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一
結核菌素皮膚試驗結果持續陽性
患者男,35歲,因在就業體檢中結核菌素皮膚測試結果陽性(12 mm)而就診。患者無明顯病史。他出生於墨西哥,於20年前移民美國,與妻子和兩個孩子一起生活。他否認發熱、咳嗽、盜汗、食欲不振或體重減輕。體格檢查無異常,胸部X線檢查正常。
患者結核菌素皮膚試驗陽性已經15年。而且被告知不需要結核病治療,其皮膚試驗結果很可能是之前接種卡介苗(BCG)引起的假陽性反應(圖1)。
圖1 結核菌素皮膚試驗結果陽性
由於患者胸部X線檢查正常,臨床醫生決定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監測他的結核病體徵和症狀。
診斷為什麼錯誤?
解析:潛伏性結核感染
2016年美國胸科學會(ATS)/美國感染病學會(IDSA)/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關於成人和兒童結核病診斷的臨床實踐指南,已明確應該進行結核病檢測的人群,曾接種過BCG,結核菌素皮膚試驗陽性的患者,應使用γ幹擾素釋放試驗(IGRA)評估。IGRA的其他適應症包括可能感染了結核分枝桿菌但在48小時後結核菌素皮膚試驗結果可能不可靠的成年人,或疾病進展風險處於中低水平的成年人。該患者來自結核病高風險國家,可能有結核再次活動的風險。皮膚試驗和IGRA陽性結果可確定潛伏性結核感染,即使無症狀或無影像學表現也應如此。
潛伏性結核感染治療方法中,最常用的是每天服用異煙肼,並補充維生素B6。對潛伏性結核的治療,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如下(圖2)。
圖2 WHO對潛伏性結核感染的治療選擇
圖2 中推薦建議為:
6~9個月療程的異煙肼
3個月療程,每周使用利福噴丁加異煙肼的
3~4個月療程的異煙肼加利福平或
3~4個月療程單獨使用利福平
對IGRA檢測為陽性的患者,在討論了風險和收益後,開始使用異煙肼和維生素B6治療潛伏性結核。
二
勞力性呼吸困難
患者女,50歲,是一名收銀員。肥胖(體質指數35 kg/m2),有胃食管反流病史。進行日常活動時,呼吸困難增加。患者感覺小腿「積水」(可解釋為:因工作時整天站立)。行走距離不及10個月前。並且有時因勞累而感到胸部不適。患者從不使用菸草製品。八個月前,就診時,胸部X線檢測正常,醫生診斷其呼吸困難很可能是由缺鐵性貧血和身體不適引起。
隨訪中,患者持續出現勞力性呼吸困難。
診斷為什麼錯誤?
解析:肺動脈高壓
經胸超聲心動圖(TTE)顯示左室功能正常,肺平均動脈壓升高至65 mm Hg。右室擴張,提示肺動脈高壓(圖3)。
圖3 肺動脈高壓患者的二維和都卜勒超聲心動圖。LA=左心房;LV=左心室;RV =右心室
肺動脈高壓定義是靜息時平均肺動脈壓升高≥25 mm Hg,通過右心導管檢查評估。肺動脈高壓可以是特發性或非特發性,由左心衰、肺部疾病、風溼性疾病或慢性血栓栓塞及其他多種病因引起。肺動脈高壓的體徵和症狀通常是非特異性的,並且與早期右心室功能障礙有關。症狀包括勞力性呼吸困難、疲乏、厭食、腹痛和胸痛。還可以看到肝淤血、頸靜脈怒張、下肢水腫、咳嗽和咯血。
肺動脈高壓的初步檢查包括胸部X線檢測、ECG、TTE和完整的肺功能檢查(PFT)。通氣/灌注掃描有助於確認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PFT可能正常,或僅顯示彌散功能下降。應對肺動脈高壓患者篩查HIV血清學和檢查肝功能,並應進行膠原血管病檢測,包括抗核抗體檢測、抗Scl-70抗體和類風溼因子檢查。另外,如果懷疑有睡眠呼吸暫停,應進行多導睡眠監測。右心導管檢查對於診斷和評估病情至關重要。
在對該患者進一步評估後,發現她的手部皮膚增厚,且過去曾發生雷諾症候群。血清學檢測顯示抗著絲粒抗體陽性,抗U1核糖核蛋白抗體和抗Scl-70抗體陰性,與系統性硬化症相關肺動脈高壓診斷一致。右心導管檢查示平均肺動脈壓為45 mm Hg。
三
肺癌風險怎麼評估?
患者為65歲吸菸者(50包年),要求醫生評估他患肺癌的風險(因為他的一位朋友最近被診斷出患有肺癌)。胸部X線檢查,顯示過度充氣,但其他表現正常。
圖4 胸部X線片示過度充氣
胸部X線片顯示為陰性,患者疑慮消除,返回家中。
以上診斷為什麼錯誤?
解析:肺癌篩查
2013年12月,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USPSTF)建議使用低劑量CT篩查肺癌高危人群。當前美國指南篩查標準如下:
55-77歲;
無肺癌症狀;
目前為吸菸者或過去15年內戒菸者;和
至少有30包年吸菸史。
如果符合肺癌篩查標準,醫生應與患者就篩查肺癌的風險和收益進行討論。假設醫生和患者同意肺癌篩查,則肺結節的管理應與指南保持一致,如Fleischner學會2017年發布的成人偶發肺結節的管理指南(表1)或肺結節Lung-RADS分級標準。
表1 Fleischner學會2017年成人偶發肺結節的管理指南
美國國家肺癌篩查試驗表明,接受低劑量螺旋CT掃描的患者死於肺癌的風險比接受標準胸部X線檢查的患者低15%-20%(圖5)。
圖5 美國國家肺癌篩查試驗主要發現
接受低劑量CT患者中
23% CT表現異常
其中1.8%的患者接受侵入性操作
接受這些操作的患者中,有0.2%的患者有嚴重的併發症
小劑量CT的假陽性高,可能導致不必要的侵入性檢查。在使用低劑量CT前應與患者討論這些風險。
醫脈通編譯整理自:
Diagnostic Error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Symptoms: More Challenging Cases-medscape-December 19,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