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澳聯手保護海洋生態

2021-01-15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深港澳聯手保護海洋生態

  昨日,大鵬新區2021年關愛行動大幕在金沙灣畔拉開。

  新區政府部門、環保組織和媒體代表共同見證了「鯨落深港澳海洋清潔聯盟」的成立,並為第二批「大鵬新區生態文明教育體驗中心」授牌。

  作為深圳的「海洋大區」,新區應如何在生態環保、海洋環保上做好「大文章」?近年來,新區積極構建「政府推動、社會參與」的大平臺,讓更多社會力量參與進來,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愛生態、關愛海洋的大格局。2018年,新區綜合辦(文明辦)通過評選出首批10家「大鵬新區生態文明宣教體驗中心」,探索建立生態文明宣傳教育長效機制。此次,再有10家單位、機構獲評為第二批「大鵬新區生態文明宣教體驗中心」,分別是深圳國家基因庫、壩光自然學校、大鵬新區生活垃圾分類教育體驗館、大鵬半島海洋圖書館、葵湧海洋友好兒童圖書館、鵬城美麗鄉村、溪湧自然教育中心、新天地生態農場、南澳幼兒園海洋課程體系、東湧社區周末學校。

  同時,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海陸樞紐,新區更是藉此次機會探索與深圳、香港、澳門三地環保社會組織成立「鯨落深港澳海洋清潔聯盟」。「大鵬新區和香港海域在地理上相連接,而且香港與深圳人民的情懷也是心連心的。」香港環境保護協會主席樊熙泰表示,兩地日後將會有更多機會能夠聯合開展海洋生態環保科普教育,共同提升公眾的海洋保護意識,把粵港澳大灣區海域推動成為世界級生態保育區域。澳門綠色環境保護協會主席倫用燊表示,澳門希望與大鵬新區一起努力,搭建粵港澳大灣區內的生態保護交流平臺,更好地實現生態信息共商、共享。

(文章來源:深圳商報)

(責任編輯:DF515)

相關焦點

  • 大鵬新區成立「鯨落」深港澳海洋清潔聯盟
    ▲「鯨落」深港澳海洋清潔聯盟成立儀式現場。 深圳晚報訊 (記者 朱冀) 1月12日上午,深圳市大鵬新區關愛行動啟動暨「鯨落」深港澳海洋清潔聯盟成立儀式在大鵬金沙灣沙灘舉行,本次活動以回顧2017年抹香鯨在大亞灣擱淺事件為主線,聯手深港澳環保組織,關注海洋保護和自然教育,在深圳關愛行動迎來第18個年頭之際,以關愛海洋、關愛生態為起點,開啟新一年永不停歇的關愛腳步。
  • 講一個「鯨落」的故事給你聽 大鵬新區成立「鯨落」深港澳海洋清潔...
    -- 講一個「鯨落」的故事給你聽 大鵬新區成立「鯨落」深港澳海洋清潔聯盟
  • 「鯨落」深港澳海洋清潔聯盟成立,2021大鵬關愛行動大幕開啟
    1月12日上午,在碧海藍天的大鵬金沙灣,大鵬新區2021年關愛行動開啟序幕,「鯨落」深港澳海洋清潔聯盟宣布成立。香港環境保護協會主席樊熙泰、澳門綠色環境保護協會主席倫永燊線上致辭,新區領導王繼良、吳華根與政府部門、環保組織和媒體代表現場共同見證。
  • 保護海洋生態刻不容緩了
    30年後要想吃魚,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成為當前重要而緊迫的課題。27日,中國海洋湖泊所協會主辦的「全球變化海洋和湖泊溼地生態安全」學術交流會在南京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眾多專家學者聚集在一起,策劃了保護我國海洋和湖泊生態安全的諮詢等活動。
  • 生態保護貫穿港珠澳大橋建設始終,實現中華白海豚「零傷亡」
    鮮為人知的是,港珠澳大橋屬於典型生態影響型建設項目,與一般海洋工程相比,存在工期長,施工工序複雜,具有「點多、線長、面廣」的特點。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破壞海洋生態環境和海洋漁業資源,其中對中華白海豚的保護是環境管理工作中的重點與難點。是望洋興嘆,還是勇於挑戰?
  • 「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江蘇省自然資源廳舉辦世界海洋日...
    根據自然資源部通知要求,結合江蘇省疫情防控要求和實際情況,江蘇省自然資源廳組織江蘇省海塗研究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和南京海底世界等單位共同舉辦了面向社會公眾的海洋日主題線上系列宣傳教育活動,以達到呼籲社會大眾採取切實措施保護海洋環境,維護健康的海洋生態系統,提升公眾海洋意識的目的。今年的海洋日系列活動以「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為主題。
  • 世界海洋日: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本報訊  記者馬雨晶 黎明 通訊員林蔭報導  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今年的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紅樹林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的木本植物群落,能在海水中生長,在維護生物多樣性、防風消浪、保持土壤、淨化海水、儲碳固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共建美麗海灘 保護海洋生態
    來自市環境保護志願者服務總隊、中粵能源和湛江市碧海藍天環境保護服務中心志願者齊聚觀海長廊,向市民派發海洋知識宣傳資料。50多名志願者沿霞山觀海長廊將海灘垃圾清理乾淨。志願者的舉動打動了現場不少熱心市民,他們紛紛參與到清潔海灘活動中來。當天,志願者們共清理海岸線約600米,清理海洋垃圾12籮筐、大片塑料及泡沫塊等。
  • 它被稱為「水中大熊貓」,港珠澳大橋施工時,為保護它投入3.4億
    港珠澳大橋位於中國南海珠江出海口伶仃洋海域,全長55千米,整個工程投資1100多億人民幣,是一座中國建橋史上裡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值得一提的是,如此巨大的工程,施工時卻充滿人性化,為了保護海域內被稱為
  • 2020世界海洋日,保護海洋生態,我承諾,我參與
    這些汙染物不僅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非常嚴重,還會佔領海洋生物的家園,讓它們無家可歸,只能默默等待生命的終結。聽,它們在哭泣!比如,積極響應保護海洋生態倡議,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我們是&34;守護使者WE藍,是我們,是責任,是共同保護海洋生態
  • 中國海洋學會分論壇 呼籲保護海洋生態呵護藍色家園
    呼籲保護海洋生態呵護藍色家園分論壇現場中國網9月6日訊 2013年9月2-3日,「保護海洋生態,呵護藍色家園」研討會在中國海洋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後順利召開,會議吸引來自國家海洋局局屬各單位、沿海省市海洋局、科研院所、涉海企事業單位和高校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110餘人參加。
  • 紅樹林等資源受損嚴重 應加快立法保護海洋生態系統|建言中國072
    【編者按】紅樹林、珊瑚礁、海草床共稱三大典型海洋生態系統,是海洋生態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對象。上世紀末以來,沿海省份為了進一步加強典型海洋生態系統保護,紛紛出臺相關法規,如《廣西壯族自治區紅樹林資源保護條例》《海南省珊瑚礁保護規定》等。但總體來看,我國紅樹林、珊瑚礁、海草床等資源仍面臨著人類開發利用活動的嚴重威脅,全國性的相關法律法規亟待出臺。二是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分布及變化情況尚未摸清。
  • 今年海洋日主題確定——「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個「全國海洋宣傳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日前下發關於開展2020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活動的通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 科研人員在港珠澳大橋附近拍到10多頭中華白海豚
    當天,科研人員在港珠澳大橋中國結塔北側、西人工島北側以及東西人工島之間航道處均發現中華白海豚在附近活動,數量共有10多頭。本次巡護首次採用無人機高清視頻航拍模式實現全方位、多角度遠程監測。科研人員發現的中華白海豚大多數身體為粉紅色,年齡約30多歲;部分白海豚身體為灰黑色,年齡較小,估計約10多歲;同時還拍攝到多頭中華白海豚「老少」同遊的相片,其中一頭老年中華白海豚身上尾部傷痕累累;這一系列珍貴的照片和視頻將為後續中華白海豚保護工作提供重要參考價值。本次活動也是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群充分發揮科技服務能力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生態保護的重要舉措。
  • 走進深藍|2020年海洋日主題確定——「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2日訊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個「全國海洋宣傳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日前下發關於開展2020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活動的通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 同心共築生態夢,深港企業家募集904萬善款助力溼地保護
    同心共築生態夢,深港企業家募集904萬善款助力溼地保護  作為深圳年度重要的公益活動之一,深圳市政協經濟委主任崔閩融,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同年7月,紅樹林基金會(MCF)落地深圳,以創新「社會化參與」的創新保護模式,聚焦溼地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目前已成為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專業環保機構。
  • 保護海洋生態共建碧海藍天 煙臺增殖放流20萬尾苗種
    活動現場膠東在線6月30日訊(記者 孫宗順)為「慶七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30日上午,2018保護海洋生態共建碧海藍天增殖放流活動在萊山區黃海明珠廣場海邊舉行。煙臺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楊明介紹,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對恢復海洋漁業資源和保護海洋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十二五」以來,全市累計投入放流資金2億多元,增殖放流魚、蝦、蟹等18類水產苗種60多億單位,為漁民增收15億多元,取得了較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 保護海洋環境,呵護海洋生態|寧波海事法院開展6·5環境日系列法治...
    保護海洋環境,呵護海洋生態|寧波海事法院開展6·5環境日系列法治宣傳活動 2020-06-07 0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他們在港珠澳大橋附近拍到10多頭中華白海豚
    經巡護工作人員共同努力,巡查巡護船艇在港珠澳大橋中國結塔北側、西人工島北側以及東西人工島之間航道處均發現中華白海豚在附近活動,數量共有10多頭。此次巡護髮現的中華白海豚大多數身體為粉紅色,年齡約30多歲;部分白海豚身體為灰黑色,年齡較小,估計約10多歲;同時還拍攝到多頭中華白海豚「老少」同遊的相片,其中一頭老年中華白海豚身上尾部傷痕累累;這一系列珍貴的照片和視頻將為後續中華白海豚保護工作提供重要參考價值。
  • 預告|乘風破浪,港珠澳大橋是如何保護中華白海豚的?
    預告|乘風破浪,港珠澳大橋是如何保護中華白海豚的?金羊網  作者:李鋼  2020-07-11 珠江科學大講堂第73期將特邀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工程師林鳴,來講述港珠澳大橋建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