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海洋環境,呵護海洋生態|寧波海事法院開展6·5環境日系列法治...

2020-11-25 澎湃新聞

保護海洋環境,呵護海洋生態|寧波海事法院開展6·5環境日系列法治宣傳活動

2020-06-07 0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善待海洋,從你我開始。海洋事業關係民族生存發展狀態,關係國家興衰安危。海洋是人類共同的家園,我們要像善待綠水青山那樣善待碧海銀灘。讓我們保護每一種海洋精靈,保護每一片沙灘海岸,依靠每個人的點滴力量,凝聚成守護海洋的巨大力量。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服務和保障美麗浙江建設營造生態文明和踐行環境保護的濃厚社會氛圍,推動廣大群眾知行合一,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共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6月1日-5日,寧波海事法院結合海事法院特色,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系列法治宣傳活動。

沒去現場的小夥伴別著急

小編給你整理了宣傳周的精彩活動

繼續往下瀏覽吧

受理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加大海洋環境資源審判工作力度

2020年6月3日下午,寧波海事法院受理一起由寧波市人民檢察院提起的涉及非法捕撈海蜇,損害海洋生態的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寧波市人民檢察院在履職過程中發現,2019年7月9日至11日期間,杜某等4人駕駛漁船出海打樁張網,開展海蜇捕撈作業,共捕獲海蜇41桶(帶水〉,合計1891.74公斤。經查實,漁船在禁漁期未取得海蜇專項捕撈許可,並且捕撈作業中使用的張網最小網目尺寸分別為78mm、72mm,均不符合浙江省海域海蜇張網類捕撈最小網目尺寸不小於90mm的規定。

寧波市人民檢察院依據我國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等相關規定,就被告杜某等4人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的侵權責任,向寧波海事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目前,寧波海事法院正在審理中,法院將依法追究汙染海洋環境、破壞海洋資源行為人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

公開庭審

直播案件審理過程

2020年6月5日上午,寧波海事法院公開開庭審理鄭某訴沈某海事海商糾紛案,該案涉及委託買賣捕撈許可證、船網工具指標等事宜。通過公開審判,充分發揮海洋環境資源審判的指引評價功能,提升環境司法公信力。

全網發布

海洋環境資源相關案例

寧波海事法院通過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方式發布近幾年海洋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典型案例,並將有推廣價值的典型案例進行整理匯總,編印《保護海洋環境,呵護海洋生態》宣傳手冊,大力宣傳海事司法服務保障海洋環境資源服務保障的生動事例,促進全社會提升海洋生態環境環保法治觀念,增強漁區群眾維權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思維,激發群眾主動投身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的自覺。

懲治犯罪

堅決守住海洋環境安全的法律底線

寧波海事法院對環境違法行為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堅決守住環境安全底線,努力為人民群眾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2019年11月22日,寧波海事法院依法審結三起民事環境公益訴訟案件,判決非法收購、運輸、出售海龜的15名被告連帶賠償653.04萬元生態修復補償金,並公開賠禮道歉。2020年6月5日,程某、張某、吳某、範某4名被告在舟山晚報上公開賠禮道歉,保證以後遵守法律,不再作出類似行為。涉案被告真誠的致歉行為在社會上起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多地聯動

開展環境資源保護法治宣傳活動

在奉化桐照村

寧波海事法院聯合寧波海警局、寧波市檢察院到有「中國第一漁村」之稱的奉化桐照村開展海洋環境法制宣傳進漁村活動,通過提供法律諮詢、發放宣傳手冊、開展座談交流等方式,幫助當地群眾進一步增強海洋環保意識,營造保護海洋環境的良好氛圍。

雖然氣溫很高,烈日炎炎,漁區群眾都表現出對海洋環境保護知識的高度熱情,船老大們紛紛上前進行法律諮詢,法院幹警一一耐心解答。

現場諮詢活動結束後,寧波海事法院、寧波海警局和寧波市檢察院就地開展座談交流,三方就海事司法推進、海洋環境保護情況、解決措施等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在台州

台州法庭組織法官參與了由台州生態環境局主辦的世界環境日暨環境保護法律人在行動宣傳活動。

在活動現場,法庭同志為線下活動參與各單位和環保志願者帶去了海洋環境保護的生動案例與宣傳資料,為保護海洋環境,科學依法用海,規範使用海域,守護我們的碧水藍天,發出了海事法官的積極倡議。

關愛自然

刻不容緩

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絕不僅僅只是一句口號

良好的海洋生態

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需要全民行動

共同建設美麗「浙」海

小編提示:

通過「12369環保舉報」微信平臺,動動手指即可舉報環境汙染問題!如果看到汙染事件,只要拿起手機,打開微信,咔嚓一下,將汙染事件圖文並茂上傳,分分鐘就能行使「環境監督權」,也能為身邊生態環境質量改善貢獻一份力量。

原標題:《保護海洋環境,呵護海洋生態|寧波海事法院開展6·5環境日系列法治宣傳活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學術|關於海事司法優化海洋經濟營商環境的調研
    面對海洋經濟發展形勢要求,海事司法面臨審判職能不彰、多元化解機制不夠完善、審判布局不夠優良等困難,對此,建議推進海事訴訟制度改革,讓海洋法治環境因素從分散走向聚攏;抓住人民法庭工作發展機遇,優化海事審判布局;推廣和落實跨域立案和移動訴訟平臺,讓航運企業、船員漁民足不出戶開展訴訟活動;創新發展新時代海上「楓橋經驗」,讓法治營商環境建設與相關地市平安法治建設深度融合;面向國內外傳播浙江海事審判規則和經驗
  • 海口海事法院多舉措強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審判工作
    海口海事法院多舉措強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審判工作 2020-05-23 05: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海洋學會分論壇 呼籲保護海洋生態呵護藍色家園
    呼籲保護海洋生態呵護藍色家園分論壇現場中國網9月6日訊 2013年9月2-3日,「保護海洋生態,呵護藍色家園」研討會在中國海洋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後順利召開,會議吸引來自國家海洋局局屬各單位、沿海省市海洋局、科研院所、涉海企事業單位和高校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110餘人參加。
  • 「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江蘇省自然資源廳舉辦世界海洋日...
    根據自然資源部通知要求,結合江蘇省疫情防控要求和實際情況,江蘇省自然資源廳組織江蘇省海塗研究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和南京海底世界等單位共同舉辦了面向社會公眾的海洋日主題線上系列宣傳教育活動,以達到呼籲社會大眾採取切實措施保護海洋環境,維護健康的海洋生態系統,提升公眾海洋意識的目的。今年的海洋日系列活動以「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為主題。
  • 「海洋生態環境治理與海洋生態環境法治研討會」在中山大學舉行
    2020年8月14日,「海洋生態環境治理與海洋生態環境法治研討會」暨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海洋環境法專業委員會、廣東省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2020年年會在中山大學召開。會議由中山大學法學院、中山大學法學院環境資源與能源法研究中心承辦,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海洋法團隊協辦。
  • 海洋大省:公益訴訟破解海洋生態環境難題
    海南省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檢察官王幫元告訴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當前對盜採海砂的打擊,主要依賴海警、海監的行政處罰,根據《海南省海洋環境保護規定》,一般情形處罰金額頂格5萬元,若干嚴重情形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執法部門只能抓到船員,幕後的指使者、船主卻能逃避處罰,這明顯不足以遏制此類違法行為。」王幫元說。
  • 海洋環境汙染生態公益訴訟分段審理探析
    92議定書」,2000年1月5日對我國生效),1999年1月5日交存《1971年關於設立國際油汙損害賠償基金國際公約》(以下稱「1971年基金公約」)加入書, 但該公約只適用於香港特別行政區。《侵權責任法》保護的權益範圍包括權利和利益兩個方面,其中,財產權和財產利益均可作為海洋汙染生態損害賠償範圍。對此,我國《海洋環境保護法》、《漁業法》對權益保護範圍的規定僅做了細化,與《侵權責任法》比較,沒有擴大或縮小的特別規定。  2002年,天津海事法院審理了我國海洋生態損害賠償第一案馬爾他籍「塔斯曼海」輪溢油汙染賠償案[5]。
  • 2020世界海洋日,保護海洋生態,我承諾,我參與
    我們隨手丟掉的垃圾,如果沒有得到妥善處置,極有可能進入海洋,以多種方式影響海洋生物和生態環境。 據統計,每年有880萬噸塑料廢物傾倒入海洋,海洋中幾乎已經沒有任何未被汙染的「淨土」。這些汙染物不僅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非常嚴重,還會佔領海洋生物的家園,讓它們無家可歸,只能默默等待生命的終結。
  • 海口廣州北海三地共建海洋環境資源保護"朋友圈"
    海南日報訊 (記者鄧海寧 通訊員範煜 李羽玲)為充分發揮海洋環境資源司法保護職能,11月5日上午,廣州海事法院、海口海事法院、北海海事法院共同籤署了《「北部灣—瓊州海峽」海洋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合作協議》,共建共享海洋環保司法合作平臺。
  • 夏先鵬委員:治理海洋環境汙染問題刻不容緩
    隨著我國「藍海」戰略的推進,海洋環境保護問題變得日益凸顯。儘管政府相關部門和人員的海洋環境保護意識在逐漸加強,但海洋環境汙染狀況不容樂觀。「當前,我國海洋環境汙染預防、評估、修復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如不採取切實措施,今後付出的成本更加昂貴。」全國政協委員、廈門海事法院院長夏先鵬如是說。
  • 【6·5世界環境日】包頭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典型案例
    6·5世界環境日案例發布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 我們發布一批包頭法院依法審理的【典型意義】為進一步提升依法懲治環境汙染犯罪的成效,加大環境司法保護力度,有效保護生態環境,在法院主持調解下,柴某某賠償了生態環境損失費252500元、鑑定費80000元及處理17桶鍍鎳廢槽液的費用30000元,共計人民幣362500元,並在包頭晚報上公開登報導歉。
  • 海洋環境保護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8月27日,執法檢查組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總書記關於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論述,傳達慄戰書委員長重要批示精神,王晨同志就做好執法檢查工作提出要求。9月至10月,執法檢查組分為4個小組,分別赴天津、河北、遼寧、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等8個省(市)開展執法檢查工作。
  • ...大鵬先行——大鵬新區多舉措保護海洋環境,加快構建海洋汙染...
    這也是大鵬新區建設「美麗海灣」行動計劃落實的第一步,在今後5年時間裡,大鵬新區將對針對海洋生態保護問題,精心布局、科學統籌、分步推進,實現大鵬半島陸海生態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生態系統的保護修復、生態功能的持續提升,推動大鵬半島空間品質和發展質量不斷增強,使「美麗海灣」成為大鵬的靚麗名片,為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範貢獻「大鵬方案」。
  • 關於遏止船舶油汙汙染,保護我省海洋生態的若干建議
    因此,遏止海洋汙染、呵護海洋生態,無疑是作為以「綠色之島」為發展理念的我省的應對命題。然而,近年來我省發生的幾起海洋油汙事件所暴露出的問題,無不引起我們深思,也敲醒了我們急需採取措施、應對油汙損害的警鐘。
  • ...大鵬新區多舉措保護海洋環境,加快構建海洋汙染防治新格局!
    這也是大鵬新區建設「美麗海灣」行動計劃落實的第一步,在今後5年時間裡,大鵬新區將對針對海洋生態保護問題,精心布局、科學統籌、分步推進,實現大鵬半島陸海生態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生態系統的保護修復、生態功能的持續提升,推動大鵬半島空間品質和發展質量不斷增強,使「美麗海灣」成為大鵬的靚麗名片,為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範貢獻「大鵬方案」。
  • 今年海洋日主題確定——「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個「全國海洋宣傳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日前下發關於開展2020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活動的通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 走進深藍|2020年海洋日主題確定——「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2日訊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個「全國海洋宣傳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日前下發關於開展2020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活動的通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 遼寧省人民政府關於修改《遼寧省海洋環境保護辦法》的決定
    「海洋生態保護補償制度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三、增加一條作為第七條:「省、市、縣人民政府將海洋環境保護工作納入本行政區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將海洋生態建設、海洋環境監測等公益性且屬於政府責任的海洋環境保護所需資金,納入本級財政預算。」
  • 6月8日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
    設立海洋日的目的是,希望世界各國作出特別努力,通過各種形式的慶祝和宣傳活動向政府和公眾宣傳海洋,提高人們的海洋意識,強調海洋在造就和維持地球生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強調保護海洋資源與環境的重要性,保持海洋的持續發展和海洋可再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加強海洋國際合作。2009年,我國將原有的7月18日全國海洋宣傳日調整到6月8日,更名為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
  • 共建美麗海灘 保護海洋生態
    今年6月8日是第12個世界海洋日。6月7日,市生態環境局聯合湛江中粵能源有限公司開展「湛江市2020年『6·8世界海洋日』共建美麗海灘活動」。6月7日,志願者在霞山觀海長廊清理海灘垃圾。湛環宣 供圖 當天上午,市生態環境局在霞山觀海長廊(菉塘河至海昌渠段)展出我市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和海洋知識圖片,市民紛紛駐足觀看。來自市環境保護志願者服務總隊、中粵能源和湛江市碧海藍天環境保護服務中心志願者齊聚觀海長廊,向市民派發海洋知識宣傳資料。50多名志願者沿霞山觀海長廊將海灘垃圾清理乾淨。志願者的舉動打動了現場不少熱心市民,他們紛紛參與到清潔海灘活動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