12個月期間就機器及設備向泛林團體發出一系列購買單,花費斥資6.01億美元(約合42億元人民幣)泛林Lam Research是一家美國公司,也是全球半導體裝備行業的巨頭之一
  • 中芯國際最終超額募資532.3億元 40%投入14nm生產線
    中芯國際在國內A股上市已經一個月了,這次IPO募資規模是十年來最大的,在3900多家上市公司中位列第五。剛剛官方正式確認,這次募資實現了超額認購,獲得了532.3億元的資金。中芯國際7月16日在A股科創板上市,發行價27.46元,首次上市大漲超過200%,市值超過6000億元,盤中一度高達6500億市值。根據中芯國際的招股書,按照27.46元/股的價格來算,超額配售選擇權行使前,預計公司募集資金總額為462.87億元;而若超額配售選擇權全額行使,預計公司募集資金總額為532.30億元。
  • 中芯國際 FinFET N+1 先進工藝關鍵突破:國產版「7nm 製程」,不...
    IT之家10月12日消息 中國一站式 IP 和定製晶片企業芯動科技(INNOSILICON)昨天發布:已完成全球首個基於中芯國際 FinFET  N+1 先進工藝的晶片流片和測試,所有 IP 全自主國產,功能一次測試通過。
  • 國內最牛晶片公司打響紅籌股「回A」第一槍!中芯國際A股「小夥伴...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5月6日訊 5月5日晚間,港股上市公司中芯國際發布公告表示,擬申報科創板上市,發行不超過16.86億股股份,募資用於12英寸晶片SN1等項目。中芯國際的回歸,打響了紅籌股回歸A股第一槍。
  • 國產7nm晶片取得重大突破!中芯國際喜訊不斷,14nm良品率突破大關
    9月15日,當美國對華的晶片禁令正式生效之後,「中國芯」便成為中國科技領域的一個絕對的心臟病問題,直到這個時候,我們的國人似乎才意識到,中國的晶片產業真的是落後著世界一大截,不過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之下,近日根據中芯國際給出的消息,國產的7nm晶片已經取得了巨大突破!14nm晶片良品率突破大關。
  • 中芯國際14納米工藝升級!對中國晶片產業有什麼影響?
    作為中國自主半導體產業的領頭羊,中芯國際14nm工藝的進展可以說是引人關注,早在2019年底,中芯國際就實現了14nm工藝的量產,但是在良品率和產能方面仍然不盡人意,而在最近召開的中芯國際投資者會議中,中芯國際CEO表示其14nm工藝獲得了重大進展,產能逐步提升,不僅良品率達到了業界標準
  • 3天即交卷,中芯國際回復科創板首輪問詢:14nm製程在手訂單充足
    每經記者:朱成祥 每經編輯:湯輝作為國內晶片代工龍頭,中芯國際一舉一動都受到資本市場高度關注。6月7日晚間,上交所網站披露中芯國際首輪問詢函回復。在問詢函中,上交所重點關注中芯國際核心技術先進性以及技術發展趨勢。
  • 飛騰發布新一代桌面級處理器騰銳D2000,使用14nm工藝製造
    近日,國內晶片設計廠商天津飛騰發布了新一代桌面級處理器騰銳D2000。關心國內處理器的除了國人,國外的群眾也沒少看相關消息,連TomsHardware都有報導。另外它的尺寸為132mm2,比蘋果使用臺積電16nm工藝製造的A10(約125mm2)晶片稍大。正如國內其他處理器一樣,騰銳D2000處理器支持SM2、SM3、SM4和SM9加密算法,同時還支持自建的PSPA 1.0安全平臺。
  • 中芯國際重點轉向N+1及N+2代FinFET工藝,N+1工藝進入產品認證階段
    國內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昨晚發布了2019年報,營收31.16億美元,公司擁有人應佔利潤為2.347億美元,同比增長75%。 中芯國際還提到14nm工藝在去年底量產,並貢獻了1%的營收。
  • 中國晶片產業深度分析,一文看懂國產晶片現狀!|晶片|中芯國際|華虹...
    製造業:晶圓製造產業向大陸轉移,大陸12寸晶圓廠產能爆發。代工方面,雖然與國際巨頭相比,追趕仍需較長時間,但中芯國際28nm製程已突破,14nm加快研發中;存儲方面,長江存儲、晉華集成、合肥長鑫三大存儲項目穩步推進。封測業:國內封測三強進入第一梯隊,搶先布局先進封裝。設備:國產半導體設備銷售快速穩步增長,多種產品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星星之火等待燎原。
  • 國產7納米晶片大邁進!中芯國際喜訊不斷,14納米良品率突破大關
    可以看出,我國晶片行業均需要進口組裝,若能打破壟斷完全實現自產自造控制開發,國產晶片才會有本土產業鏈,不受制於人。近日,我國晶片巨頭中芯國際傳來消息,中國7nm晶片正在和世界縮小差距,14nm的晶片工藝更是實現大步邁進式發展。
  • 中芯國際又創造了一個新記錄,離徹底解決華為被卡脖子問題還有多遠?
    5月5日,中芯國際宣布將在科創板IPO,2天後即與海通證券、中金公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6月1日,上交所正式受理其科創板上市申請。而在隨後的短短一周時間裡,中芯國際更是以「閃電」般的速度完成了首輪問詢。直至此次順利過會,中芯國際創造了科創板從IPO首發申請被受理到審核通過的用時最短記錄,僅用了18天。
  • 大手筆收購樂此不疲,中芯國際去年淨賺11.6億美元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芯國際依然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且中國區的收入(不包括技術授權收入)同比成長了24.3%。Jqaesmc14nm技術今年量產,12nm工藝取得突破在工藝製程方面,中芯國際全年投入了超過6億美元,已經完成了28nm HKC+以及14納米FinFET技術的研發,並開始相關客戶導入的工作。預計於2019年內實現生產。
  • 中芯國際回應被納入實體名單:未來先進工藝遭重創
    2020年12月18日,美商務部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的消息引發關注。當地時間周五,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正式宣布將中國半導體製造企業中芯國際(SMIC)列入實體清單。根據細則,中芯國際在先進技術節點(10納米或以下)生產半導體面臨全面封禁。
  • 網傳美國最大兩家半導體設備廠商對中芯等啟動「無限追溯」機制...
    對中芯國際等國內半導體廠商將產生哪些影響?「新智元急聘主筆、高級主任編輯,添加HR微信(Dr-wly)或掃描文末二維碼了解詳情。」  芯思想研究院認為,可能會將目前國內晶圓製造廠購買美國設備不需要申請出口許可的狀態改變,要回到一次一申請的狀態。   進行此次闢謠的中信證券(600030,股吧)電子組表示,一則未經證實的消息廣泛傳播,顯示了中美互信消失之後的杯弓蛇影。   不論消息是否屬實,都會加速半導體設備、材料、製造領域的國產化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