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生物谷之前報導過《Nature》曾指出由於有些非特異的和不可靠的抗體存在,全球用於蛋白識別的大約50%的科研經費被白白浪費了,可見抗體品質對於科研工作的重要性。生物穀日前就此採訪了全球科研試劑領導者Abcam中國區總經理張珏女士及Abcam戰略合作負責人陳暉博士。
生物谷:兩位好!非常高興兩位能接受我們的採訪。留意到從2014年Abcam正式進入中國以來,無論是商業化運作還是與國內科研機構的合作方面,均大踏步的前進,可以說走在了行業的前列。想請教張總經理:是什麼讓 Abcam取得今天的成就?
Abcam中國區總經理張珏女士
張珏:Abcam從成立開始就對所生產和銷售的產品有極高的質量要求,致力於提供更優質的產品、更完善的服務,幫助生命科學研究工作人員儘快實現科研使命。2015年開始Abcam英國總部計劃每年驗證一定數量的抗體,迄今為止已經有一千多個抗體通過了堪稱業內最嚴格的抗體特異性驗證——敲除驗證(Knock-out Validation)。在這裡容我插一句:其實早在2015年,第一個通過敲除驗證的商業抗體,也正是Abcam的產品,而且那時候貴網站生物谷也進行了報導。
近年來隨著各種抗體大量湧入市場,伴隨而來的質量隱患越來越被人所關注。Nature曾發表一項有近1500名研究者參與的調研結果,提及有超過70%人無法重複他人研究成果!其中生物試劑的質量問題是首要因素(佔36.1%)。Science、Nature等國際頂尖雜誌也都提到要重視抗體特異性問題。
科研者一旦發現自己所用的抗體存在非特異結合,則意味著之前所做的研究工作全都前功盡棄,必須推倒重來!驗證抗體的特異性需要投入大量金錢和時間,驗證過程更是需要非常嚴格的對照設計。我們將繼續推進敲除驗證項目,以期未來會有更多通過敲除驗證的抗體提供給客戶。其實我們最希望看到的是,不僅僅是Abcam,而是整個抗體供應行業都能夠行動以來,關注抗體產品的質量隱患,減少因此而造成的科研資源浪費。
其實說這麼多,總結到底是什麼讓Abcam取得今天的成就,我想對品質的追求是首要的,其次是對於服務的要求,對於科學家的理解,總體來說是因為我們一直站在科學家的角度上努力提供適合科學研究的最佳體驗吧。
Abcam戰略合作負責人陳暉博士
生物谷: 謝謝張總經理。這些年國內的生物行業發展非常迅速,中國科學家在生物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很多國際知名學術雜誌上出自中國科學家之手的文章也越來越多。留意到其中不乏多篇文章提及所使用的產品正是出自Abcam,作為戰略合作負責人,陳暉博士可能對這一塊感受頗深吧?
陳暉:您說的這一點我其實也有留意,作為國人也特別驕傲。值得一提的是, Abcam作為一家國際性公司,我們和國內外的科研機構一直在合作開發抗體。作為Abcam戰略合作這一塊的國內負責人,想和您分享的是Abcam其實從2014年剛進入中國就開始和國內的科研機構合作,共同開發抗體。目前我們已經和6家中國一流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
抗體是生物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工具,好的抗體可以給出非常明確的結果,幫助科學家們得出結論,發表高質量的文章。很多時候科學家們因為缺乏好的抗體無法驗證他們的想法,而我們的合作項目可以和科學家們一起開發他們需要的新靶標的抗體,解決他們的難題。
國內合作開發成功的第一個產品Ab187091(MLKL pS35)也是當年Abcam上市新品中的明星產品,被廣為使用,與我們合作的國內科學家用這個抗體發表了Mol Cell.2014 Apr 10;54(1):133-46的文章,目前Abcam網站上列出的這個抗體的參考文獻已經有29篇。今年剛剛上市的ab215191(Anti-GSDME N-terminal antibody),也在Nature文章中被引用,甚至在產品上市之前就有客戶向我們諮詢希望購買該抗體。
正如您一開始提到的「與國內科研機構的合作方面Abcam也在大踏步的前進」,我們很高興Abcam可以和國內頂尖的科學家合作,始終站在科研創新的前端。在我們為他們的成就感到由衷高興的同時,我們也驕傲於我們一貫追求的願景:幫助科學家儘快實現科研使命。
生物谷:謝謝您的分享。您的這些分享給了我們一些新的視野和思考,可以說 Abcam除了提供高品質的科研試劑外,還真正的走到了我們科研學者中來,並參與到一些科學研究中去。前面張總經理提到了「敲除驗證」,想再次請教的是:除了「敲除驗證」,Abcam還有什麼提升抗體質量的舉措?
張珏:除了抗體特異性,我們也關注抗體可重現性。重組抗體是已知解決抗體批次間差異最有效的手段。Abcam獨家的重組RabMAb技術平臺正是結合了重組抗體的實驗結果高可重現性與兔抗體的超高靈敏度,能夠滿足用戶從WB到IHC, ICC, IP多方位的需求。Abcam擁有通過融合的方式製備兔單抗的專利技術。兔子的免疫系統和老鼠的免疫系統相比,除了體細胞超突變過程,還有一個基因轉換機制,可以進一步豐富兔子的抗體表位。所以兔子的免疫系統可以產生識別部分鼠抗不能識別的抗體。對一些小分子靶標和修飾性靶標,兔單抗優勢很明顯。兔的IgG沒有亞類,並且在重鏈的可變區有額外的二硫鍵,這使兔抗的穩定性更高。同時兔抗特異性強,靈敏度高,這些都已經在實驗中不斷地被證明。
我們堅信同時擁有高特異性、高可重複性以及高可重現性的抗體才是高品質且值得信賴的抗體產品。也正因為RabMAb的優勢,很多國內的頂尖科研機構選擇與Abcam合作開發創新抗體
生物谷:了解了,可見提升抗體質量還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件任重道遠的「學術活兒」。在今天訪談的最後,想問一個雖然「老生常談」但是卻「常提常新」的問題:陳暉博士,很想知道站在您的角度您如何看待抗體行業未來的發展?
陳暉:作為蛋白檢測的核心工具,抗體將繼續在科研領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近年基於抗體的免疫檢測技術已經得到了充足的發展,從單因子檢測,到多因子檢測,例如Fireplex技術;從培養上清或者裂解液中檢測蛋白的表達到基於單細胞的蛋白表達,例如流式細胞術及ELISPOT;從多步驟免疫檢測到快速免疫檢測,例如SimpleStep ELISA。這些都證明了抗體的應用前景。
Abcam目前已經推出了能識別RNA和DNA修飾的抗體,同時還已經將NGS技術用於抗體的研發,我們還擁有成熟的phage-display技術平臺,可以將抗體開發生產周期從10個月縮短到6個月甚至更短,以滿足科學家們不斷增長的新抗體需求。相信隨著抗體開發技術的不斷發展,抗體在研究中的價值和應用會越來越普及。
此外,抗體和其靶標結合的高特異性、高親和力的特點,也讓抗體在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顯示出其他類型藥物無法比擬的優勢。全球抗體藥物市場增長勢頭強勁,數據顯示,在2015年全球抗體藥物市場規模已經達到680億美元,並一直保持高速增長。靶向藥物的研發通常都需要相應的伴隨診斷試劑盒的開發。伴隨診斷才能讓靶向藥物的使用更有針對性,真正做到精準治療。Abcam和知名藥企合作開發的PD-L1(克隆號28-8) 抗體就成為了其靶向藥物伴隨診斷試劑盒的一部分。目前我們與諸多國內外製藥企業和診斷公司就抗體開發有著廣泛的合作,Abcam抗體開發的高特異性和高靈敏度特點和優勢使得Abcam能夠積極地參與靶向治療的發展,為人類健康領域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生物谷:好的,非常感謝兩位,非常有收穫的一次訪談,也非常感謝兩位的精彩分享!據我們了解,國際抗體行業權威媒體CiteAb今年年初授予了Abcam「最佳抗體驗證獎」,我想這也代表了業內對兩位提及的Abcam敲除驗證項目最好的認可吧,再次就此恭喜兩位!
如果需要了解更多敲除驗證進展,搜索「敲除驗證」即可! (生物谷 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