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旅夜書懷》中曾寫道:「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在我們數千年的歷史進程裡,文明的發展從來都沒有離開過江河水系的存在。一條曲折迴環的浩浩長江,一條洶湧澎湃的深邃黃河,還有一眾滋養大地的水系,它們不僅帶來了繽紛的大自然和美妙的環境,更是讓華夏的種子散布得更遠。
在世界範圍內,長江有著世界第三的長度,並且擁有涵蓋了近乎五分之一我國面積的流域。黃河更是世界第五長河,有著2571立方米每秒的水流量。它們驚人的水量和長度已經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幫助,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我國還有一條面積大過長江,水量是黃河7倍的河流存在。
放眼我國最東北的地帶,黑龍江省靜靜地坐落在這寒冷的地帶。而這個省份之所以會有如此一個名號,那正是因為在其境內有這一條黑龍江緩緩流淌著。由於河水內含有大量腐殖質,所以它呈現出黑色,而也正是因此才獲得了這樣一個名號,《遼史》中就已經有了「黑龍江」的記載。
然而,如今在我國境內看到的這條黑龍江並不是它的全貌,同時它的名號也不僅僅只有這一個。這條河主要發源於蒙古肯特山,還有一條小支源來自大興安嶺。這段蒙古的河源被稱為「額爾古納河」,而《舊唐書》中曾將其命名為「望建河」。
不同的時期它有著不一樣的名字,比如說《蒙古秘史》裡它又有著「額爾古涅」的名號。元朝時期,它被稱為了「也裡古納河」,《明史》記載明朝時他又被喚作阿魯那麼連,直到清朝時期才統一稱為額爾古納。很長一段時間裡,它都是我國境內獨有的內河,直到晚清時期下遊被俄國划走,而上中遊部分更是在2004年被作為了國界使用。
倘若在這條黑龍江全盛時期,加上蒙古境內的額爾古納河,還有俄羅斯境內的石勒喀河,那麼它將會擁有超過5400公裡的長度,並擁有185萬平方公裡以上的流域。相比之下,它的流域面積已經比長江還要大了,蘊含的水量更是讓黃河都得敗下陣來。
如此一條龐大的河流,完全可以說得上是珍貴至極的寶藏了。在清朝之前,這一片疆域一直很受到了皇帝們的重視,無論是對於邊塞的駐守亦或是其中蘊含著的寶貴資源,都是無法替代的。然而,只可惜在1858年的時候,已經走向衰落的清皇室對於侵犯的沙俄表現得極其軟弱,最終讓這條河流的光彩大大減弱。
在這片黑色的水域裡,隱藏了極其豐富的煤炭、黃金等資源,龐大的水力更是發電的絕佳場所。曾經在魏晉時期,它甚至還被稱之為「弱水」,如此浪漫的名字也註定了這條河流是不平凡的。好在如今黑龍江已經得到了應有的開發,儘管經過了起起伏伏,但它從未被它的人民們忘記。
詩云:「寒波入鏡秋江水,高岸霜林對紫陽。」在世界上,黑龍江依然是世界十大長河之一。浩瀚的水系永遠是文明的母親,而現在的它更是在科技的幫助下變得越來越好,一步步把曾經的輝煌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