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計算機界諾貝爾獎」的獎項,這位慈谿中學校友獲得了

2021-01-09 瀟湘晨報

近日,ACM(國際計算機協會)公布了2020年度ACM傑出科學家(Distinguished Member)名單,全球總共64名來自世界頂尖的大學、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傑出計算機科學家獲此榮譽,慈谿中學1998屆校友童行行入圍其中。

童行行是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計算機科學系副教授,他的研究領域包括大規模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尤其是圖形和多媒體數據),並應用於社交網絡分析、醫療保健、網絡安全和電子商務。

他曾獲得2019年IEEEICDM Tao Li獎、2018年SDM/IBM早期職業數據挖掘研究獎、2015年IEEE國際數據挖掘會議(ICDM)10年最高影響力論文獎、2015年IEEE清華科學技術獎最佳論文獎、2012年ACM國際信息和知識管理會議(CIKM)最佳論文獎、2008年SIAM數據挖掘會議(SDM)最佳論文獎、2006年IEEE國際數據挖掘會議(ICDM)最佳研究論文獎。

據悉,今年全球共有64名傑出計算機科學家獲此榮譽,分別表彰他們對計算機領域的傑出教育貢獻、工程貢獻以及科學貢獻,其中華人學者上榜26人,佔總人數五分之二。

作為全球最大的計算機領域專業性學術組織,ACM的影響力不言而喻。它創立於1947年,目前在全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10萬名會員,其所評選的圖靈獎是計算機界最負盛名、最崇高的一個獎項,被稱為「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

ACM 傑出科學家(Distinguished Member)評選從2006年開始,意在表彰至少有15年的專業經驗、至少具有5年的ACM專業會員資格、並在計算機領域做出傑出貢獻或產生巨大影響的ACM會員。ACM傑出科學家的評選比例不超過ACM會員的前10%。

記者 林涵茜 通訊員 戎傑

【來源:寧波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計算機界諾貝爾獎
    計算機界諾貝爾獎 2018年4月21日 08:45 來源:南京日報 &nbsp&nbsp&nbsp&nbsp圖靈獎(Turing Award),全稱「A.M.
  • 西電校友王中林院士獲世界能源領域「諾貝爾獎」——埃尼獎,系獲獎...
    王中林院士是迄今為止獲得埃尼獎的第一位華人科學家,也是在中國境內現職工作期間獲此重大國際性獎項的第一位科學家。埃尼獎(Eni Award)是世界能源領域最權威、最負盛名的獎項,被譽為世界能源領域的「諾貝爾獎」( The Nobel Prize for energy ),與計算機界圖靈獎、數學界的菲爾茲獎及沃爾夫獎等並稱為領域性的最高獎項。
  • 全球資訊網之父榮獲2016年計算機界「諾貝爾獎」圖靈獎 獎金百萬美元由...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當地時間4月4日,全球資訊網發明者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榮獲由美國計算機協會(ACM)頒發的2016年「圖靈獎」,該獎通常被稱為是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
  • 盤點全球主要學術類獎項的獎金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莫言曾表示,750萬獎金用於在京買房僅夠買120平米。但諾貝爾獎確實是學術獎中的「高富帥」了,觀察者網盤點全球最著名的幾個學術類獎項的獎金如下:諾貝爾獎:140萬美元諾貝爾獎的獎金豐厚,在同一年裡,各項獎金的數額是相同的,不同的年份,獎金數額有所變動,其幅度主要取決於市場行情。
  • 它們與諾貝爾獎同行 盤點各種科學與工程學獎項
    基於此,近年來,由一些國家政府或民間人士設立、旨在促進其他領域發展的各類獎項不斷增加,其中多個獎項甚至毫不掩飾其刻意仿效諾貝爾獎的宏志。《經濟學人》雜誌網絡版近日的文章,盤點了目前的各種科學與工程學獎項。
  • 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頒給誰了?細數圖靈獎獲獎者
    今年上映的《模仿遊戲》,再現了圖靈破解Enigma謎機、受到化學迫害等短暫而又傳奇的一生,讓更多人了解到圖靈對人類文明進步的偉大貢獻,電影也奪得金球獎、奧斯卡金像獎等多項提名和獎項因此它有有「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之稱。
  • 清華校友吳耀文獲得瑞典皇家科學院古斯塔夫森分子生物學獎
    清華校友吳耀文獲得瑞典皇家科學院古斯塔夫森分子生物學獎清華新聞網3月7日電(通訊員 田陽)3月4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了2019年古斯塔夫森獎獲獎名單。今年有5位科學家分獲數學、物理、化學、分子生物學和醫學5個獎項,清華校友、瑞典于默奧大學生物化學教授吳耀文憑藉其在細胞內膜運輸和自噬作出創新的分子研究而榮獲得分子生物學獎。古斯塔夫森獎是瑞典皇家科學院評選的包括諾貝爾獎在內的幾個獎項中唯一針對45歲以下科學家的獎項,吳耀文校友是首位獲得古斯塔夫森分子生物學獎的華人科學家。
  • 王中林獲埃尼獎被譽為「能源界諾貝爾獎」
    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所供圖  北京時間10月22日下午5點,世界能源領域最高獎、被譽為「能源界諾貝爾獎」的埃尼獎頒獎典禮在義大利羅馬舉行,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出席活動。  馬塔雷拉為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所長、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等獲獎科學家頒發了獎章。
  • 加拿大盛產諾貝爾獎得主?原來這些名校校友都是諾獎得主
    而加拿大人獲得的諾貝爾獎數量之多也很讓人驚訝因發現中微子振蕩現象獲得2015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對,皮爾遜機場就是為了紀念這位總理,在1984年才更的名。1957年,皮爾遜總理通過聯合國解決蘇伊士運河危機而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皮爾遜總理和班廷醫師一樣是多倫多大學校友哦!
  • 南大校友王貽芳獲得未來科學大獎!未來是否期待獲得諾獎?接受...
    其中,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是南京大學校友。 未來科學大獎設立於2016年1月17日,是中國大陸第一個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設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等三大獎項,單項獎金100萬美元。未來科學大獎借鑑了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等國際知名科學獎項的經驗,同時也做了創新。
  • 中國有多少人獲得過諾貝爾獎提名?他竟然獲得諾貝爾獎跨界提名!
    我們大家都知道諾貝爾獎是國際上最重要的獎項之一,被公認當時科學成就的最高榮譽。逐漸反映出整個國家或地區整體科學水平,最大程度地代表了所在領域的最高水平。諾貝爾獎創立於1900年,在這100年中有哪些華人華僑和中國人獲得諾貝爾獎呢?他們當中有多少受過民國教育呢?
  • 我校與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聯合開辦「培東實驗班」
    5月5日下午,我校與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聯合開辦「培東實驗班」協議籤字儀式在行政樓第四會議室舉行。我校招生就業處處長蔣一、江蘇招生組老師,蘇州市吳中區教育局副局長陳偉駿、木瀆高級中學校長王海赳、副校長李建邡、楊培東校友代表楊靜漪女士出席會議。
  • 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4年前就獲得了臺灣「唐獎」
    兩位獲獎的科學家巧合的是,4年前,這兩位科學家曾因同樣的學術貢獻而獲得臺灣首屆「唐獎」。臺媒因此備感興奮,認為「唐獎」是諾貝爾獎的「前哨獎」。臺灣「唐獎」評審委員會也在10月1日當天發出新聞稿,向兩位科學家表達「恭賀」之意。
  • 計算機界"諾貝爾獎"公布:全球資訊網發明者獲百萬美元
    蒂姆·伯納斯-李原標題:計算機界「諾貝爾獎」圖靈獎公布:全球資訊網發明者獲百萬美元當地時間4月4日,美國計算機協會(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簡稱ACM)宣布,全球資訊網發明者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獲得2016年ACM「圖靈獎」。
  • 唯一獲得圖靈獎華人58歲放棄美國籍成為中國公民一代牛人姚期智
    一位前半生刻苦努力,卻只是默默無聞,後半生卻收穫了很多大獎的人才,41歲以後相繼獲得了數學界世界級大獎、波利亞獎、計算機科學界世界級傑出貢獻獎、高德鈉獎、世界計算機諾貝爾獎、圖靈獎、潘文淵研究考察獎,對於他的這些獎項我們大家可能也不是很熟悉,那麼這麼一位優秀的人才,他究竟是誰呢?
  • 諾貝爾獎是怎麼來的?何以成為最高榮譽獎項,諾貝爾獎的由來
    近日,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因其在抗擊全球飢餓方面所做的努力而被宣布獲得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諾貝爾獎諾貝爾獎設置了5個獎項,即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文學獎和諾貝爾和平獎。
  • 諾貝爾獎之外的「諾貝爾獎」,在數學、醫學、環境等多領域
    現在這一獎項已成為全世界最負盛名的環境科學獎之一,每年都會頒發給在環境和可持續發展領域內做出卓越貢獻的科研工作者。二、菲爾茲獎(Fields Medal)是據加拿大數學家約翰·查爾斯·菲爾茲要求設立的國際性數學獎項,於1936年首次頒發。因諾貝爾獎未設置數學獎,菲爾茲獎常被視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 清華校友亓磊、洪暐哲、陳諧獲得2017年斯隆研究獎
    清華校友亓磊、洪暐哲、陳諧獲得2017年斯隆研究獎清華新聞網2月24日電 2月22日,美國斯隆基金會(Alfred P.Sloan Foundation)公布了2017年獲得斯隆研究獎(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的126名青年學者名單,共有15位華人學者獲獎,其中有3位清華校友,他們分別為:亓磊獲「計算與進化分子生物學獎」,洪暐哲獲「神經科學獎」,陳諧獲「物理學獎」。
  • 諾貝爾獎統計,哪些國家獲得的獎項最多,到底有多少中國人得獎?
    又到了一年一度頒發諾貝爾獎的時候了,諾貝爾獎的歷史大家都清楚了,根據「炸藥天王」諾貝爾的遺囑獎金設定的獎項,但沒有數學獎,具體的原因也是眾說紛紜。百年以來,諾貝爾獎從一個只在歐洲有影響的小獎項變成如今在全球都有影響力的大獎,相信很多人都關心,這100年來,到底哪些國家獲得的獎項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