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化工交易中心項目備受關注,不少人在沙盤前了解項目規劃等問題。 南方日報記者 戴嘉信 攝
●撰文:孫景鋒
5月13日下午,備受關注的廣東化工交易中心在佛山希爾頓酒店揭開了神秘面紗,根據規劃,該項目將打造成為全國最大的化工交易中心,預計年交易額可達1000億元。
其中,作為該化工交易中心電子交易平臺的奇化網已於今年2月份正式上線運營,廣東化工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周璇透露,經過近3個月時間的運營,目前奇化網已經擁有5000多名註冊會員,截止到本月初累計實現交易額2.73億元。她還表示,奇化網今年的目標是突破兩萬名會員。
在電子商務大行其道的今天,化工行業似乎是一個例外,周璇介紹,目前國內上規模的電子交易平臺幾乎沒有,奇化網的出現填補了這一塊的空白。
相對於其他產品,化工產品電子交易存在著資金安全性和產品真實性等難點,對此奇化網將如何克服?化工領域的「阿里巴巴」將對行業帶來怎樣的衝擊?
現 狀
電子交易的最後一塊處女地
「目前國內很多企業做得很大,但在國際上依然缺乏話語權,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國內的企業只在製造環節做大了,並沒有從整個產業鏈的高度去搶佔定價權。」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在廣東化工交易中心的啟動儀式上表示,未來國內產業要提升國際話語權,必須加強對交易平臺的打造。
廣東化工交易中心項目的啟動在某種意義上是對馬光遠的觀點的回應。近年來,電子商務大行其道,通過產業鏈的再造對傳統製造業發起了猛烈衝擊。然而,和其他產業不同,化工行業的電子交易市場始終沒能打開。
周璇介紹,目前國內做化工產品線上交易的寥寥無幾,只有一些大的生產商把自己的產品放在網上銷售,還有一些企業做化工產品的類期貨電子交易,但去年這種類期貨交易也在全國遭遇整頓,「現在做化工產品現貨電子交易上規模的還沒有。」
她表示,化工行業之所以對電子交易具備「免疫力」,與化工行業對專業的特殊要求有關,化工產品交易要求具有很強的專業性,而普通的電子商務企業不具備這樣的專業人才儲備,「化工產品涉及的品類很多,交易員必須對化工產品有所了解,同時要知道產品的最新價格和庫存信息,尤其是對一些虛高報價的行為要能夠識別。」
在這樣的背景下,廣東化工交易中心的出現可謂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我們的股東本身就是做化工的,在行業內有一定的號召力和影響力,知道國內哪個區域對哪類化工產品的需求大,同時也具備專業的交易團隊去撮合成交。」
憑藉著這種影響力和專業性,自今年2月份上線以來,經過近3個月時間的運營,目前奇化網已經擁有5000多名註冊會員,截止到本月初累計實現交易額2.73億元,單日最高交易額達到3000萬元。
但這僅僅是起步階段,周璇介紹,未來會員數和交易額還會呈幾何級的增長,「我們今年的目標是註冊會員突破兩萬。」
奇化網董事長傅勇國在網站正式上線當天則表示,未來奇化網的目標是達到華南市場1/3的年交易額,約1000億元。
難 點
倉儲聯盟解決「最後一公裡」運輸
除了對專業性有著高要求外,化工產品的電子交易還面臨著資金安全性和產品真實性兩大難點。為了克服這些問題,奇化網還對化工產品現貨電子交易探索了嶄新的交易模式,成功解決了大宗化工產品在電子交易過程中存在的真實性、安全性方面的難題,實現了化工產品線上交易與線下供應鏈管理的無縫連接。
「我們利用先進的電子交易平臺,結合嚴謹的銀行資金監管和ERP系統,保證了資金安全性和貨物的真實性。」奇化網的一名負責人介紹,奇化網還搭建了銀企合作的金融平臺,為有需要的會員企業解決融資需求,降低資金成本。
在解決資金安全性和產品的真實性後,化工產品的電子交易還面臨著運輸和倉儲的難題。和一般產品不同,目前國家對於化工產品的倉儲和運輸有著嚴格要求,只有取得國家許可證的企業才能夠進行化工產品的運輸和倉儲。
和線下化工產品交易受地域限制不同,線上交易的買賣雙方來自全國各地,對產品進行長途運輸顯然有困難,對此,奇化網成立了特別的倉儲聯盟和運輸聯盟,通過與在全國各地省一級和市一級的物流協會進行合作,採取戰略聯盟的形式,由當地的物流和倉儲企業完成線下配送,解決化工產品「最後一公裡」的運輸難題。
「目前我們在華南地區已經吸引了60多家物流企業加入聯盟,聯盟的所有企業都必須具備國家的許可資格,同時在社會上擁有公信力。未來還會在國內其他交易活躍的區域加強合作,比如我們在華東就設立了分公司。」周璇表示,通過加入戰略聯盟,物流企業和倉儲企業可以擴大自己的業務範圍,因此很多表現出強烈的加盟意願。
衝 擊
產業鏈再造控制成本
事實上,利用電子平臺進行化工產品交易也是國內化工行業的共同呼聲。
近年來,日化行業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給日化行業帶來巨大挑戰。據了解,日化產品最基礎的原料是椰子油和石油,其中椰子油的價格從幾年前的6000—7000元/噸,漲到了目前約9000元/噸,漲幅近40%。業內人士指出,如何控制成本成為化工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廣東化工交易中心的出現實現了化工產業鏈的重新整合。通過將化工現貨電子交易的環節與化工產業鏈緊密結合,實現海量真實的現貨交易,並將逐步形成中國化工產品價格指數標杆,提高對中國化工產品的價格話語權,將價值合理回歸到實業製造、流通與終端消費環節中。
「過去化工企業受地域限制,只能與固定的幾家企業進行交易,但通過我們的平臺,可以找到更多的潛在客戶資源。」周璇表示,電子交易取代了原來的炒貨商,縮短了產業鏈上下遊企業之前的距離,為企業提供了一個展示的平臺。
除了通過整合產業鏈控制成本外,廣東化工交易中心的成立或將改變國內日化產業的格局。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國內日化產業初步形成了幾個產業集群和兩大製造業板塊,包括東北的日化原料基地、以廣州為中心的珠三角地區、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地區。其中珠三角是國內生產經營企業最多、產量最大的日化產品生產地,形成了包括包裝材料、原料生產與供應、產品研發、優質產品製造、物流配送的全產業鏈,產業聚集效應已經凸現。
藉助廣東化工交易中心,有助於進一步發揮珠三角日化產業的集聚優勢,融合本土行業資源,並以此為基礎,實現不同產業集群區域之前的互聯互通。
培 訓
單一品類培訓解決人才難題
化工產品電子交易平臺離不開大量專業人才,但在廣東化工交易中心落戶以前,張槎的化工基礎幾乎為零,如何解決人才問題也是廣東化工交易中心需要重要考慮的問題。
「在人才問題上,我們在行業內部會有一定的儲備,此外還會通過招聘方式吸收行業內有經驗的優秀人才。」周璇介紹,除此以外,廣東化工交易中心還會為新員工提供規範的專業培訓,「對於一些缺乏經驗的新員工,我們針對單個化工品類進行專門培訓,他們只需要負責某個品類的業務,不必對所有品類都了解,通過這種培訓新員式也可以很快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