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詩人李白曾有詩云「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更有《將進酒》寫道「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在我們的深厚的文化裡,長江和黃河絕對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從我們文明崛起的那一天起,這兩支水系就貫穿了我們的歷史,親眼見證了我們的一步步崛起。
在世界層次,長江與黃河都有著非常大的名氣。長江是世界上第三長的河流,在亞洲排名第一,黃河更是排面世界第五。它們有著極其寬廣的流域,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奔流而下,把文明的種子撒在了華夏大陸。
但也正是因為長江與黃河的存在,它們的光芒一度蓋住了我們其他河流的亮眼之處。其實在我國有著這樣一條河流,它有著比長江更大的流域面積,超過黃河7倍的含水量,無比驚人。但讓人意外的是,它曾經的名字卻鮮有人知,卻十分耳熟。
在我國的東北部有著一個名為「黑龍江」的省份,而它正是由於這條黑龍江而命名的。黑龍江是我國僅次於黃河與長江的河流,在世界排名第八。它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流經了我國、蒙古與俄羅斯境內的多個地區,全場4440公裡,非常壯觀。
在不同的國家,黑龍江留下了不同的名字。根據《遼史》的記載,遼太祖因其「水黑宛若蛟龍」所以才留下了「黑龍江」這樣的名號。而在《後唐書》中,唐代及之前它都被稱為「望建河」。蒙古族崛起後,《蒙古秘史》裡把它記載為「額爾古涅」,到了元朝則被改成「也裡古納河」。
明朝時期,黑龍江又被賦予了一個「阿魯那麼連」的稱呼。直到清朝建立之後,先是被稱為「薩哈連烏拉」,滿語中即為「烏江」的意思。之後在鄂溫克語的影響下,最終留下了額爾古納河這個名字,也被稱為鄂溫克江。
在蒙古的境內,黑龍江流域一帶曾經是成吉思汗的故鄉,蒙古人也採用了額爾古納河這個名字。但在俄羅斯境內,俄語稱之為「阿穆爾河」,並一直沿用至今。在2004年黑龍江被確立為國界劃分之後,我們決議拋棄了所有它其它的名號,只使用「黑龍江」稱呼我們這一段流過我們境內的河流。
如今的黑龍江,已經是一條在世界上都很關鍵的航運通道。除去它龐大水量下蘊藏的巨量水力資源外,光是這條河上流通的貿易就已經不容小覷了。更何況,在黑龍江流域一帶有著非常豐富的資源,這些價值讓它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蛟龍」。
而世界上的許多人,在知道黑龍江這一名號的第一時間,都會產生一個疑問:它真的是黑色的嗎?答案為「是」。出於水流中極其巨量的腐殖質,河水一直都保持了一種發黑的質感。但其實它的水流並沒有那些令人害怕的物質,大可不用對黑龍江產生什麼偏見。
正如詩裡所說「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作為我國北方的河流,黑龍江也具有著自己獨特的美麗。它有著多種名號變化後帶來的歷史感,更有別具一格的美好景色。無論它是曾經的「額爾古納」,亦或是外國的「阿穆爾」,它永遠都是我們的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