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去年Q4第一代FinFET 14nm貢獻1%營收

2020-12-05 太平洋電腦網

2月14日消息,中芯國際昨日披露,去年第四季度,第一代FinFET 14nm貢獻1%營收。

中芯國際昨日披露了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在財報中,中芯國際聯合執行長,趙海軍和梁孟松披露,第一代FinFET 14nm順利量產,貢獻當季度1%營收。

FinFET全稱F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中文名叫鰭式場效應電晶體,是一種新的互補式金氧半導體電晶體。FinFET命名根據電晶體的形狀與魚鰭的相似性。

相比而言,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去年Q4財報顯示,7nm製程出貨佔臺積電公司2019年第四季晶圓銷售金額的35%;10nm製程出貨佔晶圓銷售金額的1%;16nm製程出貨佔晶圓銷售金額的20%。總體而言,先進位程(包含16nm及更先進位程)的營收達到晶圓銷售金額的56%。

去年第四季度,中芯國際實現營收8.39億美元,環比增長2.8%,同比增長6.6%;毛利1.99億美元,環比增長17.4%,同比增長48.7%,淨利潤8870萬美元,同比增長234.6%。

中芯國際預計,今年第一季度收入環比增加0%至2%,毛利率介於21%至23%的範圍內。

中芯國際還表示,2020年公司將重啟成長。目前來看,一季度營收比季節性來的好。為因應市場與客戶需求,新一輪資本支出計劃將啟動,產能擴張逐步顯現。經營戰略上,將持續拓展成熟工藝,保持各細分領域前列,尤其是攝像頭晶片、電源管理晶片等需求依然強勁。先進技術將基本功做紮實,多元化開發客戶,轉化技術開發為收入來源。我們也期待第一代FinFET穩健上量,第二代FinFET持續客戶導入。

【來源:Techweb】【作者:宋星】

相關焦點

  • 中芯國際的第二代FinFET已進入小量試產
    打開APP 中芯國際的第二代FinFET已進入小量試產 雪花 發表於 2020-12-04 18:08:15 據科創板日報報導稱,中芯國際的第二代FinFET已進入小量試產。
  • 國產芯工藝追上Intel!中芯國際:第二代FinFET年底將小批量試產
    據科創板日報報導稱,中芯國際的第二代FinFET已進入小量試產。  科創板中芯國際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第一代FinFET14納米已於2019年四季度量產;第二代FinFETN+1已進入客戶導入階段,可望於2020年底小批量試產。
  • 中芯國際第二代FinFET工藝進入小批量試產
    11月11日,中芯國際公布2020年第3季度財報,單季營收首次突破10億美元。 截至9月30日,中芯國際第3季度銷售額為10.825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相比今年第2季度的9.385億美元增長了15.3%,相比去年同期的8.165億美元增長了32.6%。 中芯國際今年第3季度毛利為2.620億美元,相比於今年第2季度的2.486億美元增長了5.4%,相比去年同期的1.698億美元大增54.3%。第3季度毛利率為24.2%,上一季度則為26.5%。
  • 中芯國際重點轉向N+1及N+2代FinFET工藝,N+1工藝進入產品認證階段
    打開APP 中芯國際重點轉向N+1及N+2代FinFET工藝,N+1工藝進入產品認證階段 憲瑞 發表於 2020-04-01 16:29:48
  • 中芯國際首季營收創歷史新高 14nm製程業務收入佔比提升
    中芯國際聯合執行長趙海軍和梁孟松表示,市場需求和產品結構優於預期,通訊、電腦與消費電子相關營收實現同比增長。公司市場份額逐步增加,成熟工藝平臺產能滿載,先進工藝研發與業務進展順利。先進位程收入佔比提高 中芯國際4月7日公告,將今年第一季度收入環比增長指引由原先的0%至2%上調為6%至8%,毛利率指引由原先的21%至23%上調為25%至27%。從實際情況看,公司一季度收入同比增幅和毛利率都落在指引內。一季度毛利率為25.8%。
  • 第二代FinFET年底試產!中芯國際又有大動作:斥資500億投建12吋晶圓...
    對於美國新的制裁名單,中芯國際昨天回應稱,對本公司運營沒有重大影響。本公司重申,本公司是獨立營運的國際性企業,投資人、客戶等利益相關方遍及全球,而目前公司營運和採購如常。隨後,科創板中芯國際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第一代FinFET14納米已於2019年四季度量產;第二代FinFETN+1已進入客戶導入階段,可望於2020年底小批量試產。
  • 42億元 中芯國際採購美國泛林半導體裝備:加速14nm量產
    國內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18日宣布,公司在2019年3月12日至2020年2月17日的12個月期間就機器及設備向泛林團體發出一系列購買單,花費斥資6.01億美元(約合42億元人民幣)泛林Lam Research是一家美國公司,也是全球半導體裝備行業的巨頭之一
  • 中芯國際梁孟松:14nm製程工藝已經進入量產階段
    近日,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孟松博士在投資者調研會議上透露了先進位程工藝最新的發展情況,他表示,14nm在去年第四季度進入量產,良率已經達到業界量產水準。     隨著中芯國際展現出的研發和執行能力,客戶對於其技術的信心也逐漸增強。
  • 3天即交卷,中芯國際回復科創板首輪問詢:14nm製程在手訂單充足
    此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中芯國際擬IPO獲受理募資200億創科創板紀錄》一文中也關注到該問題:中芯國際14nm、28nm製程2019年營收為8.64億元,佔晶圓代工收入比重僅為4.32%,2017年至2019年,上述工藝營收逐年下滑,營收佔比持續下降。
  • 中芯國際:第二代FinFET已進入小量試產
    對此,中芯國際回復「公司第一代FinFET 14nm已於2019年四季度進入量產,第二代FinFET已進入小量試產。」據集微網2月報導,在中芯國際2019第四季度財報會議上,梁孟松博士透露了中芯國際下一代「N+1」工藝的詳細數據。
  • 中芯國際14nm工藝良率達標後,對我國晶片產業有什麼影響?
    因此,中芯的良率提升首先就是利好中芯自身,可以有效地降低生產成本,大量接單後能不僅可以提升自己的整體營收,更是能讓自己有足夠的利潤率,也就能保證中芯未來有充足的資本投入到新技術研發。從目前公布的Q3財報來看,中芯14nm工藝已經給其帶來了很大的收益,單季營收首次超1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 中芯國際量產14nm,相比先進工藝仍差兩三代
    Hello,大家好,我是老孫因為華為事件影響,中芯國際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其實是國內最先進的晶片代工廠商,沒有之一。根據中芯國際發布第三季度財務報告顯示,晶片代工業務迎來一定增長,主要原因是產能利用率達到97.8%,先進工業佔比快速提升,14nm、28nm工藝製程達到14.6%,相比去年同期增長4.3%。
  • 芯動科技:全球首發基於中芯國際 FinFET N+1 先進工藝晶片
    中國一站式 IP 和定製晶片企業芯動科技(INNOSILICON)今天發布:已完成全球首個基於中芯國際 FinFET  N+1 先進工藝的晶片流片和測試,所有 IP 全自主國產,功能一次測試通過。
  • 臺積電:1nm都不是問題,中芯:14nm剛量產,差距在哪?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8/417687.htm消息一出,很多人對此感到震驚,要知道我們國內的中芯國際14nm製程才剛剛量產,看來我們的差距不是一丁半點啊,那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差距到底在哪?
  • 中芯國際第二代FinFET工藝曝光新進展,7nm製程取得突破
    -10-13/16:33 驅動中國2020年10月13
  • 中芯國際官方解釋N+1工藝,預計第四季度有限量產
    日前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孟松博士首次公開了中芯國際N+1、N+2代工藝的情況,透露N+1工藝相比於14nm性能提升20%、功耗降低57%、邏輯面積縮小63%,SoC面積縮小55%,之後的N+2工藝性能和成本都更高一些。
  • 中芯國際14納米工藝升級!對中國晶片產業有什麼影響?
    作為中國自主半導體產業的領頭羊,中芯國際14nm工藝的進展可以說是引人關注,早在2019年底,中芯國際就實現了14nm工藝的量產,但是在良品率和產能方面仍然不盡人意,而在最近召開的中芯國際投資者會議中,中芯國際CEO表示其14nm工藝獲得了重大進展,產能逐步提升,不僅良品率達到了業界標準
  • 中芯國際斥資6億美元向泛林購買設備 用於擴大公司產能
    【TechWeb】2月19日消息,中芯國際昨晚發布公告稱,斥資6億美元向泛林購買設備。泛林中芯國際表示,已就本公司購買將用於生產晶圓的產品,和泛林團體訂立購買單。產品包括由蝕刻工具組成的資本設備。購買單的總代價為600,842,907美元。
  • 中芯國際缺少EUV光刻機,拿什麼生產7nm工藝?此人是關鍵
    中芯國際作為我國最大的晶圓代工廠,自去年年底已經量產14納米工藝,該工藝帶來了1%的營收,760萬美元的收入,可謂是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據了解,中芯國際的12nm的改進版和已經量產的14nm工藝技術,兩者都是該公司是第一代Fin FET工藝。
  • 14nm工藝製程成為市場焦點 中芯國際(00981)續漲逾5%創近15年新高
    14nm工藝製程成為市場焦點 中芯國際(00981)續漲逾5%創近15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