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業面臨去庫存大考 品牌服裝斷尾求生

2021-01-21 聯商網linkshop

  近一兩年,我國紡織服裝行業掀起了一場「去庫存」運動。但依舊不斷攀升的庫存仍然使得紡織服裝業去庫存面臨「大考」。那麼,合計約570億元的庫存又將何去何從呢?

  數據顯示,截至4月17日,紡織服裝業已公布的2012年年報的上市公司有50家,庫存合計約570億元。相比2011年,上述50家公司合計533.73億元的庫存增加36.09億元,同比增長6.76%。

  商場、專賣店等賣場打折促銷的活動也是不絕於耳,而各大賣場的促銷讓利活動也是各大服裝品牌在高庫存的壓力之下不得不「斷尾求生」體現。

  50家紡織服裝企業庫存高達570億元,讓我國服裝行業處於舉步維艱的地步。

  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的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熊曉坤表示,目前,庫存是限制服裝企業發展的重大瓶頸,大部分服裝庫存以較低折扣售出,跌價幅度較大。

  事實上,紡織服裝行業高庫存的問題也是由來已久,最突出的是運動服裝高庫存較為明顯。媒體報導稱, 361度、李寧等六大運動服裝品牌在2012年庫存合計高達33.27億元。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我國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2012年前三季度產品存貨2569.66億元,而根據中國服裝協會計算,2011年,我國服裝內小額達1.4萬億元,2012年預計將達到1.7萬億元。

  「高庫存不僅引發了服裝企業資金鍊危機,還阻礙了服裝產品的更新速度,同時,使企業盈利水平嚴重下滑。」熊曉坤告訴記者。

  那麼,服裝高庫存是如何形成的呢?熊曉坤說,這些庫存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服裝企業前期擴張較盲目,市場中出現了產能過剩;另一方面,近幾年,我國經濟走勢低迷,服裝市場需求量大幅縮減造成的。

  如何去庫存是運動服裝品牌和其他服裝品牌的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如何解決高庫存,在「消化」服裝高庫存中會面臨哪些難題?中創國發諮詢(北京)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張澄宇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指出,服裝企業的去庫存要面臨一個消費周期的問題,因為服裝是一種流行類產品,瞬息萬變的流行風尚會改變消費者的審美取向。尤其是主打時尚的一些服裝品牌,當季服裝賣不出去,其消費價值會出現斷崖式的下降。面對這種現象只能靠大量的打折促銷、甚至虧本銷售,而這些行為對企業的品牌形象是存在傷害的。

  「打折促銷仍將是服裝企業去庫存的主流手段,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但對於品牌企業來講,若能保證一二線城市的新品供應,而將舊品打折促銷的「任務」下沉至三四線城市新開店面以及電商渠道,或許能夠減少去庫存對品牌價值的傷害程度。」張澄宇說。

  熊曉坤也表示,消化庫存可以從三方面著手。首先,企業應該把握市場需求,適當降低產量,使市場供求逐漸達到平衡;其次,需要重塑品牌形象,消化庫存階段,各大服裝企業紛紛採取價格戰術,這雖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去庫存途徑,然而同時也將企業的品牌價值受挫;最後,拓展銷售渠道,網購已經成為消費者日益青睞的購物方式,布局線上營銷也是不錯的舉措。

  最後,張澄宇還表示,服裝企業的高庫存危機只是我國很多行業過去幾年過熱發展導致庫存高的一個縮影。
  (中國產經新聞報 作者:梁文豔)

相關焦點

  • 溫州服裝企業提前應對控庫存
    「庫存多少?」「零。」  來退貨時,一名加盟商略帶興奮地回答道。這在拜麗德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兼棵棵樹事業部總經理周志鴻聽來,宛如天籟之音。在2012年服裝業一片「庫存普遍偏多,銷售壓力加大」的呼聲中,溫州服裝品牌企業通過下調增長預期、提高終端控制力、推行定做服務等系列措施,希望能平穩渡過寒冬。
  • 服裝零售遇10年新低 倒閉品牌波及行業
    近日,曾號稱中國休閒男裝第一價值品牌的勁霸男裝的董事長洪肇明致內部員工的一封信暴露出服裝行業正遭遇著寒冬。  新快報記者從市場上了解到,勁霸男裝所面臨的並不是孤立現象,在廣州就有男裝品牌商向記者反映,由於服裝銷售不佳,有百貨公司的銷售合同拖了大半年才籤得下來,而由於部分品牌倒閉而造成的餘波也在影響其他品牌的經營,行業寒冬帶來的影響正在發酵。
  • 2016-2020年中國服裝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年,是中國服裝業發展環境最為複雜的**年,也是中國服裝業提升發展最快的**年,尤其在「十一五」和「十二五」交接之際,行業確立了服裝強國建設的目標,全面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產業發展觀、價值觀日益清晰,整體素質明顯提高,品牌優勢地位進一步增強,中國服裝業取得了內涵式發展的新成績。
  • 貪官像壁虎一樣「斷尾求生」行不通
    此案最吸引眼球的是他的「斷尾求生」,即:得知系統內有人被檢察機關查處,對他來說簡直是一個晴天霹靂。「我會不會也像他們一樣被抓?」心虛的他輾轉反側,倍感壓力。經過一番權衡,他決定自首,但因心存僥倖,他只向檢察機關交代了6萬元受賄事實,其他受賄情況則瞞了下來,以為這樣能夠逃避更大的懲罰,像壁虎一樣「斷尾求生」。
  • 中外聯合團隊研究發現,古老爬行類大鼻龍能斷尾求生
    新華社長春3月6日電(記者張建、邵美琦)我們都熟知壁虎斷尾求生的故事,但爬行類的這種求生技能最早是在什麼時候演化出來的?吉林大學6日發布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古老爬行類大鼻龍能斷尾求生,是個十足的「逃生專家」。這項研究成果5日發表在世界知名科學雜誌自然出版集團旗下的《科學報告》上。
  • 2017-2020年中國服裝行業現狀調研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同時國內市場的渠道成本、營銷成本等也水漲船高,服裝品牌將面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形勢。服裝消費升級趨勢明顯,消費者更加青睞高檔商場、品牌旗艦店,對高檔次服裝需求增長迅速。在服裝品牌方面,也開始了新一輪的品牌升級,注重時尚化、高品質,並推廣品牌文化,從產品競爭轉向文化的競爭。  前景預測  國內服裝業由代工走向品牌發展是服裝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 被納入執行人:光華教育旗下品牌聰明樹「斷尾求生」
    公司專注於0-12歲嬰童及少兒的教育培訓、課程標準信息化、教育 科技產品輸出,公司從事啟智類、文化類、藝術類等培訓課程內容、教學工具、測評系統、管理軟體、智能互動平臺的策劃、研發、推廣、銷售或課程培訓;向各類教育培訓機構一站式提供教育科技產品、品牌授權、選址裝修、運營推廣、人才培訓等教育管理及標準化服務。
  • 企業走訪隨筆:對溫州服裝發展的思考
    品牌是企業與國家競爭力的綜合體現,2020年5月,習大大提出:「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2020年,對中國來說,是一個新的契機年,作為一名服裝人,我們最關心的是,對於溫州服裝業來說,今年是否也是一個挑戰和機遇共存的年份?
  • 蜥蜴斷尾求生?其實存活機率下降30%
    其中,蜥蜴類「斷尾求生」的能力被很多人所熟知。不過,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斷尾同樣對蜥蜴存在生命威脅。臺灣師範大學林思民教授所率領的研究團隊發現,蜥蜴斷尾後的存活機率會下降30%,它們的生命會在新的尾巴長出來之前一直遭受威脅。研究團隊發現,斷尾的蜥蜴,它們下個月的存活率會比尾巴完整的個體低了一大截。
  • 【動物絕活】史前動物上演「斷尾求生」絕技
    REISZAncient Animal Could Take Itself Apart to Escape Predators這具化石是已知爬行動物中最古老的斷尾求生實例。就今天而言,該技能仍是很多動物的絕活。
  • 江蘇服裝業崛起 「質量效益」時代來臨
    江蘇服裝業崛起 「質量效益」時代來臨 2009-11-02 00:00:00 來源:來源:全球紡織網 作者:服裝界 全球紡織網11月2日訊 目前,江蘇紡織服裝業「數量規模擴張
  • 蜥蜴斷尾不止是為了求生,吃掉自己的尾巴,還能達到補鈣的效果
    在眾多逃脫危機的手段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定是蜥蜴的斷尾求生手段。為什麼說蜥蜴的逃生手段能讓人印象深刻呢?那可就不得不提蜥蜴神奇的尾巴了,畢竟它的尾巴可是能夠沒了又再生的。我們都知道多數動物的身體一旦受了嚴重的傷,那麼對於它們來說就一定會留有痕跡,而且這些痕跡還有可能要伴隨它們的一生。
  • 煙臺服裝業邁入「電商時代」
    由傳統銷售到全面營銷,煙臺服裝業已經邁入線上線下相互融合的「電商時代」,在煙臺服裝業的電商發展浪潮中,小王正是其中的一個縮影。8天賣出8000多元 民間爆發力不容小覷  在網際網路的浪潮下,電商成為一種不可忽略的商業模式,對服裝行業而言,更是如此。「無論在哪個城市,服裝業的電商數量總是排在前列。」
  • 一副小青龍的模樣,這種草蜥尾巴是身體好幾倍長,斷尾求生可惜?
    在蜥蜴動物世界中,很多種類的蜥蜴都有一種求生技能——斷尾求生,最為出名的就是壁虎的斷尾求生,這是犧牲局部,保全整體的求生方式。只是有一種蜥蜴,尾巴是身體好幾倍長,斷尾求生有些可惜,這草蜥就是——梭德氏草蜥。
  • 艾格破產,美邦虧慘,記憶中的服裝大牌為何被時代拋棄了?
    作為首批進入中國市場的海外服裝品牌,艾格趕上了當時市場競爭相對緩和的紅利時期。至1997年,艾格在中國共開設了723家零售店,1997年的年銷售額超過9億元。彼時,這一品牌幾乎成為各大商場女裝區的標配。從1999年起,艾格在中國進入了發展最快的階段。直至2007年,公司在中國區的業績一直保持在兩位數增長。
  • 蜥蜴被白鷺啄住,就被白鷺一口吞食,蜥蜴只能斷尾求生!
    例如這次攝影師拍攝到:一條蜥蜴被一隻白鷺啄住,一般小動物都幾乎難於逃走,卻被蜥蜴斷尾求生,這是很多蜥蜴的本能。在動物世界中,白鷺的體羽皆是全白,是一種很美麗的涉禽,在近水地方活動,主要以各種小型魚類為食,也吃蝦、蟹、蝌蚪和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蜥蜴自然也在白鷺的食譜上。
  • 重口慎入:蠍子斷尾求生 菊花也丟了
    不少動物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會把尾巴或者身體的某些部位丟掉,有的還能重新長出來,或者至少不會危及生命,但有的時候,為了求生,動物們真的是拼了。最近在南美發現了一種很稀有的蠍子屬Ananteris,緊急情況下會斷尾求生,當然毒刺也跟著沒有了,以後基本就告別捕食了。
  • 「壁虎斷尾求生」的啟示
    壁虎斷尾求生,海參拋出內膽保命,火蜥蜴截斷四肢再長新肢,他們都有一個神奇的共性:具備神奇的再生能力,身體失去的部分可以完好如初地重新再長出來。但是,如果人失去一條腿或者遭受嚴重中風,這種損傷則是永久性的。醫學家們希望改變這種狀況。他們希望能在上萬種中國傳統古方中,找到使人體具備自我修復的能力。
  • 青島紡織服裝業借力「網際網路+」 利潤成倍增長
    目前,第15屆青島國際時裝周剛剛落幕,記者了解到,青島紡織服裝業正乘著「網際網路+」的東風,轉型升級快速趕超,再造「上青天」紡織名城。  往昔九大國棉廠紡織服裝曾是支柱產業  「以前說起國棉五廠,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從事服裝行業多年的王先生回憶。
  • 2017CTE上海國際服裝科技裝備展覽會幾大精彩亮點匯集
    核心提示:隨著中國人口紅利快速減退,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裝備智能化發展,紡織服裝業做為勞動密集型行業,智能製造更是迫在眉睫。過往四屆,本著推廣智能、自動化及高效服裝科技裝備為理念,上海國際服裝科技裝備展會已經實現了為多個品牌服裝企業與設備供應商成功的供需對接,業界反響十分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