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蜴被白鷺啄住,就被白鷺一口吞食,蜥蜴只能斷尾求生!

2020-12-05 六維自然

在食物鏈中,弱肉強食是基本法則,在動物世界中,時時刻刻都在上演著被食或逃生的情況,面對食物鏈強大食肉者,很多小動物都有一項獨有逃生技能。例如這次攝影師拍攝到:一條蜥蜴被一隻白鷺啄住,一般小動物都幾乎難於逃走,卻被蜥蜴斷尾求生,這是很多蜥蜴的本能。

在動物世界中,白鷺的體羽皆是全白,是一種很美麗的涉禽,在近水地方活動,主要以各種小型魚類為食,也吃蝦、蟹、蝌蚪和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蜥蜴自然也在白鷺的食譜上。

白鷺捕捉小型動物具有很大的優勢,是因為白鷺的長嘴、長頸和長腿,特別是捕食水中的動物,非常方便,只要發現小型動物,用長嘴向水中猛地一啄,將食物準確地啄到嘴裡,獵物在白鷺的長嘴裡,幾乎難於逃生。

當白鷺捕捉到蜥蜴後,還在不斷戲弄蜥蜴,還在考慮是頭開始吃還是尾巴開始吃。蜥蜴也被白鷺啄得一身傷,只是為了求生,蜥蜴還保持著本能的反抗,在等待時機逃生。

當白鷺只啄蜥蜴的尾巴,鬆開蜥蜴身體時,蜥蜴逃生機會來了。蜥蜴迅速斷尾求生,這是蜥蜴類的本領,通過犧牲局部,往往會自斷尾巴,失去尾巴卻能保全整體的求生方式。當白鷺在啃食蜥蜴尾巴時,蜥蜴早已逃得無影無蹤。

斷尾求生是壁虎、蜥蜴等動物最常見技能,折斷的一段尾巴裡有許多神經,它離開身體以後,神經並沒有馬上失去作用,所以還會擺動,起了嚇唬作用,有時能夠達到自衛的目的,也能迷惑敵人,讓壁虎蜥蜴有逃跑時間,過了不久,它們的尾巴又能完整生長出來!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

相關焦點

  • 美攝影師拍下蜥蜴身處絕境斷尾求生精彩一幕
    原標題:美攝影師拍下蜥蜴身處絕境斷尾求生精彩一幕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12日報導,近日,美國業餘野生動物攝影師薩拉赫(Salah Baazizi)在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的波薩奇卡野生動物保護區拍攝到一組精彩的「死裡逃生」場景。
  • 蜥蜴遭白鷺捕食 切斷尾巴絕地逃生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日前,美國業餘野生動物攝影師Salah Baazizi拍攝到了振奮人心的一幕,一隻蜥蜴被白鷺捕捉後奮力掙扎,最終捨棄尾巴絕地逃生,堪稱奇蹟。據報導,Salah今年46歲,7年前就開始拍攝野生動物,現在重點拍攝鳥類。日前,他在南加利福尼亞州的Bolsa Chica野生動物保護區外拍,有幸目睹了這罕見一幕。
  • 蜥蜴斷尾求生?其實存活機率下降30%
    其中,蜥蜴類「斷尾求生」的能力被很多人所熟知。不過,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斷尾同樣對蜥蜴存在生命威脅。臺灣師範大學林思民教授所率領的研究團隊發現,蜥蜴斷尾後的存活機率會下降30%,它們的生命會在新的尾巴長出來之前一直遭受威脅。研究團隊發現,斷尾的蜥蜴,它們下個月的存活率會比尾巴完整的個體低了一大截。
  • 蜥蜴的斷尾求生術
    ,代表它最近才利用斷尾求生術逃過死劫。蜥蜴的斷尾求生大概是所有動物中最有名的自割行為了。當隱蔽與逃跑策略失敗時,多種蜥蜴會以斷尾自割當作最後一條防線,其尾巴在被掠食者攻擊時會輕易斷開,有時僅僅是輕微碰觸,甚至只是受到驚嚇,它們也會將尾巴自行切斷。那究竟是怎麼斷的呢?
  • 蜥蜴斷尾不止是為了求生,吃掉自己的尾巴,還能達到補鈣的效果
    在眾多逃脫危機的手段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定是蜥蜴的斷尾求生手段。為什麼說蜥蜴的逃生手段能讓人印象深刻呢?那可就不得不提蜥蜴神奇的尾巴了,畢竟它的尾巴可是能夠沒了又再生的。我們都知道多數動物的身體一旦受了嚴重的傷,那麼對於它們來說就一定會留有痕跡,而且這些痕跡還有可能要伴隨它們的一生。
  • 蜥蜴斷尾的絕技
    有些蜥蜴在面對捕食者的時候,能夠捨棄自己的尾巴,這個過程一般叫做「自切」(和葵花寶典不同,不含JJ),掉下來的尾巴能夠扭動好幾分鐘,這給捕食者帶來了視覺幹擾,它們的注意力被吸引過去,使斷尾的蜥蜴能夠有足夠的時間逃跑。並不是所有蜥蜴都能夠自切尾巴,主要是一些石龍子、蛇蜥、壁虎等。
  • 蜥蜴的尾巴斷了,小夥將斷尾放在蜥蜴面前,鏡頭全部過程!
    蜥蜴的尾巴斷了,小夥將斷尾放在蜥蜴面前,鏡頭全部過程! 蜥蜴雖然是一種冷血動物,但仍然阻擋不了人們對它的喜愛,現在很多人會將蜥蜴當作寵物養在身邊,這也是得益於它們獨特的生活習性,眾所周知,一些蜥蜴掌握變色的本領,它們會根據環境的變化做出偽裝,並靠這種偽裝捕獵或是逃脫天敵的追殺。
  • 醫生幫斷尾蜥蜴動手術(圖)
    昨日,沙坪公園,工作人員正在給斷尾的蜥蜴做手術 本報記者 王雄 攝  本報訊(記者 丁剛)昨日下午,一隻長約50釐米的斷尾蜥蜴被市民劉小姐送到沙坪公園動物120。
  • 國內有一種長得像蛇的蜥蜴,脆蛇蜥沒有蜥蜴的四肢,爬行也像蛇!
    在爬行動物中,蛇和蜥蜴是其中的兩大類,它們外形最大的區別就是:蛇沒有四肢,蜥蜴有四肢,當蛇有四肢後會像蜥蜴,同時當蜥蜴沒有四肢也會像蛇,
  • 一副小青龍的模樣,這種草蜥尾巴是身體好幾倍長,斷尾求生可惜?
    在蜥蜴動物世界中,很多種類的蜥蜴都有一種求生技能——斷尾求生,最為出名的就是壁虎的斷尾求生,這是犧牲局部,保全整體的求生方式。只是有一種蜥蜴,尾巴是身體好幾倍長,斷尾求生有些可惜,這草蜥就是——梭德氏草蜥。
  • 他的養蝦塘成了白鷺食堂
    養殖戶羅任平正展示被白鷺啄死的小龍蝦。組圖/記者辜鵬博 8月1日,瀏陽市高坪鎮三合水村,羅任平從水裡撿起被白鷺啄死的小龍蝦。「多的時候有二三十隻,就停在水邊啄蝦吃。」正說著,一隻白鷺從山那邊飛過來,「你看,它停在那裡就是準備吃蝦了。」 三合水村前後都是山,白鷺也一直存在,但今年比較集中。羅任平介紹,平時不出來覓食時,白鷺就躲在山裡面。「蝦塘建起後,它們就有固定覓食的地方了,早晚各一次,中間也會零散幾隻飛來吃蝦。」
  • 蟒蛇費力吞食大型蜥蜴 畫面令人毛骨悚然
    據英國《鏡報》報導,近日,墨西哥一條蟒蛇拼命吞食一隻大型蜥蜴的視頻被發布在網上後迅速傳播開來,畫面看上去讓人不寒而慄。視頻中,這條蟒蛇纏住了已經死亡的蜥蜴,從頭部開始吞食,而蜥蜴碩大的身軀讓它吞咽起來非常吃力。據悉,這隻被吞食的蜥蜴為刺尾鬣蜥,體長可達1.2米。
  • 巨蟒吞食活蜥蜴全過程:體型膨脹到害怕!
    圖為:巨蟒吞食活蜥蜴圖為:巨蟒吞食活蜥蜴圖為:巨蟒吞食活蜥蜴圖為:巨蟒吞食活蜥蜴圖為:巨蟒吞食活蜥蜴圖為:巨蟒吞食活蜥蜴圖為:巨蟒吞食活蜥蜴
  • 浙江首次發現中國特有物種崇安地蜥 斷尾求生是絕活
    科考隊員拍到的斷尾崇安地蜥  10月4日上午,44歲的高級工程師雷祖培陪同浙江省植物學會、浙江大學、浙江農林大學、省亞林所等單位專家對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例行野生動植物考察,他們自帶乾糧,正在尋覓看看有什麼珍稀動植物。
  • 中外聯合團隊研究發現,古老爬行類大鼻龍能斷尾求生
    新華社長春3月6日電(記者張建、邵美琦)我們都熟知壁虎斷尾求生的故事,但爬行類的這種求生技能最早是在什麼時候演化出來的?吉林大學6日發布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古老爬行類大鼻龍能斷尾求生,是個十足的「逃生專家」。這項研究成果5日發表在世界知名科學雜誌自然出版集團旗下的《科學報告》上。
  • -眼睛,噴血,怪物,動物,蜥蜴,角蜥蜴...
    犬科動物,比如狗狗喜歡使用尖利的牙齒和爪子,將獵物撕成一口大小的塊狀。但蛇類會整個吞掉食物。而食肉老鼠更喜歡像殭屍一樣慢慢啃,啃掉頭骨,吸食大腦。研究人員將角蜥蜴裝在籠子裡,觀察它們是否會分辨鞭蛇和響尾蛇,結果證明這對它們來說,完全沒有困難,它們甚至比人類還更擅長識別蛇的種類。鞭蛇以閃電般的快速度出名,能積極追捕獵物。
  • 昔日濟南:為什麼將白鷺作為濟南的市鳥?
    白鷺,又叫做鷺鷥,是一種涉禽類的水鳥。這種鳥身體修長,腿高頸細,喙如長鉤,羽毛雪白,舉止高雅,形象端莊,非常美麗可愛。濟南白鷺很多,作為濟南的常客,白鷺經常忙碌在泉湖之中,許多濟南的詩文中,都有寫白鷺的名句,如元好問的「荷葉荷花爛漫秋,鷺鷥飛近釣魚舟。北城佳處經行遍,留著南山更一遊。」再如蘇轍的「「鳧鷺聚散湖光浄,魚鱉浮沉瓦影涼」等等。
  • 【鳥類大觀】白琵鷺與白鷺形影不離為哪般
    ,一個扁平寬大,一個長而尖細,所以它們的覓食策略也大相逕庭——廣種薄收和精準一擊,由此發生了下面形影不離的故事……↑ 遷徙季節,在一個湖泊的淺水區域,飛來一隻白琵鷺和一隻白鷺,那幾天它們總在一起覓食,形影不離。
  • 一城白鷺 入畫來
    商報濟南消息 冬日暖陽的照耀下,濟南的小清河河面平靜如鏡,空中一行行白鷺展翅飛過,落到小清河五柳島,眼前是一幅美麗的冬日圖景。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曾經,李清照泛舟大明湖時,便為白鷺之美感嘆;如今,白鷺飛來了小清河。
  • 南非有一種奇特的蜥蜴,背部有盔甲,逃跑方式卻像犰狳!
    在動物世界中,蜥蜴和蛇一樣,都是非常有名的冷血爬行動物,蜥蜴的種類非常繁多,在地球上已知的大約有3000種左右,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所以也有很多外形奇特的蜥蜴,令人們不敢相信它們就是蜥蜴,其中在南非就有一種背部有盔甲的奇特蜥蜴,外形不像蜥蜴的蜥蜴——南非犰狳蜥