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藥學優勢 全力打造「巴山藥鄉」品牌

2021-01-09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一、基本情況

  「十二五」期間,按照中央統一部署,44所教育部直屬高校被確定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定點扶貧單位,中國藥科大學作為其中之一,定點幫扶陝西省鎮坪縣。

  鎮坪縣區位獨特,地處陝西最南端,位於陝渝鄂三省(市)交界處,屬《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的秦巴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森林覆蓋率達86.4%。這裡中藥材資源十分豐富,適宜種植的中藥材有420 餘種,適宜種植中藥材的土地有40餘萬畝。但是,由於受傳統自然經濟思維定勢影響和缺乏科技、人才等支撐,長期以來,鎮坪縣在中藥材資源開發利用上始終沒有取得實質性突破。

  中國藥科大學作為在藥學界享有盛譽的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秉承「精業濟群」的校訓精神,落實精準扶貧的相關要求,把學校實力雄厚的藥學類特色科研資源和當地豐富的中藥材開發資源結合起來,找準扶貧切入點,注重發揮自身行業優勢,從調研開始,從規劃做起,集上級主管部門、鎮坪縣、中國藥科大學三方智慧,挖社會、企業可用資源,逐步做大做強鎮坪縣醫藥產業,全力打造「巴山藥鄉」品牌,取得了明顯成效。

  二、實施進展

  (一)立足長遠,健全扶貧體制機制

  2012年底,在收到由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中組部等八大部委聯合發出的《關於做好新一輪中央、國家機關和有關單位定點扶貧工作的通知》後,校黨委高度重視,專門召開常委會進行研究,做出了「加強領導,保障經費,健全工作機制,確保定點扶貧工作做到位、做出成效」的決定。

  學校成立了定點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黨委書記徐慧擔任組長,相關職能部門牽頭具體負責定點扶貧工作,明確分管領導和責任人員,做到了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向校黨委常委會匯報扶貧工作進展情況。制訂了《中國藥科大學定點扶貧工作實施意見》,從思路、方式、舉措等方面進行謀劃。充分發揮科技人才方面的優勢,成立中國藥科大學定點扶貧專家委員會,根據鎮坪縣中草藥資源豐富的現狀,科學分析鎮坪縣中草藥的藥用價值及種植前景,研判市場行情,指導種植技術,紮實、精準地推進定點扶貧工作。

  (二)深入調研,拓寬扶貧工作思路

  自接受扶貧任務之日起,學校黨委就要求每一位校領導班子成員輪流到鎮坪縣調研、指導,積極促進校地交流合作。三年來,全校9名校領導班子成員中已有8位領導先後帶隊到鎮坪縣實地調研(表1),密切了校地之間的聯繫。同時,安康市、鎮坪縣的主要領導先後多次應邀到學校對接扶貧工作(表2),加強溝通,增進了解。

  陝西省委省政府、安康市委市政府對我校扶貧工作給予了大力支持,時任陝西省省委書記趙正永、省長胡和平、副省長祝列克、安康市委書記郭青、市長徐啟方、縣委書記羅萬平、縣長李平等省市縣領導多次與我校主要領導會談,就推動精準扶貧工作深入交流。

 

  (三)精挑細選,選派優秀扶貧幹部

  學校黨委將扶貧掛職幹部選拔作為做好定點扶貧工作的關鍵點。2012年至今,學校先後選派3名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和中層幹部到鎮坪縣掛職副縣長,其中一名同志掛職前為學校副處職雙肩挑幹部,掛職期間表現突出,被提拔為正處職幹部且晉升了正教授。2015年選派1名科級幹部任村第一書記深入一線開展工作。2016年選派了一位青年學科帶頭人、中藥學正教授、具有國家級技術開發區鍛鍊經歷的同志掛職鎮坪縣副縣長,進一步提高「智援」鎮坪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主要特點

  學校與鎮坪縣委縣政府一致認為,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始終堅持發展生態經濟,根據「資源保護、科技支撐、品牌帶動、市場引領」原則,以中藥材休閒觀光、標準化生產基地、飲片和成品藥加工、養生藥膳、保健旅遊商品等開發為重點,探索出了中藥材產業融合發展的有效路徑,中藥材資源開發效益逐步提升。

  一是創新扶貧,優勢互補,引導學校學科、人才等多項資源與鎮坪豐富中藥材資源的有效整合。鎮坪縣中藥材資源十分豐富,而學校在中藥材的學科、人才、科研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雙方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學校結合鎮坪實際情況,不僅通過翔實的調查研究、紮實細緻的工作、嚴格的工作程序掌握鎮坪的實情;還積極發揮學校人才、學科等智庫優勢,綜合運用實地查看和數據分析等多種手段,幫助鎮坪準確診斷「病情」,找出致貧原因,在提升中藥材人力資源開發水平、助推鎮坪中藥材產業發展升級、支持鎮坪的社會事業發展及提供多樣化決策諮詢服務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二是協調扶貧,健全機制,打造新型校(高校)政(政府)扶貧互動新模式。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學校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改革為手段,不斷完善精準扶貧的工作機制。一是在扶貧領導工作機制方面,接到教育部精準扶貧的任務後,學校立即成立定點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黨委書記徐慧擔任組長,相關職能部門牽頭負責,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二是在經費保障機制方面,每年從學校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中劃撥50萬元,立項資助鎮坪相關課題研究。三是在優秀扶貧幹部選拔機制方面,黨委常委會研究選派方案,發布公告,全校動員,在個人申請、組織推薦的基礎上,認真考察、嚴格把關,經黨委常委會討論,最終確定扶貧掛職幹部人選。四是在校地互動機制方面,學校黨委就要求每一位校領導班子成員輪流到鎮坪縣調研、指導。安康市市長徐啟方、市委常委、副市長趙俊民、時任鎮坪縣縣長周耀宜、縣長李平也分別帶隊來學校交流扶貧工作。

  三是綠色扶貧,環境共生,建設鎮坪成為美麗縣區和生態縣區。針對鎮坪具有適宜種植的中藥材眾多的優勢,學校積極與當地政府溝通協調,支持鎮坪編制「十三五」規劃中藥材發展項目,幫助建立鎮坪藥材產業發展的科研支撐平臺、鎮坪地道中藥材品牌體系。加強中藥食品、保健品、化妝品以及其他有機化工、肥料、飼料等相關產業,打造出一套循環產業鏈。積極開發休閒、保健、藥膳等生態旅遊商品,推動藥材產業與生態旅遊產業的有機融合,確保鎮坪中藥材產業進一步發展,加快脫貧步伐,積極幫扶鎮坪打造成為美麗縣區和生態縣區。

  四是開放扶貧,高校搭臺,引導企業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扶貧新模式。學校在全力投入鎮坪精準扶貧工作的同時,還積極「搭臺唱戲」,將自身打造成為鎮坪中藥材產業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引導醫藥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鎮坪扶貧,打造開放式扶貧的新模式。學校積極推介鎮坪中藥材的特色優勢和需求信息等,協助聯繫引進知名醫藥企業來鎮坪投資並建立生產基地,建立地道藥材種植園和標本館;先後引進中科集團、廣藥集團、金陵製藥、正大天晴等10多家知名製藥企業到鎮坪縣考察。組織鎮坪中藥產業發展相關人員赴江蘇、重慶、成都等地知名醫藥企業考察、交流。

  五是共享扶貧,融合互動,打造高校精準扶貧的資源共享平臺。除了派遣優秀扶貧幹部,學校積極共享在中藥材學科、人才和科研方面的資源。一方面,學校成立中國藥科大學定點扶貧專家委員會,科學分析鎮坪縣中草藥的藥用價值及種植前景,研判市場行情,指導種植技術。另一方面,學校還通過增加招生指標、辦培訓班、文藝下鄉、慰問貧困戶等多種資源共享途徑與鎮坪進行融合、互動。

  四、成效與經驗

  一是確立藥材產業為縣域脫貧的主導產業。學校聚集優勢科研力量,對鎮坪資源利用狀況全面調研、科學論證,進行主導產業比選。通過資源潛力、市場前景、群眾參與度、效益對比等分析,幫扶鎮坪縣找準藥材產業在縣域產業體系中的定位。2015年,我校掛職幹部陳永法教授三次接受《陝西日報》專訪或採訪,在陝南瞭望板塊就如何充分發揮鎮坪藥材資源優勢、打造秦巴醫藥品牌、發展醫藥產業提出了較強指導的專業性建議。2013年國務院在雲南召開的扶貧大會上表揚我校做法,2014年在陝西扶貧大會上我校作為高校唯一扶貧單位代表發言。2016年,江蘇電視臺教育頻道在五一黃金檔連續三天報導我校鎮坪縣精準扶貧工作。

  二是構建藥材產業發展的支撐體系。學校主動承擔《鎮坪縣中藥材產業發展規劃》編制任務,成立專業團隊,全面開展鎮坪道地中藥材的品質分析、品種比選,明確產業發展思路、目標和重點,為高效推進中藥材產業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

  學校中藥學研究人員幫助鎮坪縣完成了黃連、玄參、川牛膝、獨活、天麻、杜仲等中藥材樣品成份檢測分析,特別是從鎮坪黃連中分離並鑑定出化合物41個,新化合物3個,12個化合物從該種植物中首次分離得到,並研究了其獨特的降脂活性。在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召開的「2015年第三次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專家評審會」上,鎮坪黃連成功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進一步提升鎮坪黃連的品牌知名度。2015年在鎮坪建立「安康市秦巴中藥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同時,幫助鎮坪建立中藥材交易信息平臺,打破山區縣信息閉塞的桎梏。

  三是積極為鎮坪培養儲備醫藥人才。學校立足眼前兼顧長遠,開展人才智力幫扶。自2014年起,學校為陝西省每年增加本專科生招生指標20名,啟動對鎮坪縣開展「農村專項」自主選拔計劃, 2014年、2015年在鎮坪錄取7名貧困學生進入中國藥科大學學習。三年來學校分批多次組織專家教授到鎮坪為黨政幹部、技術人員、藥材種植戶授課,累計培訓已達千餘人次。資助鎮坪縣學生到我校繼續教育學院學習,免除了學生的學費和住宿費。與鎮坪縣高中牽手實施學生素質提升「遠志計劃」,組織大學生暑期實踐團隊赴鎮坪開展文藝下鄉、團組織共建、慰問貧困戶、發放常備藥品、兒童夏令營、中學生學涯規劃輔導等活動。協調常州方圓製藥公司為鎮坪縣貧困學生捐贈20萬元助學金。2016年4月在南京舉辦「中國藥科大學鎮坪縣產業精準扶貧培訓班」,並組織學員參觀中科藥業、南京聖和藥業、金壇上阮現代農業園區等企業。參訓人員涉及鎮坪縣政府主要領導、相關部門、企業、鄉鎮負責人等60餘人。

  四是幫扶推動鎮坪中藥產業發展。在藥科大學的幫助下,已停產8年的鎮坪縣製藥廠恢復生產,技改擴建年產5000噸中藥飲片加工生產線,改造生產廠房和臨時倉儲場所4000平方米,目前該企業已逐步走出了發展低谷。協助安康振興藥業申報工信部中藥材種植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獨活基地)並通過考核,到帳項目資金500萬元,該企業在我校的指導及支持下,取得快速發展,已成為鎮坪經濟發展的一張名片。截至目前,學校已經促成南京正大製藥與縣製藥廠籤訂了長期的葛根素購銷合同,金陵製藥、康緣藥業分別對鎮坪的玄參、天麻等中藥材產業發展達成意向性協議。金陵藥業已經對鎮坪玄參的主要成分含量和相關品質進行認定,有意向採用鎮坪玄參作為該企業的拳頭產品「脈絡寧」注射液原料。學校中藥學院專家與南京中科集團聯合,啟動鎮坪縣以葛根為主的保健品開發,已上報材料,預計2016年獲批文。

  目前,鎮坪縣已建成中藥材種養基地14個,發展產業大戶200餘戶、帶動藥農4000餘戶,中藥材留存面積達18.1萬畝,藥材產業增加值佔農林牧漁業增加值比重達20%以上,藥材產業帶動貧困戶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2015年鎮坪實現生產總值13.6億元,增長13.3%;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151萬元,增長14.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41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088元,分別增長8.4%、9.9%,主要指標增速位居安康市前列。

  五、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學校將對鎮坪中藥材開展更深入的研究,培育品質好、附加值高、市場佔有率高的產品,實施品牌創新戰略。積極發展中藥材供銷專業合作社,推動合作社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建立「公司+合作社+農戶」三級收購網絡體系。加大幫助鎮坪招商引資力度,採取聯合、兼併、參股、控股等多種形式,加快中藥加工製造行業戰略性重組,提高企業經營實力。

  應安康市政府多次邀請,學校目前正在組建專家團隊,幫助編制《安康市中藥材產業發展規劃》,同時將在鎮坪縣中藥產業扶貧工作中取得的經驗在安康市範圍內實施推廣,進而帶動整個陝南地區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

相關焦點

  • 黑龍江塔河縣:全力打造中藥材生產基地建設示範縣
    已於今年被評為省級中藥材基地建設示範縣的塔河縣,將積極推廣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充分激發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全力打造中藥材綠色標準化品牌,助力黑龍江道地藥材高質量發展。2019年塔河縣獲得「中國北疆野生五味子之鄉」認證,2020年被評為省級中藥材基地建設示範縣。縣委、縣政府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中藥材產業發展,並提出「建基地、樹品牌、上加工、強科技、活流通」的中藥材產業發展思路。
  • 江華全力打造「馬達之城、小家電之鄉」
    永州日報訊(通訊員 黃志東 蔣江平)11月30日,江華瑤族自治縣舉行神州瑤都、盤王節打造「馬達之城、小家電之鄉」招商引資座談會,中山市卓希電機有限公司、東莞市新健微電機有限公司等近50家縣內外企業與會。
  • 江華:全力打造馬達之城、小家電之鄉
    紅網時刻永州12月1日訊(通訊員 黃志東 蔣江平)11月30日,江華瑤族自治縣舉行神州瑤都、盤王節打造「馬達之城、小家電之鄉」招商引資座談會,中山市卓希電機有限公司、東莞市新健微電機有限公司等近50家縣內外企業以及縣農商行、縣統計局等有關單位參加會議。
  • 「中國牛蒡之鄉」牽手天貓正宗原產地 打造「豐縣牛蒡」響亮名片
    從20世紀80年代末引進牛蒡後,牛蒡產業逐漸成為當地的強大產業「引擎」,逐漸走上了品牌發展之路。為了更好地拓寬豐縣農副產品線上線下銷售渠道以及打造品牌影響力,2020年5月29日,豐縣牛蒡(蔬菜)天貓正宗原產地發布會暨豐縣首屆網紅大賽正式啟動。
  • 全力打造「中國蜜蜂小鎮」做大做強蜂產業
    近年來,我縣以打造「中國蜜蜂小鎮」「中國品牌蜂產品之鄉」為目標,深入實施「兩個中心、兩大龍頭、一項計劃」(中國蜂產業數據大平臺中心、國家級蜂產品檢測檢驗中心、蜂之語和天廚蜜源兩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蜜蜂友好村」計劃)的「221」工程,引領蜂產業健康發展。中國蜂產業數據大平臺中心是結合國家數字鄉村發展戰略,支持服務蜂農的網際網路垂直服務信息化平臺。
  • 嘉興:全力打造全域旅遊「林埭樣本」
    原標題:全力打造全域旅遊「林埭樣本」 坐擁千年莊橋墳良渚文化遺址、「平湖九彩龍」「搖快船」非物質文化遺產,拓展特色棒球運動基地、芒果小鎮、九畝灘百草園、老平湖生態園等休閒遊發展空間……近年來,擁有豐富旅遊資源和區位優勢的嘉興平湖市林埭鎮找到了以全域旅遊發展引領經濟轉型升級的路徑和方向。
  • 江北全力打造開放型經濟新高地
    「我們將立足現有基礎,全力發展新業態,積攢新動能,拓展新市場,推進新發展,打造全市開放型經濟新高地,為寧波新型國際貿易中心建設貢獻江北力量。」江北區商務局負責人說。    發展新業態, 傳統出口與跨境電商齊步走    「江北區為我們送來『跨境電商』這個法寶,還幫忙對接同專業電商平臺。」
  • 青海祁連縣被授予「中國黃菇之鄉」稱號
    青海祁連縣被授予「中國黃菇之鄉」稱號 2015-06-15 07:23:42來源: 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於戀洋 根據青海省祁連縣人民政府申請,中國食用菌協會對祁連縣黃菇產業進行了實地考察後,經專家評審,一致認為祁連縣黃菇符合申報條件,授予祁連縣 「中國黃菇之鄉」榮譽稱號。
  • 在北緯40度打造「中國波爾多」,「懷來葡萄」區域公用品牌發布
    作為全國首個葡萄種植標準化示範縣,河北省懷來縣曾誕生中國第一瓶乾白葡萄酒及中國葡萄酒品牌——長城。9月11日,「懷來葡萄」區域公用品牌正式發布,懷古莊園、紫晶莊園、懷來城投農業、夾河葡萄種植合作社等葡萄及葡萄酒企業獲得懷來縣農業農村局的首批品牌授權。
  • 鎮寧縣全力打造「中國蜂糖李之鄉」參與網絡評選
    點擊下方括號內文字,進入投票頁面,按提示完成操作後,搜索編號88068即可點擊投票——(鎮寧縣全力打造「中國蜂糖李之鄉」)近年來,鎮寧自治縣緊扣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用好「五步工作法」,依託本縣獨特的資源優勢和氣候條件,全力打造「中國蜂糖李之鄉」,為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產業支撐
  • 香港銅鑼灣集團來我市洽談合作 發揮各自優勢 共謀雙贏發展
    他說,大冶具有悠久的人文歷史、顯著的交通區位優勢、良好的產業基礎,是一片適合廣大客商投資的熱土。希望雙方保持密切聯繫,進一步加強溝通對接,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探索一條政企合作、產業發展之路,實現互利共贏。大冶將積極謀劃項目,以最優質的服務、最好的營商環境,全力支持企業在大冶投資興業。  陳智表示,大冶文化底蘊深厚,生態環境良好,營商環境優越,發展勢頭強勁,是一塊投資興業的寶地。
  • 【海南州】打造農牧品牌樣板 創建青海省犛牛產業聯盟海南示範區
    將如何打造全省犛牛產業聯盟示範區?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脫貧攻堅,堅持市場導向,突出資源優勢,以建立健全犛牛產業鏈為主線,以草畜平衡、提質增效為核心,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以品牌建設、基地建設、體系建設、標準機制建設為重點,充分應用現代科技、管理、營銷手段,全面振興犛牛產業,實現犛牛養殖增效、品牌增值、農牧民脫貧增收,形成犛牛產業發展新優勢。
  • 蜘蛛結網的啟示—伊寧機場全力打造營銷網絡
    隨著西部大開發政策的深入推進,伊犁地區經濟快速發展,那拉提、庫德寧、唐布拉、白石峰等一批優勢旅遊資源得到開發;新汶集團、開灤集團進駐伊犁開發煤炭資源;鐵路、高速公路的大發展、霍爾果斯口岸自由貿易區的建設等地理區位和地緣優勢以及機場自身軟硬體建設的日趨完善,都為伊寧機場的大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 「專業介紹」藥學類-藥學
    、藥品管理以及藥學服務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專業優勢:本專業為天津市高等學校「十二五」綜合投資規劃品牌專業。天津市普通高等學校「十三五」綜合投資規劃應用型專業建設項目。培養模式:實行藥學類大類招生,採取「1.5+2.5」的培養模式。採用課程教學(課堂教學+網絡教學)、實習實踐(實踐教學+第二課堂+專業實習+畢業論文)、能力拓展訓練(大學生創新項目+暑期實踐+……)三位一體的培養模式。
  • 【高招特輯之專業介紹】藥學專業
    藥學專業於2005年開設,隸屬於藥學系。藥學專業在辦學實踐中突出專業優勢、強化專業特色,加強學生綜合素質與專業能力培養,積極探索藥學人才培養規律,不斷提高辦學水平,目前已形成具有一定規模,集教學與科研為一體的完備教育體系,保證了人才培養質量。2012年成為河南省民辦教育品牌專業建設點。
  • 你了解自己的優勢嗎? 「優勢教育」帶你回歸自我,發揮潛能!
    眾多知識付費品牌如雨後春筍幫不斷湧現。面對紛繁複雜的課程體系,該如何選擇才能讓自己真正的學有所得,成為了大家思考的問題。在洞悉了現代職場人的困境後,崔璀基於優勢教育理念創立的優勢大學在一眾知識付費品牌中脫穎而出,成為了職場引路者。
  • 發揮院士技術引領作用,打造行業品牌|哈一機院士工作站揭牌
    此次哈一機與蘇哲子院士共建火炮總體技術研究院士工作站,工作站以院士及其創新團隊為核心,發揮哈一機資源優勢,產學研合作,面向內裝、軍貿裝備發展需求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加強科研人才隊伍建設,努力開拓未來技術發展新平臺。哈一機在企業主樓辦公樓為蘇哲子院士團隊配備辦公設施齊全的獨立辦公室和辦公場地,並提供配套的會議室研討室。
  • 中國醫院管理獎 | 浙大一院「五位一體」打造藥學重點專科
    在2017健康界峰會上開展的2017年度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小組賽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下稱浙大一院)憑藉臨床藥學標杆學科案例,從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區70多家醫院的100多個案例中脫穎而出,成功摘取2017年中國醫院管理獎第三名,獲得銅牌。彼時,在三年時間內將臨床藥學專科從省級重點學科打造成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的「浙一」路徑也正式「浮出水面」。
  • 新高度 新起點 全力打造玉柴機器卓越動力
    2011年1月19日,玉柴機器2011年營銷服務大會在有「鷺島」之稱的廈門隆重舉行,大會以「專業、創造、超越——新高度,新起點」為主題,回顧了玉柴「十一·五」期間在發展速度、產銷規模、技術領先、產品創新等領域創造的「玉柴奇蹟」,提出了玉柴「十二·五」戰略規劃,以及2011年的總體思路、經營方針和產銷目標,並部署了2011年玉柴機器的營銷服務工作,全力打造玉柴機器卓越動力
  • 動態| 通遼市庫倫旗傳承發展安代文化,打造文化旅遊品牌
    通遼市庫倫旗是蒙古族第一舞安代舞的發源地,安代文化濃厚熱烈,也是久負盛名的「中國安代藝術之鄉」。庫倫旗傳承發展安代文化、打造文化旅遊品牌,助推經濟發展。投資近億元建設了庫倫旗安代藝術博物館、安代廣場、安代雕塑等安代文化標誌性建築,劃定安代文化生態保護區;邀請區內外知名專家召開了安代學術研討會,商討安代傳承發展大計;組織專業人員深入農村牧區,搜集整理出72首安代曲目、1260段安代唱詞,編輯出版了《安代研究四十年》、《安代文化研究集成》、《安代詞曲集成》等二十餘部論著;邀請國家一級作家、內蒙古作家協會副主席阿古拉泰和蒙古族音樂家、國家一級作曲家烏蘭託嘎為庫倫旗量身打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