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
他來了!他帶著背誦全文來了!
最近,古裝劇《清平樂》熱播,範仲淹、歐陽修、晏殊等「教科書常駐嘉賓」悉數登場。所以,這部劇又被稱為「文史考點大全」,連不少文史老師也一邊追劇一邊梳理知識點。
一部《清平樂》的角色陣容,就是一部令廣大學子們瑟瑟發抖的「背誦並默寫全文」天團、「語文課本的半壁江山」。
有網友以電視劇第三集韓琦中榜眼為時間點,當時為1027年,列舉出了當時的「文學大佬」: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請教了多名語文老師,為同學們整理出「背誦天團」在中小學語文課本中的身影。下面,我們就跟著《清平樂》去複習一下考點:
01. 範仲淹
範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世稱「范文正公」。
在電視劇《清平樂》中,範仲淹人未至書先至,他為了給母親守喪申請辭職,由此給了宋仁宗借題發揮和劉太后抬槓的機會。
範仲淹守喪期間住在應天府,當時晏殊正好被貶,知應天府,大力扶持應天府書院,便把範仲淹邀請到書院講課,兩人遂成為好友。範仲淹非常耿直,所以經常被貶斥,但他初心不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嶽陽樓記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遊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裡,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蘇幕遮·碧雲天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漁家傲·秋思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
02. 晏殊
晏殊(991-1055年),字同叔,北宋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並稱「二晏」。
晏殊是一個官至宰相的大才子。
從小就是個神童,14歲就被賜「同進士出身」。他熱愛學習,能詩善詞,尤擅小令。晏殊自己寫詞很厲害,他的兒子晏幾道也是著名詞人,兩人合稱「二晏」。
晏同叔有諸多我們耳熟能詳的詩作: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03. 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學上的成就舉世公認。
歐陽修考上進士的時候,晏殊是主考官,歐陽修算是晏殊的門生。
歐陽修雖然寫文章詩詞都很厲害,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但他太有個性,以至經常被貶。
範仲淹被貶到河南鄧州,歐陽修上書幫範仲淹等人說話,後來自己也被貶到了滁州,然後就寫下了著名的《醉翁亭記》。
賣油翁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
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 ,公亦以此自矜。嘗射於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 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溼。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採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醉翁亭記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裡,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據說,《醉翁亭記》的開頭原本花了許多筆墨,描繪滁州四周的山。最後這些描寫被歐陽修改成了「環滁皆山也」5個字,簡練中見雋永,成為散文史上的名句。秋聲賦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予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而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澹,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悽悽切切,呼號憤發。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夫秋,刑官也,於時為陰;又兵象也,於行用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於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
「嗟乎!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於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予之嘆息。
還有一名中小學課本裡的知名人物大家也很熟悉——司馬光。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相信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司馬光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歷仕四朝,身上有諸多閃光點。
有意思的是,李清照的曾外祖父也在劇中出現,他就是取代歐陽修成為狀元的王拱辰。
除了這幾位戲份較多的文豪之外,還有許多同時期的文學大家尚未在劇中露面。要知道,唐宋八大家,柳宗元、韓愈、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其中柳宗元和韓愈生於唐朝,剩下的六位則是同朝為官,正是宋仁宗執政時期,可謂是「文人群星閃耀時」。
蘇軾、王安石、柳永三位也在劇中被頻頻提及。鹿姐姐整理了他們在語文課本中作品,大家快來複習一下,看看自己還背不背得出:
04. 蘇軾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惠崇春江晚景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贈劉景文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
正是橙黃橘綠時。
題西林壁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
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捲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記承天寺夜遊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江城子·密州出獵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赤壁賦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裡,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05.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
書湖陰先生壁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
茅簷長掃淨無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
兩山排闥送青來。
登飛來峰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06. 柳永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於沂州費縣(今山東費縣),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
雨霖鈴·寒蟬悽切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以上「背誦並默寫全文」
你都會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