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騰發布新一代桌面級處理器騰銳D2000,使用14nm工藝製造

2021-01-10 超能網

近日,國內晶片設計廠商天津飛騰發布了新一代桌面級處理器騰銳D2000。關心國內處理器的除了國人,國外的群眾也沒少看相關消息,連TomsHardware都有報導。

騰銳D2000是去年夏天推出的FT-2000/4處理器的衍生產品,會將定製的ARMv8架構兼容的FTC663內核數量增加一倍,從4個增加到8個,還擁有8MB L2緩存、4MB L3緩存,但其他部分規格基本相同,具有相同的I/O接口,包括支持DDR4-3200/LPDDR4內存、34條PCIe 3.0通道(可分為4條PCIe 3.0 x8、2條PCIe 3.0 x1插槽)、2個GbE埠、32條GPIO通道,以及CAN、UART、I2C、SPI以及LPC接口。CPU內置音頻支持,但沒有集成GPU。另外還採用相同的32×35mm 1144引腳FCBGA封裝,FT-2000/4和騰銳D2000處理器的引腳之間是兼容的,使得製造商方便與現有的主板一起使用。

騰銳D2000處理器頻率設置在2.30~2.60GHz,TDP為25W,高於FT-2000/4的10W。另外它的尺寸為132mm2,比蘋果使用臺積電16nm工藝製造的A10(約125mm2)晶片稍大。正如國內其他處理器一樣,騰銳D2000處理器支持SM2、SM3、SM4和SM9加密算法,同時還支持自建的PSPA 1.0安全平臺。

最讓人感興趣的是騰銳D2000處理器使用哪一家晶圓廠代工生產,飛騰並沒有透露具體的代工方,只知道使用14nm工藝製造,和前代產品使用臺積電16nm製造工藝不同。 最有可能的候選廠商是中芯國際和聯電,可能性較小的是GlobalFoundries和三星。據了解,飛騰之前推出的64核騰雲S2500處理器仍將使用臺積電的16nm工藝生產,這款處理器主要是用於數據中心和超算系統,這或許是因為中芯國際缺乏先進工藝生產大型晶片的經驗。

雖然天津飛騰用於伺服器或個人計算機的處理器不太可能在中國以外的地區銷售,也不會對AMD和英特爾構成強有力的競爭,但天津飛騰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在銷售上成績斐然。去年天津飛騰銷售量同比激加了7.5倍,共銷售了150萬顆處理器,高於2019年的20萬顆,其中80%是政企客戶。

首批基於騰銳D2000處理器的電腦預計將在2021年第一季度上市。

相關焦點

  • 從百萬到千萬量級,飛騰CPU的進擊之路
    FT-2000/4 CPU是飛騰公司2019年9月推出的一顆晶片,集成4個飛騰自主研發的處理器核心 FTC663,兼容64位ARMv8指令集,16nm製程,主頻最高 3.0GHz,最大功耗 10W。   FT2000/4的上一代產品是FT-1500A/4。這兩款桌面CPU產品主要應用於政企市場。
  • 國產CPU工藝進展至16/12納米,工藝和性能雙提升
    日前,飛騰公司發布新一代伺服器晶片騰雲S2500,擁有64顆內核,採用16納米工藝,主頻達到2.0-2.2Ghz。同時有消息稱,龍芯中科正在設計中的新一代處理器LS3A5000/3C5000基於12nm工藝,即將流片。近年來我國CPU產業發展很快,在工藝水平、產品性能上均快速接近,甚至達到國際主流水平。
  • 曝英特爾 11 代酷睿桌面處理器明年三月發布:14nm 工藝 + 新架構
    原標題:曝英特爾 11 代酷睿桌面處理器明年三月發布:14nm 工藝 + 新架構   IT之家 11 月 23 日消息根據外媒 WccfTech 的獨家爆料,
  • AMD新一代Zen架構或將分為14nm及16nm兩種工藝_遊俠網 Ali213.net
    更重要的是,這兩大代工廠的工藝不同而帶來的分歧並不只限於蘋果一家,AMD也要「分裂」了,他們新一代的Zen架構處理器很有可能也會有14nm及16nm兩種版本之分,明年買AMD處理器的玩家也要糾結了。AMD明年的處理器及GPU都會使用FinFET工藝  對於AMD新一代的處理器架構Zen,我們能確定的是它明年會使用FinFET工藝生產,但AMD官方並沒有提過到底是16nm還是14nm工藝,這給人留下了豐富的想像空間
  • 三星八核Exynos 7880發布 14nm工藝製程
    中關村在線消息:在三星Galaxy S8/S8+亮相之前,三星發布旗艦9系處理器Exynos 8895,該處理器採用10nm工藝製成,搭載5載波聚合基帶,最高支持1Gbps的下載速率,GPU方面使用的是Mali-G71 mp20。
  • 飛騰CPU助力全國產DCS在華電和華能5大電廠投運,大國重器護航電力...
    國產化DCS在華電揚州電廠330MW機組成功投運全國產化DCS在華電蕪湖電廠660MW超超臨界機組成功投運短短一年時間,基於國產飛騰CPU的DCS 相繼在30萬千瓦級、60萬千瓦級、100萬千瓦級機組相繼成功投運,由此掀開了我國電力技術史上嶄新的一頁。
  • 中芯國際量產14nm,相比先進工藝仍差兩三代
    根據中芯國際發布第三季度財務報告顯示,晶片代工業務迎來一定增長,主要原因是產能利用率達到97.8%,先進工業佔比快速提升,14nm、28nm工藝製程達到14.6%,相比去年同期增長4.3%。目前,臺積電、三星已經演化到最新一代5nm工藝製程,成為主流中高端移動端處理器首選,下一代4nm、3nm也在穩步推進之中,未來5年有望將技術演進到2nm工藝製程。
  • Intel酷睿11代1月發布:14納米最終戰
    2020年馬上就要過去了,2021年初Intel就要發布11代酷睿桌面版,代號Rocket Lake-S(簡稱RKL),這將是14nm工藝的終極一戰。
  • Intel首次公布11代酷睿桌面處理器性能:8核i9斬落銳龍12核
    原標題:Intel首次公布11代酷睿桌面處理器性能:8核i9斬落銳龍12核   在這次的CES展會上,Intel一次性發布了50多款CPU,涉及四大家族。
  • AMD在CES 2018預覽全新處理器和顯卡產品
    除了宣布搭載Radeon Vega Graphics的銳龍桌面處理器外,AMD還詳細介紹了全系列銳龍移動處理器產品,包括全新的銳龍PRO和銳龍3型號,並首度公開了預計將於2018年4月推出的12nm工藝第二代桌面銳龍處理器的性能預覽。
  • Mercury Research:2018年Q2 AMD桌面處理器市場份額增長至12.3%
    2017年2月,AMD發布了銳龍處理器,重新掀起了和Intel之間的大戰,精彩紛呈,而習慣性領先了多年的Intel似乎完全沒有預料到形勢會急轉直下,匆忙調整產品線應對,偏偏又碰到10nm工藝遲遲無法成熟,14nm苦苦支撐又遇上產能和供應嚴重不足。
  • 5nm處理器或交由臺積電代工
    14nm工藝。 不升級新工藝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14nm工藝的晶片技術更成熟,製造成本更便宜。製造晶片的光刻機價格動輒上億美元,如果只用個三五年就更換的話,成本將會非常高,而目前生產14nm晶片只需要老舊的深紫外光源(DUV)光刻機,都已過了折舊期,14nm的成本變得非常低。再加上競爭對手AMD仍然相對弱小,這也是英特爾不願放棄14nm的原因之一。
  • 國產兆芯16nm製程8核處理器到底什麼水平
    目前主流X86處理器已經進入「核戰」時代,英特爾和AMD在多核處理器上的布局越來越重,主流桌面級處理器已經普遍進入8核時代。  而在近日舉辦的2019北京國際網際網路科技博覽會暨世界網絡安全大會上,上海兆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展示了最新的國產X86架構處理器KX-6000系列,該系列是真正的SoC單晶片設計晶片,完整集成CPU、GPU、晶片組,採用國內最先進的16nm製程工藝製造,最大亮點在於其最大核心數量達到8個。
  • 移動14nm戰鬥正式開始
    手機之家深圳分站2015年3月3日消息——MWC 2015在西班牙的巴塞隆納開幕了,其中在產品方面十分吸引人的是三星發布的新一代旗艦手機GALAXY S6/S6 Edge,而該款手機也如2014年所料,拋棄了高通晶片而採用了三星自家14nm工藝的Exynos 7420處理器,而該款處理器則採用了FinFET封裝
  • AMD Zen 3處理器會上7nm EUV工藝,但別指望工藝性能大提升
    在本月中旬的New Horizon大會上,AMD宣布了世界首款7nm工藝的數據中心64核處理器羅馬及7nm Vega 20顯卡,後者包括Radeon Instinct MI60及MI50兩款。在7nm節點,AMD做到了(CPU/GPU)世界首發,新一代CPU會使用Zen 2架構,此外AMD還在發布會上提到了Zen 3架構進展順利,正在設計中,它將使用7nm+工藝,也就是7nm EUV工藝。雖然有EUV光刻工藝加成,但是7nm EUV工藝在性能上不會有多大的提升,AMD CTO Mark Pappermaster也在採訪中證實7nm EUV工藝主要是改善能效,性能提升只是適度的。
  • 10nm工藝嚴重受阻,14nm產能已經告急,「牙膏廠」還有多少牙膏可以...
    然而正當今年第三季度即將迎來好轉的時候,Intel這邊14nm++的產能卻跟不上了。在決定將10nm處理器的發布推遲到2019年下半年之後,Intel剛剛發布了兩款新的14nm++處理器:代號為Whiskey Lake的第八代Core U低功耗移動處理器和用於超薄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的Core Y Amber Lake處理器。
  • 手機處理器性能提升的法寶:新製造工藝5nm EUV
    作為老對手的臺積電雖然還沒有正式公布,但也有各方消息表示即將完成研發,有望為2020年蘋果A14處理器的製造出力。5nm和EUV這兩個新登場的製造工藝究竟有著什麼優勢,多家代工廠為何要急著完成新技術的研究?讓小雷來簡單梳理一番。
  • 英特爾Rocket Lake定檔明年3月,14nm寶刀不老?
    當初Kaby Lake的時候,就有媒體稱這將是英特爾最後一代14nm處理器,然而3年多過去了,英特爾還在打磨14nm,因為10nm早就成為英特爾的夢魘。2020年即將過去,11代桌面處理器——Rocket Lake的規格已經放出,據稱它的登場時間將是2021年3月。
  • 【機鋒早報】小米9從官網下架/三星否認將為Intel代工14nm處理器的...
    三星否認將為Intel代工14nm處理器的傳聞韓國媒體前幾天報導稱Intel會將14nm CPU處理器交給三星代工,結果Intel官方很快闢謠,三星代工CPU最近一段時間,Intel 14nm處理器產能不足的問題再次上頭條了,始於去年Q3季度的缺貨問題在一年後的今天也沒有完全解決,導致HP、戴爾等公司也下調了營收預期,為此Intel官方也發表了致歉公告。
  • 晶片中,14nm工藝和7nm工藝有什麼區別?為何華為必須要用7nm工藝
    現在手機廠商會給大家一個訊號:處理器工藝製程越好,那麼這款處理器就越優秀。於是,我們似乎都認可了這種說法,只要手機的處理器工藝製程越小,手機的性能就越突出,功耗就越低。事實上,並非完全如此,這裡還看CPU以及GPU,包括全部的設計,能否讓手機的晶片的功耗真的保持在這種優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