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淝河底人造零下30℃凍土 2號線有望11月實現洞通

2021-01-13 中安在線網站

  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商報消息 近日,合肥室外溫度逼近40℃,而在南淝河大東門區域地下十幾米處,卻因零下30℃的低溫,沿南淝河岸邊自東向西至河道中央,產生了一片零下30℃凍土。記者從合肥市軌道質監站獲悉,2號線採用冷凍法施工的大東門站區域,已基本完成冷凍作業,兩臺盾構機將穿越約11米長的凍土區域,最終穿越南淝河河底,從大東門站吊出地面。

  密密麻麻的水管接入即將施工的地下土層

  冷鹽水流經土層40多天完成凍結

  近日,記者再次來到地鐵2號線穿越南淝河的施工現場探訪。由於2號線下穿南淝河採用「冷凍法」施工,所以在南淝河與長江路橋之間的施工現場,搭建了由兩三間臨時工房組成的冷凍站。其中,較大的房間裡安放著大型冷凍機,較小的房間裡是鹽水池。儘管室外溫度逼近40℃,冷凍站內卻相對涼爽,特別是設置鹽水池的房間裡,如同開了空調一般,水池邊上甚至還能看到結冰現象。

  記者在現場看到,從冷凍站源源不斷產生的冷鹽水,通過20多根管道注入大東門站2號線隧道的土層中。儘管這些管道外層包裹了厚厚的保溫材料,但在管道連接處仍然可以看到冰塊,甚至在地鐵站內還能看到管道與地下土壤接觸的地方有起霧現象。據中鐵11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凍結土層的時間一般需要40多天,才可以達到施工要求,且整個施工過程需要24小時不間斷操作。為此,施工方專門準備了應急發電機,以備不時之需。

  非凍結整個河底 凍住11米長隧道

  很多人都認為冷凍法施工,估計要把整個南淝河的河底都給凍住。在昨天的探訪中,記者發現其實並非如此,僅僅只需要凍結南淝河東岸大約11米長的隧道區域。「採用冷凍法施工,主要是為了防止可能出現的塌方和噴湧現象。」據該負責人介紹,由於南淝河東岸地質條件比較複雜,且盾構機吊出地面時風險係數也較高,所以在目前的盾構區域採用冷凍法施工。而盾構機在從南淝河西岸開始穿越的時候,仍然會使用土壓平衡盾構掘進,通過注漿的方式,將南淝河河底的粉土粉砂變得更結實,再通過控制掘進速度,一邊掘進一邊建成隧道。「簡單地說,盾構機僅需挖11米長的凍土隧道即可。」

  冷凍施工完成後 冷鹽水將會回收

  對地鐵很關注的市民可能會注意到,其他城市用冷凍法修地鐵時,常常能看到隧道裡大面積結冰的場景,而合肥的冷凍法施工為啥只能看到少量的結冰?答案:施工工藝不同,合肥用盾構機直接挖隧道,整個施工環境是封閉的,最多只能看到盾構機挖出來的硬邦邦的凍土。冷凍工程施工完畢後,原先凍結的土層會自然融化並恢復原有狀況,不會在地層留下有礙於其他工程施工的地下障礙物。用於循環的冷鹽水將被統一回收,併集中處理。

  河底施工如何防滲水?

  據了解,最早入地的盾構機已抵達長江路老省委附近,最快下周將開始正式穿越南淝河。「預計一個多月,可打通南淝河底的隧道。」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另一臺盾構機也已進入地下,正在自西向東往南淝河岸邊掘進。為了防止可能出現的隧道滲水情況,盾構施工中還專門加了止水帶,並通過同步注漿的方式,讓隧道形成一道隔水防護膜。而在南淝河地下隧道兩邊,也設置了防淹門,一旦出現隧道進水情況,將迅速關閉防淹門,隔斷水流。

  冷凍施工法怎麼操作?

  據現場負責人介紹,冷凍法施工其實很簡單,整個工法就像市民家裡用的冰箱製冷方法,先用冷凍機對鹽水冷凍液降溫,再把零下30℃冷鹽水通過管道注入土層中,讓冷鹽水把土壤裡的溫度帶走,再順著另一根管道返回冷凍站進行循環……直到土層的溫度達到零下30℃,變成凍土,就可以開挖隧道啦。

  今年11月有望實現洞通

  據了解,目前2號線所有站點均已建成主體結構,已陸續啟動車站裝修工作。其盾構施工也已完成九成左右,剩餘的四牌樓站至大東門站區間的隧道正在施工中。按照施工計劃,該段隧道有望今年11月完成,屆時2號線將實現洞通。 2號線設有4個鋪軌基地,分別位於南崗站、蜀山西站、東七裡站和三十埠站。按照施工計劃,最快下個月,2號線將啟動鋪軌建設。對於市民比較關心的2號線運營時間,合肥市軌道公司相關人士表示,計劃是在明年10月左右。

相關焦點

  • 合肥地鐵7號線_2020年合肥地鐵7號線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摘要:隨著長江路7站8區間——潛山路站(不含)至銅陵路站6月17日零時的開建,合肥地鐵2號線就正式拉開了全面建設的序幕。6月20日,作為今年2月19日地鐵2號線第一個開建的站點——潛山路站也從施工現場傳來了喜訊。據悉,潛山路地鐵站即將進行基坑開挖,7月底有望進行主體結構施工。   6月20日在長江西路與潛山路交叉口——合肥地鐵2號線潛山路站的施工現場,長江西路北半幅道路潛山路東西兩側正在進行圍擋施工。「位於安天國際對面的地鐵2號線潛山路站一期工程,即將進行基坑開挖,7月底可進行主體結構施工。」
  • 7號線西延段今年通車在望
    其中,廣州南站通往順德北滘的7號線西延段「洞通」(全線區間貫通)已兩個多月,今年開通在望;由東站、南站去往南沙的地鐵18號線、22號線雖未「洞通」,但冼村至萬頃沙、陳頭崗至番禺廣場段均已實現車站封頂。  18號線:  冼村至萬頃沙段車站封頂  在所有在建新線中,18號線土建累計進度「一馬當先」,截至2020年12月底已達到85%,位居第一。
  • 地鐵新線年度「盤點」:7號線西延段今年通車在望
    廣州地鐵在建新線年度「盤點」出爐,18號線、7號線西延段、22號線土建累計進度位居前三。其中,廣州南站通往順德北滘的7號線西延段「洞通」(全線區間貫通)已兩個多月,今年開通在望;由東站、南站去往南沙的地鐵18號線、22號線雖未「洞通」,但冼村至萬頃沙、陳頭崗至番禺廣場段均已實現車站封頂。
  • 合肥地鐵1號線沿線又發現11處地下孔洞 專家稱危害不大
    本報記者    卞世鵬/攝近來,合肥軌道交通1號線施工區域多次發生地面沉降或下陷事件,讓部分市民的疑問始終不能消散:究竟與地鐵施工之間有沒有關係?類似的隱患還有沒有?上周五,合肥城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專門邀請了業界五位大師級專家,針對1號線尚未施工的大東門區域地下孔洞問題進行勘察。
  • 2018年合肥將新建南淝河路等14條路 地鐵3號線完成鋪軌
    1月23日,據合肥市城鄉建委消息,2018年1月份,全市大建設新開工和計劃開工項目共92項,創大建設歷史新高,喜迎新年「開門紅」。此外,據該部門負責人透露,2018年合肥將新建南淝河路等14條路,計劃完成地鐵3號線全線土建和鋪軌施工。
  • 洛陽地鐵1號線配套電力廊道月底前建成完工 2號線一期工程預計8...
    地鐵1號線配套電力廊道建設接近尾聲,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下穿洛河段東側隧洞建設任務完成過半,洛陽龍門站綜合交通樞紐北廣場地面工程基本完工……  地鐵1號線配套電力廊道建設接近尾聲,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下穿洛河段東側隧洞建設任務完成過半,洛陽龍門站綜合交通樞紐北廣場地面工程基本完工……記者11日從市軌道交通集團獲悉,地鐵項目自2月22日全面復工復產以來,已取得多項階段性進展
  • 合肥南淝河實現2020年全年水質達標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1月5日從合肥市城鄉建設局獲悉,截至2020年底,合肥南淝河國考施口斷面水質全年均值為COD19.46 mg/L,氨氮1.71 mg/L,總磷 0.191 mg/L,實現全年水質達標,自2019年9月以來,南淝河國控施口斷面已實現連續達標,較2017年同比分別下降
  • 地鐵首用「冷凍施工法」 零下10℃凍土中建通道
    昨日,武漢地鐵21號線首次使用冷凍施工法,開挖聯絡通道,地下氣溫跌破零下10℃。  聯絡通道是地鐵雙向隧道之間的橫向連接通道,每隔600米左右就有一條,方便乘客遇到緊急情況時從出事隧道向另一條安全隧道轉移,21號線共設11個聯絡通道,一半以上將採用冷凍法施工。
  • 地鐵6號線開啟區間隧道盾構施工
    【工程概況】  廈門地鐵6號線(林埭西至華僑大學段)全長18.8公裡,設13個車站,西接角美延伸段。  【工程進度】  地鐵6號線林埭西至華僑大學段的13個車站已全部進場施工。其中4站3區間,車站主體結構已全部封頂,區間已洞通。其他9個車站,全部進場展開圍護結構、土石方及車站主體結構施工,林埭至林埭西區間展開盾構掘進。
  • 青島地鐵1、8號線北段同步通車最全信息來了,工程創11...
    12月24日,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通車儀式在青島北站地鐵站舉行,這是全省首次實現地鐵雙線同步開通運營。雙線開通後,青島地鐵線網運營線路達到6條,運營總裡程躋身全國前十名,地鐵線網基本實現對全市主要交通樞紐的全覆蓋,有效服務青島流亭機場和膠東機場兩個機場,邁入網絡運營的新階段。同時,城陽、膠州、紅島高新區等北岸城區正式進入「地鐵時代」,實現了與中心城區的快速連通。
  • 南淝河漂浮萍並不影響水質(圖)
    http://ah.anhuinews.com  2011年06月21日 15:11  合肥晚報 昨天下午,在經過現場調查、水質分析和專家會診之後,合肥市環保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南淝河水質監測報告以及專家們的一致意見:南淝河上的零星浮萍是隨雨水漂來的,此浮萍不是藍藻,南淝河水質並沒有出現惡化。  南淝河水質好轉  南淝河上出現浮萍,南淝河水質是否有變化?
  • 科學管理確保萬無一失:貴陽軌道集團力保地鐵2號線一期和二期同步...
    12月29日,貴陽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與二期同步實現試運行。截至目前,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二期工程已先後實現「洞通」、「軌通」、「電通」、「通信通」和「信號聯鎖取證」等關鍵節點目標,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二期均獲得試運行授權認證,同步投入試運行。
  • 日本「隼鳥2號」或11月回地球
    中新網7月12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實現了在小行星「龍宮」的第二次著陸,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當地時間11日下午宣布,計劃實施的主要任務幾乎全部取得了成功。據報導,「隼鳥2號」將在11至12月期間離開「龍宮」,對於2020年底返回地球和帶回樣本的期待高漲。負責項目公關工作的教授久保田孝不放鬆地稱:「雖然跨越了大的關鍵時刻,但還有返回地球這一重要任務。將切實準備。」「隼鳥2號」著陸時的畫面也公開。
  • 1號線8號線北段同步通車,全省首次,連接兩大機場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高雅潔 趙波 齊春贊12月24日,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通車儀式在青島北站地鐵站舉行,這是全省首次實現地鐵雙線同步開通運營。雙線開通後,青島地鐵線網運營線路達到6條,運營總裡程躋身全國前十名,地鐵線網基本實現對全市主要交通樞紐的全覆蓋,有效服務青島流亭機場和膠東機場兩個機場,邁入網絡運營的新階段。
  • 濟南首條地鐵線全線貫通! 盤點R1線建設大事記(附具體站點)
    日訊 歷經1009個日日夜夜的攻堅克難,砥礪前行,2018年4月20日上午,由中鐵十四局承建的濟南軌道交通R1線最後一個地下區間風井~大楊莊站盾構區間左線順利「洞通」,至此,R1線11個車站主體結構全部封頂,5個地下盾構區間隧道全部雙線貫通,標誌著泉城濟南的首條地鐵R1線實現全線「洞通」。
  • 太原地鐵2號線即將開展機電設備安裝軌道鋪設工作
    地鐵2號線繼「洞通」目標基本實現後,工程建設進入新階段——5月24日,大南門地鐵站施工人員正在精心清洗車站內部,中鐵十四局項目經理荊永波介紹,這是為了給即將展開的機電設備安裝、軌道鋪設清理出施工場地。大南門站是我市規劃軌道交通網絡中地鐵1號線、2號線的換乘站,建設規模遠超一般地鐵車站。其中,2號線車站主體長315米,標準段寬24.3米,位於迎澤大街與解放路十字路口東南,呈南北走向,為地下3層深15米島式車站;1號線車站沿迎澤大街跨路口設置,呈東西走向,為地下2層深15米島式車站,主體長271米,標準段寬24.1米。
  • 南昌市地鐵3號線軌道鋪設全線貫通
    南昌軌道交通3號線工程線路示意圖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記者左陽天報導:5月15日晚間,南昌市地鐵3號線江鈴站至京家山站右線地下隧道,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對最後一節軌排進行精調,伴隨著混凝土整體道床的澆築完成,南昌市地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