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CPU性能水平不斷提升。日前,飛騰公司發布新一代伺服器晶片騰雲S2500,擁有64顆內核,採用16納米工藝,主頻達到2.0-2.2Ghz。同時有消息稱,龍芯中科正在設計中的新一代處理器LS3A5000/3C5000基於12nm工藝,即將流片。近年來我國CPU產業發展很快,在工藝水平、產品性能上均快速接近,甚至達到國際主流水平。目前,我國CPU產業面臨的問題主要是產業生態上的不足,希望新基建能為國產CPU的應用與發展提供新的契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7/416278.htm新一代CPU工藝和性能雙提升
國產CPU再掀新動作。7月23日,飛騰公司發布新一代多路伺服器晶片騰雲S2500。相比上一代FT-2000+單路伺服器晶片,騰雲S2500的性能進一步躍升,除採用16納米工藝打造之外,主頻達到2.0-2.2Ghz,並擁有64個FTC663內核,片內集成64MB三級Cache。相比而言,當前國際上主流服器晶片是14納米,至少在設計工藝上國產CPU並不落下風。
另有消息表示,龍芯新一代LS3A5000/3C5000正在設計中,即將流片。其中3A5000是桌面處理器,採用12nm工藝,4核,主頻2.5GHz;3C5000為伺服器處理器,同樣是12nm工藝,16核,可支持4至16路伺服器。
而根據飛騰透露的下一步開發計劃,其下一代面向伺服器的處理器騰雲S5000將採用7nm工藝,預計2021年第三季度發布;騰雲S6000預計2022年發布,將採用5nm工藝,整體性能將翻一番。而面向桌面個人電腦的騰銳D2000將於2020年第四季度發布,採用14nm工藝;騰銳D3000在2021年發布,採用14nm工藝,單核性能提升一倍,彌補以往國產CPU單核性能不足的劣勢。飛騰還有一個定位於高性能嵌入式處理器的產品系列,騰瓏E2000和騰瓏E3000,採用14nm工藝,分別於2021年和2022年發布發。
通過這些年的努力,國產CPU的性能工藝水平正在快速提高,接近甚至達到國際主流水平。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廖湘科指出:「最近5年,我們欣喜的看到,國產CPU到了開花結果的時候。」「經過多年的歷練,整體設計能力有了大幅提升。」
產業生態問題仍存
目前,我國CPU行業的主要問題是,產業生態方面的建設依然偏弱。這成為行業發展的主要短板,也是阻礙國產CPU獨立發展起來重要因素。龍芯中科總裁胡偉武此前接受記者採訪時就指出:「我們國家發展CPU產業,關鍵是要做好自己的產業生態體系。支撐技術平臺的是技術創新能力。只有自己建立起能力才能做到可控,建立自主可控的軟硬體技術體系,才能基於該技術體系進行持續改進,形成螺旋上升,否則在別人的技術體系中跟著升級,永遠沒有超越的機會,只能永遠落後。」
不過,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企業認識到生態的重要性,在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包括麒麟、金山、金蝶、東方通、浪潮、聯想、紫光、長城等眾多軟硬體企業正在與CPU企業合作,相對完善的產業生態體系正在形成。
「飛騰公司希望能與生態夥伴共同努力,一起把國產CPU的產品性能與產業生態做起來。飛騰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晶片本身,將產品做精。同時依託合作夥伴推進軟體層面的開發。我們會做一些底層的優化,然後提供給合作夥伴,雙方共同將整個產業生態打造好。面對強大競爭對手,最根本的取勝之道是開放,只有集合大家的力量,共同推進,才能將產業生態發展起來。」飛騰公司總經理竇強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
新基建提供發展契機
無論是產品的研發還是生態的搭建,最終指向的都是應用,也只有市場上的持續應用與不斷磨合,才能真到解決國產CPU存在的問題,讓國產CPU快速發展,做大做強。近來,國家推動的新基建為國產CPU提供了難得的擴大應用的發展契機。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新基建的核心是以萬物互聯為代表的「新聯接」、以雲計算為代表的「新計算」,新基建給國產CPU提供了快速發展的機會,將推動晶片技術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隨著新基建政策的不斷推行,金融、能源、交通、電信等重點行業領域,將為包括飛騰在內的國產晶片廠商提供重要的機遇。」
與以往基礎建設聚焦在造橋鋪路不同,新基建對準的是數字經濟中的基礎建設。以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以及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融合基礎設施,都離不開晶片算力的支撐。
此前,在很多應用領域,國外晶片產業由於起步較早,無論是技術標準還是客戶基礎,都具有先發優勢。一般情況下,下遊整機客戶不太願意使用國產晶片。但是,新基建帶來基礎設施體系數字轉型和智能升級,必然將推動晶片方案升級換代。在此情況下,國產晶片有機會進入新的產業體系中來。新基建項目給了國產晶片一個公平同臺競技的舞臺。
飛騰公司解決方案總監楊威表示,騰雲S2500將依託高可擴展、高性能、高安全、高可靠、高能效這五大核心能力,大幅提升政務雲和大數據基礎設施底座的算力,並使飛騰平臺逐步具備了對算力要求更高的電信、金融等新基建核心行業核心業務的支撐能力。(陳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